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在初中階段占據著重要地位,而文言文教學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文言文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是十分有必要的,做好文言文教學創(chuàng)新工作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民族精神的弘揚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著手,提出了有效的文言文教學策略,以期能為文言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06-0068-02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人墨客在情感表達、記錄歷史、溝通交流中采用的一種文體。然而在現代社會,文言文的使用頻率大大降低,所以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會覺得晦澀難懂。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采用有效的方式開展文言文教學,使課堂生動起來,讓學生對文言文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我國考古、科研、文學等領域的重要研究對象和研究工具,可以從多個角度反映出古代人民的具體生活情況及當時的政治情況和經濟情況。文言文作為古代人們傳達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其中的人物往往具有突出的性格特點、豐富的情感以及鮮明的人生態(tài)度。文言文教學是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過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以及語文鑒賞能力。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大有助益[1]。
二、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一)建立創(chuàng)新課堂
初中生身心發(fā)育迅速,可針對其感知能力發(fā)展迅速、情感豐富等特點,創(chuàng)新文言文教學形式。如教師可借助舞臺劇表演等形式,使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劇本的編寫和舞臺劇的表演,學生可以通過編寫劇本掌握文言文的內容,通過表演進一步感知作者情感。
以《桃花源記》為例,教師可提前布置任務,要求全體學生根據原文編寫舞臺劇劇本,要對出場人物、表情、對話、情節(jié)等做出詳細的設定,收集全班學生的劇本后將其制作成文檔,選出最佳劇本。然后根據劇本選擇演員,經過排練后在課堂上進行十分鐘的表演。舞臺劇的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劇本編寫、排練和表演過程中加深對文言文的印象,無形中降低了文言文的學習難度。
(二)加強誦讀指導
初中生對文言文的整體認知較淺,往往認為文言文十分晦澀難懂。教師可以基于初中生的這種心理特點,讓學生不斷誦讀,使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理解文言文的意境,從而體會到文言文的魅力,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然后,教師即可在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文言文的內容進行賞析,從而使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以《醉翁亭記》的教學為例,教師首先向學生介紹作者歐陽修的生平經歷,說明寫作背景。然后為學生播放該文言文的誦讀音頻,帶領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時還可以使學生認識生字,使學生可以獨立、連貫地閱讀文章。然后由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帶領學生翻譯一些難度較高的句子,記錄重點詞匯[2]。接著重點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在文章中想表達的主旨思想——“與民同樂”,使學生對文章產生更深入的理解。最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總結,安排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分享學習中的收獲,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
(三)開展合作學習
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并且將其充分應用于實際的教學中。在文言文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夠營造一個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升,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出師表》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入宋朝詩人陸游的一句話“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
刪”,向學生發(fā)起提問:出師表是否真的“一字不可刪”?從而激起其探究欲望,主動對文章進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要求每組學生依靠課外合作對文章進行閱讀和分析理解,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時查閱資料掌握注釋并在小組內分享,小組成員共同探究上文所提出的問題。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總結文章所講內容,對文章進行思考和概括,最終可以達到深入理解文章內涵的目的。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加深對諸葛亮的了解和認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
(四)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
教學實踐表明,在語文文言文課堂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較為理想[3]。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在文言文教學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和意義,使文言文教學效果逐步提高。
以《三峽》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介紹作者信息和寫作背景,使學生了解到文章的大體內容,然后播放展現三峽景色的視頻與圖片,學生在觀看過后再閱讀文章,即可充分調動想象力,體會到文章所描寫的景物之美。接著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文章的具體內容,使學生感知到作者寄托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進一步體會到寫景文言文的精華就是情景交融、人景合一。最后組織學生進行教學總結,指導學生歸納文章的行文結構、描寫手法等,為學生今后的文言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積累文言文常識
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要格外注意學生對文言文詞語和常識的積累,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文言文,豐富學生的文言文常識[4]。詞匯的積累能有效地提升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語感,提高學生的內在文化素養(yǎng),從而達到提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如在學習《北冥有魚》時,教師應在教學開始時讓學生自主了解作者莊子所處的時代背景,并且了解莊子的思想主張,這樣不光可以提高學生對本篇文言文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有效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虛詞、多義詞,降低閱讀難度,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完畢后,可詢問學生在本堂課上的文言文詞匯收獲,并再次布置閱讀莊子其他文章的任務,加深學生對莊子的認知。學習文言文,詞匯和常識的積累是至關重要的。學生應當不斷積累文言常識與詞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這對其今后的語文學習有很大幫助。
(六)搭建語法框架
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構建適合自己的文言文語法框架。文言文相較于現代漢語,最突出的語法差異就是文言文中有許多特殊句式和詞類活用,包括動詞活用、名詞活用和形容詞活用等多種復雜形式。在語法方面,文言文和現代漢語互相關聯,因此,教師在講解文言文語法時,可以融入一定的現代漢語語法,使學生對文言文語法產生更清晰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語法系統(tǒng)。
如在《陋室銘》的教學中,文章中有一句“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一句中的“亂”和“勞”均為使動用法,應譯為“使……擾亂”和“使……勞累”,若學生僅依靠現代漢語知識對其進行翻譯,很可能產生錯誤的理解,但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則可以正確理解這個句子。通過將現代漢語語法和文言文語法結合,避免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無從下手,能夠使學生構建完善的文言文語法知識系統(tǒng)。
總之,文言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提高文言文教學的質量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共同目標。為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合理創(chuàng)新文言文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這對于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學生個人核心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玲霞.芻議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2021(29).
[2]魯雪峰.新課標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踐[J].名師在線,2020(21).
[3]宋世全.對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的分析[J].天津教育,2021(24).
[4]馬培英.初中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1).
【作者簡介】
戴俊華(1989~),男,漢族,江蘇蘇州人,碩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古代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