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亮
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記載了很多柏柏爾人的故事。位于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小城瓦爾扎扎特,正是摩洛哥土著柏柏爾人最早的家園,這里至今保留著建造于12世紀的“金字塔”村莊。被稱作“沙漠之門”的瓦爾扎扎特,也因其原始的風情、充足的陽光、未被污染的自然環(huán)境等,備受導演們青睞。這里是《紅海行動》《埃及艷后》《木乃伊》《角斗士》《權力的游戲》等上百部熱播影視劇的拍攝地,被譽為“非洲好萊塢”!
位于摩洛哥東南部的瓦爾扎扎特,是撒哈拉沙漠邊緣的一座小城,也是該國土著柏柏爾人的最早家園。它地處雄偉的阿特拉斯山脈間,有著“沙漠之門”和“非洲好萊塢”的稱謂。瓦爾扎扎特的名字源于柏柏爾語,意為“沒有噪音”,這座城鎮(zhèn)曾經是一個極為安靜的地方。這里至今也不足10萬居民,其中大部分是柏柏爾人,因留存了許多摩洛哥古建筑而聞名于世!
進入瓦爾扎扎特的城鎮(zhèn)中心之前,會經過一處玫瑰山谷,這里常年被河流滋養(yǎng)著,到處是谷類和指甲花,山谷里還有梯田。幾片茂密的棕櫚林,在撒哈拉沙漠中形成了一條美麗的“綠絲帶”。眼前有成片的紅土村落出現(xiàn),村里遍布著低矮的植被和挺拔的樹木,好似一個個沙漠綠洲。
這些坐落在沙漠上的建筑,是柏柏爾人用黏土、水和干草建造而成。他們以干泥坯壘砌墻體,再涂上紅褐色泥層。泥磚的制作工藝十分簡單,柏柏爾人先把泥土和干草混合灌進木模,再放在陽光底下曬干。以“干打壘”方式,層層疊疊依山建成居住的房屋。當?shù)亟ㄖ话阌杀臼阶≌统潜な郊Z倉組成,底層是馬廄,二層是糧倉,三層是住宅。民居的四角還建有塔樓,他們會用棕櫚樹干搭建橫梁并修筑露臺。窗口是當?shù)靥赜械膱D案,整體看上去樸素雅致。
來到瓦爾扎扎特,不得不去阿伊特·本·哈杜筑壘村。這座被譽為“紅色金字塔”的古村落,是從馬拉喀什進入撒哈拉沙漠的必經之路。它修建于12世紀柏柏爾人穆瓦希德王朝的鼎盛時期,歷經幾百年歲月洗禮,仍保存完好。
哈杜筑壘村本是一個防御工事,它守衛(wèi)著一條穿過撒哈拉沙漠的重要商路。雖飽經歲月風霜,卻一直是非洲最杰出的建筑精品之一,蘊含著柏柏爾人的智慧和匠心。古村建筑為摩洛哥卡茲巴風格,帶有典型的四座角樓,中東風格濃郁。
撒哈拉沙漠中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在這里生存極為不易。柏柏爾人卻利用僅有的條件和無窮智慧,將哈杜筑壘村打造成了一片紅綠色的“沙漠奇跡”,幾百年來安居于此,過著原始且自給自足的生活。1987年,本·哈杜筑壘村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從而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哈杜筑壘村遺留一座紅色古城堡,在陽光與河水的映照下,更顯得巍峨壯麗。類似這樣的城堡,在摩洛哥有上千座,僅瓦爾扎扎特地區(qū)就有300多處。但保存最完整的哈杜筑壘村紅色古堡,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
來到這座近千年的古村落,遠遠就能看到那座高大的塔形“紅堡”。但要走進去,還需要穿過一條護城河。河邊建有城墻,城門前長著高大的棕櫚樹,城墻上建有角樓、瞭望塔和多處垛口,后面是依山而筑的古民居。
民居一層層疊加而上,就像一座用紅褐色泥巴堆積而成的金字塔。這樣的建筑形式有著極強的防御功能,在當時易守難攻,且數(shù)百年間屹立不倒,完整保存了其樣貌。不得不說,它展示了柏柏爾人高超的建筑工藝,和令人嘆服的智慧。
踏著大塊的石板土路拾級而上,兩邊都是柏柏爾人民居。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這里的土壤不容易導熱,即使被正午的太陽強烈烘烤,居住在厚墻搭建的房屋里依然涼爽宜人。柏柏爾人的屋頂用苦柳編織而成,還具有驅趕蚊蟲的妙用!
無論城堡還是民居的墻壁,都有伊斯蘭風格的抽象圖案裝飾。一些當?shù)鼐用竦姆课輧冗€掛著鮮艷的畫作、精美的手工藝品,以及艷麗的柏柏爾服飾,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
古堡式村落
摩洛哥古城風光
依山而建的古村城堡不算高,半小時就能登頂,大風在毫無遮掩的山頂上肆無忌憚地呼嘯。這里有一座標志性的四方碉樓,是附近的制高點,置于其上能俯瞰整個村落的全貌。坍塌的殘垣上,是高低不平的粗糙磚塊,遠處有蜿蜒的河流與低矮的村落,抬頭則可以眺望壯美的雪山。在這里仿佛能看到商賈往來、駝鈴聲聲、車馬絡繹不絕的繁榮景象,而最終又在歲月變遷中重新歸于平寂。
柏柏爾人,是一個起源于西北非洲的古老民族,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雖然在現(xiàn)代化發(fā)展下,很多原始民族都摒棄了傳統(tǒng)技藝和生活習慣,但柏柏爾人卻是少有的保留了傳統(tǒng)生存方式的民族。阿伊特·本·哈杜筑壘村,也成為了世界上少有的柏柏爾人原始村莊。
該村建于公元757年。一眼望去,隆起的山坡上,一座紅褐色古堡仿佛從巖石中升起。夕陽下,錯落有致的紅土建筑群籠罩在一片金黃色的余暉中。高大的紅土墻十分牢固,沿用了南部摩洛哥的傳統(tǒng)建筑技術。作為河谷邊上眾多城堡式村莊中保存最為完好、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哈杜筑壘村全部用紅土和木材作為材料,層層疊疊依山而建,頗有氣勢。
摩洛哥從來不缺少色彩,而屬于瓦爾扎扎特的顏色,是當?shù)匾了固m建筑獨有的焦糖色。那是屬于早期柏柏爾人窯洞的顏色,在大漠之中與湛藍的天空相映成趣。
柏柏爾人是撒哈拉大沙漠最早的原住民之一,從遠古時期就生活在沙漠邊緣的綠洲里。在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沙漠,即使在接近50度的天氣中,他們也能生存下去,并用智慧和雙手開創(chuàng)了部落文明。
建筑藝術寶庫
現(xiàn)代社會很難想象沒有水的生活,但在這里是常態(tài),沙漠中的水對于柏柏爾人來說比黃金還要珍貴。為了取水,他們學會了從綠洲開掘水井挖出地下水,在極度缺水時,甚至會將駱駝殺死,獲取駱駝胃里的水。在平時,柏柏爾人也會把水儲存在駱駝皮制成的袋子里。所以在這里如果你能夠喝到他們特意給你泡的一壺茶,就是給予你最高規(guī)格的禮遇。
當?shù)氐奶厣途摺八仭?/p>
當?shù)氐奶厣途摺八仭?,也是柏柏爾人為了?jié)約水而發(fā)明的。他們設計了一個帽子狀的鍋蓋,蓋上它,甚至不用水,就可以進行烹飪。把食材堆成一個金字塔形,蔬菜在下,肉類在上,蔬菜的水分在高溫下蒸發(fā),又凝結后滴落回鍋里。這樣既減少了水分的流失,又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黃昏時分,落日將大漠渲染得如夢似幻,“金字塔”村莊坍塌的殘垣、高低不平的粗糙磚塊、遠處的小型綠洲,仿佛都在訴說著這片沙漠的舊時今昔。四周靜悄悄的,只有來自撒哈拉的風。
這座古老的城堡堅固得足以抵擋歲月的侵蝕,卻抵擋不了生活設施落后帶來的不便。于是年輕人、老人都相繼搬離,居住到河對面的新城,偌大的紅色城堡便只有凜冽的大風卷起的黃沙,簌簌地撲打在厚厚的紅城墻上。
蕭敗感似乎要把阿伊特·本·哈杜筑壘村吞噬……幸而,機遇終于來了!上世紀60年代初,英國著名導演在這里拍攝了《阿拉伯的勞倫斯》,該片被英國評選為“50部最偉大的史詩電影”之首,獲得第35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繼《阿拉伯的勞倫斯》之后,更多的導演和片商將目光投向了這個沙漠中的神奇村落。畢竟這里有原始的土著風情、充足絢麗的陽光、未被污染的自然環(huán)境……1975年的《霸王鐵金剛》、1977年的《拿撒勒的耶穌》、1985年的《尼羅河的寶藏》、1987年的007系列之《鐵金剛大戰(zhàn)特務飛龍》、1988年的《基督最后的誘惑》、 1990年的《情陷撒哈拉》、1999年的《木乃伊》、2000年的《角斗士》,以及《埃及艷后》、《亞歷山大大帝》……幾十部好萊塢大片皆取景于此。
而真正讓這個古村蜚聲世界的,當屬美劇排行榜冠軍《權力的游戲》。劇中有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淵凱城,就是以哈杜筑壘村為原型拍攝的。
200多部影視劇在此拍攝
撒哈拉大沙漠
超過200部影視作品在此取景,讓這里獲得了“非洲好萊塢”之稱,甚至催生了影視基地,瓦爾扎扎特變成了聞名世界的“電影之城”!2018年春節(jié)熱映的“超燃”電影《紅海行動》,便在阿伊特·本·哈杜筑壘村拍攝了大量實景。
摩洛哥之所以被業(yè)界評價為“電影制片人的天堂”,還因為這里“有非常搶手的建筑工人、油漆工、臨時演員和電力資源”。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輕松滿足多樣的角色需求。此外,摩洛哥政府也大力支持本國電影業(yè)發(fā)展,例如為戰(zhàn)爭題材影視劇提供軍事裝備、為外國劇組減稅等政策,對各國導演頗具吸引力。
村里成為影視城后,柏柏爾人都當起了臨時演員、道具師等,收入比以前翻了許多倍。而且他們有著無窮的智慧和靈巧雙手,即使在工業(yè)如此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柏柏爾人依然傳承著極具特色的手工藝制品:色彩斑斕的手工地毯、手工銅器、瓷器以及手工染色的各種皮革制品……都充滿了地域風情,深受游客們喜愛。
如今,許多哈杜筑壘村的柏柏爾人,會在紅色城堡內販賣各種手工制品。他們把彩色的地毯掛在紅色房墻上,既不叫賣,也不主動推薦,似乎不太在意財富的堆積,只要日子能繼續(xù)就行。
在遠離都市的撒哈拉沙漠中,柏柏爾人安居于此,雖然經濟落后,但精神的富足讓他們享受眼前的生活,也許正是這里與文明碰撞的“古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追尋至此,在壯闊的沙漠之中,不舍離去。穿行在這座歷經滄桑的古村,看著眼前這些遺存的殘墻斷壁,那些熒幕中的故事便打開記憶的閥門不斷涌現(xiàn)出來,讓人充滿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