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士鵬
①我對竹筍的印象,一直是勵志和積極的。
②在黑暗中積累了一季的力量,竹筍用根握緊了大地的脈動。正所謂厚積而薄發(fā),當(dāng)春雨灑落,它便猛地抬頭,捅破大地,一躍而上?;蛟S從螞蟻的視角來看,那就如一座座巍峨的金字塔拔地而起,直入云霄。
③高中時一位同學(xué)很喜歡竹筍,不僅在課桌、墻邊貼滿了竹筍的卡通照片,還寫下座右銘“像竹筍一樣,一鳴驚人”。他也是這么做的。
④在高一,他算是班里的“拖油瓶”,時常掛在成績單的最后一名。那應(yīng)當(dāng)是他生命里的冬天。他學(xué)習(xí)基礎(chǔ)很薄弱,聽課時經(jīng)常掉線,但他并沒有自甘墮落,和頑劣者沆瀣一氣,而是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般,牢牢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無論我什么時候看他,他都在低頭刷題。終于,在高二摸底考的時候,他沖入了班里的前二十;在高三,更是直接邁入了年級前十。那時候,他已經(jīng)從一根不起眼的竹筍,長成了翠色欲滴的青竹。
⑤他很喜歡吃竹筍,尤其喜歡吃竹筍炒肉,素雅和葷腥相遇,鮮味便在猛烈中有了更加悠久的余韻?!对娊?jīng)》有言:“其蔬伊何,惟筍及蒲?!敝窆S雖是幼年期的竹子,卻有極佳的口感?!伴L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只有親口品嘗了竹筍的滋味,才能真正明白蘇東坡流連忘返的原因,才會理解陸游“味抵駝峰牛尾貍”的感嘆。竹筍炒肉和酸辣土豆絲作為當(dāng)年我們食堂里的??停渤闪宋覀兦啻夯貞浝镆幻侗P子大小的印章。想來,竹筍確實很像那時候的我們,青澀而又灰頭土臉,未來的光芒都還在體內(nèi)深藏,我們自以為的伶俐,在如今看來也是如此笨拙而又天真。
⑥“嘴尖皮厚腹中空”,竹筍著實其貌不揚。母親時常對我開玩笑說:“你以后要像竹筍一樣,做事有沖勁,但又不招搖?!彼f,不能像花花草草那樣,個子長不高,心思全都放在花香上了。看看竹筍,不妖不艷,踏踏實實,長大后還十分虛心。當(dāng)然,還要有足夠厚的臉皮。每次下雨后,竹筍就一個趕著一個地冒了出來——它們只會把謙遜留給大地和陽光,卻絕不會把生存的機會拱手讓人。早一點破土,多長高一點,就能吸收到更多的雨露。
⑦母親說她以前因為害羞,錯失了某次上臺的機會,單位領(lǐng)導(dǎo)因此便沒能發(fā)現(xiàn)她這匹“千里馬”。她經(jīng)常對我念叨,不管心里多么不好意思,也要像竹筍那樣,該出手時就出手。不知道竹筍聽到母親的評價會是如何表情。或許在那滿是泥濘的外皮下,也有一張因害羞、緊張而紅撲撲的臉吧。
⑧我最喜歡的,卻是看父親挖竹筍。
⑨長時間生活在高樓上,我和竹林之間早已經(jīng)沒有了默契,在竹林里走來走去也發(fā)現(xiàn)不了被泥土抱在懷里的竹筍。而父親不一樣,在鄉(xiāng)野中土生土長的他,目光一掃,便能找到筍的痕跡,鋤頭一刨,就把竹筍挖了出來。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無中生有的魔術(shù)。所以每次和父親上山,都像是一場邂逅驚喜的旅程。我雖然只是一個旁觀者,也能分到一點竹林的恩澤——當(dāng)母親用山泉水把父親挖到的竹筍做成湯,我一口口地飲,似乎又和自然達成了默契。因為這時,春天好像也從我體內(nèi),破土而出了。
(選自《羊城晚報》,有刪改)
閱讀練習(xí)
1.選文圍繞竹筍寫了哪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2.請根據(jù)括號里的提示,賞析下面兩個句子。
(1)正所謂厚積而薄發(fā),當(dāng)春雨灑落,它便猛地抬頭,捅破大地,一躍而上。(從詞語運用的角度)
(2)每次下雨后,竹筍就一個趕著一個地冒了出來——它們只會把謙遜留給大地和陽光,卻絕不會把生存的機會拱手讓人。(從修辭的角度)
3.第⑨段先說“我和竹林之間早已經(jīng)沒有了默契”,后面又說“似乎又和自然達成了默契”。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說說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4.當(dāng)前,一些青少年衣食富足,未經(jīng)風(fēng)雨,也沒有了“竹筍印象”。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說說當(dāng)代青年應(yīng)如何重拾“竹筍”精神。
(馬校衛(wèi) 孫俊強 設(shè)計)
(參考答案見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