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素榮 趙艷紅 王玥 張劍影
(中國呼和浩特 010010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地震局)
呼和浩特基準(zhǔn)地震臺地處陰山地震構(gòu)造帶的中段,該地區(qū)基本地形為長條狀,北面為山脈,南面為盆地,分布著多條地震帶和隱伏斷層。呼和浩特以西的第四紀活動斷裂較發(fā)育,尤其是陰山山前張性活動斷裂帶最明顯。該斷裂帶既有垂直錯動又有水平位移,表現(xiàn)為左旋走向滑動,NE 向斷裂表現(xiàn)為右旋走向滑動,NW 向龍首山北緣斷裂為左旋滑動。呼和浩特以東新生代巖漿活動強烈,晚第三紀中新世、上新世和第四紀中更新世時期有多次大面積玄武巖噴溢。
從2002 年4 月開始,呼和浩特基準(zhǔn)地震臺所有觀測項目的數(shù)字化改造已完成并正式運行。近幾年來,該臺分析精度方面在全國分析報告評比中處于中上等水平。從2017 年起,國家測震臺開始按照AK135 走時表對極遠震波形進行震相分析,但呼和浩特地震臺對極遠震的分析處理仍屬于弱項,不能準(zhǔn)確地判斷并識別極遠震初至震相類型及后續(xù)震相,這直接影響到了該臺地震分析資料的產(chǎn)出質(zhì)量。為此,本文對呼和浩特基準(zhǔn)地震臺極遠震的震相特征進行了分析,以期今后能夠提供更可靠、更準(zhǔn)確的震相分析資料。
極遠震是震中距我國較遠的地震,一般是指震中距大于或等于 105°,直到 180°的地震。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要通過地殼、地幔和地核,傳播路徑較長,穿透較深,在傳播過程中遇到各種界面將發(fā)生反射和折射,進而形成各種反射波和轉(zhuǎn)換波,傳播持續(xù)時間較長,震相豐富。極遠震沒有地幔折射波,地核穿透縱波PKP 等為主要震相,它們一般起始波形較尖銳,周期較短;面波發(fā)育,在震中距180°附近,振幅更大。通常PP 波的記錄較好。在寬頻帶記錄上,對于振幅不太大的極遠地震波,其記錄也會疊加一些高頻成分(劉瑞豐等,2014)。
識別極遠震震相之所以困難,主要是由復(fù)雜的地球結(jié)構(gòu)和速度分布所致(吳書貴等,2009)。極遠震震相繁多而復(fù)雜,并且記錄持續(xù)時間較長,在中長周期地震儀和長周期地震儀上有時記錄持續(xù)達幾小時。
一般情況下,極遠震震相有如下特征:①極遠震震波持續(xù)時間通常大于90 min;面波的最大振幅與初至波之間的到時差大于45 min(劉瑞豐等,2007);②極遠震初至波的垂直分量記錄較清晰,易于辨認,振幅較大;而水平分量則較微弱,振幅較??;③地震波穿透較深,傳播路程較長,從地殼到內(nèi)核所經(jīng)過的界面較多,并且波的種類豐富。遠震體波傳播路徑如圖1 所示。
圖1 遠震體波傳播路徑(彼得·鮑曼,2006)Fig.1 The propagation paths of teleseismic body wave (Bormann,2006)
據(jù)我國地震臺網(wǎng)記錄,極遠震主要集中在南美洲、中美洲和北美洲的諸多地區(qū),以及大西洋中部、南部地區(qū)(李惠智等,1998)。呼和浩特基準(zhǔn)地震臺記錄到的極遠震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墨西哥等地,中美洲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古巴等地,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秘魯、厄瓜多爾、智利等地。
通過對2010—2020 年呼和浩特基準(zhǔn)地震臺極遠震數(shù)字觀測記錄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除了極個別情況外,記錄到的極遠震PKP、PP、SS 等震相均清晰。初動幅度為判斷是否極遠震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地震發(fā)生后,首先關(guān)注的就是初動。根據(jù)初動是否尖銳,可粗略地判斷地震震源的深淺;比較初動的周期和幅度可判斷地震震中的遠近。呼和浩特地震臺極遠震震相一般特征如下。
(1)較清楚的震相一般有Pdif、PKPdf、PKP、PP、PS、PKSdf、SKKSac 等,其中,對于PKP 震相,在震中距 100°—120°范圍內(nèi)、震級大于7.0 級的情況下,中長周期和長周期地震儀才會記錄到較清晰的Pdif 初至震相,其波形表現(xiàn)為起始弱,振幅小,周期較長,波數(shù)少,呈正弦波形態(tài)。震中距大于145°之后,隨著震中距的增大,PKP 震相分解成PKPbc、PKPab 震相,PKPbc 震相出現(xiàn)時的震中距為145°—155°,PKPab 震相為145°—180°,PKPbc 震相在PKPab 震相前面時,PKPbc 震相與PP 震相間的到時差大于200 s。
(2)在震中距為 110°— 144°時,能夠觀測到穿透內(nèi)核的縱波 PKIKP 震相的復(fù)雜初至,PKIKP 震相 在短周期記錄中較明顯。
(3)PP 震相往往表現(xiàn)為較強起始的持續(xù)波列,其中的一水平分量也較強,而另一水平分量較弱,垂直向分量較弱。
2.2.1 墨西哥地震。墨西哥地區(qū)地震震中距呼和浩特地震臺110°— 120°,常見震相有Pdif、PKPdf、PP、PS、SS 等。下面以2020 年6 月23 日墨西哥7.4 級地震為例進行詳述。
(1)寬頻帶記錄的震相特征明顯,Pdif 震相為初至震相,起始緩慢,周期約20—30 s,振幅相對較小,衰減較快,波數(shù)1—2 個;PKPdf 震相在 215 s 左右出現(xiàn),振幅較小,變化微弱;PP 震相約出現(xiàn)在 290 s,垂直向特征明顯,起始尖銳,周期長,持續(xù)時間短;P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振幅大,周期大;SS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比PS震相更尖銳,振幅也更大(圖2)。
圖2 2020 年6 月23 日墨西哥7.4 級地震寬頻帶記錄震中距Δ:118.2°;深度H:10 kmFig.2 Wideband record of the MexicoM 7.4 earthquake on 23 June 2020(epicenter distanceΔ:118.2°,depthH:10 km)
(2)仿真基式SK 記錄的震相特征也較明顯,尤其是PS 震相的水平向特征更明顯,振幅大,周期長;SS 震相水平向特征也更明顯,比PS 震相更尖銳,振幅也更大(圖3)。
圖3 2020 年6 月23 日墨西哥7.4 級地震仿真基式SK 記錄震中距Δ:118.2°;深度H:10 kmFig.3 Simulation base on SK record of the MexicoM 7.4 earthquake on 23 June 2020(epicenter distanceΔ:118.2°,depthH:10 km)
2.2.2 古巴南海域地震。古巴南海域地區(qū)地震震中距呼和浩特地震臺115°—130°,常見震相有PKPdf、PP、PS、SS 等。2020 年1 月29 日古巴南海域7.7 級地震的仿真基式SK記錄上震相特征明顯,PKPdf 中心為初至震相,起始緩慢,周期約5 s,振幅相對較小,衰減較快;PP 震相約出現(xiàn)在 130 s,起始緩慢,周期長,持續(xù)時間短。P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振幅小,周期短;S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比PS 更尖銳,振幅大,周期長(圖4)。
圖4 2020 年1 月29 日古巴南海域7.7 級地震仿真基式SK 記錄震中距Δ:119°;深度H:10 kmFig.4 Simulation Base SK Record of the Cuban South SeaM 7.7 earthquake on 29 January 2020(epicenter distanceΔ:119°,depthH:10 km)
2.2.3 洪都拉斯北地震。洪都拉斯北地區(qū)地震震中距呼和浩特地震臺120°—130°,常見震相有PKPdf、PP、SKSac、Sdif、PS、SS 等。2018 年1 月10 日洪都拉斯北7.6 級地震的仿真基式SK 記錄上震相特征明顯,PKPdf 震相為初至震相,起始緩慢,周期約10 s,振幅相對較小,衰減較快;PP 震相約出現(xiàn)在 80 s,起始緩慢,周期長,持續(xù)時間短。SKSac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起始緩慢,振幅較小,周期短;Sdif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起始尖銳,振幅較大,周期短;P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振幅小,周期短;S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比PS 震相更尖銳,振幅大,周期長(圖5)。
圖5 2018 年1 月10 日洪都拉斯北7.6 級地震仿真基式SK 記錄震中距Δ:120°;深度H:10 kmFig.5 Simulation Base SK Record of the Honduras NorthM 7.6 earthquake on 10 January 2018(epicenter distanceΔ:120°,depthH:10 km)
2.2.4 危地馬拉地震。危地馬拉地區(qū)地震震中距呼和浩特地震臺120°—130°,常見震相有PKPdf、PP、SKSac、Sdif、PS、SS 等。2017 年6 月14 日危地馬拉7.1 級地震的仿真基式SK 記錄上震相特征明顯,PKPdf 震相為初至震相,起始緩慢,周期約5 s,振幅相對較小,衰減較快;PP 震相約出現(xiàn)在 90 s,起始尖銳,周期長,持續(xù)時間短。SKSac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起始尖銳,振幅較大,周期長;Sdif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起始緩慢,振幅較大,周期長;P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振幅大,周期長;S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比PS 震相更尖銳,振幅大,周期長(圖6)。
圖6 2017 年6 月14 日危地馬拉7.1 級地震仿真基式SK 記錄震中距Δ:120°;深度H:100 kmFig.6 Simulation Base SK Record of the GuatemalaM 7.1 earthquake on 14 June 2017(epicenter distanceΔ:120°,depthH:100 km)
2.2.5 中美洲沿岸地震。中美洲沿岸地區(qū)地震震中距呼和浩特地震臺125°—135°,常見震相有PKPdf、PP、SKSac、PS、SS 等。2016 年11 月25 日中美洲沿岸6.9 級地震的仿真基式SK 記錄上震相特征明顯,PKPdf 震相為初至震相,起始緩慢,周期約5 s,振幅相對較小,衰減較快;PP 震相約出現(xiàn)在100 s,起始尖銳,周期長,持續(xù)時間短。SKSac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起始尖銳,振幅較大,周期長;P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振幅大,周期長;S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振幅大,周期長(圖7)。
圖7 2016 年11 月25 日中美洲沿岸6.9 級地震仿真基式SK 記錄震中距Δ:124°;深度H:30 kmFig.7 Simulation Base SK Record of the Central America CoastM 6.9 earthquake on 25 November 2016(epicenter distanceΔ:124°,depthH:30 km)
2.2.6 厄瓜多爾地震。厄瓜多爾地區(qū)地震震中距呼和浩特地震臺135°—145°,常見震相有PKPdf、PP、SS 等。2016 年4 月17 日厄瓜多爾7.5 級地震的仿真基式SK 記錄上震相特征明顯,PKPdf 震相為初至震相,起始緩慢,周期約10 s,振幅相對較小,衰減較快;PP 震相約出現(xiàn)在 160 s,起始緩慢,周期長,持續(xù)時間短。S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振幅大,周期長(圖8)。
圖8 2016 年4 月17 日厄瓜多爾7.5 級地震仿真基式SK 記錄震中距Δ:141.2°;深度H:10 kmFig.8 Simulation Based SK Record of the EcuadorM 7.5 earthquake on 17 April 2016(epicenter distanceΔ:141.2°,depthH:10 km)
2.2.7 秘魯?shù)卣?。秘魯?shù)貐^(qū)地震震中距呼和浩特地震臺150°—160°,常見震相有PKPdf、PP、SKKSac、SS 等。2018 年1 月14 日秘魯7.2 級地震的仿真基式SK 記錄上震相特征明顯,PKPdf 為初至震相,起始尖銳,周期約10s,振幅較大,持續(xù)時間較長;PP 震相約出現(xiàn)在230 s,起始尖銳,振幅較大,周期長。SKKSac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起始緩慢,振幅較大;S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振幅大,周期長(圖9)。
圖9 2018 年1 月14 日秘魯7.2 級地震仿真基式SK 記錄震中距Δ:154.3°;深度H:20 kmFig.9 Simulation Based SK Record of the PeruM7.2 earthquake on 14 January 2018(epicenter distanceΔ:154.3°,depthH:20 km)
2.2.8 玻利維亞地震。玻利維亞地區(qū)地震震中距呼和浩特地震臺155°—165°,常見震相有PKPdf、PKPab、PP、pPKPdf、SS 等。2018 年4 月2 日玻利維亞6.8 級地震的仿真基式SK記錄上震相特征明顯,PKPdf 震相為初至震相,起始尖銳,周期約5 s,振幅較大,持續(xù)時間較長;PKPab 震相約出現(xiàn)在40 s,振幅大,周期長;pPKPdf 震相約出現(xiàn)在135 s,起始尖銳,振幅相對很大,周期長;PP 震相約出現(xiàn)在260 s,起始尖銳,振幅較大,周期長(圖10)。
圖10 2018 年4 月2 日玻利維亞6.8 級地震仿真基式SK 記錄震中距Δ:159.3°;深度H:550 kmFig.10 Simulation Base SK Record of the BoliviaM6.8 earthquake on 2 April 2018(epicenter distanceΔ:159.3°,depthH:550 km)
2.2.9 智利地震。智利地區(qū)地震震中距呼和浩特地震臺170°—179°,常見震相有PKPdf、PKPab、PP、SKKSac、SS 等。2016 年12 月25 日智利7.6 級地震的仿真基式SK 記錄上震相特征明顯,PKPdf 震相為初至震相,起始尖銳,周期約30 s,振幅較大,持續(xù)時間較長;PKPab 震相約出現(xiàn)在110 s,起始尖銳,振幅大,周期長;PP 震相約出現(xiàn)在340 s,起始尖銳,振幅較大,周期長。SKKSac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起始緩慢,振幅較大,持續(xù)時間短;S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振幅大,周期長(圖11)。
圖11 2016 年12 月25 日智利7.6 級地震仿真基式SK 記錄震中距Δ:175.3°;深度H:40 kmFig.11 Simulation Based SK Record of the ChileM 7.6 earthquake on 25 September 2016(epicenter distanceΔ:175.3°,depthH:40 km)
通過對呼和浩特地震臺2010—2020 年記錄的極遠震進行分析,得到以下初步結(jié)論。
(1)震中距為110°—144°時,Pdif 震相為初至震相,起始緩慢,周期20—30 s,振幅相對較小,衰減較快,波數(shù)1—2 個;PP 震相為突出縱波震相,振幅最大且清晰,滯后于初至波Pdif 約 290 s 出現(xiàn)。PKPdf 震相在215 s 左右出現(xiàn),振幅較小,變化微弱;P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振幅大,周期長;SS 震相水平向特征明顯,比PS 震相更尖銳。
(2)震中距約為 155°時,PKPdf、PKPbc、PKPab 震相同時聚焦生成大振幅 PKP 波列,在垂直向上波列最強。
(3)震中距為 156°—179°時,呼和浩特地震臺記錄到的極遠震主要分布在秘魯、玻利維亞、智利等地,均以中深源地震為主,各類震相具有深源地震震相起始尖銳的特點,振幅大,震相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