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边@是晚清翁同龢的一副對聯(lián)。他認為,古今賢達之人,越是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越是能心靜如水,從容應(yīng)對。
為人處世,沉得住氣,是能看穿看透,自然而不矯飾,低調(diào)而不張揚。有這種修養(yǎng)的人是有智慧的人,總能在緊急危難之時,做到思路清晰、陣腳不亂,在沉著與忍耐中尋找應(yīng)對的方法。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司馬懿兩軍對壘,司馬懿選擇了堅守不戰(zhàn)。諸葛亮故意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給司馬懿,想激怒他。司馬懿卻笑著說:“視我為婦人耶?吾且受之?!绷钊巳滩蛔「锌抉R懿是一個相當沉得住氣的人。
沉得住氣,是一種境界修為。人一旦有了這種氣度,就會于高處不孤芳自賞,處低谷不自暴自棄,得之不狂喜,失之不憂慮。寵辱不驚,淡泊自在,幸福感自然而來。
《莊子·達生》中講了這樣一件事:紀渻子為大王訓(xùn)練斗雞,他認為目光凝聚、紋絲不動、貌似木頭的雞,才是狠角色。而那些一見對手就躍躍欲試、驕態(tài)畢露的雞,真正遇到強手時,往往不堪一擊。這個故事值得我們深思。
生活中你會發(fā)現(xiàn),有動靜的,往往不足怕。越是張牙舞爪虛張聲勢的,越不足怕。有本事的人,都懂得沉住氣,厚積薄發(fā)。樹不可長得太快,一年生當柴,三年五年生當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為棟梁?,F(xiàn)實生活中,有的人一失意就消極頹廢,萬念俱灰;一旦春風得意,又把持不住自己,得意忘形。過于喜怒形于色的人,往往難成大器。
古人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币馑际浅唧兜尿榍菫榱饲蟮蒙熘?。以人為喻,就是為人處世要具備以退為進、以守為攻的應(yīng)變能力。有一種修養(yǎng)叫遇事能沉得住氣,沉得住氣才能發(fā)揮聰明才智,盡快找到解決方法。干著急和亂作為,往往會誤事。
(選自《思維與智慧》2021年第10期)
素材解讀
心若沉靜,便有安定。人生就如航行在大海中的一只小船,只有在狂風巨浪中沉得住氣,把盤掌舵,才可能揚帆遠航。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首先需要做到沉得住氣,熬得住孤獨、寂寞。
適用話題
修養(yǎng) 沉住氣 處世智慧7B1B4D2F-4742-44A3-867B-49E493329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