范婧
(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西 運城 044000)
“生”這個詞和生活中大家普遍認為的“生”字的意義不同。這里的“生”,指的是在繪畫當中評價美術作品的一種專業(yè)術語,在繪畫作品中“生”指作品富有鮮活的生命力,不油膩,不媚俗。是相對于“熟”而言的,“熟”在繪畫作品中多指作品缺乏作者的真實感受,表現(xiàn)形式過于程式化,繪畫技法過于嫻熟,缺乏變化。“拙”本義是笨拙,不靈巧。在繪畫中指追求一種古樸、稚拙、自然之美。在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中,在筆墨語言形式上追求“雖出人工,宛若天成”的自然之美。老子認為“大巧若拙”。莊子則認為,道“負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這就是說,合乎道的藝術處理是自然天成的。真正的高級的藝術處理,是看不到任何的雕琢之意和斧鑿之痕的?!按笄扇糇尽?,拙乃樸,天然之美即樸素之美,“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①
兒童水墨畫沒有過多的技法訓練,沒有特意積累筆墨經(jīng)驗,但兒童水墨畫畫出的是對世界的理解,對生命的體驗,畫面形象鮮活,生動,大氣,作畫狀態(tài)全力以赴又滿不在乎,這是很多藝術家都追求的。所以一些大的藝術家都從兒童水墨畫繪畫中汲取營養(yǎng)并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
中國畫是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以毛筆、墨、宣紙、國畫顏料為材料工具,以線造型為獨特的造型手段,追求“氣韻生動”、“以形寫神”的高級審美標準。
兒童水墨畫屬于中國畫的一種類型,是由于創(chuàng)作者的不同,所以作為一個獨立的繪畫門類出現(xiàn)。兒童水墨畫的內容是充滿了童趣的、具有兒童獨特想象力的水墨畫,在這里我認為,兒童水墨畫多指兒童運用毛筆、墨汁、宣紙、顏料等工具材料表現(xiàn)的兒童畫。現(xiàn)在社會上對兒童繪畫作品的欣賞與評價是建立在了解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兒童想法的基礎上來品評。孩子在作畫的過程中老師不過多的加以干涉,和孩子溝通、交流后,了解了孩子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后再去合理的評價孩子的作品。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兒童水墨畫在教學中不會過于強調技法的學習,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情感的表達上,讓孩子拿著毛筆,蘸著水、墨、顏料任其在宣紙上揮灑。兒童水墨畫在表現(xiàn)方法上是以勾勒物體的外輪廓為主要方法來表現(xiàn)物體的造型。通過繪畫作品來表現(xiàn)自己所知,所感的一些內容,而不是具體的描繪一個物體的真實外在形體,所以兒童水墨畫也是一種意象上的表達。
兒童在作畫的過程中,對作畫對象觀察的非常仔細,在孩子的眼里沒有所謂的透視關系,他會把看到的角度表現(xiàn)出來,看不到的那部分也表現(xiàn)出來,而且是在一個二維的空間中表現(xiàn)出來,有點像中國畫中的散點透視。所以往往孩子畫的畫成人有些看不懂,因為在結構的表現(xiàn)上和成人表現(xiàn)的不同。比如有一次我和孩子們同時在畫一把槍,這些孩子年齡大多在5 歲左右的,孩子畫畫是從局部開始作畫的,有的是從槍頭開始,有的是從槍尾開始,有的是從槍的握把開始,推著往前畫,或是往后畫,和中國畫中的長卷的表現(xiàn)方法大體相似。孩子們常常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勾勒事物的輪廓線上,對物象表面肌理的表達則會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逐漸顯現(xiàn)出來。所以在兒童水墨畫中常常會看到大量的勾線平涂的水墨畫。
由于觀察方法和觀察角度與成人的不同,所以孩子在作畫時,不只是畫他們所看到的部分,還要畫出自己知道的東西,所以畫面有很多想象的空間,而且作品中的信息量也很大。這種觀察方法和中國畫中的目識心記比較像,賈又福先生在關于畫山水畫寫生中提到過關于透視的問題,他說山水畫要用意象透視、散點透視也比焦點透視靈活。畫山水畫是以心觀物,萬物之形態(tài)、比例、斜正、俯仰、疏密、遠近、皆可隨心調遣。以心觀物——一整座大山都可以捧在掌心把玩,面面可觀,處處可照。②
“生”與“拙”的特點在兒童水墨畫的筆墨線條中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孩子的年齡不同所表現(xiàn)的線條質感也不同。處于幼兒早期的孩子,由于孩子的手部肌肉發(fā)展還不夠靈活,所以在執(zhí)筆的過程中,孩子能像平時用拇指、食指、中指取東西一樣,很自然放松的將筆立于紙面,這都是一種挑戰(zhàn)。更別說要求畫出有質量的線條。因此在作畫的過程中,很多線條在不經(jīng)意間會出現(xiàn)獨特的效果。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人生,兒童水墨畫也一樣,不同性格特點的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水墨線條也大相徑庭。
年齡較小的孩子在畫第一幅畫的時候,特別關注自己的畫面,作畫過程十分專注,遇到要表象的地方就很果斷,用筆特別大氣,膽量對于幼小的孩子來說是難能的可貴,有時力透紙背,有時行云流水,用筆提得起,也按得下,頗有大師風范。
孩子對滲化出的墨線特別感興趣,有時緊張,有時欣喜有些線條可能不是孩子希望的樣子。但是結果不是重要的,孩子體驗的是充滿神奇的作畫過程,他們會試著玩毛筆,把筆鋒捏平了去刷,把筆鋒打散了去點,把筆鋒聚集在一起比較誰的筆鋒最尖,誰畫的線條最細,用毛筆在玩著線條的游戲。墨線的千變萬化,姿態(tài)橫生,它給孩子們帶來不同的感受,讓孩子們聯(lián)想起不同的事物,也可以讓孩子表達不同的心情。所以孩子們都喜歡拿著毛筆在宣紙上肆意妄為,亂涂亂畫,不僅孩子這樣,成人也是如此,很多大畫家也喜歡這樣。孩子在信手涂鴉的過程中會有體驗,有快意,也會有意外的發(fā)生,而毛筆,則是讓奇跡閃現(xiàn)的魔棒。
這是一名六歲男孩畫的槍械玩具類的作品,因為這個孩子對槍特別感興趣,平時看了很多關于槍械類的書籍,軍事演習紀錄片,所以對槍械類玩具的結構,各部分的部件名稱及功能極為了解。把槍械之類的玩具作為作畫對象,孩子非常感興趣,在作畫的過程中也非常自信。他的作品只有少數(shù)是對景寫生,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是畫心中所知、所想的槍。比如在《散彈槍》這幅作品中,槍的主體部分用線非常的厚重,用筆也很流暢,在彈夾的內部,孩子畫了很多子彈,線條細長,將子彈有序的排列在彈夾中,在槍的主體的上空,有很多不同大小的類似長方形的東西,是子彈發(fā)射過程中,掉下的彈殼,輕松的描繪出發(fā)射過程的動態(tài)美,線條靈動,輕松。在槍口的地方,有很多像畫蘭草一樣的用筆,是子彈在出槍口的一瞬間周圍氣流的一種變化,表現(xiàn)了子彈發(fā)射出去的速度非??斓囊环N瞬間狀態(tài),緊接著,會帶有煙霧出現(xiàn),孩子用了大量的干筆、側鋒的擦,來表現(xiàn)煙霧彌漫的效果。同時還間帶著火星,孩子用了曙紅色的點來表示,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用筆明顯有起伏,跳躍的快感。作品《小魚oo》在魚鱗的刻畫上運用了水破墨的技法,別具一格,突破了傳統(tǒng)的魚鱗勾線的表現(xiàn)方法,孩子的水墨線條是孩子對事物直觀感受的表達,通過線條的變化,表現(xiàn)不同質感的物體,創(chuàng)造出了豐富多彩的筆墨語言,這些語言是符合審美規(guī)律的。墨色的濃淡干濕、筆鋒的中側逆轉、線條的粗細長短在不經(jīng)意間躍然于紙上。
圖1 《小魚oo》
圖2 《散彈槍》
繪畫本身就是一種造型藝術,兒童水墨畫也不例外。兒童水墨畫有它自己獨特的造型特點。兒童水墨畫造型最典型的特點是變形和夸張。
孩子畫的作品,沒有目的性,不會考慮過多的技法表現(xiàn),只是處于情感的抒發(fā),孩子在作畫的過程中,注意力特別集中,絕不馬虎,對作畫的結果沒有過多的考慮,沒有心理負擔,是處于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境界。筆隨心動,線條自由自在,不在乎作畫對象的外在形狀。
為了描畫他們感興趣的各種各樣的物體,孩子們會尋找、探索滿足他們需要的繪畫語言,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關注點不在是物體的外在形狀,更多的是轉向了物體的細節(jié)。比如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刻畫人物的頭發(fā)、襪子、鞋、發(fā)夾等修飾人的地方。在他們的畫中往往強調重點關注部分的表現(xiàn)。畫面的空間處于無序狀態(tài),沒有過多的空間處理。
孩子們關注點在所要表現(xiàn)物體的形狀上,對作畫的對象進行局部的夸張,通常會忽略物與物之間的的大小關系、物體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比如他們畫出的人物看起來還是和寫實主義的人物形象的真實比例沒有什么關系,不是高估就是低估了頭部的大小,還有彈夾中的子彈,突破電視屏幕的恐龍,汽車內部的發(fā)動機。這也是孩子們?yōu)榱顺浞直磉_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而進行的獨特描繪,細細品味起來卻洋溢著孩子們獨特的趣味性,這是典型的兒童水墨畫特點。例如作品《水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人物的面部,人物的軀干和四肢是扭曲的,不經(jīng)過仔細觀察或經(jīng)過專業(yè)繪畫訓練的人來看是分不出四肢的。這件作品夸張了人物服飾上的裝飾,通過不同的線條,直線、曲線、長線、短線、圈、點、螺旋狀的線、干澀的線、細如牛毛的線等一些抽象的符號化的語言進行表現(xiàn)。站著的人物和坐著的人物比例都不準確。但畫面非常吸引人。作品大美不言的國粹《三岔口》畫面中表現(xiàn)的京劇人物,在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動態(tài)上進行了夸張表現(xiàn)。
圖3 《三岔口》 《水滸》
兒童水墨畫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畫面中的各個事物之間沒有前后關系和遮擋關系。幼兒會通過隨意轉動畫紙的方向或將后面的物體正面水平的擺在畫面上等方式來解決這一矛盾。因為在孩子的心里,他們要表現(xiàn)完整的物體以及物體的內部結構。例如:要求兒童根據(jù)一個村莊模型來畫一幅畫,村莊是由樹、房子、橋、教堂組成,孩子把這些元素水平的擺在畫面上,忽略了畫面的深度關系。類似的表現(xiàn)還有很多,比如人物并排出現(xiàn)的畫面中,很多植物并排在一條直線上等。正是孩子這種生理發(fā)展的局限,才造就了天馬行空、富有鮮活生命力的作品。
兒童水墨畫的這些特點反映出了兒童早期圖形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和局限性。由于兒童的監(jiān)控技能有限,注意的廣度比較小,同時還受到經(jīng)驗、興趣、繪畫動機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畫面中出現(xiàn)了一些變形、夸張、怪誕、稚拙的物體形象。同時受生理發(fā)育的影響,孩子的手部肌肉還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階段,控筆能力較弱,從而出現(xiàn)了不同質感的線條,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明了豐富多彩的筆墨線條。不只是兒童水墨畫,縱觀兒童繪畫的發(fā)展,興趣在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氣足輕重的作用,孩子們有著強烈的表達愿望推動了兒童繪畫的不斷進步。所以興趣、感受、情感的表達在創(chuàng)作中至關重要。只有表達自己熱愛的事物,才能有感而發(fā),才有要表現(xiàn)的沖動,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才能觸動人心。
不妨借鑒兒童水墨畫的特點,來增加成人作品中的創(chuàng)意性,突破常規(guī)的畫法,在不斷的融合中增加畫面的親切感。賈有福在山水畫教學體系創(chuàng)作篇中關于培養(yǎng)藝術個性說道:拿來古人現(xiàn)成的程式,套用傳統(tǒng)中現(xiàn)成的符號,搬弄著所謂“符號放大”,“符號組合”的不乏其代,代不乏人,人不乏老幼。這便是眾多畫家喪失原創(chuàng)力和開拓性的病根。“符號放大”和“符號組合”的價值應記在放大機和搬運工的功勞薄上— —《賈又福談話篇》③激發(fā)創(chuàng)作情感,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研究感興趣的東西,多角度,多種技法的表現(xiàn)一件物體,多種空間的,甚至是跨越時空的一種表現(xiàn)也很好,總之不能麻木的去畫畫,不能成為繪畫的工具,要有膽量,為什么出生牛犢不怕虎,孩子越小越敢畫,反而成人顧及的太多,考慮的太多,受到的條條框框太多,作品就缺乏創(chuàng)新性,正如李可染先生所言“可貴者膽,所要者魂”。通過對兒童水墨畫“生”與“拙”的特點分析,重要的是感受,要心有所想,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始終保有新鮮感才不至于作品缺乏生命活力。
注釋:
①②③鄔建,編著.賈又福山水畫教學體系創(chuàng)作篇[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