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方
酒香不怕巷子深,進菜場邊歪歪曲曲的巷子口,問路人,大家都知道那個專門撬邊的縫紉店??v深50米處遇一婦女,再問,她笑指兩三米外灰色墻面:“喏,門口有張椅子的就是!”
走過去,發(fā)現(xiàn)這家縫紉店實在不該叫“店”,灰白水泥墻夾著一道窄門,門上空空如也,一個有關(guān)“縫紉”的標志都沒有。門內(nèi)也就三四平米的空間,放著一張矮桌和一架縫紉機,40多歲的女人坐在縫紉機旁忙活,我往門口一站就擋住了她的光線。她抬頭笑問:“有事?。俊?/p>
我擠進去,把半腰裙壞了的隱形拉鏈展示給她看。她接了,說,你半小時后來吧。我說我坐等吧。于是我坐下,見她先拆了老拉鏈,再裝新拉鏈,一反一正兩道工序,這樣的活計吃力不討好,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縫紉店愿意接這樣的活。她改裝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縫得不到位,又把已經(jīng)裝好的拉鏈拆開了重新弄一次,直至與原先沒有區(qū)別,才交給我。我接過來,問她多少錢,她說4元。給了她5塊,說不要找了,她卻堅持找了一個硬幣給我。她的好名聲就是這樣來的,老顧客都說她有兩個特點:一、要價不貴;二、所有小活她都愿意接。
聽說這個女人一條腿不方便,就算半個小時5元錢,一天8個小時,她一天的收入是80元,物價日益飛漲的今天,也就是糊口。但4元就是4元,3元就是3元,她從不多收1元錢——她就這樣堅忍而自尊地活著,讓人心生崇敬。
我向來對手藝人懷有崇敬之情。手藝人憑本事吃飯,無論亂世還是盛世,熙熙人群,他們靠雙手贏得屬于自己的從容。就像這個女子,居陋巷、住窄棚,貌不驚人話不多,但她常常被人贊美地提起,她在清淡中被人接納和敬仰。
世紀廣場邊,有個專修拉鏈的老師傅,也是滿臉寫有莊嚴。他常年在一柄大黃傘下靜坐,收音機里播著淮劇。他方臉,白發(fā),大手指。有人來,就放小了收音機的音量,很認真地修拉鏈。修好,給拉鏈打上蠟,檢查一番,確定無瑕,再交付對方,收錢。整個過程也許就說一兩句話,生意做完繼續(xù)聽收音機。他收的也只是一塊兩塊,但他往那兒一坐就是一身尊嚴。
幼兒園旁那個修鞋老頭跟他截然相反的性格。每雙鞋來,他都邊整理邊跟你聊這個鞋好還是孬,好如何孬又如何。聊好了,鞋也修完了。他修的鞋經(jīng)久耐用且不著痕跡,如果你自帶鞋底給他,他也沒多少意見,收個一元錢手工費他也很熱情。他整天樂呵呵的,和藹平和里充滿對客人的尊重也充滿對自己的尊重。
我常常從這些手藝人身上讀到一份自尊。自尊是什么?是識得自己、肯定自己,并通過善待他人從而善待自己。
(選自《揚子晚報》“繁星”副刊2014年4月5日)
品鑒
本文的特點在于“詳”中見文旨,“略”中得深化。作者敘述時沒有平均用墨,而是以超過一半篇幅的文字敘寫“縫紉店”女子,因為這一材料具有對比性、典型性。
為了使文意更加豐富,作者又安排了兩個場面,雖是略寫,卻從不同的角度補充、強化了文旨?!笆兰o廣場邊”的老師傅話很少,卻是一位“淮劇迷”,這些內(nèi)容為文旨增添了新意:“手藝人”的自尊中不乏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專事修鞋的老師傅熱情而特愛聊,又從另一個角度豐富了文旨:“手藝人”的自尊建立在技藝自信和尊重他人的基礎(ch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