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回老家探望父母,大街上飄來一陣叫賣簸箕的吆喝聲:“賣簸箕嘍—剛編織的簸箕,不結實不要錢吶?!辟u簸箕的人騎著咣啷作響的“二八”自行車,車架子兩邊整齊地吊著金黃、赤白各一串的新簸箕。
我心里正尋思著這年頭居然還有賣簸箕的,誰要啊?卻見父親火急火燎地從家里沖了出來,跟我匆匆打個招呼,就轉頭看簸箕去了。我進了院子和母親沒說幾句話,父親買了個新簸箕笑吟吟地回家了。
“爸,您怎么還買簸箕啊?這年頭誰還用?我記得家里不是有一個嗎?”我嗔怪父親說。
“莊稼人,怎能離得了簸箕呢?”父親笑著說,“原先的那個簸箕啊,早就用不成了,掛在偏房的角落里睡覺。”
家鄉(xiāng)的簸箕是用竹片編織的,一米方圓,邊上有用竹片圍繞的檐。沒有現代的打谷機時,簸箕是打米后用來吹糠的好家伙,是晾曬東西的好物件,收放輕松方便。我無數次看到父親端起簸箕一上一下顫抖著,那些沒用的糠灰在父親翻花樣的波動中,紛紛揚揚脫離簸箕落在地上,鋪起一層雪白。
記得我讀六年級的那個春天,父親留住賣簸箕的匠人在家免費吃了一頓晌飯。父親的好客,感動了遠道而來的匠人,他讓父親找來沉淀很久的竹篾絲,從自身帶的皮革包里取出做簸箕的工具,動手為我家編織起簸箕來。匠人雖然理了個寸頭,但根根挺立的白發(fā)依然像一層霜,染白他的頭頂。匠人精細編織了整整一個下午,才將簸箕完工,還特意用葛藤包了邊,經久耐用。由此,父親跟編織簸箕的匠人、匠人編織的簸箕三者都成了好朋友。
就是那只簸箕,父親用它篩選過稻米、高粱、大豆、玉米以及麥粉。春天里,父親會用簸箕晾曬在鹽水里燙了燙的小筍子,它們尖尖的頭能頂破堅硬的土層,迎接新生。小筍子曬干了用油炸熟,吃起來脆脆的、香香的;夏季時,父親會用簸箕攤鋪著金黃的金銀花,小喇叭形的金銀花像躺在床上一樣在那里舒舒服服睡了個美覺;秋天,簸箕里盛滿尖尖的紅辣椒,帶著露水,鮮靈得很,還有茄瓜、刀把頭菜、瓜藤根做的榨菜;冬天來了,簸箕里晾開的是一根根紅薯條,父親將它們置放在屋頂,讓那微涼的霜花包裹著薯條度過一個又一個夜晚,那些打過霜的薯條格外甜,每次我抓一把紅薯條在同學們眼前炫耀,那些發(fā)誓不再跟我玩的伙伴都會乖乖地靠攏我,跟我甜言蜜語起來,又成了好朋友。
簸箕見證過我們一家人五谷豐登的年景,也經歷過饑荒年代帶給我們的歷史性酸楚、疼痛,它扎實的邊緣被父親的雙手磨蹭得單薄,粗糙的地方被打磨得光滑滑的,能照出人影。簸箕在日復一日的勞累中慢慢蒼老了自己。
看著父親捧著新簸箕高興的樣子,我才明白:簸箕是揣在父輩心窩窩上的一個寶,在歲月的長河中永遠蘊涵著光陰的芬芳氣息。
現在,家鄉(xiāng)的人也極少用簸箕篩米掂谷物了,細米白面,商場超市應有盡有,隨到隨購,簸箕英雄逐漸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偶爾用它揚揚豆秸,盛盛東西什么的,也是可有可無、不關痛癢的物件了??筛赣H對簸箕的感情一如既往,農閑時把它倒騰出來,有個缺口斷層的地方,父親會坐下來用竹片兒精心修補得完好無損。簸箕放在一角久置不用,老舊得不成樣子,父親卻不時拿出來用抹桌布仔細拭擦,擦拭得它一塵不染像個出嫁的新娘。我和弟弟勸過他幾次,將破簸箕處理掉算了,父親都執(zhí)意不肯。
如今,安坐在時光深處的父親滿臉鬢霜,腰彎背馱,但他依舊時不時地去看看舊簸箕,用他亳無力氣的粗糙手掌輕輕摩挲著那只舊簸箕,就像和他的忘年交之間默契而又無聲地進行著述說、交流。
原來,簸箕與家里的每一件老物件一樣,都住在父親精神世界的春天里,誰也休想把它們從父親心里掠走!那是生命里某段時光的鮮活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