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彭麗麗
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邁入了新舊交替的轉(zhuǎn)折階段,“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成為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再加上最近興起的國學熱,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糧,而借助詩歌鑒賞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便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
信息科技發(fā)展迅速,多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早已走進千千萬萬個課堂,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多媒體的運用,使得抽象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妙趣橫生,充滿生機活力。在詩歌鑒賞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更是至關重要,因為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的古詩詞不僅篇幅較長,而且內(nèi)容晦澀,學生學習有一定難度。為了提高詩歌鑒賞教學的效果,教師可運用電教設備呈現(xiàn)詩歌意境,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
例如,在教學《蜀道難》一詩時,很多學生初讀詩歌難以理解,更遑論體會詩歌的意境。之所以產(chǎn)生這個問題,是因為學生對整首詩歌的語言表述存在一定的認知障礙。再加上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曾體會過“蜀道”,不具備相關的直接經(jīng)驗,從而加大了學生的理解難度。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可發(fā)揮電教設備的優(yōu)勢,增強文本的直觀性。在備課環(huán)節(jié),筆者特意搜集了大量關于蜀道的圖文資料,并將其制作成相應的微課。在新授課環(huán)節(jié),筆者將微課播放給學生,讓學生直觀看到蜀道。在多媒體的展示下,學生看到了青泥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以及古木參天等景象,對蜀道艱險、雄奇特點的認識不再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有了一個具象化的認知。此外,借助多媒體音響設備,學生還可以聽到子規(guī)的悲凄啼鳴,聽到瀑布的轟隆水聲,而這些再次增加了學生的感官認知,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并非虛言。如此一來,在多媒體信息設備的輔助下,學生很容易走進詩歌營造的情境中,體會詩境的魅力和精彩。
在高中階段,想要提高詩歌鑒賞水平,讓學生品讀詩歌之美,還可以將詩歌中的經(jīng)典佳句作為教學突破口。在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編者為學生收錄的詩歌作品全部出自名家之手,具備較高的研讀價值。這些詩歌名句歷經(jīng)時代、穿越古今,至今仍然回蕩在人們的耳畔。在鑒賞這些詩詞時,教師需要著重解讀經(jīng)典語句,讓學生咀嚼語言之美,從而實現(xiàn)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
例如,教學《登高》一詩,教師就可以通過名句的品讀,使學生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這首詩是杜甫的代表作,其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廣為傳頌。教師可將其作為教學突破口,引導學生深入品讀:“你對詩句中‘落木’一詞是如何理解的?”“這句中的‘長江’和我們理解的‘長江’有哪些不同?在這句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修飾詞,比如無邊、蕭蕭、不盡、滾滾,你能想到怎樣的畫面?如果去掉或者替換掉這些修飾詞,詩歌的意境會產(chǎn)生變化嗎?又會產(chǎn)生怎樣的變化呢?”上述問題很快點燃了語文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通過交流,學生形成了如下看法:“這句詩為我們營造出蕭瑟、蒼茫的意境,詩人看似寫景,其實表達的是心境。不論是蕭蕭而落的木葉,亦或是川流不息的江水,這些都是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寫照。這些修飾詞的運用,則使詩歌的意境更加宏大,讀者可以身臨其境,體會詩人‘壯志未酬身先老’的蒼茫、孤寂之感。”通過賞析名句,學生很容易走進詩歌營造的意境中。
針對高中詩詞教學,想要實現(xiàn)高效的鑒賞活動,需要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因為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個性特點,當他們在閱讀同一首古詩時,也會形成不同的感受,學生的這種想象力將使學生對詩詞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對詩歌的情感產(chǎn)生切身的體會。與此同時,學生在鑒賞詩歌時,對文本的理解也會走向深刻,這對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都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例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向我們展現(xiàn)了極其豪邁的曠世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重心放在引導學生想象詩歌的情境上,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展開想象,感受一下這兩句詩營造了怎樣的氛圍,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眼前會出現(xiàn)這樣的畫面:陡峭的石壁直插云霄,如驚雷一般的浪濤不斷地拍打著江岸,激起的浪花猶如千萬堆白雪。秀麗江山如詩如畫,有多少豪杰輪番上場。前一句詩著重描寫景色,后一句詩既是對景色的總結(jié),也使人心頭頓生懷古之情,從而為后續(xù)的抒情奠定基礎。
在鑒賞詩歌過程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想象詩人描繪的畫面,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走入詩境之中,感受到詩歌的美和韻味。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心弦被輕輕撩動,對詩歌的情感也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誦讀是走進詩歌內(nèi)核、實現(xiàn)高效鑒賞的關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強調(diào)的正是“讀”的作用。在古詩詞鑒賞中,誦讀的價值無可取代。通過誦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在意蘊,也可以借助誦讀,引導學生從音韻的角度體會詩歌之美,讓學生在誦讀中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實踐證明,在誦讀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這對學生剖析詩歌的情感價值以及思想態(tài)度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多樣化的吟誦活動,讓學生在吟誦中感受詩歌的音韻之美,進而提高其審美鑒賞能力。
例如,針對《琵琶行》一詩的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誦讀興趣,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先播放一曲《高山流水》,讓學生從相似的知音故事中走進文本,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誦讀氛圍。接下來,教師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曲中示范朗讀全詩,讓學生近距離觀察教師誦讀的神態(tài)、動作,感受教師誦讀的語氣、節(jié)奏,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接下來,教師根據(jù)琵琶女和詩人的相遇,將文章劃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聞琵琶:舟上相邀”;“再聞琵琶:訴流落”;“三聞琵琶:青衫濕”。然后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誦讀一部分內(nèi)容,比一比哪一個小組讀得更加入情入理。最后,班級全體學生在配樂中完成齊讀。通過多樣化的吟誦體驗,學生對琵琶女的處境以及遭遇有了更加深切的同情,對詩歌情感內(nèi)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誦讀是讓學生貼近古詩詞情感脈絡的重要方式。尤其在高中階段,很多古詩詞不僅篇幅較長,而且內(nèi)容艱深,誦讀恰恰降低了閱讀難度,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詩人的情感。在誦讀中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也會有質(zhì)的飛躍。
綜上所述,詩歌鑒賞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更是高考的重點考查項目。文章從高中語文詩詞教學案例入手,對詩詞鑒賞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旨在提高詩詞鑒賞教學的審美性,使學生在鑒賞過程中感受美、欣賞美、體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