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夢月
胡一可*
曹宇超
中國古代文人的群體特征是群體一致性與個體矛盾性并存。古代文人普遍追求將“道德自律與事功建業(yè)統(tǒng)一起來”[1]的士大夫之職,因而自古多將“文人”與“士大夫”并稱?!拔娜耸看蠓颉蓖ǔS⒆g為“scholar-official”,即“學者為官”,這種集學者(經史子集之研究與編撰者)、文人(長于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者)、官員(以社會管理為己任者)于一體的多重身份特征[2]導致個體的矛盾與沖突,進而引發(fā)了2種不同的生存方式,即仕與隱。歷史上雖有無意功名、歸隱不仕的文人士大夫,但對大多數文人士大夫來說,廟堂還是山林,都是艱難的抉擇。
就群體一致性來說,北宋“右文抑武”政策的施行為文人營造了鉆研學術經義的絕佳條件[3],政治觀念、文學觀點的認同常使文人之間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就個體矛盾性來說,在儒學復興、儒釋道三教融合之勢下,以吏為隱、吏隱合一成為北宋文人保持人格獨立的一種處世哲學,個體矛盾亟須同道友人的認同和理解。隨著群體的不斷壯大,文人士大夫主體意識和群體意識的形成都加大了對交游的需求。
相較于前朝,坊市界限的打破與夜禁制度的松弛使北宋城市呈現(xiàn)出開放且活躍的狀態(tài);相較于其他階層,文人待遇優(yōu)厚、公暇充裕,加之門第觀念的消融,因而,北宋文人的群體一致性與個體矛盾性共同訴諸交游活動。如北宋理學家邵雍,在其現(xiàn)存1 583首詩作[4]中,與各界人物的贈答唱和詩達281首,占近1/5,可謂是北宋文人交游活動之頻繁和廣泛的一個典型。
孔子有云:“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5]”文人的群體一致性和個體矛盾性特征皆以詩文的個性抒發(fā)為特征,組建志同道合的團體,抒情言志、詮解義理、諷喻時政,謀求集體認同?;蛞匝偶Y社的形式,或以交游唱和的形式,自魏晉已有之而代不絕蹤。而北宋承續(xù)前世流風,士大夫雅集、結社之風臻于極盛[6],無論頻繁程度還是遺留唱和詩作的數量及質量都非??捎^。這也是本文選取北宋文人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
文人雅集,顧名思義,就是以詩群樂、以文會友、相約酬唱往來的集會。然而,何集為“雅”?我們已不得而知。吳在慶教授稱文人雅集為“集會宴游”[7],賈晉華教授稱文人雅集為“聚會”[8],說明雅集之“雅”的內涵始終變動不居,沒有定論。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夠從文人交游唱和詩、文人雅集圖中探尋文人所追求的“雅”——山水情結。
王水照先生認為“園林建筑與文士雅集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已成為我國園林文化的一種傳統(tǒng)”[9]。史載文人雅集如西漢梁園的梁苑之游、西晉石崇的金谷園雅集、唐代滕王閣雅集等,無不以園林為依托,北宋時期亦然。歷史上著名的“西園雅集”便是這一時期文人雅集的典型[10]。對其事件真實性暫且不論,西園雅集直接推動文會雅集題材的詩歌和繪畫達到高峰,從這些詩、畫中都可以看出,文人的交游活動往往選擇在遠離朝野、隱逸避世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中進行。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把語言的存在歸為人的最高本質,“任何存在者的存在都居于詞語之中”[11]。通過對北宋交游唱和詩的初步文本分析發(fā)現(xiàn),對風景要素的直接描述性詞語占比最多(下文以歐陽修春游嵩山為例),可見景觀環(huán)境在文人交游中的重要性。究其原因,筆者認為與前述文人群體的多重身份特征有關。為了緩和學者、文人、官員等身份的沖突,需要在吏與隱、廟堂與山林之間找尋一種平衡。然而,這種平衡關系是理想化的追求,其存在的表征分化為2種結果:一是對文人士大夫身份的標榜,一是對文人士大夫身份和原有生存狀態(tài)的極力消解[12]。歷史的發(fā)展路徑是A-B-C-D,而以今觀古的路徑卻多是D-A。我們無法獲知并準確判定文人群體當時的境遇和心態(tài),但從所呈現(xiàn)的結果來看,無論風景游賞活動和風景要素是其為吏生涯所缺失的內容,還是回歸世俗的意趣表達,抑或借其對失意之感的憤慨抒發(fā),山河風景與園林庭院都是文人群體遁世逃離繁文縟節(jié)的詩畫天地,在他們自己的宇宙中,通過置良田、造園林、結詩社,邀約同道之友題景賦詩、烹茶作畫,在多重身份不斷消解、重構、回歸的過程中,實現(xiàn)與天地、與自我的精神鏈接。
受儒家“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乳狗不遠游,不忘其親也”[13]思想的影響,很多文人視背井離鄉(xiāng)的遠游為苦旅。古時交通不便、生產力水平低下,冶情郊野是許多文人的選擇。
但同時,古代文人又素來喜好尋幽探勝、與山水名川結緣。從倫理思想上看,孔子提出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分別賦予了山、水以“仁者”和“智者”的品格[14],把山水游賞納入了仁、義、禮、智的倫理規(guī)范中。而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以游論道,也提倡“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逍遙,無為”[15]。
因此,在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下,無論是以園游、郊游為代表的“不遠游”,還是以山水游為代表的“逍遙游”,風景游賞都是自適得意、無羈無絆的精神追求的表現(xiàn),是獲取道德力量的修身工具[16]。
根據前述,借助司馬光(1019—1086)之獨樂園及其舉辦的真率會、歐陽修(1007—1072)與梅堯臣(1002—1060)同游嵩山,以及邵雍(1012—1077)的一次長途秋游的案例分析,探討園游、郊游、山水游3種不同時空尺度的風景游賞活動。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年逾半百的司馬光在西京洛陽置地20畝(約13 334m2),營建獨樂園。獨樂園,園名雖言“樂”,其意圖卻顯然不在賦予它一個單純的稱謂[17]。
獨樂園中每一處景致均對應一位司馬光欽慕的先賢(表1),意享樸居靜思、天人合德之樂。而司馬光“獨樂”與孟子“眾樂”的直接交鋒,除了學術方面“對孟子學說頗多不滿”[18]之外,與其政治生涯也不無聯(lián)系。熙寧四年(1071年),以王安石為首的革新派將孟子升格運動推入勃興期,孟子首次被列入科舉官方教材[19],保守派代表司馬光請求出任西京留臺,退居洛陽。退居洛陽期間,雖已遠離汴京政治中心,但司馬光仍關注局勢,撰寫了一批“批孟”的文章??梢哉f,司馬光的“獨樂”,實際是自嘲式地表達對時政的不滿。
表1 司馬光獨樂園七景及用典
此時的洛陽因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為相并實施變法(熙寧二年,1069年)而聚集了一批元老舊臣,形成了有深厚政治背景的士大夫群體。以獨樂園為據點,司馬光在著書講學之余熱衷雅集交游,“與楚正叔通議、王安之朝議耆老六七人,時相與會于城內之名園古寺,且為之約,果實不過三品,肴饌不過五品,酒則無算。以為儉則易供,簡則易繼。命之曰‘真率會’。[20]”六七位耆老相約交游于城中名園古寺,約定按照年紀長幼來排次序,對酒、食、菜的量予以會約①,“酒巡無算,深淺自斟。主人不勸,客亦不辭”[21],主人不勸酒,客人不辭酒,可以看出真率會的不拘小節(jié)與簡樸寒素。
園名雖為“獨樂”,卻常是學術觀點一致的友人、學生的聚集地;司馬光雖退居洛陽,卻常與政見一致的同僚結社園游,身在西京而心在朝中[22]。受學者與官員雙重身份的深刻影響,文人士大夫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出世與入世之間的徘徊逡巡,其實指出了儒家學說的內在矛盾:政治活動與道德修養(yǎng)。二者無法剝離,甚至政場沉浮會直接影響其歸隱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歸隱于園”對文人士大夫來說并不是“樂”,而是“憂”。
北宋仁宗年間,在洛陽形成了以“錢謝梅歐”②為主體的文人集團。據魏泰《東軒筆錄》記載,錢惟演、歐陽修等“一時文士,游宴吟詠,未嘗不同。洛下多竹奇花,凡園囿之勝,無不到者”[23]。其中,兩登嵩山是該集團的重要活動[9]。明道元年(1032年)春末,歐陽修與梅堯臣、楊愈等人同游嵩山。宋嵩山主脈在行政區(qū)劃上隸屬西京河南府(今洛陽)[24],因此本節(jié)將嵩山之行歸入郊游一類。
此次游山,歐陽修有組詩《嵩山十二首》[25]、梅堯臣有組詩《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范仲淹有《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唱和流傳。詩中記錄的嵩山景致和古時攀行嵩山的路線成為現(xiàn)今嵩山研究的寶貴史料。因范仲淹當時并未同行,因此僅取歐陽修與梅堯臣的唱和詩進行分析(表2)。
表2 歐陽修與梅堯臣春游嵩山唱和詩中的意象分析
在歐、梅二人關于此次春游嵩山的唱和詩中,關于風景的描述性詞語出現(xiàn)頻率的排序為:“峰”的意象出現(xiàn)8次,“霞”“煙(霞)”“巖”分別出現(xiàn)6次,“松”5次,“泉”“落日”(包括“日夕”“日落”等)“古跡”(包括“古臺”“古壇”“古松”“古壁”等)分別出現(xiàn)4次。狀物描景多與比興相聯(lián)系,交游酬唱詩作中的花木禽鳥、時日變幻、傷感懷古等意象正是文人興致之緣起與情緒之最終投射。如司馬光在嵩山建“別館”作為游學的臨時居所,葉夢得因醉心美景而直接安家嵩山,都是期冀在質樸的郊外風景中,設法在濟世情懷和家國責任感中疏解淑世心結。
邵雍一生歷經四朝,3次被舉薦但屢辭不赴,甘做“安樂窩中快活人”[26]。在后半生開館授業(yè)之余,邵雍常“以春秋天氣溫涼之時乘安車,駕黃牛出游”[27]。其詩集《伊川擊壤集》中收錄了一次用近乎日記一樣生活化的描述記錄的山水游賞活動。從宋治平四年(1067年)八月六日出發(fā)到二十日回洛,期間幾乎每天1首甚至3首詩,詳細記錄了游覽路線、同游之人及當時當地的心境(表3)。
表3 宋治平四年八月邵雍的一次秋游
邵雍從洛陽城出發(fā),渡洛水、游龍?zhí)?、見朋友、賞圓月,最后回到洛陽城,根據可考且現(xiàn)存的地點來看,此次歷時15天的出行里程超過200km。其游賞地點主要有:伊洛二川、南山、玉泉、疊石溪、斷崖飛泉、北上寺、黃澗、龍門等;交游活動主要有:聽張道人彈琴、張趙尹三君同游、同福昌令王贊善游龍?zhí)?、謝張孫二君惠茶、思程氏父子兄弟、城中見交舊,即與僧道、朋友(及學生)、官員交游。
邵雍類似的出游活動不止一次,在北宋有類似出游活動的文人也不止一人。北宋風氣之“重交游”,不僅是文人士大夫群體重視交游活動的表現(xiàn),也蘊含了對交游對象選擇的慎重考慮[28]。除了因對才華、造詣、品行的仰慕與認同而交游之外,與官員、僧道的交游還可能有政治利益和思想交流的考量。邵雍能夠在洛陽定居修學,很大程度上依仗于官員名士的青睞。而作為一名學者,相對于閉門鉆研來說,方外交游是吸收佛、道教義更為直接的途徑。在叩關問道、切磋辯難、同賞同游的過程中,個人思想理論和三教融合實現(xiàn)了雙向升華。
以文酒詩會和風景游賞為特點的文人園游、郊游通常是群體活動,多則幾十人,少則三兩人。園游以城中私家園林、寺院道館等場所為主;郊游以近郊別墅莊園、山川溪澗等為游賞對象,古時出行不便,路途稍遠的數日郊游便可作山水游觀。召集人憑身份或資財獲得參與者的認同,參與者可為學者、官員、僧道、畫家、商人等,由交游而朋黨,編織人際關系網絡,進一步擴大自身和團體的影響力。
與短途、短時的園游和郊游不同,長途、長時的山水游一般發(fā)生在講學、服喪、赴卸任和公差往返途中。北宋初年理學三先生之一的胡瑗認為:“學者只守一鄉(xiāng),則滯于一曲,則隘吝卑陋。必游四方,盡見人情物態(tài)、南北風俗、山川氣象,以廣見聞,則有益于學者矣。[29]”廣見聞不只益于學者,也益于為官。文人士大夫以營建園林的方式營建城市之例不勝枚舉[30]。值得一提的是,文人的風景游賞并非只囿于自身。如針對高麗貢使游覽山河名勝一事,蘇氏父子憂心“高麗之人,所至游觀,伺察虛實,圖寫形勝,陰為契丹耳目”[31],積極上奏要求規(guī)范外使的旅游行為,這說明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山形地理背后隱藏的國家信息安全危機。
前文探討的幾例風景游賞均發(fā)生于西京洛陽,這絕非偶然。各朝代文人雅集多選擇有典故可循之處[32],如京畿地區(qū)、江南地區(qū),其中,洛陽地理位置和山水資源優(yōu)越,自古至宋是鐘靈毓秀的文化淵藪。西晉有石崇金谷之會(金谷園)、唐有白居易“九老會”(香山)、宋有司馬光承襲“香山九老”遺風,營建獨樂園、辦真率會,成為當時及后世引以為勝的大觀,其精神內核得到許多文人追捧[22]。風景游賞的情境因人而異,訪古探幽的意蘊包羅萬象,借由外在的行為方式和物質表達以修養(yǎng)性情或韜光養(yǎng)晦,在游賞活動中可以暫離塵世,游得盡興、樂得悠閑,不論何種尺度、何人相邀,文人交游都是群體意識的延續(xù),而園林作為承襲交游事件的場所,其營建亦是具有歷史傳承意義的文化活動[9]。
本文截取北宋歷史片段進行了文人交游與山水園林的關聯(lián)性探討。文人交游以山水游賞為樂,樂在從世俗煩擾轉移到道德修為,以恣意瀟灑的生活態(tài)度面對際遇的失意與困境。從園游、郊游、山水游3種時空尺度的風景游賞活動來看,不管隱于何處,園林都為其提供了一種將個人精力從公共事務轉移到自我修養(yǎng)上來的有效途徑,成為傳達或服務于文人士大夫自我探索之“道”的依托,以實現(xiàn)“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33]的人生歸至。
文人交游并非是某一朝代的一時之尚,事實上,雅集結社之風、聯(lián)詠往來之習,自史載起而延續(xù)至今。交游活動主體多為文人,流傳的作品多為詩詞畫作,故受文壇與畫壇重視;其群體特殊性及朝代更迭的時代背景又往往為史學與哲學研究者所青睞。在“文化創(chuàng)造和文學活動中,環(huán)境的作用更為顯著”[9],然而,在研讀歷史文獻的過程中,對文人交游所選環(huán)境的探討和原因的剖析寥寥可數。盛世與亂世,京城與地方,文人交游在不同歷史時期和地域呈現(xiàn)不同的特點,其參與群體、游賞對象與路線的選擇或有一定深意。我國古代交游唱和詩、畫作、別集、園記、游記等史料甚豐,以文人交游為媒介,搜集、凝練、思考我國古人與山水園林之間的關系,將有助于風景園林歷史理論體系的縱深完善,也是未來研究可延伸的方向。
當然,登山臨水的熱情不限于古人、不囿于文人,今亦如此。雖說文人山水游賞活動只是小范圍人群偶爾出游的一種游賞行為,是一種小眾的精英敘事,但從精神根源上來說,現(xiàn)代風景游賞亦是暫時將閑情交付山水,在山水中尋覓知音、在林泉中探索自我,在超脫于自身和依存于現(xiàn)實中創(chuàng)造一種哲思的、內省的藝術。也即,期許生活的平凡愿景都能成為處處風景,就這一點來說,古今風景游賞是一脈相承的,也是現(xiàn)代風景游賞的終極目標。
注釋:
① 史料所載酒、食、菜的數量存在一定出入,但“儉”和“簡”的宗旨是共通的。
② “錢謝梅歐”指的是錢惟演、謝絳、梅堯臣和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