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 楊赫
摘 要:一個理論學說的誕生不僅是歷史的、邏輯的結果和產物,而且也必然是有價值指向或現實意義的存在。在以回到的方式重讀馬克思“歷史科學”的過程中,要站在“大寫意義”的人類思想史高度上,將其作為整個理論學科生長的胚芽或全息的種子,映現整體性統(tǒng)一的科學進路,切實把握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對這個千年以絳的“歷史之謎”給予一定的現實關懷。藉此,本文的考察將從整體上解析“歷史科學”之理論意蘊,在此基礎上還原真實的人類歷史,詮釋“一門唯一的科學”的意義所在,實現具有現代原則指向的范導意義。
關鍵詞:歷史科學;歷史原象;自我規(guī)定;解釋原則;實踐方法論;科學進路
中圖分類號:A81;B0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2)12 — 0050 — 09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談到,“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zhàn)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1]這位“最偉大的思想家”發(fā)現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論,這“兩大發(fā)現”是“歷史科學”在整體性統(tǒng)一基礎上的“大寫的科學規(guī)定”,對人類歷史及發(fā)展過程給予了指向引導和實踐自覺?!皻v史科學”巍然屹立于人類思想發(fā)展史中,開啟了從總體性范疇對“人類歷史”和“社會生活”的把握,實踐地發(fā)展著具體的現實歷史,與“歷史哲學”把抽象思辨奉為圭臬之間劃清了界限,完成了從思辨邏輯到現實歷史的轉向。因此,沿著解析“歷史科學”的軌跡來看,這種推崇并不是對“歷史肖像”的一種復原或寫真,而是對“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2]的根本規(guī)定和澄明,是一種開放性、自洽性的理論學說,不應將其塵封在歷史的浩瀚煙海之中,而是要把這個理論意蘊作為認識的前提和基礎進行梳理出來,使其能夠有效把握人類歷史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彰顯人們的自為價值和意義。
一、一個被遮蔽的歷史原像及其呈現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曾寫下過如下文字:“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自然史,即所謂自然科學,我們在這里不談;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類史,因為幾乎整個意識形態(tài)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意識形態(tài)本身只不過是這一歷史的一個方面?!保?]盡管有關“歷史科學”的內容被馬克思“人為地”給全部刪除了,而且有關“歷史科學”在文章中也提及的較少,對于把握“歷史科學”之思想歷程及其變化是極為不易的,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一觀點的放棄,也并不妨礙這個曾被歷史遮蔽的思想閃光。從《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第一章第一標題下的“唯物主義觀點與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上來看,盡管沒有給予一定的充分論證,但從文本語境上來看實質是“歷史科學”與“歷史哲學”鮮明對立的直接表現,將“歷史科學”的真實意涵在一定意義上完全等同于歷史唯物主義,將橫亙在歷史面前的德國哲學用以宰割一切的范疇、永恒的同一性和超經驗的思辨性予以歷史地祛除,形成了與思辨的歷史哲學相睽違的科學進路的對抗?!皻v史科學”出場的時代語境和序列展開,是對德國古典哲學注重歷史傳統(tǒng)的批判,尤其是批判了黑格爾歷史哲學思辨的表達方式的荒謬,揭示了其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實質就是在否定之否定的邏輯公式中僅僅是轉了一個圈而已。
長期以來,德國古典哲學純粹地體現了濃郁的思辨性、抽象性的特征,哲學家們試圖“從概念到概念”的思想操作上超越近代哲學的“知性思維”,建立一種龐大而壯觀的哲學體系。然而,由于意識形態(tài)的獨立性,以及在這種厚重的歷史感的理論視野下,德國古典哲學家們一直以來都將歷史視為本體論拒斥的對象,使得在以往的歷史領域中總是被虛假的意識形態(tài)作為世襲領地的傳統(tǒng)而存在,導致了人類歷史不是被曲解就是被撇開的,呈現出意識形態(tài)的顛倒是對現實社會的反映。這種以抽象原則所闡明的客觀存在,在自然領域中產生了一種好像一切歷史行動都是以既定的方式在重復上演著的劇本,而反觀在歷史領域中卻呈現出彷佛“失靈”了的現象,因而無法解釋這種規(guī)律性的存在及現象,確證自然和歷史之間互為前提、對象和本質的統(tǒng)一。由此來看,思辨哲學缺乏唯物主義的現實基礎,總是想方設法地借助思想的運動規(guī)律,從某種普遍的概念出發(fā)來建構人的感性世界,展示了一個“無人身體的理性”的自我運動過程,呈現出“絕對精神”把握現實歷史的哲學進路。這種把握人類歷史的方式只能在人們的頭腦中“加以系統(tǒng)的改組和排列而已”,對人類歷史的描述也只能是思辨的哲學家們想象中的歷史,無法觸及真正的現實問題,使得這種抽象的本身一旦離開了現實的歷史就將毫無價值可言,只能在意識形態(tài)的王國里來回地徘徊。
毋庸置疑,對“歷史科學”的認識和理論表述,繞不開對“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4]的現實追問,歷史就是一切存在物的根本屬性,在歷史之外別無他物。從“歷史科學”的初始表述上來看:一是,“歷史科學”的真實意涵是“作為統(tǒng)一的科學研究話語、方法和原則意義上的歷史科學”[5];二是,在人類歷史范疇上考察“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的問題;三是,實現具有最高原則意義和哲學高度上的世界觀及方法論的變革。以“回到馬克思”的方式,是為了更加精確地表述“歷史科學”的真實意涵,克服以盧卡奇為代表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將之作為思辨哲學的規(guī)定,澄明了“歷史科學”的自我規(guī)定和目標旨趣,追溯了人的存在方式及其社會實踐活動??梢姡瑢τ凇皻v史科學”的理論表述和方式,不僅要摒棄在形式上的直觀表述的停留,還要在內容上消解“讓歷史繼續(xù)留在概念的神話之中”的謬論,避免意識形態(tài)在科學、實踐、價值等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現實困境。同時,要完成對舊唯物主義的歷史性超越,避免費爾巴哈直觀唯物主義那樣割裂“歷史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使得對這個“感性的人和活動”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純粹直觀”的基礎上,未能意識到實踐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其結果只能用理論活動去解釋歷史、觀察歷史,而不是在于實現一種“改變世界”的歷史行動。作為一個整體意義上的學說和理論體系,“歷史科學”是對人類歷史的具體性和歷史性的考察,在總體上把握了對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索和對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現實關懷,回答了這個千年以絳的“歷史之謎”,使得對任何存在物的研究和思索都應將其置于歷史和現實的考察之中來完成。
二、在整體上所把握的一種具有現代原則意義的自我規(guī)定
在馬克思看來“歷史科學”是“一門唯一的科學”,對這種判斷是建立在反對一切形而上學并致力于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摒棄了以抽象原則作為尺量歷史的活動,將其作為一種現代原則意義上的“真正的實證科學”,規(guī)定了“對現實歷史的批判中實現一種對人類未來歷史的指向”[6],實現了科學與價值的相統(tǒng)一。換句話說,“歷史科學”是一種“真正的知識”,這種知識源于感性實踐活動中對“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的歷史客觀規(guī)律的把握,它不是在人的頭腦中對感性材料一種白板式的被動接受,也不是遵照某種尺度來編寫或任意剪裁的歷史,而是把實踐作為認識的基礎,并將這種思想認識予以對象化、現實化和具體化。不寧唯是,“歷史科學”是一種理論自覺與實踐自覺的高度統(tǒng)一,規(guī)定了自身的科學價值及發(fā)展指向,揭示了“歷史科學”與意識哲學、思辨哲學、宗教神學等之間的差異,指出它“不是在每個世代中尋找某種范疇”,而是從現實的歷史基礎出發(fā),對社會歷史和實踐活動作出一定的歷史地考察,實現了所敞開的具有現代原則意義的自我規(guī)定和認識方向。
(一)“現實的個人”是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確定的
歷史哲學否認任何歷史的物質前提,把“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看做是抽象的人,自發(fā)地陷入到了個體的自我意識的建構活動中,將人獨立于感性世界之外,結果就是人與社會是自我分裂的產物,從而遮蔽了歷史性的社會關系,否定了人之最根本的歷史規(guī)定性。在黑格爾看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受到自我意識活動的制約,是一種觀念的前進運動,因而“整部《現象學》就是要證明自我意識是唯一的、無所不包的實在。”[7]盡管黑格爾是歷史上第一個表述歷史發(fā)展的辯證過程,但他把世界給頭足倒置了起來,通過思辨的力量把“現實的個人”從歷史中剝離出來,人同感性世界一樣都是精神化的產物,歷史是“人的發(fā)生的歷史”,是絕對精神的自我認識和自我展現,人類歷史是思辨哲學家們想象中的歷史,體現了“自我意識”的虛幻性。相反,費爾巴哈直觀唯物主義的偉大之處,在于他是第一個打破了黑格爾思辨哲學的宗教色彩,揭示了“思辨哲學的本質不是別的東西,只是理性化了的、實在化了的,現實化了的上帝的本質。思辨哲學是真實的,徹底的,理性的神學”[8]。他從人本主義角度出發(fā),拋棄了黑格爾對歷史發(fā)展過程的描述,從直觀角度來觀察人、理解人,把人的本質規(guī)定為“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包括人的自然性和精神性等。盡管費爾巴哈擺脫了意識形態(tài)的“虛幻性”,把這個出發(fā)點轉換成以自然為基礎的“人類”,但這樣一來人的本質就變成了一種抽象的自然性或宗教情感,而不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由于費爾巴哈對人的本質的理解錯誤,僅僅局限在“對單個人和市民社會的直觀”,因而遮蔽了對人類歷史進程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對現存世界的人的感性活動的理解至多也只是一種直觀的感受或靜態(tài)地理解,使得這種舊唯物主義不可能通達真實的歷史,僅是一種唯物主義自然觀。
在科學邏輯取代思辨邏輯的進路中,馬克思超越了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建立了一個新的邏輯基點,即“現實的個人”是“處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fā)展過程中的人”[9],而不是在“歷史哲學”眼中僅僅把人看作是人的抽象,即人的自我意識。在“歷史科學”視閾中,現實的實踐邏輯取代了人學邏輯中的主觀價值,將“現實的前提”作為一種特定的歷史條件,它摒棄了以抽象原則作為尺量歷史的規(guī)定,消解了用先驗性的方法去解釋歷史,指明了“現實的個人”是具體的現實歷史的主體,是處在歷史進程和歷史關系中的個人。在這里,“現實的個人”是與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這樣一來,“現實的個人”取代了“抽象的人”作為原點,表明了“歷史科學”是奠基于對社會歷史實踐的批判之中的。在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研究過程中,馬克思進一步闡發(fā)了“現實的個人”的雙重境遇,切中了“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的問題,指出一切經濟學家的“通病”在于“把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當做永恒范疇”,認為在這個恒定的范疇內各階級能夠獲得普遍的社會財富,是不存在階級對立的現狀。但是,從“當前的國民經濟的事實”出發(fā),資本主義社會像是一個“著了魔的、顛倒的、倒立著的世界”,人在這種“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社會中,決定了“現實的人”受到資本作為“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支配的真實寫照,因為“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10],它給勞動者的生活境遇帶來了巨大的苦難,成為了“人格化”的資本的附屬物。馬克思以更加注重細節(jié)的敘述方式揭示了“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guī)律”,深刻探索了資本主義社會反人道和反人性的性質,揭露了資本與活勞動之間的剝削關系,再現了歷史性實踐中“現實的個人”的生存境遇和條件。
(二)對“現實的歷史”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的考察
舊唯物主義在歷史領域中割裂了“歷史與自然相統(tǒng)一”的關系,造成了“在自然觀上是純自然主義的自然觀”和“在歷史觀上是唯心史觀”的弊病。由于費爾巴哈輕視實踐,把實踐當做“卑污的猶太人活動的表現形式”,而把“理論活動”當做體現人的本質的活動。這樣一來,費爾巴哈對感性對象的認識只是一種“單純的直觀”和“單純的感覺”,沒有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把主體和客體統(tǒng)一起來,消解了人的實踐活動能動地改造感性世界、使客體主體化的革命性意義。換句話說,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直觀唯物主義,對事物、現實、感性當作人的一種消極靜觀的對象,未能意識到“感性活動”才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舊哲學離開了人對自然的關系,從精神出發(fā)去解釋歷史、闡述歷史進程。這樣做的結果是:“當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的時候,歷史在他的視野之外;當他去探討歷史的時候,他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在他那里,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彼此完全脫離的?!保?1]因此,純粹直觀的認識并不能解釋這種客觀存在的關系,即“問題在于使關于社會的科學,即所謂歷史科學和哲學科學的總和,同唯物主義的基礎協(xié)調起來,并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改造”[12],不僅否定了實踐是聯系歷史與自然之間統(tǒng)一的基礎,而且它還是非批判地對待歷史和社會,正如他自己承認的,“向后退時,我同唯物主義者是一致的;但是往前進時就不一致了?!保?3]因而呈現出自身理論的“基礎”受到唯心主義的束縛。
從異化史觀過渡到實踐觀點再到物質生產的觀點,盡管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但針對的都是對現實的社會生活的考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顯然不存在阿爾杜塞所理解的考察對象出現“認識論斷裂”的矛盾。在馬克思看來,把對社會歷史實踐具化為物質生產,就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歷史考察,無論是政治學“苦惱的疑問”——哲學“批判與改造”——經濟學“深層透析”,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都是對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思索。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現實歷史的發(fā)源地,對于人類歷史而言具有奠基性的意義。在對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中,馬克思發(fā)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確證了物質生產是歷史的現實基礎。這種以物質生產實踐為媒介架設出來的一條通往歷史唯物主義的橋梁,形成了不同時代的人們的歷史聯系,并制約這一時代的人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從新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來看,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資產階級舊社會,而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歷史主體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現實的歷史”是受到資本邏輯支配的歷史,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根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難以通過自身的方式來調和的或解決的,而消滅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只能依靠一種代表新的生產方式更為強大的無產階級,建立與社會化生產相適應的社會形態(tài)。在這里,變革這種“龐大的商品堆積”的資本主義社會,要注重實踐主體的力量,掌握“現實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的理論,“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保?4]因而,消除這種對舊唯物主義立腳點的“市民社會”的維護,不僅要從理論上進行徹底地批判和改造,還要在革命行動上訴諸于改變資本主義主義舊世界的實踐活動。作為一種可“改變世界”的力量,其本身并不具備某種先驗的設定或者超越本身的價值意義,而是呈現出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多因性和非線性”規(guī)律,表現為“自然、社會、人、生產、交往、歷史”等多重要素聯結在一起的綜合實踐和邏輯結構。因而,將現實的社會生活作為“歷史科學”的研究對象,說明了歷史沒有完全地被束縛在“過程性的抽象原則”的解釋之中,而且它擺脫了一切抽象的、直觀的和虛幻的理論學說,是一種對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理性認識和把握。
(三)新歷史觀作為作為整體性統(tǒng)一追求的科學世界觀
事實上,以近代以來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是難以全面捕捉到社會生活之總體,無法窺看人類歷史之全貌,這使得近代以來的哲學家們都在試圖通過一種形而上學的邏輯建構,來把握思想的抽象性和現實的具體性之間的張力。從異質上來看,“歷史科學”與“歷史哲學”具有明顯的先天差異結構。在黑格爾語境中,“歷史哲學”是對“歷史的思想的考察罷了”[15],在考察歷史的活動中,思辨哲學運用線性決定論的思維方式,歷史運動只是某種內在目的和預成模式的展開。這樣一來,便在思辨邏輯的框架中描繪了一幅抽象的歷史過程的圖景,把歷史的辯證過程理解為一種異化的回歸。因而這種歷史只能是“人的發(fā)生的歷史”,而不能是其它。相反,馬克思認為,物質生產是人類現實歷史的發(fā)源地,唯物史觀以歷史決定論的形式展開了對人類歷史的科學詮釋,是人們對于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即“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fā)闡述現實的生產過程,把同這種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從市民社會作為國家的活動描述市民社會,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fā)闡明意識的所有各種不同理論的產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16]。唯物史觀跳出了意識形態(tài)的抽象性、虛假性以及空想性,將“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從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剝離開來,清除了思辨哲學在歷史觀上最后的避難所,揭示了物質生產方式是人類一切歷史活動的現實基礎,可見“一門唯一的科學”是以物質生產方式為基礎,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對人類主體創(chuàng)造歷史活動的考察,詮釋了理論自覺地指向實踐的歸屬和自身理論的生長特性。
在對歷史觀的問題探討上,馬克思曾駁斥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等人為代表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家們所組成的“神圣家族”,認為他們的唯心主義歷史觀不過是黑格爾主義背景中自我意識的庸俗化而已,未能意識到歷史的真正發(fā)源地是在“塵世的粗糙的物質生產中”,而不是在“天上的云霧中”,因為唯心主義抽象地發(fā)展了人的能動作用,但他們并不理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這樣一來,意識形態(tài)在世襲領地中:一方面曲解著人類史,將理性精神、自我意識等作為最高法則去解釋歷史;另一方面,完全撇開了人類史,將其理解為精神創(chuàng)造的產物抑或思想的客體。在對費爾巴哈哲學進行批判中,馬克思指出費爾巴哈沒有意識到“周圍的感性世界”的來源:其一,是“工業(yè)和社會狀況的產物”;其二,是“歷史的產物”;其三,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從這三個限定的表述中我么不難看到,費爾巴哈并不理解自然是與人的實踐相關的,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世代代實踐改造的結果,是“歷史的自然”和“自然的歷史”的統(tǒng)一,因而也就不懂得“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yè)階段始終是與一定的共同活動方式或一定的社會階段聯系著的”[17]。因此,在這個實踐過程中,首先要堅持“外部自然界的優(yōu)先地位”的原則,其次把人類歷史同工業(yè)和交換的歷史情境給具體化、現實化,不僅通過實踐活動在改造自然界過程中所呈現出生產力和物質成果的接續(xù)不斷,又有著“它的社會制度”的變革。最后,這些因素在實踐活動中引起了一系列的普遍關聯,并為世代承繼的社會歷史活動提供了基本的條件??梢?,以物質的形態(tài)最終展示著人類歷史的運動軌跡,這些作為條件而存在的因素及其聯系和實踐的功能自發(fā)地融為一體,構成了社會歷史運動的緣起,實現了向現實的歷史基礎的回歸。
現存的社會生活是一個總體的且唯一的客觀存在,而歷史發(fā)展動力是組成社會結構的現實力量和關系的總和,形構了以“社會的物質活動”為基石的各個世代之下的歷史情境,對社會歷史的內部結構、外部形式以及運行機制給予了科學地說明。在考察這個先驗的歷史前提上,必須要從“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和“第一個歷史活動”出發(fā),“因此任何歷史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須注意上述基本事實的全部意義和全部范圍,并給予應有的重視?!保?8]因為人類所達到的每一時代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以及人們在生產中所結成的生產關系的性質,它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也是歷史與生活同一的表現,表明了由此展開的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前提”和“第一個歷史活動”是具有原初性的意蘊。而那些“道德、宗教、形而上學和其他意識形態(tài),以及與它們相適應的意識形式”是不具備“獨立性的外觀”,因為這種唯物主義歷史觀“絕不提供可以適用于各個歷史時代的藥方或公式”,而是“從對每個時代的個人的現實生活過程和活動的研究中產生”。人類歷史在本質上是社會發(fā)展的歷史,生產方式的變革不僅對社會結構的變遷進行了決定性的調整,而且這種內在的運動形式所導致的歷史性變化呈現出歷史不斷向前發(fā)展或向后倒退的景觀,由此而來便產生了“歷史辯證運動的規(guī)律”。歷史具有無限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一方面,人通過物質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的生產及再生產等活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另一方面,人們在物質資料的生產實踐活動中所結成生產關系和交往關系等構成了人類的社會生活。由此來看,“歷史科學”是對歷史本相的一種還原,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是“人們之間一開始就有一種物質的聯系。這種聯系是由需要和生產方式決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樣長久的歷史;這種聯系不斷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現為‘歷史”[19],因而它不會在“觀念的歷史”中終結自己的歸宿,而是伴隨需要和生產方式的不斷發(fā)展把現實的歷史推向更高的發(fā)展階段。
三、從初始性命題上所揭示的一種以歷史作為解釋原則的變革: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如何實現“歷史科學”的科學進路是一個初始性的命題,從思辨邏輯向現實歷史的轉向來看,“歷史科學”是向現實歷史的回歸,這種回歸建立在不同于德國古典哲學尋求“從天國降到塵世”的普遍必然性的地基之上,不能將其視為一種抽象理性的原則凌駕于任何存在物之上,而是要從“歷史中行動的人”出發(fā),將意識形態(tài)和物質實踐、觀念和實踐、意識和生活從思辨哲學的時空領域中顛倒過來。作為歷史主體的“感性的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會存在物、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自在價值和自為價值的統(tǒng)一,是歷史性和社會性的生成及其發(fā)展。對于“歷史科學”的創(chuàng)立,就是要建立一種以“歷史”作為解釋原則的科學世界觀,變革以思維規(guī)定感性的解釋原則,否則對于現實歷史的考察必然會陷入某種超驗的東西之中,成為一種思辨性抑或抽象性的“歷史哲學”。因為在黑格爾看來,自然被當做了精神外化的產物,是脫離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實體,盡管在這個層面上達到了歷史和自然的統(tǒng)一,但是卻將思維與存在何者第一性的問題給顛倒了,進而也把人類歷史變成了抽象的歷史,說明了他的理論實質是一種思辨性的,在對“歷史和自然之間關系”的把握上是一種“超歷史”的存在,造成歷史成為了“觀念的歷史”,并以一種先驗的亦或預成模式的序列展開。
在馬克思看來,一定的社會存在是歷史性的活動和產物的總和,在這種歷史過程中,必然要對“歷史的全部運動”作出科學的解釋,這種解釋不是要置于“神諭”或晦澀文字的狡辯當中,更不是形而上學將其作為超驗的東西存在,而是要從“現實的產生活動”,出發(fā),揭示人們的現實歷史是在“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的基礎上建立的,對于那些“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不能從簡單意義的角度上去理解,而是要把它放到“被理解和被認識到的生成運動”中,以現實的社會生活之基礎作為理解這個屬人的世界或人類社會的辯證運動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解釋原則的變革是“其最為根本性的意義在于它為解決歷史行動何以可能的難題提供了一個可能且合理的方式?!保?0]因而,“歷史科學”關涉的是“人和世界的統(tǒng)一”的問題,是用一般性的原理去指導具體的現實歷史的研究,打破了思辨哲學那種以純粹的通過邏輯進行推演的思維方式,而這恰恰也是與之相抗爭的結果,也是對德國古典哲學進行逐步矯正的產物,為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提供了真實而又可靠的現實基礎。說到底,這種以一般性的觀念來作為解釋原則,切中了人類歷史的根本性、原初性的規(guī)定,敞開了現實的歷史的大門,把握了思維與存在之間的張力,為“歷史科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理論場域,使“歷史科學”成為了一門“真正的實證科學”。
在歷史領域,人類存在始終處于一種可變的運動過程當中,是人的活動和歷史客觀性的統(tǒng)一。在馬克思看來,“歷史科學”是一種“大寫的科學規(guī)定”,是對整體性統(tǒng)一科學的追求,突破了德國古典哲學注重歷史傳統(tǒng)的藩籬,清除了唯心主義最后的避難所,還原了“真實的歷史”的本來面目。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這段話被認為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總的結果”的經典表述:“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fā)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保?1]可見,“歷史科學”不是一種預成模式的展開,在科學邏輯取代價值懸設的基礎上確證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之間的辯證關系,使“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得到了合法性的辯護,實現了具有初始性原理的解釋原則的變革:“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其中,在考察人類的歷史行動和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以決定論的方式更進一步地指明了解釋原則的規(guī)定性,即“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這種以修飾性的色彩是可以用純粹經驗澄明了的變革,是敘述人類歷史的重要規(guī)定,祛除了披在歷史身上的那層神秘的意識形態(tài)的外衣。
實踐把整個現實世界中各個孤立的事物和要素囊括為一個具有整體性統(tǒng)一的社會有機體,人在實踐活動中生產和再生產整個人類歷史,確證了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的生成性的理路。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制約著社會有機體中其它從屬性要素的構成,在歷史上的一切國家、法、宗教、制度等的理論觀點都取決于“每一個與之相應的時代的物質生活條件”。在這里,這個原理是“最革命的理論”,帶有著初始性和決定性的色彩,它使得一切歷史的東西都被這個初始性原理給否定了,因為“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發(fā)生矛盾。”[22]而與之相適應的社會變革也會發(fā)生顯著變化,除了意識形態(tài)之外的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體現了經濟領域、物質因素等在整個社會結構中的權重,使得這個“世俗基礎”的內在矛盾及其對抗性理路能夠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逐步地被消解,確證了生產方式變革、社會形態(tài)更替以及人類社會發(fā)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事物的本真必然要通過歷史情境來澄明,在考察人類歷史的過程中,要尊重基本的歷史事實,確證現實的社會生活是歷史的生成性存在,歷史在本質上就是人類生活的原初場域,只有從這種基本的歷史事實出發(fā),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才能夠了解歷史的演變規(guī)律和實際過程。
四、詮釋一種可經驗、可觀察和可證實的實踐方法論
任何理論學說的形成,都有著為自己劃定邊界的方法,用于規(guī)定自身的研究領域,因而方法論才是其根本性的所在。從馬克思一生的活動來看,他并不是在做一項從理論到理論的單向度意義的工作,而是把這個所處時代的現存狀況和現實運動綜合起來進行研究,從而得出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并用于指導具體的現實歷史。在馬克思看來,“歷史科學”的方法論是一種“從塵世上升到天國”的前提性方法,適用于各個領域及學科話語,因而“是在一般原理范導下的具體的歷史研究”[23]。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以來,思辨哲學把事物、現實、感性從人的感性活動中抽象出來,成為了脫離歷史范疇的存在,使得先前的一切研究工作都只不過是“在黑暗中的摸索”而已,未能觸及到社會生活的本質,也就自然地陷入到宗教、意識形態(tài)等虛幻的觀念之中,無法把握具體的現實歷史及過程??梢姡祟惿鐣诒举|上是實踐的,那種凡是把現實的歷史敘述導引到觀念之中的神秘力量,都可以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得到合理的解決。這樣一來,歷史唯物主義是“用歷史來說明迷信”,以此來實現“哥白尼式”的革命變革。
從根本上來講,“歷史科學”祛除了黑格爾思辨哲學的解讀模式,否定了抽象性的“給定存在”,彰顯了對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性價值。新唯物主義是一種科學的實踐觀,在歷史場域中清除了傳統(tǒng)哲學家們“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的理論活動,使“改變世界”成為一種根本性的實踐活動,揭示了新舊哲學在社會基礎和哲學功能上的本質區(qū)別。在這里,需要明確地指出“歷史科學”并不反對解釋世界的理論活動,而是要通過實踐方法論的歷史性詮釋,對這個感性世界作出合理地變革,因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而這才是真實的歷史運動規(guī)律。以科學邏輯建構的“歷史科學”取代了思辨哲學,內在地統(tǒng)一于人們的歷史實踐之中,批判了“歷史是全然決定性”的抽象原則,促使社會生活的改變成為了可能,甚至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同時,“歷史科學”褪掉了思辨哲學身上的神秘外衣,批判了那種“排除歷史的,抽象的”的方法論,把物質、生活和社會存在從政治意識形態(tài)、宗教、觀念等之中顛倒過來,消解了歷史是永恒范疇的觀念。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歷史科學”是人類歷史行動中的一種有限客觀性的把握,將“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作為一種可經驗、可觀察和可證實的對象進行研究,而不是將其作為一種抽象出來的感性事物,把握了“每個時代的個人的現實生活過程和活動”的考察,詮釋了“一門唯一的科學”對現實的歷史敘述的科學方法論。人類歷史是建立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實踐方法論對于“歷史科學”而言,也必然置于現實的歷史和社會實踐活動的辯證運動之中,由此證明它并不是由一個“觀念的歷史”來引領著整個人類歷史進程的意識形態(tài)方法。
科學的方法論是科學認識的一般過程,是適用于一般科學方法的理論。隨著人類實踐的不斷深化,人的認識結構也必然發(fā)生著相應的改變。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不僅豐富了主體的認識結構和層次,而且在實踐過程中也把主體的價值選擇置于對象化的客體之上,達致了歷史的主體向度和客體向度的統(tǒng)一。在探索人類歷史進程時,馬克思發(fā)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guī)律”[24],從資本邏輯出發(fā),研究資本積累及資本的擴大再生產——資本的流通過程——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在這條線索中“準確地理解內在生成性意義上的社會歷史過程的內涵”[25],并在資本的內在矛盾性上進一步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形態(tài)。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經濟形態(tài)并不是一個各種經濟范疇及其組成部分的固化結構,而是一個內在聯系的且內在矛盾對抗性的形態(tài),只有從這個抽象出發(fā)才能總結出具體的歷史辯證運動過程。在這里,馬克思在歷史的本相之中,揭示了“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guī)律”的真實映照,即資本滲透在一切社會和一切人身上,勞動者喪失了對勞動的客觀條件的占有,而資本家不斷追逐著資本的價值增值過程,使得資本家與工人階級對立起來,呈現出現實主體與現實的客體相分離的現狀,正是在這種否定性的關系中體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并不是絕對的、近乎完美的生產方式,而是在一定歷史時期物質生產條件的有限性發(fā)展,受到了具體的現實歷史的制約,決定了人們社會生活的基本關系、結構和領域等。這種科學邏輯的方法論不僅論證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發(fā)展和滅亡的必然性,以及前資本主義時代的“亞細亞的、古代的和封建社會”依次演進的規(guī)律性,而且還指明了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只不過是人類社會歷史總體發(fā)展過程中一個“合規(guī)律性”的歷史存在,而且它最終將被共產主義所取代,因為那時所發(fā)生的“經濟基礎的變革”,也隨之帶來了相應的社會革命的變革。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特有的存在方式,決定了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結構、性質和面貌。作為一種基礎或決定力量,生產方式的發(fā)展變化是通過人的實踐活動來完成的,統(tǒng)一于歷史的連續(xù)性和階段性之中,而不是單獨的某一個時代的活動,揭示了“只有人是以實踐的方式生活”[26]的規(guī)定,即人的社會生活及其活動方式在實踐向度中展開,顯現了“大寫的科學規(guī)定”上的方法論意義。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馬克思指出,設定“資本主義私有制永恒性范疇”的前提乃是一種充滿著先驗幻相的理論活動,應當把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形態(tài)置于一個前后連貫、依次演進的過程之中,提升到一個“思維用來掌握具體、把它當做一個精神上的具體再現出來的方式”[27]的研究高度,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與社會發(fā)展的原則運用。一方面,揭示了人類歷史的運動規(guī)律及總體趨勢;另一方面,指明了社會有機體之間是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的歷史性存在,它包括社會體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體系內部之間的“一切關系”,囊括了人類歷史和社會生活領域的全部范疇,使得人類歷史及其現實的社會生活是一種交織在一起的存在??梢?,實踐方法論整合了人的活動與關系,在對象上區(qū)分了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生產方式,實現了歷史領域中的主客體相統(tǒng)一。對人的對象化活動的描述以及對這種既定存在的社會形態(tài)的歷史考察中,對其所包含的內在關聯作出一定的整體和結構的把握,注重“改變世界”的歷史行動中目標合理性和手段有效性的結合,以圖把人的生活境遇、現存制度本身以及人類歷史活動予以“革命化”的活動形式映現出來,消除一切阻礙人類社會進步的制約因素,對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索映現為一種對現代性的思索與批判,從而達到在實踐基礎上的總體描述與局部描述的整合和統(tǒng)一,呈現出一部邏輯地再現人類歷史運動和發(fā)展過程的圖景。
五、指向了一種連續(xù)不斷地對“歷史之謎”進行解謎的科學進路
從馬克思卷帙浩繁的著作來看,窮其一生都在為這個“歷史之謎”給予科學地解答。這個“歷史之謎”究竟是什么,又為何困擾這位“最偉大的思想家”的一生?“歷史科學”在本質上是“唯一科學的視野與前提性方法”[28],從整個科學進路來看,這個“歷史之謎”的線索并未發(fā)生轉移或出現“斷裂”的痕跡,而是始終作為一個鮮明的時代主題貫穿于對社會歷史的批判之中,并對其作出科學地回答。歷史進步和社會發(fā)展是一種雙螺旋結構和辯證發(fā)展的運動過程,這種科學進路不是簡單重復一種思維的抽象或直觀的已然既定的歷史活動,而是為了實現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況,以及獲得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條件。在自身規(guī)定性上,“歷史科學”對這個解謎過程提供了一切可行的理路,不斷地對現實的社會生活采取革命地行動,用歷史的、現實的眼光去解決實際問題,變革一切阻礙歷史進步的因素,為消弭這種存在提供了一種科學的致思邏輯和發(fā)展指歸。
(一)共產主義是一種“消滅現存狀況”和走向“世界歷史的存在”的現實運動
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一個現實運動過程。在歷史進程中,使作為歷史主體的人發(fā)生現實的必然,徹底地擺脫受奴役、壓迫和剝削的社會制度,以及獲得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條件。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提出了“自然科學和人的科學是一門科學”的理論,論證了共產主義二重性的問題,即在哲學維度上關于人的本性的復歸和在經濟維度上私有制的廢除,做出了對“歷史之謎”的初步解答。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是對社會生產力的全部占有,這種消滅了私有制和階級之間差別的“聯合起來的個人”,是通過這種聯合的方式獲得了自由,為共產主義社會繪制了一幅“通往此岸世界”的圖景。1848年《共產黨宣言》標志著科學共產主義的誕生,闡明了共產主義思想的宗旨和基本綱領,即消滅剝削、階級和建成共產主義社會。其中,馬克思認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保?9]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從勞動生產力、人的需要、產品分配的角度出發(fā),論述了共產主義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社會,表現為實現和發(fā)展人的自由個性和直接社會性的統(tǒng)一。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依據人的發(fā)展狀況提出了社會發(fā)展三形態(tài)說,前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以獨創(chuàng)性的視角揭示了未來社會的本質。由此來看,共產主義不僅是一種理論上的學說,而且是以追求“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的實踐活動,是消滅現存狀況的一種現實運動,而不是空想社會主義在抽象意義上所指的“應當確立的狀況”和“與之相適應的理想”,體現了客觀制約性和人的主體能動性的統(tǒng)一。從世界歷史維度來看,作為人類恒久追求的意義和價值,共產主義需要以生產力的普遍發(fā)展和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作為前提,盡管存在于人類的全部歷史當中,但最終要在“世界歷史中生成”。對于靶向人類解放問題的“歷史科學”,并不是針對某一地域、民族或國家的解放活動的論述,而是指明了人的解放程度與“歷史越來越成為世界歷史”的存在是相一致的,在總體上就是實現人類解放的歷史進程,一部從“民族史”和“地域史”走向“世界歷史”的全過程,即從“狹隘的地域的個人”走向“世界歷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人”,揭示了整個人類歷史演進的致思邏輯和規(guī)律,即“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30]。人的現實發(fā)展與解放是一個同一的歷史過程,共產主義不能作為“地域性的東西”在社會歷史中的生成,它只有在“世界歷史”之中才有可能存在。
(二)建立在以社會實踐活動為基礎上的歷史與自然的和解與統(tǒng)一
人類的存在形式不是物理意義上時空概念的集合,而是以實踐為基礎的人的歷史性生成和發(fā)展,取決于社會歷史的本質規(guī)定,有別于其它自然規(guī)定性的一般存在物?!皻v史科學”在本質上是一門“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的科學”,其中,現實的人是“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事實上,以產品經濟為基礎的共產主義社會,是生產力高度發(fā)展和階級之間差別已然消亡的存在,不僅為共產主義社會奠定了合理性的前提和條件,而且也克服了資本主義內在固有的矛盾和弊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馬克思所提出的共產主義是一種“現實運動”的過程,僅限于人類歷史的一個歷史分期當中,他與第一個提出“共產主義”的赫斯相比,對其作出了科學預見,為共產主義的實現作出了一般規(guī)定,揭示了以社會實踐活動為基礎的歷史與自然的統(tǒng)一,消解了意識形態(tài)作為世襲領地的傳統(tǒng)存在,詮釋了共產主義方法論是辯證法、邏輯學和唯物史觀認識論的統(tǒng)一,為引領人類社會發(fā)展給予了一定的現實關懷。
(三)實現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
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是一個現實的運動過程,是處于特定社會條件下物質生產方式所能達到的現實狀況及社會形式。共產主義作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高級階段,是“建立在個人全面發(fā)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31],從根本上消滅了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把人從非人的歷史性存在中“解放”出來,給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以無限廣闊的空間。在馬克思看來,這種以生產的發(fā)展和財富的增長必然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相一致,是對歷史主體的價值彰顯,實現了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即建立在“人類社會或社會化的人類”的基礎上所達致的一種“自由人的聯合體”的狀態(tài)。歷史唯物主義認為,這種目標的實現必然要以消除“單個人的事物”的狀態(tài)的存在,使得任何解放的內容和形式都必須是“回歸于人自身”“的解放。這樣一來,“歷史科學”內在地指向了人的終極關懷的目標,這個歷史過程就是要逐步消除一切“自發(fā)分散的個人”,通過這種“社會個人”的實現來完成人的能力、社會關系和素質等活動。共產主義和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一致性的,人的這種演變序列符合了歷史發(fā)展的成熟度。在歷史上的一切民族,不管他們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如何,在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fā)生歷史性的飛躍之時,產業(yè)結構、勞動要素和生產率等將成為揚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準備條件,以一種更加合理方式不斷地彰顯人性的光輝,并將這種歷史必然性的價值鑲嵌在人類發(fā)展史的范疇中,從而實現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
〔參 考 文 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6-519.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5]沈湘平.回到整體的歷史科學[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
[6]劉雄偉.現實歷史的敞開——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科學[J].云南社會科學,2011(02).
[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8.
[8]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M].榮震華,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123.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
[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1.
[1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0.
[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4.
[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4.
[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15]黑格爾.歷史哲學[M].王造時,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7-8.
[1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4.
[1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2.
[1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1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
[20]王南湜.走向“批判的歷史科學”[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1(05).
[2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2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7.
[23]王南湜.認真對待馬克思的“歷史科學”概念——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特征的再理解[J].? 哲學研究,2010(01).
[2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25]張一兵,姚順良,唐正東.實踐與物質生產——析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的本質[J].學術月刊,2006(07).
[26]沈湘平.唯一的歷史科學——馬克思學說的自我規(guī)定[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126.
[2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28]沈湘平.唯一的歷史科學——馬克思學說的自我規(guī)定[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112.
[2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6.
[3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8.
[3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責任編輯:包 闊〕
收稿日期:2022 — 12 — 10
作者簡介:何莉(1963—),女(達斡爾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黨組成員,副主席,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地方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