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事新編》的主旨,可以概括為寓立異于返本開新之中。這里所說的返本,有雙重含義:第一層是返回文學之本,以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和生動的細節(jié)作為基本的手段,寓意于文學之中;第二層是返回中國文化之本,利用上古神話、民間傳說和流傳上千年的古老故事,加以改編、重述,以新思想照亮這些舊素材,賦予它們嶄新的含義。這新思想就是魯迅所立之“異”。
關鍵詞:歷史傳說立異返本開新镕古鑄今重估一切價值
一
魯迅在廈門(1926.9.4—1927.1.16)的四個多月里,除了給廈門大學教文學史和小說史兩門課程外,還寫了不少文章。在筆者看來,這一年里,他最重要的文字,是《奔月》和《鑄劍》,以及《故事新編》的整體構思。
魯迅的小說集的名稱,頗能說明其心態(tài)的變化,從《吶喊》到《彷徨》,特別是那首《題〈彷徨〉》詩:“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zhàn)場。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彷徨。”從小說形式看,魯迅的第二部小說集《彷徨》仍是《吶喊》的延續(xù),敘事藝術上更加成熟,主要受契訶夫、果戈理的影響;從手法而言,是寫實的,刻畫人物性格的,寫底層民眾的。但他的第三部小說集《故事新編》,則大不相同,不論在形式還是題材方面,都是嶄新的,對于白話新小說這個體裁,表達了前所未有的想象。
文學啟蒙的主旨,魯迅一生未變,但啟蒙的策略在其晚年透過《故事新編》顯示出來,我以為可以概括為寓立異于返本開新之中。這里所說的返本,有雙重含義:第一層,是返回文學之本,以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和生動的細節(jié)作為基本的手段,寓意于文學之中??紤]到魯迅在散文詩《野草》完成之后,就以寫雜文為主,返回到小說創(chuàng)作上來,當是他的一個夙愿。第二層,是返回中國文化之本,利用上古神話、民間傳說和流傳上千年的古老故事,加以改編、重述,以新思想照亮這些舊素材,賦予它們嶄新的含義?!皻v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只因為涂飾太厚,廢話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細來?!盿
文學固然是天下公器,卻離不開私人的敘事角度、個性化的感受與大量生動的細節(jié)。1926年在廈門,寫《奔月》的時候,魯迅就借嫦娥奔月這個古老故事,把自己當時的處境投射到后羿的身上。照魯迅在《兩地書》中的話:“長虹的拼命攻擊我是為了一個女性……那時就做了一篇小說,和他開了一些小玩笑,寄到未名社去了?!眀 高長虹對魯迅的攻擊,被引用在《奔月》里,諸如“你真是白來了一百多回”,“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墮落”,“有人說老爺還是一個戰(zhàn)士”,“有時看去簡直好像藝術家”,而那個忘恩負義在暗地里朝羿放冷箭的逄蒙,被認為是高長虹的形象之寫照。魯迅諷刺幽默的天才,在這部小說集里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
魯迅在《故事新編·序言》中說:“直到1926年的秋天,一個人住在廈門的石屋里,對著大海,翻著古書,四近無生人氣,心里空空洞洞。而北京的未名社,卻不絕的來信,催促雜志的文章。這時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憶在心里出土了,寫了十篇《朝花夕拾》;并且仍舊拾取古代的傳說之類,預備足成八則《故事新編》。但剛寫了《奔月》和《鑄劍》——發(fā)表的那時題為《眉間尺》,——我便奔向廣州,這事就又完全擱起了。后來雖然偶爾得到一點題材,作一段速寫,卻一向不加整理?!眂 這里,魯迅自己說的很可能是《鑄劍》的草稿,因為《鑄劍》是1927年4月3日在廣州寫完的。這一擱起,就放了將近十年,直到1935年底,在不到兩個月里,一口氣新寫了四篇《理水》《采薇》《出關》《起死》?!斗枪ァ飞栽纾瑢懹?934年8月。
魯迅的寫作,大概前后共三十年(1906—1936),一首一尾,就是“《河南》五論”(發(fā)表于《河南》雜志上的五篇文言論文)和《故事新編》,在主張上面,我們也許可以說,從早年立異樹人,到晚年的返本開新。這個轉變中既有一貫的主張,又有對于變化了的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和調整。重要的是,它包含著魯迅一生的思考,這些看法未必能變成某種明確的觀點和判斷,也很難為了讓人容易理解而進行簡單化處理?!豆适滦戮帯氛眠_成了他的這一愿望,魯迅以小說家的敏銳犀利以及小說研究家的淵博通識,別出心裁地處理歷史題材,既不抱殘守缺,也沒有采取歷史虛無主義的方式將民族文化傳統(tǒng)一筆抹殺。
二
魯迅是浙江紹興人,古代稱作會稽,春秋時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向吳王復仇的故事,是這個地方最有名的歷史傳說。復仇也是魯迅一向喜歡的一個主題。魯迅最早發(fā)表的冠以小說之名的作品,既不是《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記》,也不是《小說月報》上的《懷舊》,而是《斯巴達之魂》,它發(fā)表于1903年在東京出版的《浙江潮》,署名自樹,寫的是公元前480年希波戰(zhàn)爭期間,斯巴達王利奧尼達率領三百名勇士在溫泉關集體戰(zhàn)死的英勇故事。三百人里,有兩人因眼病而離隊,其中一人返回,英勇戰(zhàn)死;只有一人,逃回去見他的妻子,而他的妻子為他感到羞愧,當著他的面自殺,此人受到激勵,在一年之后的另一戰(zhàn)役中戰(zhàn)死。這個故事來源于希羅多德的《歷史》,魯迅的《斯巴達之魂》不是對于原著的忠實翻譯,而是用古文復述了這個故事。特別是故事的結尾,突出了幸存者之妻的“死諫”之功,沒有明說令“頑廉而懦立”,但實際上卻是雪恥而后已。魯迅對復仇主題的愛好,還體現(xiàn)于他的散文詩《野草》中,二十四個小標題里,“復仇”竟然占了兩例?!豆适滦戮帯分械摹惰T劍》,應該看作魯迅一生所喜愛的復仇主題的完成,無論是作者本人,還是大多數(shù)評論家,都一致認為《鑄劍》是整個《故事新編》里寫得最精彩的一篇。這篇小說最初在《莽原》上發(fā)表的時候,題名《眉間尺》,動筆寫作在1926年10月,完成于1927年4月3日,《魯迅日記》有明確的記載。眉間尺的父親是鑄劍名匠,王妃產下一塊鐵,國王要用它鑄劍,三年后劍成,王殺了匠人。匠人知道自己必死,所鑄的雌雄二劍,只獻出了雌劍,藏起了雄劍。十六年后,母親告知眉間尺實情,挖出雄劍交付他手后自殺身死,令其復仇。眉間尺既無武功也沒出過門,性格似乎也不具有復仇的剛烈素質,但他遇見一位神秘的黑色人宴之敖者,此人剛毅勇敢,足智多謀,善于復仇。他向眉間尺借劍借頭,后者慷慨給予,毫不懷疑。宴之敖者進入宮廷,成功地砍下王的頭之后,又自砍其頭。沸鼎之中,眉間尺頭、黑色人頭、王頭三頭莫辨。這個荒誕的故事,并不是魯迅虛構的,在魏晉時代的《列異傳》和《搜神記》中,有幾乎完全相同的情節(jié),不足百字,卻是有據可查的歷史傳說。在魯迅筆下,鋪陳為萬言之小說,充分展示了魯迅善于營造氣氛、刻畫人物和敘述故事的超凡本領。至于故事的寓意,卻很難概括,讀完這部作品,我們只能感慨地說:“非有天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無大藝術的產生。”
1936年3月28日致增田涉信中,魯迅曾說:“《故事新編》中的《鑄劍》,確是寫得較為認真。在《鑄劍》里,我以為沒有什么難懂的地方。但要注意的,是那里面的歌,意思都不明顯,因為是奇怪的人和頭顱唱出來的歌,我們這種普通人是難以理解的。第三首歌,確是偉麗雄壯,但‘堂哉皇哉兮噯噯唷中的‘噯噯唷,是用在猥褻小調的聲音?!眃
三
《補天》原先題名《不周山》,寫于1922年冬天,曾收入《吶喊》中?!豆适滦戮帯ば蜓浴分姓f:“對于歷史小說,則以為博考文獻,言必有據,縱使有人譏為教授小說,其實是很難組織之作,至于只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鋪成一篇,倒無須怎樣的手腕?!薄安贿^并沒有將古人寫得更死?!眅
以魯迅對于先秦和漢魏六朝的文獻之熟悉,這八個新編的故事,除了《采薇》出自《史記》外,沒有一篇出自所謂正史,這充分表現(xiàn)出魯迅在官方史料和圣賢傳統(tǒng)之外,重構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意圖。這些來自民間傳說和野史筆記的資料,包括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大禹治水、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墨子非攻止戰(zhàn)、老子出關、眉間尺復仇、莊周起死回生。作為古代的傳說,它們并沒有很高的地位,卻膾炙人口,幾乎所有讀書人都耳熟能詳。但越是這樣的題材,對于別出心裁的功夫越是巨大的考驗,他們充分顯示了魯迅天才的創(chuàng)造力。魯迅一貫擅長的諷刺藝術,在這里運用得爐火純青。每篇的寓意到底是什么,供后人讀者動腦筋去琢磨,而且恐怕也不會止于一種答案。
用魯迅自己的話說,是“神話、傳說及史實的演義”,這“演義”兩個字,非常耐人尋味,與《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隋唐演義》中的“演義”不同,《故事新編》賦予“演義”以熔古鑄今的價值和意義,甚至以顛覆舊有的評價和向來的褒貶為能事,不惜做成翻案文章。比如伯夷、叔齊,《史記》列為七十列傳之首,天下義士和隱士之祖;唐代韓愈還有《伯夷頌》,甚至變成了賢人的代名詞,人人都懂得稱夷齊而貶盜跖。魯迅卻在這篇小說里無情地揭露了他們的虛偽、自私和矯情,延續(xù)了他早年寫的《我之節(jié)烈觀》中批判名教的思想,還有對于隱逸傳統(tǒng)的深刻質疑。1935年1月25日寫的雜文《隱士》,可以當作理解《采薇》的另一個備注?!皾h唐以來,實際上入仕并不算鄙,隱居也不算高,而且也不算窮,必須欲‘隱而不得,這才看作士人的末路?!彪[士這塊招牌,謀隱之人要油漆要保護,魯迅卻想將其噉飯之道的真相揭發(fā)出來。正如魯迅所言:“隱士,歷來算是一個美名,但有時也當作一個笑柄?!薄恫赊薄返慕Y尾,魯迅和讀者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聽到這故事的人們,臨末都深深的嘆一口氣,不知怎的,連自己的肩膀也覺得輕松不少了。即使有時候還曾想起伯夷叔齊來,但恍恍惚惚,好像看見他們蹲在石壁下,正在張開白胡子的大口,拼命的吃鹿肉?!眆
魯迅向來是愛憎分明的,但這并不等于說,在復雜的歷史和文化的遺產之繼承等問題上,總是能夠做出一個非此即彼的判斷和非黑即白的結論??偟膩碚f,大禹和墨子所代表的實干精神,無疑是魯迅所歌頌的“中國的脊梁”,而老子的退避、莊子的油滑,則是他諷刺和批判的,但是事情沒有這么簡單。《故事新編》是一個具有整體寓意的短篇小說集,始于《補天》,而終于《起死》,每一篇的標題統(tǒng)一為兩個整齊的漢字,與《吶喊》《彷徨》相對應。而且,每一篇的主題也并不單一,有的還非常復雜。比如《奔月》里,對于有關逄蒙卑劣行徑的描寫,就暗含著對于高長虹的譏諷,但又概括了形形色色的投機分子、陰謀家和野心家的各種特征?!豆适滦戮帯吩谌〔纳弦沧兓喽耍械拇篌w依據傳說,而有的就別出心裁地加以改編?!捌渲幸策€是速寫居多,不足稱為文學概論之所謂小說。敘事有時也有一點舊書上的根據,有時卻不過信口開河?!?/p>
“小說是真實生活和風俗世態(tài)的一幅圖畫,是產生小說的那個時代的一幅圖畫。傳奇則以玄妙的語言描寫從未發(fā)生過也似乎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睆倪@個意義上講,《故事新編》是傳奇,傳說中的事情未必真的發(fā)生過,有些明顯還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在小說里它們構成藝術的真實,其目的在于揭露人生的真相和人性的真實?!都t樓夢》所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莊子》所謂“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詞”,《聊齋志異》中的花妖狐媚魑魅魍魎,都是這個路子。
四
中國文化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里,面臨三千年以來未有之大變局,遭遇到前有未有的危機,要克服就需要轉型,有勇氣否定過去,才有可能開創(chuàng)未來,而魯迅正是這一文化轉型過程中時代孕育的一位英雄和斗士。
魯迅是一名經驗豐富、講策略、懂戰(zhàn)術、強調依靠韌性戰(zhàn)斗到底的文化斗士,在閑散的氛圍下,斗士總是顯得偏執(zhí)甚至不近人情,但一個民族卻不能缺少戰(zhàn)斗者的護衛(wèi)與開拓,尤其是在危急存亡的關頭。魯迅在這本只有七萬字的《故事新編》里所做的,就是重新思考和評價歷史上的許多重大的是非曲直。
意義不是作品中現(xiàn)成的東西,而是由讀者通過“歸化”式閱讀而生產出來的。文本的解釋沒有邊界,而且一個文本是屬于所有時代的,它的意義是向未來的理解和闡釋敞開的。這是我們今天閱讀《故事新編》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的。
《莊子·達生》中有一則寓言,即莊子在行路中遇到一只骷髏,與之有一個簡短的對話,是《起死》的出處。但在魯迅個人,卻有一次真實的經歷。1924年11月的一天,魯迅遭遇了一名自稱“楊樹達”的青年學生的造訪,不僅無禮,而且直接向他要錢,甚至露出兇相,魯迅懷疑來者是裝瘋訛詐的,不得不“將我的座位略略移動,預備容易取得抵抗的武器”,事后魯迅將這一事件寫了兩篇文章登在《語絲》上,后來知道那人是一個真的精神病患者?!镀鹚馈分械臐h子,叫作楊大,想必和這個“襲來”的楊君有些瓜葛?!镀鹚馈分姓軐W家——漢子這個對立結構,是知識者——民眾這一意義結構的隱喻性表達。鄭家建說:“對這一意義結構的思考是貫穿魯迅一生的思想活動和精神追求。”這個用對話體寫成的故事,因為直接用了莊子和漢子,作為主人公的稱謂,特別易于誤導讀者的理解方向,很多人用這部作品作為魯迅徹底否定和“拒絕”莊子的一個主要的證據。筆者看來,這個新編的故事,既然是小說,并不適合引證去討論哲學和思想問題,如果真的要加以利用,也應該從文學的形式上重新討論一番才能得出適當?shù)慕Y論。古人說不善讀書者,死于句下,意思是不應把書讀得太呆。魯迅與莊子的關系,是一個很值得認真對待的問題,魯迅受莊子的影響,不僅是全方位的,而且深入骨髓,但由于他好說反語,多用諷刺筆調,制造了很多很深的誤解,這里不擬展開討論。
《故事新編》的原創(chuàng)性在于,它把作者寫作時代的生活與古人的生活世界打成一片。古人雖然穿了現(xiàn)代的衣服,說話舉止也完全是今天的口吻,但仍然活在屬于他們自己的那個故事里。那故事早已膾炙人口,讀者一眼就可以認出,正不妨讓射日的后羿天天吃烏鴉肉炸醬面;治水的大禹,隨從是一群黑瘦的乞丐;伯夷、叔齊住在養(yǎng)老堂;出關的老子,講道竟然是陜西腔夾雜湖南口音。
《故事新編》雖然只有七萬多字,薄薄的一冊,卻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深思熟慮的魯迅,從1922年到1935年,從容地寫了十三年之后完成了它。
a 魯迅:《忽然想到》,《魯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13頁。
b 魯迅:《兩地書》,《魯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239頁。
c 魯迅:《故事新編·序言》,《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304頁。
d 魯迅:《魯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659頁。
ef魯迅:《魯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342頁,第412頁。
作者:李秋花,中文副教授,山西工程技術學院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研室主任。
編輯:趙斌 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