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慶
王銳新作《自流井保路風云》書寫辛亥革命之精神底色,再現(xiàn)了亂世無常風雨飄搖中的一群小人物,生而為人,不怒便罷,一怒便有驚天動地泣鬼神的故事。
今與作家王銳登頂龍鳳山,沐晨光之熹微,觸目感懷那些失散的記憶,早已嵌入華年。
我和他抵山石而行,遠眺千古糾纏的自流井,躊躇步于“喚魚池”邊喚魚游,王爺廟始終如初。一朵云、一顆草迎風拂起一片漣漪,映襯著法藏寺清涼的世界。若是修佛之人,必然在水面粼粼的波光中,參悟“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
此情綿綿,揉著被陽光刺花的雙眼;寥寥數(shù)句,回眸處突增了幾許柔情。在樹蒼而秀的蜿蜒山脊,沏一盞茶坐于竹椅,俯瞰殿閣巍峨的西秦會館,閑聊坊間軼事。
然!江湖久遠,紅塵深重。茶涼了,心猛然一顫,天空中漂浮著春泥的塵灰,皆是解放路一錘定音“棚改”的遺物。只有少數(shù)年久失修,瀕于毀圮的民國建筑保留下來……對于期間二三事,不是三緘其口,就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地大談“復興”老城。正如喬治·奧威爾在《1984》中說過:“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xiàn)在,誰就控制過去?!?/p>
我收聽著FM90.8《自流井保路風云》,拉近與王銳的距離,只因時常插播廣告,余音繚繞停在半路,才有今日之晤面。看來“文人自省于市井”,這句話放到現(xiàn)在也可成立;路修遠兮心自問,此言心凝形釋倒是不錯的。
回首往事,歷久彌新。那時,我行描紅畫貓之事,他已是筆翰如流的青年作家。因語言風格,學養(yǎng)、個性不同,吾輩又何嘗不甘拜下風?
嗟吁!拋家舍業(yè)赴蓉城,一掃愁云心豁然。
他,故為之文以志,開自己之生面,超然、大義于魯莽。恰是勤于筆耕,由廣入微、微中見大地撰寫《世界名作家之死》《巖石中的聲音》《靈感毒藥》《波光洞穿》《大學女生》等作品??缭饺嗄?,去尋找精神慰藉,浮現(xiàn)出五味雜陳的人生百態(tài),乃記之而去。
方今,中年如湖,老年如海,卻躲藏在嚴寒酷暑間,從此相忘于天涯。王銳順勢回歸之作《榮縣首義》《鹽商世家》,坦蕩謹慎的強大,羈絆奇遇的造化,用傳略的方式呈現(xiàn)“百年自貢”真摯動人的緣由,故詠歌之。對于萬物森然于方寸之間的熱土,文字放射出人性溫暖的光芒。余味良久,豈冥冥中自有天意,仿佛教主李宗吾躺于溪流,百弊放言,妄談瘋話……雖斯人已矣,走不盡的是非曲折,漠然相對的尷尬,誰解個中滋味?
萬物一場戲,世間本是空。亦對話先賢,踏浪于釜溪河洗清腳下泥塵;退而思其言,帶著已入世事的態(tài)度回到故里。輕輕一聲喟嘆,知難不退,用畢生心血凝結成歷史的碎片。有誰能理會在故紙堆里還原《牡丹亭》中杜麗娘一句“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的驚艷。
已然逝去,任由一身瀟灑沉穩(wěn)、不惹塵埃,悄無聲息地完成自我蛻變,目光如炬地注視著中華民族生存的根基;折射出令人振奮的主題,也不曾生出違逆的念頭、仰止無聲的過去。相反,新作《自流井保路風云》書寫辛亥革命之精神底色,再現(xiàn)了亂世無常風雨飄搖中的一群小人物,生而為人,不怒便罷,一怒便有驚天動地泣鬼神的故事。
或許,王銳作為三臺寺王家大院后人,雜糅個人恩怨和家國情仇,順敘趙煙桿為那碎銀幾兩,不擇手段地撮合江源船行林老板納妾,插敘一個相互吞噬者,為人間苦難拉開序幕。真可謂:燈影里槳聲搖曳,夜驚雷破碎虛空,越百年篳路藍縷,自流井弦歌不輟。是思辨的硬度,還是反芻性沉思?
他深知歷史逼真的“癢點”,借水還魂需一勺, 大夢初醒莫掛懷。于此間,徹夜無眠書有味,放顧雙眼一把扇。潛心刻畫喑啞叱咤的鹽商巨富、井場師爺、衙門官員、武館掌門、袍哥、碼頭管事,以及個性鮮明的傳教牧師、江湖女俠等人物。既有史料性、故事性、通俗性的人生況味,又有筆尖滑過光陰的滄桑和脆弱。在命運的傷口撒把鹽,頗有幾分迂癡、幾分自傲。如其所言,“同情歸同情,嘆息歸嘆息,卻沒有一個人敢上前說個不字?!?/p>
那些熟悉的街頭巷口貫穿始終,承載著千年鹽都的影蹤。著墨巧妙地描述太平街、壘柴口、張家沱、大灣井、桐梓坳、海潮寺等歷史遺跡,從而描繪出一幅日出日落,月圓月缺的 “自流井清明上河圖”。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他將文學置于個人利益和社會價值中,講述一個早期舊民主主義啟蒙情愫對社會變革的反省。悲歌吐清一灰燼,熱焰欲燒必有應。攜民眾“皆呼號而起”的自流井保路風潮,已成方興未艾之勢??v然,塑造了“暴民”劉老幺沖擊天主教堂未遂案,“砍爺”曾樹龍舍身相救福音堂葛牧師,也怕袍哥侯四海協(xié)助官府緝拿暴民因利乘便。思過半矣,無非就是那些星火燎原的前塵記憶。
清瘦矍鑠、一身傲骨的王銳,用一滴“鹽水”來深刻剖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陳腐制度,表現(xiàn)出“有誰主沉浮,為中華謀出路”的責任擔當。揭露了安定營官兵為非作歹禍害鄉(xiāng)民,欲與李門武館、地方袍哥勢力蝸角逐利。然而,革命黨人熊克武在樹人學堂避禍,王作甘、趙安明、李松海、蔡三等眾生百態(tài)顯忠魂的豪情,以及龍鳴劍、曹篤、喻培倫、王天杰、吳堅仲等辛亥志士,拋灑一腔熱血,為保路風潮深情無悔地守護那一盞火種。終是懂得,掀起群眾性的反帝愛國熱潮,莫過于國人民智漸開之故,影響著一個國家民族對未來的抉擇。
幸哉!讀史索驥知興衰,世事山河會變遷。小說的基本結構、特定情節(jié)與敘事單元緊緊相扣,既有家國動蕩的大格局,又有愛恨情仇的小糾葛。非常均勻而穩(wěn)步地營造出戲劇張力,是一種螺旋式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遞升,更是一種堅韌不拔的大氣與從容。不僅如此,那些看似淺顯的道理,從不同角度、層面發(fā)掘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一代有志青年?!懊癖娪X醒了,中國才有希望?!?/p>
縱有疾風起,熱血擋槍彈;散淡過浮生,紛繁寫悲涼。長篇小說《自流井保路風云》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處和失敗之處。雖然該書充滿著本味方言噱頭,難免殘留絲絲繞繞的俗世對話,但那些熟悉又不盡然的風煙往事都鮮活起來,成了茶余飯后的談資,使之達到一種“大俗大雅”的境界。
悠閑時光茶一壺,凡塵俗世一本書。于我而言,久逢知己,趁微風不燥,就涼安坐石,煮茗汲鄰泉,論相聚意義,此情此景寓于心。
余 ? 慶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輕化工大學、成都東軟學院客座教授,現(xiàn)供職于四川廣播電視臺。2004年雕塑《斗轉星移》獲“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美展”金獎,2004年油畫《塵埃落定》獲“韓國龍山國際美術節(jié)”國際美術獎,2006年獲“巴蜀文藝獎”榮譽獎,2021年《外婆,陽光與您同在》入選“中國文學佳作選”(散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