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手機編程軟件開展STEM教育

2022-04-29 16:33:39莫敏
中小學數(shù)字化教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語句軌跡筆者

莫敏

開展STEM教育是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必要舉措。2018年教育部發(f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求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變革傳統(tǒng)模式,推進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真正實現(xiàn)從融合應用階段邁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階段。在這一政策的指引下,筆者基于編程環(huán)境,結(jié)合高中物理、數(shù)學、信息技術等學科開展STEM教育,優(yōu)化教學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手機編程軟件融合STEM教育助力物理實驗教學

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

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shù)學(Math)四門學科英文首字母的縮寫,其中科學知識的學習意義在于幫助人類認識世界、解釋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技術和工程則可幫助人類在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基礎上改造世界,實現(xiàn)與自然界和諧共處,解決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數(shù)學則是技術與工程學科的基礎工具。STEM教育意義重大,但實施起來存在一些阻力:一些學生以為STEM教育是只針對某個學科的教育且偏離學科課程標準要求,擔心會耗費太多精力;還有一些學生以為STEM教育活動只能在學校實驗室開展;教師設計的STEM課程難度過大,部分學生常有挫敗感。

為克服教學中遇到的阻力,筆者結(jié)合STEM教育的要求,以“拋體運動”為例,引導學生在學習使用手機編程軟件App Inventor編寫程序的同時鞏固物理和數(shù)學知識,強化對規(guī)律和公式的記憶,再拋出考試真題啟發(fā)學生思考、質(zhì)疑,借助生活中的物品設計物理實驗進行求證,讓學生在家里也能做實驗。筆者設計的系列活動,難度是層層遞增的,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執(zhí)行

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情況,筆者設計了一系列教學實踐活動,計劃用三個課時在電腦室完成。綜合高中物理、數(shù)學、信息技術等學科的課程標準要求,筆者設定了教學目標(見表1)。

在物理課堂上,學生已了解“拋體運動”的理想模型特征,接觸化曲為直的分析方法。筆者讓學生先參與“編寫公式,輸出軌跡”的活動,再用運動軌跡反過來熟悉物理公式,實現(xiàn)對物理觀念的理解的螺旋式上升。

(一)編寫語句,輸出運動軌跡(以平拋運動為例)

學生剛接觸App Inventor,對組件設計和邏輯設計還不熟悉。筆者先用簡單的程序語言幫助學生熟練操作并模擬運行,讓他們體驗編程的樂趣并收獲成就感。此外,理想模型方法是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分析問題的一種方法。教學時,筆者通過平拋運動這個理想模型滲透物理方法,為之后研究非理想模型作鋪墊。

主要編程語言如圖1所示,運動軌跡如圖2所示。

教學時,筆者先展示主要的編程語言。輸出軌跡時,學生遇到諸如顯示軌跡不多等問題,這時筆者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培養(yǎng)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查閱資料,小組展示

分析物體運動時,需要考慮阻力。筆者提出問題:什么時候需要考慮阻力?阻力與什么因素有關?

查閱和收集資料是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但他們往往不知道去哪里收集資料,如何收集資料。教學時,筆者要求學生登錄某公共圖書館注冊,免費下載論文。學生分組展示學習成果,充分交流,有效表達。

(三)問題引導,掌握語言

筆者提出問題:若小球的水平速度為0,運動過程中所受的空氣阻力恒為重力的1/5,且與地面碰撞后總是以原速率反彈,如何編寫程序語言?

小球反彈的編程語句,如圖3所示。

由于小球受到阻力,向上和向下運動時合力大小不同。筆者要求學生對球進行受力分析,再應用選擇語句:如果……則……否則……

受力分析語句如圖4所示,運動軌跡如圖5所示(注:原運動軌跡為直線,為方便演示而改為曲線)。

掌握并恰當運用語句,如輸入和輸出語句、賦值語句、選擇結(jié)構(gòu)語句等,是高中學生需要具備的知識與能力。教學時,筆者讓學生先想象小球的運動軌跡,再用編程的方法實現(xiàn)運動軌跡的可視化。圖5中的運動軌跡生動形象地顯示了阻力的作用,這也為我們開展下一個活動(求運動軌跡的長度)埋下伏筆。

(四)應用數(shù)學,融合教育

在上述活動的問題的基礎上,筆者提出問題:若小球的水平速度為0,阻力f=0.2mg,落地時離地高度為h1,請計算小球在空中運動的總路程s。

解法1:用動能定理。

學生用全程法分析問題:mgh1-fs=0,得到s=5h1

解法2:由數(shù)學歸納法。

第一次反彈的高度h2=2h1/3;

第二次反彈的高度h3=2h2/3;

……

由此歸納得第n次反彈的高度為

即為等比數(shù)列。

學生應用等比數(shù)列的有關知識sn=h1+h2h3+…+hn,公比為q= ≠1,得到

最后解得走過的總路程s=5h1。在此,筆者再提出新問題——如何用流程圖表示求解過程?筆者設計的流程圖如下(如圖6)。該流程圖清晰地展示了編程中的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教師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根據(jù)流程圖編寫循環(huán)語句(如圖7)。

筆者通過以上活動讓學生感悟什么是物理學,就是基于觀察與實驗,建構(gòu)物理模型,應用數(shù)學等工具,通過科學推理和論證,形成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在活動中,筆者引導學生活用數(shù)學解決物理問題,同時,處理好數(shù)學、物理和信息技術等學科之間的關系,唯有這樣,學科才會融合互促,學生綜合能力方能提高。

(五)大膽質(zhì)疑,設計實驗

筆者先用一道高考題作為引子,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2019年全國Ⅰ卷第18題:籃球架下的運動員原地垂直起跳扣籃,離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如圖8)。上升第一個H/4所用的時間為t1,第四個H/4所所用的時間為t2。不計空氣阻力,則t2/t1滿足()。

A.4

C.2

教學時,筆者不僅要求學生理清物理過程和物理規(guī)律,而且注重培養(yǎng)學生大膽質(zhì)疑的能力,指導他們設計實驗方案進行科學探究。

基于該試題的情境,筆者提問:雖然題目中說不計空氣阻力,但是運動員向上跳起時真的可以忽略阻力嗎?請大家設計實驗來得出t2/t1的大小,實驗器材不限,可以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手機等。

對于該問題,筆者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教師將具有一定復雜程度的、開放性的生活場景作為任務情境來教學,可最大限度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達到STEM教育的目的。

關于探究運動員豎直向上跳起是否可以忽略阻力,學生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手機應用市場上已經(jīng)有記錄加速度的程序,可以嘗試將手機帶在身上,再原地垂直起跳。

方案二:應用App Inventor和手機自帶的加速度傳感器,自行設計出記錄加速度的程序。

如何設計實驗來得出t2/t1的大小,有學生受到平拋運動實驗中求重力加速度實驗的啟發(fā),提出如下實驗方案(見表2)。

還有一些學生提出,用秒表或者手機的連拍功能來記錄時間。筆者鼓勵學生敢于去設計和實踐實驗方案的精神,并沒有急于否定學生的想法。

該活動與生活中的情境密切相連。筆者為達成實驗目的,設置問題情境,從科學探究的角度設計實驗方案或制作實驗器具,為學生參與創(chuàng)新和實驗活動搭建平臺,同時也讓學生意識到周圍的物品也作為實驗器材,實驗室就在身邊。

三、結(jié)論與反思

STEM教育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注重不同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著重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的人才。STEM課程不只是針對某節(jié)課,而是針對系列課程或者活動,學科融合教育的理念應該貫穿整個系列課程。教師設計并實施難度遞增的系列課程,有利于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STEM教育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不應局限于某個知識點,要有全局觀,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注:本文系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生活化研究”(編號:ZC2020013)、廣州教育學會的立項課題“中學物理學科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研究”(編號:KTLX1202030673)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祝元志

猜你喜歡
語句軌跡筆者
軌跡
重點:語句銜接
軌跡
軌跡
精彩語句
進化的軌跡(一)——進化,無盡的適應
中國三峽(2017年2期)2017-06-09 08:15:29
如何搞定語句銜接題
語文知識(2014年4期)2014-02-28 21:59:52
兩個插件,讓Chrome變身iPhone
Google Reader訂閱按需讀
作文語句實錄
拜城县| 顺昌县| 施甸县| 康马县| 临沧市| 东宁县| 旬邑县| 明水县| 昆明市| 怀柔区| 揭阳市| 英超| 来凤县| 广南县| 唐海县| 乳山市| 镇雄县| 白朗县| 富宁县| 孝昌县| 涟源市| 双鸭山市| 四平市| 无锡市| 中西区| 拉萨市| 茶陵县| 阿城市| 北京市| 光山县| 潞城市| 郓城县| 瓮安县| 红桥区| 太仓市| 萝北县| 东兰县| 湄潭县| 嘉禾县| 台前县|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