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鑫
清三代是景德鎮(zhèn)瓷器發(fā)展的高峰期,與前朝相比,其瓷器造型新奇多變、裝飾品種豐富多樣、材料研制更為深入,工藝技術(shù)亦更加發(fā)展進步。瓷器燒制的這些變化與清三代的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繁榮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本文在此介紹藏家何愛群所藏的三件清代瓷器,與廣大讀者共同品賞與探討。
清康熙款釉里紅折枝花卉紋蘋果尊(圖1)
高7.2、口徑3.7、底徑4.7厘米。其造型飽滿,小巧怡人,胎質(zhì)細膩潔白,釉色滋潤透亮,整體呈圓形、斂口、圓腹、臥足。通體施釉里紅紋飾,口沿兩道青花弦紋間繪勾蓮紋;器腹繪飽滿的折枝牡丹和菊花,足墻繪蕉葉紋,各層次以青花弦紋相間。底部用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款識。此器型似蘋果,故又稱“蘋果尊”。
“蘋果尊”系尊式之一,為康熙時期創(chuàng)新文房用具“八大碼”之一,此類“蘋果尊”應為書齋文房用品。晚清文人陳瀏《陶雅》中亦有記載:“蘋果尊于蘋果綠之外,又有天青、釉里紅兩種。”“蘋果尊”分縮頸和無頸兩種,無頸的以釉里紅居多,縮頸的以蘋果綠和天青釉為常見。
根據(jù)史料記載,“三藩之亂”平定后,康熙十九年(1680),康熙皇帝參考前朝厘定內(nèi)府制度,諸式器用遂成規(guī)制,瓷器一項亦委之珠山御器廠燒造。據(jù)康熙二十二年(1683)本《饒州府志》卷之十一“陶政”中記載:“康熙十九年九月內(nèi),奉旨燒造御器,差總管內(nèi)務府廣儲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級臧應選、六品筆帖式車爾德于二十年二月內(nèi)駐廠督造。每制成之器實估價值,陸續(xù)進呈御覽?!贝舜螣烨昂笱永m(xù)六七年之久,其間佳器迭出,既有承前之作,亦見創(chuàng)新之品,藝術(shù)水平之高獨樹一幟,開啟了清代御瓷美學藝術(shù)之新境地。由于此次督造的長官為臧應選,故世稱“臧窯”,成功燒造釉里紅并使其再度成為御瓷品類,是“臧窯”的杰出貢獻之一?!瓣案G”對釉里紅的運用既見搭配出現(xiàn),亦見單獨成器,皆采取線描之法繪制,令人賞心悅目。
清雍正款檸檬黃釉高足杯(圖2)
高7.2、口徑5.5、底徑2.9厘米。外壁滿施檸檬黃釉,內(nèi)壁則施白釉。器型輕盈,形色相配,相得益彰。底有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黃釉瓷始見于明代初年的景德鎮(zhèn)官窯,以后歷朝皆有燒造。明清時期,黃色為皇家專屬,對于黃釉瓷器的管理更是十分嚴格,不得僭越。雍正時期黃釉燒制水平較高,以勻凈、不事雕琢之美聞名于世。黃釉器形簡而色單,但燒制不易,若有微瑕,則前功盡棄。
在清代,顏色釉品種以雍正朝為最,傳世檸檬黃釉更以雍正御窯最佳。乾隆朝清宮內(nèi)務府造辦處《記事檔》載錄:“乾隆三年(1738)元月二十五日,太監(jiān)高玉交首領(lǐng)薩木哈、催總白世秀……洋黃三寸碟、洋黃里外收小三寸盤……傳旨交與燒造瓷器處唐英,照樣燒造送來。”此處所說的“洋黃瓷器”正是指雍正朝的此類舊物。
檸檬黃釉以氧化銻為呈色劑之低溫色釉,其與傳統(tǒng)的黃釉相比較呈色更加淺淡,釉面勻凈柔和,因釉色與檸檬的色澤相似,故有“檸檬黃”之稱。早在康熙時期內(nèi)務府琺瑯作已將其作為琺瑯彩瓷器的彩料和色地裝飾使用,后發(fā)展成為雍正朝顏色釉之獨類,時人稱“洋黃”。雍正十三年(1735)唐英撰《陶成紀事碑》所載“歲例供御”瓷器的57種彩、釉,其中的“西洋黃色器皿”所指便是檸檬黃釉之品。
清乾隆款釉里紅團鳳紋碗(圖3)
高6.7、口徑15.3、底徑5.7厘米??谘匚⑵玻罡谷ψ?。內(nèi)外施白釉,外壁繪五組釉里紅團鳳紋,碗心同飾團鳳紋。紋飾繪畫流暢,釉里紅發(fā)色艷麗,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釉里紅向為明清官窯的名貴品種,在明清瓷器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其創(chuàng)燒于元代,因銅紅釉在高溫中極不穩(wěn)定,對燒造條件及工藝水平的要求比較苛刻,故成功率低,發(fā)色標準者極為罕見,直到明永宣時期才燒出呈色較正的釉里紅,然產(chǎn)品極少。明中期因多用工藝簡便的礬紅代替釉里紅,竟導致一度停燒,直至清初才逐步恢復。而釉里紅燒造工藝繁復,講究物理變化之妙,由于在燒成過程當中氧化銅離子游離激烈,往往易于聚結(jié),凹凸不平,若大面積涂飾,致使紋飾漫漶不清,遂成瑕疵;若火候氣氛掌握不準,其色或是暗沉,或是淺薄,皆不堪入目,影響美觀。為此,乾隆四年(1739)唐英在京觀樣并親自領(lǐng)旨燒釉里紅瓷,《清檔——唐英奏折六十二號》中記載:“竊奴才在京時十月二十五日,太監(jiān)胡世杰交出釉里紅馬掛瓶一件,畫樣一張,傳旨看明瓷瓶釉色,照紙樣花紋燒造幾件送來,務要花紋清真。并將古瓷樣式好者揀選幾種,亦燒造釉里紅顏色,俱寫乾隆款送來呈覽。欽遵奴才看明釉色,祗領(lǐng)紙樣,恭捧到關(guān),即遵旨揀選古瓷、畫樣內(nèi)好者數(shù)種,一并交窯廠協(xié)造葆廣等敬謹燒造,并諭俱造釉里紅務要花紋清真,釉水肥潤,顏色鮮明。俟造得時奴才揀選送京恭呈御覽。”由此可見,御窯廠奉旨燒造釉里紅的詳細情況。
“鳳”,又稱“鳳凰”,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百鳥之王、四靈之一。通常人們把雄鳥稱為“鳳”,雌鳥稱為“凰”。傳說中還有一種“鸞”,因是雄性鳳凰,所以有“鸞鳳”之稱?!对姟ご笱拧ぞ戆ⅰ分杏涊d“鳳凰于飛,翙翙其羽”,用來祝福夫妻和諧美滿。而團鳳紋屬團花紋,團花紋即圓形紋樣,為清代瓷器流行裝飾紋樣之一,多彩繪裝飾。此類釉里紅團鳳紋碗尚有團龍紋碗與之相襯,也見青花品種。除了團鳳,還有相同表現(xiàn)形式的團鶴、團螭、團花等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