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上海大學 上海 200444
漆器在中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遺址中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漆碗出土。隨著時間的推移,漆器的制作工藝也開始日趨完善,并走向成熟,不僅如此,漆器的制作工藝也越來越復雜。1982年在江陵馬山一號戰(zhàn)國墓出土,現(xiàn)藏于荊州博物館的彩繪對鳳紋漆耳杯(如圖1),長15.7厘米,寬10厘米,高3.3厘米。由于其兩側雙耳似鳥兒的羽翼,所以又被稱作“羽觴”,這一器皿在戰(zhàn)國時期多作為酒器用于飲酒,所以古人風雅之好“曲水流觴”便正是出于此。到了荊楚之地,漆器藝術更是迎來了其發(fā)展的高峰。楚人不僅有著精巧的技術,而且蘊含著浪漫而豐富的想象力和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至此,漆器不僅作為一種日常使用的器具,更成為一種實用性極強的審美裝飾藝術。
圖1 彩繪對鳳紋漆耳杯(現(xiàn)藏于荊州博物館)
漆器中所使用的漆是取自漆樹中的漆液,即生漆。將生漆涂在制作好的器物胎體表面,就可以起到防護的作用,經(jīng)過這樣的處理,器物就會變得更加堅固,并且大大提高防水性能,減少蟲蛀,從而延長使用壽命。而構成漆器的胎體也有著多材質,包括木胎、竹胎、夾纻胎、皮胎、骨胎等等,但其中最常見的還是木胎。
楚文化中漆器以木胎居多,也包含竹胎、夾纻胎、皮胎、骨胎等。木胎工藝以厚木胎為主,制漆上主要是挖、斫、雕刻、卷等手法,有的器物也會由多種手法并用。
楚人在漆器的制作上有著許多巧思,漆器上的彩繪,就是在雕刻的基礎之上衍生而來的裝飾工藝。如圖2中的云紋漆圓盒上的彩繪就結合了線描、平涂等技法。楚人將傳統(tǒng)的繪畫與漆工藝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了精美絕倫的漆器藝術。
圖2 云紋漆圓盒(現(xiàn)藏于荊州博物館)
在一些楚國器物中,色彩大多具有固定的象征意義,色彩之間存在著某種約定俗成的組合關系。楚國漆器中運用最多的顏色是紅色和黑色。紅與黑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古代漆器的主色調,因為對古時候的人來說這兩種顏色一直都有著特殊寓意。
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一書中就曾對人類尚紅做出過解釋:
紅色本身在想象中被賦予了人類(社會)所獨有的符號象征的觀念含義;從而,它(紅色)訴諸當時原始人群的便不只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參與了、儲存了特定的觀念意義了。
對于人類來說,紅色一開始僅是一種生理上的刺激,隨著人類的進化,紅色就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以及觀念上的意義。楚人尚紅,原因就在于對祖先太陽神祝融的追思,而太陽正是代表了赤色,也就是紅。這其實也與古代人對火的信仰有所關聯(lián)。在原始社會,原始人們正是依靠著火把來驅逐野獸,因而對于紅色總有一種敬畏、崇拜之感。而楚人崇奉紅色,是將其作為一種寄托自己追思和信仰的方式。紅色于他們,不僅是對艷麗色彩的追求,更多的是將其作為一種觀念上的符號。在這里,紅色所蘊含的社會內容就是太陽、火焰,而對楚人來講,這便是他們的崇拜和信仰。
楚人尚赤源于古代楚人的遠古圖騰觀念和祖先崇拜意識。楚藝術的本源可追溯到楚民族始祖祝融時代尊鳳、尚赤的原始巫文化。楚人自認為是日神火神的后代,以赤為貴。赤即紅色,紅色在楚人的造型符號中的穩(wěn)定性除視覺選擇,還有來自楚祖先的生存行為和自然的恩賜。在原始崇拜階段,太陽崇拜與火崇拜,都與楚人的生命意識相關。
楚人的原始崇拜始于太陽、火焰,進而追溯到鳳鳥。對于早期的原始人類來說,自然中無常的變化是一種難以預料的事情。他們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控自然界中的四時變化以及人類自身的生老病死。故而只好將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巫術、神力之上,希望借助巫術、神仙的力量來幫助自己躲避災禍,祈求安康。鳳鳥在這一時期就成為了這樣的一種精神載體,有著神奇的能量可以幫助人們消解災禍,帶來健康和平安。長此以往,這種巫術思想就開始扎根于人們的思想和意念之中,并進一步演化成一種情緒和思想外化出來。經(jīng)過時間的積淀,最終演變?yōu)橐环N審美觀念而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之中。
漆器中與紅色相呼應的顏色黑色,自然也有著其象征意義?!疤斓匦S”中的玄即為黑色,在古人的意識之中,天是黑色,地是黃色,故而有此“天地玄黃”一說。黑色也與古時的陰陽五行相聯(lián)系,在五行學說之中,黑色代表的是北方,而楚人的始祖顓頊帝則是掌管北方的神仙,因而黑色也是楚人色彩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紅色與黑色兩種顏色形成了一種穩(wěn)定的色彩構成方式,不僅對比鮮明,賦予漆器色彩之美,鮮艷的紅色與深邃的黑色更是相互映襯,呈現(xiàn)出一種別樣的華美,并在其中蘊含了天地的觀念。
紅、黑二色之間形成的對比關系最為強烈,楚人似乎很早就領悟到了其中的奧妙,并在器物中大量的應用形成了一種穩(wěn)固的用色方式。
紅、黑兩色在楚人的色彩文化中占有的地位顯而易見。此外,紅色與黑色在楚漆器中的大量使用也有著其重要的現(xiàn)實因素。生漆剛剛采出時是白色的,與空氣充分接觸氧化后顏色會越變越深,最后會成為紅棕色或者黑色。此時只需要在生漆中根據(jù)需要按照比例添加一定數(shù)量的朱砂或者鐵劑,就可以得到純粹的紅色漆或黑色漆,所以制作紅黑漆器顯然更為方便,所以漆器多為紅、黑兩色的現(xiàn)實原因便在于此。
此外,楚地適合發(fā)展漆器藝術的環(huán)境因素也十分重要?!俺睗竦臍夂?,多山的地理條件,加上巫風漫野,自由飄逸的楚文化,為漆器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使漆器藝術在這個時代達到一個頂峰。”漆器的制作,最主要的原材料便是漆樹。漆樹對于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不高,且主要生長分布于山區(qū),各種土壤均適應生長。而楚國地處山區(qū),雨量充沛多江河湖泊分布,水資源豐富,十分利于漆樹的生長,且楚地還盛產(chǎn)桐油,桐油主要是用于調漆,這也更加為楚地漆藝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楚人崇日,以紅色為尊,圖騰是鳳,楚人尊鳳是由其遠祖拜日、尊鳳的原始信仰衍化而來。按陰陽五行之說。鳳色赤,五行屬火,火中涅槃后重生,被視為祥瑞。而楚人認為自己的先祖是傳說中的火神祝融,并將其與鳳相聯(lián)系,認為祝融即是鳳凰的化身。所以鳳便成了楚人的圖騰崇拜,鳳凰色赤,也與楚人的崇日習俗相契合。而黑色則代表了天地五行,凝練著楚人對陰陽五行,天地生命的尊崇。這種由原始圖騰和信仰中抽象出的色彩觀念,也逐漸滲透到漆器的色彩之中,并在后來漆器的制作中充分體現(xiàn)出來,這在無形之中透露著楚人的色彩審美觀念。
鳳鳥這一主題在楚文化中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鳳在楚人的印象中不僅是火的使者,而更多的鳳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征著福祉和吉祥。這是鳳鳥紋飾得以產(chǎn)生與不斷演變、發(fā)展直至成為一個固定的藝術符號的基礎。此外,鳳在一定程度上還被賦予了政治意義。“百鳥朝鳳”一詞自古以來都被人津津樂道,《太平御覽》中曾記載:“海州言鳳見于城上,群鳥數(shù)百隨之,東北飛向蒼梧山。”,因此這個詞語也被用來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萬民依附,后來也用來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楚人對鳳鳥的鐘愛絕對不是出于一般的審美,而是浸潤著圖騰崇拜、神祇象征以及鳳鳥的特殊形象等內在的思想與聯(lián)系。
在古代的文化中,鳳被賦予了諸多美好的品質,鳳凰涅槃而重生,生生不息,更用來比喻生命的堅韌與頑強。而楚人眼中的鳳更超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理解,它不僅是一個神秘的圖騰,更寄托了楚人對自由和浪漫的向往,對神靈和生命的渴望。對鳳鳥這一形象的加工再創(chuàng)造,正是楚人對這些精神的真實表達。
而前文中提及的彩繪對鳳紋漆耳杯便是一件經(jīng)典的代表作。漆耳杯整體呈橢圓形,新月形杯耳微微上翹,底部有大面積的鳳紋居于中間位置,用朱紅、金黃等色彩繪出首尾相連的對稱雙鳳圖形,圖形上還灑有金粉。兩只鳳鳥的形象則以斜對角對稱形式進行描繪,鳳鳥的頭部無鳳冠,呈s形的脖頸被描繪得格外細長優(yōu)雅,兩股鳳尾及地,身上鱗片狀的羽毛被細致地加以描繪,片片分明。僅以寥寥數(shù)筆勾勒,便極盡優(yōu)雅地展現(xiàn)出鳳鳥之姿。此耳杯紋飾豐富,色彩對比強烈,紋飾依器型而繪,極大的顯示出楚人在制作漆器方面卓越的審美觀念以及高超的技術。
龍鳳自古以來就被看作吉祥的象征。而且在楚文化中經(jīng)常以“鳳鳥”為母題,在張欣的《先秦飲食之漆器審美》一文中說道:
先秦楚人尤其喜愛鳳,甚至有時把君王比喻為鳳,故在楚漆器中我們最多見的是形色各異的鳳鳥形象,……鳳是以自然環(huán)境中的鳥類為原型,再經(jīng)過先民們豐富的想象而成的神鳥形象。楚人崇尚鳳鳥文化,甚至將鳳鳥作為自己的祖先。
戰(zhàn)國時期的鳳鳥多以幾何紋飾進行概括,將軀干、鳳頭及鳳尾進行字母化,輔以大量的圓圈紋、漩渦紋進行概括,僅僅保留著頭部的鳳鳥和嘴巴的特征,遠看形態(tài)各異,近看卻有著諸多變化,對于細節(jié)的刻畫也十分的深入,使得整個紋飾都充滿著無窮的魅力。
從漆器中鳳鳥紋飾上的色彩來看,大部分為紅色鋪底,黑色點綴,其次便是相反的黑色鋪底,點綴以紅色,這兩種色彩構成的形式,都以紅、黑二色為主。簡單又不失大氣沉穩(wěn),低調且奢華內斂。
楚漆器上的鳳鳥紋飾也經(jīng)歷了一個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過程,并非一開始就如我們現(xiàn)在發(fā)掘出的紋樣那般成熟。鳳鳥紋飾的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時期:早期式樣簡單的鳳鳥紋。這一時期鳳鳥紋飾主要是由簡單的紅、黑兩種顏色組成,造型較為簡單,構圖也相對自由散亂而缺乏規(guī)律性。且這一時期的鳳鳥紋飾著重強調原始圖騰崇拜,呈現(xiàn)出一種神秘、怪誕的天真之美。
第二時期的鳳鳥紋飾較之早期在技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而這與楚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密不可分的直接關系。這一時期的鳳鳥紋飾呈現(xiàn)出了高超的制作水平以及在形式和色彩搭配上的多樣化。更多顏色開始進入漆器的色彩體系之中,使得鳳鳥紋飾的美觀程度大大提升。
最后一個時期鳳鳥紋飾的發(fā)展就更加的成熟,鳳鳥的造型上也產(chǎn)生了多種變化,相比早期的原始天真,這一時期的鳳鳥造型則更加的纖細靈動,體現(xiàn)出別開生面的婉約之美。這也正是人們對鳳鳥紋飾進行藝術的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的結果。這一時期不僅在制作工藝和技術上比之前更加成熟,紋飾的構圖也開始越發(fā)嚴謹和講究。紋飾開始實現(xiàn)與器型融合,審美性和實用性二者兼?zhèn)洹?/p>
鳳鳥的形象在漫長的時間里演化成了一個生動而美麗的符號,它代表著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無盡向往,是人們的美好想象賦予了這個符號以生命,讓其成為了人類文化歷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中國漫長的文化發(fā)展過程之中,各種形式的藝術成為了表達民族文化與精神內涵的載體,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人們不斷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這種載體也變得越發(fā)豐富多彩。色彩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之一,對于傳承和發(fā)展中華民族的藝術起著重要的作用。楚國漆器文化發(fā)展之中,紅、色二色有著更是占有獨特的地位。在漆器中對紅、黑二色的大量運用,不僅體現(xiàn)出楚人獨特的藝術眼光,也更體現(xiàn)出了楚人的信仰與天地觀。
縱觀楚國造物藝術,楚漆器中的鳳鳥紋飾在當時的裝飾藝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融合了楚文化中的圖騰崇拜、精神信仰、視覺符號以及心理意向,詮釋著楚文化的源流,是楚國民眾美學心理最純真的體現(xiàn)。
楚人崇日尚紅,將鳳鳥當作太陽的使者,象征著神圣、生命及權力。鳳鳥烈火中涅槃后重生,預示著生命生生不息,周而復始。作為權力的象征,鳳鳥則寓意君主的仁政和統(tǒng)領,預示著天下歸一,眾望所歸。神仙與巫術思想寄托著人們最原始而樸素的愿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成為一種根植于人們思想和意識之中的觀念,并將這種觀念和鳳鳥的形象一同與祥瑞、福祉、自由等美好的字眼劃上等號。而鳳鳥紋飾的發(fā)展更是將這兩種色彩融合其中,演變成了一種屬于楚國特有的文化特質。
正如前人在研究中所指出的,鳳鳥紋飾不僅是楚人的圖騰信仰,它更是一種精神崇拜和心理意向,融合了楚人對生命的敬畏和對自由的向往,還有對祖先的尊敬,它不僅是楚文化的源流更是楚國文化特色與象征。鳳鳥所體現(xiàn)的不僅是中國古代先人的審美,更彰顯出我們的祖先對于生命中美好事物的孜孜以求,它以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對中華民族產(chǎn)生著巨大的影響,并一直延續(xù)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