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石
劉年的詩是樸素的,也是尖銳的。他似把隨手撿拾的一枚枚沾著灰塵的漢字擦拭、壓縮、打磨成一根根細細的銀針,虔誠地放在紙上,攥在手里。你靠近時,會感到血液浸潤的暖意和眩暈,也會有一種幸福的疼痛鉆入你的內(nèi)心。
《寫給兒子劉云帆》是劉年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這首詩里有一個平凡、弱小且善良的父親,清醒孤傲,滿懷慈愛,與家國情懷無關(guān),與激昂澎湃無關(guān),有的只是一個弱小的父親纖細的愛。
這是一首沉重的詩,瞬間就讓我們有了痛感。
劉年說,詩歌是我急促一點的呻吟。呻吟乃病痛時的低“哼”聲,可知劉年認定自己是病人,寫詩是因為他疼。他把他的詩,當(dāng)成藥丸,救治自己。在《寫給兒子劉云帆》這首詩中,他虛設(shè)自己不僅有病,而且已病入膏肓。
李時珍背簍采藥,劉年騎摩托寫詩。他用摩托車馬達的顛簸和震動丈量人世,用齒輪的旋轉(zhuǎn)和咬合捕捉人間的詩意。他常年深入生活,深入田間地頭,深入人的內(nèi)心,在大自然、大社會這本廣袤無垠的書里,挖掘神奇和神秘,采集不盡的詩材,煉制充滿活氣的丹藥。
詩人一定是疼得不行了,甚至對自己還能在世多久都沒有預(yù)判和信心了,他急于交代后事,急于把兒子劉云帆叫到床邊?!巴蝗幌氲搅松砗蟮氖?,寫幾句話給兒子”,對于一個澄澈的人,他真怕自己死得糊涂。
喜歡這首詩,因為詩人一直在說至真之語。
通篇沒有華麗的大詞,沒有刻意去謀篇布局,這是此詩的最誘人處。詩人堅定地站在弱者一方。弱者微言,很容易引起共鳴。此詩每一句的起伏跌宕,最后都落到弱者一方。
火葬“只是我們這里沒有”,這里“沒有一個人懂得我的一生”,道士“他們唱的實在不好聽”,“有的人,永遠都是錯過”,“土里,應(yīng)該感覺不到人間的炎涼了”……這些都是常人常理、弱者心理,何其反叛決絕,何其質(zhì)樸蜇心,很容易引起共鳴。
選擇“火葬干凈”“不要開追悼會”“不要請道士”“放三天等一個人”……這是一個父親,一個卑微謹慎慣了、喜歡大漠孤煙的詩人內(nèi)心流出來的叮囑兒子的心里話。
詩評家李犁說,好詩就是在說真話。這話用在詩人劉年身上,用在此詩上是再合適不過??梢哉f,至真成就了這首好詩。
喜歡這首詩,還因為詩人有一份令人動容的至善情懷。
詩人的善良是隱藏不住的,又何況人之將死。詩人好像忽然就想起了什么,“忘記說碑的事了,弄一個最簡單的和尚碑”,不但要立和尚碑,而且要簡單的,其善良可見一斑。而且“抬碑的人辛苦,可以多給些工錢”,最后還沒有忘記:“鑿的時候,叫石匠師傅輕一點?!?/p>
小悲傷里有大善良,小悲傷也痛徹天地。
喜歡這首詩,還因為詩人于真善的紋理中,暗藏機鋒。
詩人反復(fù)叮囑兒子?!扒迕鲿r候”,告訴兒子,別把死看得重,陰陽都有暖,風(fēng)不冷的?!拔覜]有能力保佑你,一切靠自己”,靠天靠地靠老子都不行,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混出人樣。在墳頭,要“說說家事,說說那盆蘭花開了沒有,最近看了什么書,交了女朋友沒有”……
詩人視死如歸、視死若輕的智慧躍然紙上。提及往事,詩人鮮明地闡明“我沒有忘記”,特別是石碑上的那個字“刻得那么深”。一個“痛”字好像已經(jīng)刻在詩人的心上、肉里。
“不要提國事,我早已料到。你看看,石碑上的那個字,刻得那么深”,這里既有詩人的隱忍智慧,又有駕馭語言的智慧,可謂大詩意水到渠成,似有轟鳴灌頂。
劉年說,詩歌是藥。那么,我們需要更多的詩人集結(jié),開出更多的偏方與良方,醫(yī)心也醫(yī)人,治病也治未病。
如此,人間會少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