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琪
摘 要:在進行鋼琴藝術欣賞的過程中,欣賞者需要具有良好的審美意識與能力才能夠感悟到鋼琴的優(yōu)雅之處。要想實現(xiàn)鋼琴藝術欣賞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加強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首先闡述了審美意識的產(chǎn)生與鋼琴藝術的特征,其次分析鋼琴藝術欣賞中的審美意識內涵,最后對鋼琴藝術欣賞中的審美意識提高的意義展開研究。
關鍵詞:鋼琴;藝術欣賞;審美意識
藝術欣賞是通過感情層面與心理層面來共同實現(xiàn)感性認知與理性認知的統(tǒng)一。鋼琴藝術欣賞不僅能夠從感官上讓人們具有良好的審美意識,也能從情感上使人們擁有良好的審美體驗。加強對于鋼琴藝術欣賞中的審美意識培養(yǎng),能夠促使聽眾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依據(jù)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體會到不一樣的美感。
一、審美意識的產(chǎn)生
在當前信息化的現(xiàn)代社會中,多樣化的藝術與文化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在這個音樂藝術快速傳播的時代,如果想要具備獨特的音樂審美意識,就需要進行不斷的學習與實踐,并且在實踐過程中對音樂進行認真的分析與體會。馬克思曾經(jīng)對音樂有過這樣的表述:“對于不辨音律的耳朵來說,再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盵1]因此,音樂審美意識在音樂學習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音樂作為一種表達情感的藝術,能運用巧妙的方式對于人物的內心情感進行表達。在進行音樂藝術欣賞的過程中,欣賞者需要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對于音樂內容展開聯(lián)想,與音樂作品產(chǎn)生深度的心靈共鳴。因此,要想擁有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審美意識,欣賞者需要具體地去感受音樂,認識到音樂之美。
二、鋼琴藝術的特征
鋼琴藝術自身獨特的美需要借助鋼琴演奏者來進行展示。要想完美地呈現(xiàn)鋼琴藝術,鋼琴演奏者需要與鋼琴融為一體,促使音樂旋律的魅力循序漸進地散發(fā)出來,從而達到相應的演奏效果。在鋼琴藝術中,演奏者是藝術表現(xiàn)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有效連接音樂創(chuàng)作者與欣賞者的重要橋梁。鋼琴演奏者就如同園藝師?;▓@里的花,哪怕再美麗再鮮艷,如果沒有經(jīng)過園藝師的精心修剪也很難呈現(xiàn)出最完美的姿態(tài)。因此,通常情況下,鋼琴音樂的演奏者也被稱為二度創(chuàng)作者。演奏者會將自身對于音樂作品的體會與感悟融入表演,從而給欣賞者帶來美的感受。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不同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都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并且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之間的審美意識也具有不同的特點。
例如,即使在同一時期,不同的演奏者在演奏風格上、在音樂造詣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些差異的存在也會影響到他們對于鋼琴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演繹。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不只是在展示創(chuàng)作者的音樂作品,也在同時接收著觀眾對于音樂作品的反饋。這樣演奏者就可以很好地對于演奏的音樂作品進行檢驗,從而針對演奏展開相應的優(yōu)化與設計,促進自身的演奏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鋼琴演奏者在直接面對觀眾時,能夠將鋼琴演奏直接傳遞給觀眾,潛移默化地幫助欣賞者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激發(fā)欣賞者對于音樂的興趣。
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優(yōu)秀的表演創(chuàng)作是在音樂表演的全過程深刻地感受音樂的魅力,并且積極地探索鋼琴音樂作品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通常狀況下,人們對于鋼琴藝術的感知只是片面地通過聽覺而產(chǎn)生。但是鋼琴演奏者也是鋼琴藝術的重要構成部分,他們在舞臺上演奏的過程中,通常會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表情變化與肢體動作變化,這些變化也都體現(xiàn)出鋼琴藝術的獨特魅力。欣賞者主要是通過耳朵對于鋼琴音樂進行感知,并且根據(jù)音樂對大腦帶來的刺激,對不同的聲音做出反應。音樂就是這樣實現(xiàn)深入人心的效果的。
由于音樂是通過振動在空氣中進行傳播的,在不同的振動頻率與介質的影響之下,音樂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鋼琴音律的變化主要是由演奏者通過控制泛音完成,而對泛音把握程度的不同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音樂效果[2]。因此,通過多種形式對音場進行控制會產(chǎn)生諸多類型的演奏方式,例如協(xié)奏、伴奏、獨奏等。鋼琴藝術在這些組合方式的配合之下,可以準確無誤地演奏出具有強烈情感的音樂作品,充分發(fā)揮出鋼琴藝術的獨特魅力。因此,鋼琴藝術作為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想要全面地展示自身所蘊含的價值與魅力,還需要演奏者根據(jù)不同的演奏場合,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演繹技巧與演奏樂器,從而打造良好的藝術演繹效果。
三、鋼琴藝術欣賞中的審美意識內涵
鋼琴藝術是情感表達的獨特方式與美感呈現(xiàn)的獨特形式。人們在對鋼琴藝術進行欣賞的過程中,能全面地了解鋼琴藝術的形態(tài)美與音樂美,在音樂世界中感知、解讀、享受,從而獲得精神力量的支持。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通常會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這種意境便是審美意識的重要體現(xiàn)。鋼琴演奏能夠將風的聲音、植物的聲音、動物的聲音以及人類的悲歡離合情緒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引發(fā)欣賞者展開深刻的思考。而鋼琴藝術欣賞這門課程的存在,使得欣賞者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方式去感知鋼琴藝術給生活帶來的獨特趣味與魅力,從而實現(xiàn)自身創(chuàng)造能力和鑒賞水平的提高。
(一)感知能力
鋼琴是一門聽覺藝術。人們想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就需要依靠聽覺來獲得相應的感知。感知能力是在鋼琴音樂旋律的引導下進行感知,從而在心里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的能力。這里的獨特的情感體驗特指內心的感覺狀態(tài),該狀態(tài)與人們的思維活動存在密切的關系。在聆聽鋼琴音樂演奏的時候,人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演奏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因此,鋼琴作為人類抒發(fā)感情、表達情感的重要藝術形式,更加需要欣賞者通過聽覺對音樂進行感知。具體而言,欣賞者在對鋼琴音樂進行欣賞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較好的聽覺能力,將自身的音樂欣賞基礎與聽覺能力展開融合,在音樂中分辨出不同的演奏節(jié)奏,感受曲目所要抒發(fā)的情感,從而實現(xiàn)人物與曲目的情感共鳴。
(二)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具有無拘無束的特點,但是也有著屬于自身的獨特規(guī)律。對于鋼琴藝術欣賞而言,想象能力不僅有助于人們實現(xiàn)音樂與情感的有效共鳴,而且有助于人們跨越時空的界限,更好地理解鋼琴作品,這就說明了想象力具有較強的主觀隨意性色彩。但是對于全世界的鋼琴作品而言,不論是哪一種鋼琴作品,都需要遵循一定的鋼琴藝術規(guī)律。
因此,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對審美意識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雖然鋼琴音樂是以彈奏的方式具體存在的,但是在對鋼琴藝術進行欣賞的過程中,審美意識的體現(xiàn)是以抽象的方式存在的。由于鋼琴具有獨特的藝術表達形式,通過它來表達的內心情感與心理變化都較為抽象。就這個特點而言,在培養(yǎng)鋼琴藝術審美意識的過程中,欣賞者需要具有比較高的想象能力。如果欣賞者具有較強的想象能力,就能夠通過想象將自己與鋼琴音樂作品融為一體,并且深刻地體會到鋼琴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只有擁有良好的想象能力,欣賞者才能夠深刻地感知到鋼琴藝術的抽象美,從而站在獨特的角度感受到鋼琴藝術的魅力。
(三)創(chuàng)造能力
任何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都要通過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來。因此,只有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造能力才能夠創(chuàng)作出具有生命力的鋼琴音樂作品。在培養(yǎng)鋼琴藝術審美意識的過程中,欣賞者必須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能力,能夠在欣賞鋼琴音樂作品的過程當中,及時地發(fā)現(xiàn)美,對鋼琴音樂形成有效的感知,獲得真實的欣賞體驗。在進行鋼琴藝術欣賞的過程當中,欣賞者要將自身的情緒、情感、想象等與鋼琴音樂作品融為一體,從而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的欣賞[3]。例如,欣賞者在欣賞鋼琴演奏時,需要對所演奏的鋼琴作品的內容開展研究,明確鋼琴作品的特征,加強對于創(chuàng)作者的背景了解,并且結合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的表現(xiàn),展開創(chuàng)造性的欣賞。除了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之外,欣賞者還要進一步提升自身對鋼琴音樂的審美認識,建立專業(yè)的審美意識。
(四)鑒賞能力
眾多的鋼琴音樂作品都取材于自然,而大多數(shù)鋼琴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也是對于大自然的贊美。因此,在進行鋼琴藝術欣賞的過程中,人們需要對不同的音律進行準確的辨別,準確地感知不同音律組合所要表達的情感,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音樂鑒賞。鑒賞能力就是審美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它建立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之上,要求人們不僅能夠精準地判斷鋼琴音樂作品的內容,而且能夠深刻地理解鋼琴音樂作品的內涵,對于鋼琴音樂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行有效的分析。例如,在欣賞鋼琴音樂作品時,欣賞者可以根據(jù)作品中呈現(xiàn)出來的素材風格、內容等進行鑒賞,對于作品的社會價值、藝術價值進行深度開發(fā)。通過不斷地鍛煉自己的鑒賞能力,欣賞者能夠實現(xiàn)審美情趣的不斷提高。
四、鋼琴藝術欣賞的審美意識提高的意義
(一)結合時代背景,感受歌曲內涵
演奏者在演奏鋼琴曲的時候,就像朗讀者在朗讀詩歌。如果朗讀者在朗讀的過程中缺乏對詩歌作品的理解,那么無論運用何種朗讀技巧,都必然無法很好地表達出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給人以身心震撼的效果。因此,在鋼琴演奏過程當中,演奏者需要加強對音樂作品背景的研究,將樂理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從而更好地領悟到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深刻思想含義。許多的鋼琴音樂作品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當中會受到時代的影響,從而呈現(xiàn)出靈活多變的風格。由于大部分的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大師都處于不同的時代,有著不一樣的個人經(jīng)歷,他們創(chuàng)作出來的經(jīng)典曲目所承載的內涵也有所不同。在進行鋼琴藝術欣賞的過程當中,欣賞者需要結合不同時代背景的特點,深刻地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例如,在欣賞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時,欣賞者就需要對于當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充分的了解,理解作品想要展現(xiàn)的民族精神、想要表達的民族氣概,感受樂曲之中慷慨激昂的節(jié)奏變化,從而更好地體驗作品的質感,實現(xiàn)自身愛國熱情的激發(fā)。
(二)實現(xiàn)教育功能,促進全面發(fā)展
藝術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與其他學科有著明顯不同,鋼琴藝術欣賞這門課程更加強調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藝術教育形式來實現(xiàn)素質教育。但是,當前的大部分中國人還存在著眾多較為落后的審美觀念,喜歡追求浮夸和華麗的藝術,對于音樂的理解仍然較為膚淺,不能夠正確地領會音樂的內涵,缺乏對鋼琴藝術欣賞理性的、整體性的把握。教師可以通過藝術教育來面向學生開展情感教育和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對于作曲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進行深入分析,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幫助學生挖掘音樂的深層次內涵,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美的認知,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身心與樂曲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在開展鋼琴藝術欣賞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掌握水平與藝術鑒賞能力,讓學生能夠依據(jù)自身的不同經(jīng)歷來個性化地對音樂藝術進行欣賞,幫助學生搭建廣闊的音樂藝術思想空間,讓學生能夠在思想與情感之中碰撞出審美的火花,深刻地體會到音樂藝術的魅力,對音樂藝術的審美價值產(chǎn)生一定的追求[4]。藝術雖然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可以幫助人們洗滌心靈,培養(yǎng)情操,讓人們在藝術熏陶之中完成健全人格的構建。
(三)加強音樂修養(yǎng),實現(xiàn)審美需求
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有了明顯的提高,對于美的需求也逐漸增多。藝術是美的一種形式,能夠直接地滿足人們對于美的需要。鋼琴表演是現(xiàn)代音樂中較為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在音樂表演中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在鋼琴表演過程中,要想完美地將音樂呈現(xiàn)出來,就需要演奏者自身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從鋼琴藝術的角度來說,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的運用使得鋼琴藝術更加具有整體性,能夠對感性或是理性進行更加全面的呈現(xiàn)。因此,音樂演奏者需要具有較為深厚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鋼琴演奏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能夠通過不同的音符變化,讓人們感受到多樣化的情緒。在鋼琴藝術欣賞過程中,欣賞者需要結合不同的審美需要來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有效地將自身的審美需要與欣賞過程進行完美的融合[5]。在進行鋼琴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加強對于鋼琴音樂節(jié)奏變化的體會、韻律的感悟能夠促使欣賞者更加真實地沉浸于鋼琴藝術的渲染之中,深刻地感受到鋼琴藝術所帶來的美的感受。這就需要鋼琴演奏者加強自身藝術文化修養(yǎng),對于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有所了解,同時加強對于藝術文化內容的感知,在不斷提高自身審美能力的過程當中,實現(xiàn)自我道德、自我人格的完善。
綜上所述,在進行鋼琴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欣賞者不能只是對于音樂本身的效果和旋律進行欣賞,還需要對音樂所表達的內涵進行賞析。因此,鋼琴藝術欣賞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鑒賞能力,善于發(fā)現(xiàn)不同音樂作品的優(yōu)勢所在,從而實現(xiàn)鋼琴藝術欣賞中審美意識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黃超.關于鋼琴藝術欣賞中的審美意識初探[J].音樂生活,2021(2):66-68.
[2]蘇志靈.鋼琴藝術欣賞中的審美意識分析[J].北方音樂,2020(12):253-254.
[3]于兆林.鋼琴藝術欣賞中的審美意識研究[J].戲劇之家,2017(21):73.
[4]吳肖靜.鋼琴藝術欣賞中的審美意識探究[J].當代音樂,2021(9):49-51.
[5]王舒靜.高校鋼琴教學中音樂審美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J].黑河學院學報,2021(2):110-111,114.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