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娜
音樂伴隨著人的一生。孩子在媽媽身體中孕育時,聽胎教音樂可以使其更健康地成長;孩子上幼兒園時,從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兒歌中能夠輕松地學到很多知識;孩子上小學時,可以通過彈奏各種樂器增加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變得更聰慧、專注;特別是在“雙減”政策和“五育”并重的當下,與音樂為伴,不但可以讓閑暇時間更加充實、有意義,還能讓孩子掌握一項技能。但是很多家長會問:我們本身的學識有限,對音樂更是一竅不通,該如何引導孩子學好音樂呢?
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家長們,專業(yè)學習音樂雖然有一定的條件和門檻,但熱愛音樂的心是不分高下的,家長大可不必為此糾結(jié)與焦慮,只需要動點兒腦筋、花點兒心思、付出點兒時間,就可以讓孩子享受到音樂的快樂了。
營造充滿音樂元素的家庭氛圍
要想讓孩子喜歡音樂,家長就要精心營造讓孩子感覺被音樂包圍的家庭氛圍。比如,在客廳懸掛音符造型的掛鐘,擺放可以通過上弦奏響世界名曲的八音盒,在客廳一角設(shè)置擺滿輕音樂CD的架子等,讓孩子每天目之所及地感受豐富的音樂元素。家長還可以為孩子選購印有五線譜圖案的服裝和文具。
當家長做家務(wù)、孩子制作手工或全家圍坐在一起用餐時,可以播放不同類型和風格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也可以播放孩子唱的歌、彈奏的樂曲,將家庭環(huán)境襯托得更溫馨、和諧、輕松,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音樂的熏陶,受到親情的鼓勵,一家人在其樂融融的環(huán)境里,讓音樂“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孩子的生命。
讓孩子自主選擇學習樂器
一些家長一直為自己童年時無緣學習樂器而感到遺憾,于是便將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孩子身上。孰料,孩子并不領(lǐng)情,只是迫于家長的壓力,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學,結(jié)果可想而知。不是孩子的學習效果不佳,惹得家長天天大動肝火,覺得孩子太笨而責罵,讓家里充滿“火藥味兒”,就是孩子怎么也學不進去,最終半途而廢,嶄新、昂貴的樂器放在屋里落滿灰塵。
如果家長真的希望孩子掌握一門樂器,不妨先陪著孩子去少年宮、素質(zhì)教育機構(gòu)上幾次試聽課,或者觀摩別的孩子上課或演奏樂器。即使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一定興趣,也不要馬上給孩子報班,而應(yīng)與孩子一起觀看相關(guān)學習視頻,然后讓孩子去樂器行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體驗和感受一下彈奏樂器的感覺。在孩子真聽、真看、真感覺之后,可以買一個入門級的樂器讓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等到孩子的演奏水平有了一定的進步、想繼續(xù)深造時,再為孩子選購專業(yè)級別的樂器。
陪孩子一起上課練習
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要放任孩子獨立上課,而要去旁聽。家長可以將老師講解的要點記在本子上,將關(guān)鍵的課程或指法錄音或錄像。家長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讓孩子看在眼里,對其也是一種變相的激勵和鞭策。孩子在家練習遇到“坎兒”,或忘記了老師講的內(nèi)容時,家長調(diào)出文字或影像記錄,也能及時給孩子以指導。
此外,家長還應(yīng)該按照老師的要求,嚴格督促孩子進行日常練習,要堅持每天必練一定時長的原則。如果有特殊情況沒有練習,就要督促孩子轉(zhuǎn)天補上前一天少練的時長。孩子練習時,家長要認真地看孩子的姿勢、指法,幫孩子糾正,或者錄小視頻記錄孩子練習的點滴進步,切忌在旁邊看綜藝、玩游戲、追劇,否則孩子會三心二意,或蒙混過關(guān),最終事倍功半。
不要用太高標準要求孩子
有些家長曾經(jīng)學過音樂,或者因為工作關(guān)系音樂造詣很深,就希望通過手把手地教孩子,讓孩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但是,家長忽略了一點,音樂學習與其他藝術(shù)一樣,都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家長不能以自己當年的成績或現(xiàn)在的水平作為衡量標準,對孩子抱以同等甚至更高的期望,應(yīng)該放平心態(tài),讓孩子在學習中享受音樂的美和高雅。
還有些家長總是喜歡找一些榜樣激勵孩子,比如,經(jīng)常把鋼琴家郎朗、鄰居家上音樂學院的孩子、在樂團上班的親戚掛在嘴邊。孩子學得好,就覺得這是孩子應(yīng)該的,孩子出現(xiàn)了退步或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就指責孩子不爭氣、辜負了家長的心血和培養(yǎng)。其實,家長這樣做不但不能讓孩子發(fā)奮練習,反而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最終知難而退。
開“家庭音樂會”
逢年過節(jié)或家人生日、家庭重要紀念日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策劃搞一場“家庭音樂會”。比如,家長唱流行歌曲、家中老人唱京劇、孩子演奏樂器或者給家長伴奏。每人報2—4個節(jié)目,不擅長樂器的家長可以客串主持人,或者用沙錘伴奏、揮舞熒光棒制造氣氛。
在家長和孩子自編自導自演音樂節(jié)目的時候,孩子可以有沉浸式的體驗,能夠讓孩子更加愛音樂并積極地學習音樂,從而更好地體會在音樂上的所思、所學、所悟。當家長為孩子在音樂上取得的驕人表現(xiàn)而鼓掌、歡呼的時候,孩子內(nèi)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肯定比在親戚聚會上被大人炫耀般地推到眾人面前表演來得更自然、興奮、投入。孩子也能通過與家長的默契配合與親密互動,拉近距離,感受親情。
幫孩子找到“同好”
無論是與孩子一起學習樂器的小伙伴,還是會演奏同一種樂器的同學,或者同事、親戚家學習樂器的孩子,他們之間互相交流、彼此切磋的效果,肯定要比聽家長整天耳提面命、苦口婆心要強得多。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定期聚會或去各家串門,交流學習心得、練習合奏;還可以鼓勵孩子們演奏同一首樂曲,并為孩子錄制視頻,發(fā)到共同的微信群里互相交流,讓孩子感到在學習音樂的路上并不孤單。相信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孩子會更有恒心和毅力,對音樂也會愛得更深、更長久。
定期與老師聯(lián)系
如果孩子是跟著老師學習音樂,那么家長一定要勤于與老師聯(lián)系,利用電話、微信、視頻等,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以及孩子的缺點、進步等。老師看到家長對自己的信任,以及積極的反饋,不僅會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給家長專業(yè)的意見,而且會對孩子給予更多關(guān)注和耐心指導。
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將自己的學習感受和困惑,通過多種形式告訴老師,讓老師在下次上課的間隙親自示范、指導。當孩子學會一首完整的曲目,家長可以讓孩子在課前或通過視頻主動向老師展示,讓老師從多個角度點評。
家長們趕快行動起來,引導和鼓勵孩子與音樂為伴,讓孩子的閑暇時間更充實、更快樂,在音樂教育中得到更多美的享受吧!
(作者系甘肅省張家川縣新建小學教師)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