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丹丹,徐 斌*,代飛飛,葛 輝,楊敬源,劉雙璇
(1.濰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濰坊 261061;2.山東建筑大學,山東濟南 250101)
蔬菜、水果等生長過程中農藥的濫用,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嚴重可引起多種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致畸等[1-3]。有機磷農藥作為一種神經毒劑,可通過抑制膽堿酯酶活性使乙酰膽堿聚積,導致神經功能紊亂[4]。為了解濰坊市市售蔬菜、水果中有機磷農藥殘留狀況,濰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18—2021年開展了濰坊市蔬菜、水果中有機磷農藥指標殘留量抽樣監(jiān)測工作,檢測結果如下。
根據(jù)山東省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jiān)測任務要求,隨機從濰坊市16個區(qū)縣的超市、農貿市場等采集本地區(qū)具有代表性的蔬菜、水果。2018年采集蔬菜146份、水果105份;2019年采集蔬菜160份、水果105份;2020年采集蔬菜160份、水果85份;2021年采集蔬菜140份、水果30份。樣品種類包括葉菜類、茄果類、根莖和薯芋類、豆類、蕓苔類、鱗莖類、水生類及各類水果。
共檢測13種有機磷農藥,分別為氧樂果、久效磷、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樂果、甲胺磷、甲基異柳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毒死蜱、滅線磷、敵敵畏及甲拌磷。標準物質均購自農業(yè)部環(huán)境科研監(jiān)測所,進樣時每10個樣品分別做1個標準樣品和空白樣品,對于超標樣品均重新處理并檢測。
按照《國家食品中化學污染和有害因素監(jiān)測工作手冊》中相關要求進行檢測,未檢出值按1/2 LOD值處理。測定結果根據(j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5]所規(guī)定的各項指標判定。農藥殘留檢出量超過檢出限則判定為“檢出”,農藥殘留檢出量超過最大限量標準則判定為“超標”,18項檢測指標全部合格則判定為“合格”。
2018—2021年連續(xù)監(jiān)測了蔬菜水果中13種有機磷農藥,檢測結果見表1。結果顯示,濰坊市市售蔬菜水果中有機磷農藥的檢出率各年度相差不多,基本在10%左右。各種有機磷農藥檢出率較高的有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三唑磷和滅線磷,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也有檢出;超標比較多的農藥為乙酰甲胺磷和毒死蜱,每年均有檢出,其次是三唑磷和樂果和甲拌磷,其他有機磷農藥未有超標現(xiàn)象。
表1 2018—2021年各年度有機磷農藥檢出情況
2018年檢測蔬菜水果共計251份,其中19份檢出了有機磷農藥,6份超標樣品;2019年檢測蔬菜水果265份,其中33份檢出了有機磷農藥,6份超標樣品;2020年檢測蔬菜245份,其中24份檢出了有機磷農藥,6份超標樣品;2021年檢測蔬菜水果170份,其中15份檢出了有機磷農藥,4份超標樣品。檢出結果見表2。
表2 2018—2021年各類蔬菜、水果中有機磷農藥檢出情況
其中,葉菜類蔬菜如韭菜、香菜,根莖和薯芋類如胡蘿卜、生姜,茄果類如青椒等有機磷農藥檢出較多,而豆類、蕓苔類、鱗莖類、水生類蔬菜及水果中有機磷農藥檢出較低。
有機磷類農藥是農業(yè)生產中最常用的品種,其使用量占全部農藥的70%以上,并且廣泛用于蔬菜,本次蔬菜水果中有機磷農藥殘留監(jiān)測結果顯示,各年度農藥總檢出率分別為7.57%、12.50%、9.79%和8.82%,基本在10%左右,總體狀況良好。部分蔬菜、水果中存在農藥污染現(xiàn)象,其中國家禁用于果蔬中的農藥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等高毒農藥仍有檢出。
不同種類的蔬菜農藥檢出率不同,檢出率較高的主要為葉菜類、根莖薯芋類和茄果類,這與其他地市的檢測結果基本一致[6]。葉菜類蔬菜農藥殘留高是由于葉菜類蔬菜病蟲害種類多,生長周期短,農藥噴灑面積大,此外葉菜類蔬菜的葉也是農藥的承載體,農藥在葉面上黏附,到收獲期仍無法完全降解。應加強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力度,降低果蔬中農藥的殘留,以保證消費者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