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lán)漁樵
關(guān)鍵詞:《浮士德》 瑪加蕾特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 悲劇
《浮士德》中少女瑪加蕾特的愛情悲劇象征著浮士德在追求探索道路上的第二次失敗,是對文藝復(fù)興時期過分追求官能享受和個人主義泛濫的一次否定。不少學(xué)者已經(jīng)從人物性格與行為、宗教與社會背景、歌德本人對愛情的逃避傾向等角度對悲劇成因展開了分析,但是還沒有評論注意到瑪加蕾特作為女性主體對悲劇產(chǎn)生的影響。1947 年,波伏娃出版的《一種模棱兩可的倫理學(xué)》標(biāo)志著她存在主義倫理學(xué)的形成,隨后出版的《第二性》基于存在主義探討了女性問題。波伏娃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的基本內(nèi)涵來自薩特存在主義的“處境”“他者”“自由”三大概念,但是波伏娃基于女性主體的角度賦予其新的內(nèi)涵:女性生存困境、絕對的他者身份、對自由追求的難以實現(xiàn)。有鑒于此,本文將以波伏娃的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理論為指導(dǎo),以女性主體的全新視角揭露原本被忽略的部分,從“處境”“他者”“自由”三個維度對瑪加蕾特的悲劇進(jìn)行解讀,為《浮士德》的文本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視點。
一、處境:鮮花凋敝的悲劇土壤
瑪加蕾特的愛情悲劇作為《浮士德》第二部分的中心事件,真實刻畫了文藝復(fù)興時期德國的民間風(fēng)俗,反映了當(dāng)時中下層女性的生存狀況和社會困境,且指向了孕育她們的悲劇土壤——處境。波伏娃認(rèn)為,“女性受壓迫的根源就在于女性的處境”a,在于女性面對的家庭、鄰人、宗教、社會等種種壓力,她在薩特的“處境觀”的基礎(chǔ)上將其重新廓清為“身體”“宗教”“歷史”三個方面。波伏娃作為存在主義哲學(xué)家,認(rèn)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生成的”,更確切地說是在“身體”“宗教”“歷史”中被逐步確立的身份認(rèn)知。因此,“少女之花”瑪加蕾特的長成與凋敝實際上是根植于“處境”這一悲劇土壤的一種過程。
(一)身體底色
波伏娃說:“如果身體不是一件東西,它就是一種處境,它是我們對世界的掌握和我們的計劃的草圖?!眀她認(rèn)為“身體”是女性感知世界的底色,但是這種“身體”底色往往建立在男性凝視的角度下。值得注意的是,歌德在形容瑪加蕾特時往往使用“花”這一意象,花作為植物的生殖器官被用作觀賞,其天然帶有“性”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是男性凝視下的“性”投射。正如瓦倫廷所說:“朋友們對我大聲矜夸,稱贊什么少女之花?!爆敿永偬氐男彰磁c花相關(guān),“Margaret”是一種纖弱嬌嫩的雛菊,其詞根有少女的意思,相傳只要手持“Margaret”念著自己猶豫不定的事情(喜歡,不喜歡,喜歡……),一片片摘下花瓣直到最后一片就能預(yù)測愛情?!癕argaret”的傳說和瑪加蕾特第一次向浮士德表明心意的劇情具有一致性,可以推測瑪加蕾特“身體”形象的確來自這種纖弱嬌嫩的“少女之花”。但“少女之花”并不意味著完全的純潔,在歌德的詩歌《磨坊主的女兒》中出現(xiàn)的花枝形象就同時帶有貞潔與放蕩的雙重意味,花朵的凋零暗示少女的不潔。浮士德出于滿足情欲的需求誘騙貞潔的瑪加蕾特,造成“好花到底凋零枯萎”的結(jié)局,側(cè)面反映了男權(quán)社會下男性從自我審美旨趣出發(fā)對女性形象的扭曲。在貞潔與放蕩的雙重指向下,歌德賦予的“少女之花”身體底色注定了無論瑪加蕾特貞潔與否,在男性凝視下她也必須走向墮落放蕩。
(二)家庭馴化
瑪加蕾特的悲劇不僅與其身體認(rèn)同有關(guān),也與其“家庭”有關(guān)?,敿永偬氐膯矢冈庥霾]有使其“家庭”減弱父性的主導(dǎo)地位,相反她嚴(yán)厲的母親代替了父親的角色對其進(jìn)行馴化?,敿永偬卦谂c浮士德的談話中提到:“我的母親不論對于何事,都管得很嚴(yán)!并非是她有必要這樣節(jié)儉……我的父親留下一筆相當(dāng)?shù)募宜??!眂波伏娃認(rèn)為母親往往對自身的依附性命運產(chǎn)生不滿,但出于對另一個自己的報復(fù)心理,她將會成為父親的幫兇,引導(dǎo)孩子走上內(nèi)在性道路。瑪加蕾特被長期封閉在家庭內(nèi)部,母親的刻意節(jié)儉讓她認(rèn)同自身的內(nèi)在性和自卑性,更確信自己無法達(dá)到父親的地位,但父親角色的缺失又使她產(chǎn)生了對男性主導(dǎo)的渴望。因此,雖然瑪加蕾特在面對浮士德發(fā)出的邀請時表現(xiàn)得冷淡矜持,“我不是小姐,也不美麗,不要護(hù)送,也能去家里”,但她依舊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渴慕:“今天那位先生是誰,誰能告訴我,我定要酬謝,看上去確是非常英俊……”這種渴慕讓她不能拒絕浮士德提出的任何要求,她絕望地發(fā)現(xiàn)“只要一看見你,不知何故,總要順著你的心,我已為你做了很多事體,幾乎已經(jīng)再不剩什么要做的事”,“他說什么,我只好唯唯”。在這種馴化下,她最終犯下了殺母的罪行:“為了你,我什么事不干?”
(三)歷史恥辱
正如梅菲斯特冷酷的判定,“倒霉不是她(瑪加蕾特)第一個”。歌德在《浮士德》中插入白貝辛的故事作為瑪加蕾特赴死的前奏,其本身帶有“歷史”性。在思考瑪加蕾特的“處境”時,其他女性個體或群體的歷史“處境”也應(yīng)被納入?yún)⒖挤秶N椿橄仍械陌棕愋帘滑敿永偬氐呐笥牙蛩夹猎u價為“這也是她自作自受……不知害臊,不知羞恥”。被拋棄的母親被視為不知廉恥,大眾對此抱以最大的惡意與揣測:“現(xiàn)在她可要抬不起頭來,穿著囚衣去教堂懺悔?!薄俺舻煤埽F(xiàn)在一飲一食供養(yǎng)兩人?!薄吧倌袝阉幕ü诔兜?,我們會在她門外撒碎草?!蔽乃噺?fù)興時期,社會崇尚人性解放和官能享受,但是這種寬容只限于男性。此時已經(jīng)懷孕的瑪加蕾特在聽聞白貝辛的遭遇后終日惴惴不安,在當(dāng)時女性群體的歷史“處境”下,她無法想象生下這個孩子的后果,為了掩蓋恥辱她只能溺死嬰兒。
二、他者:客體對主體的絕對依附
一般而言,“他者”是相對于“主體”而存在的,但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認(rèn)為女性的“他者”地位是絕對的,“她是附屬的人,是同主要者(the essential)相對立的次要者(the inessential)”d。一直以來,男性占據(jù)社會經(jīng)濟(jì)的有利地位,以法律、輿論、威逼為手段不斷要求女性履行其生育職能,最終喪失經(jīng)濟(jì)獨立的地位而甘愿淪為附庸。因此,作為“他者”的女性不得不發(fā)展自己的“利他”性以爭取男性的經(jīng)濟(jì)價值,獲得生存機(jī)會?,敿永偬刈鳛槲乃噺?fù)興時期的中下層女性,其客觀“處境”決定了她不能自在地選擇成為主體,經(jīng)濟(jì)寄生的她只能被迫成為“他者”
瑪加蕾特的“他者”地位集中體現(xiàn)在她的依附性上,這種依附性使她接受了浮士德的錢財恩惠,最終走向墮落。波伏娃認(rèn)為:“凡是個體都力圖確定自身是主體,這是一種倫理學(xué)上的報復(fù)。事實上,除此之外,人的身上還有逃避自由、合成唯物的意圖。這是一條險惡的路,不過這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女性因其不利的“處境”,在長期的供養(yǎng)中尋求了一條依附男性而更容易生存的道路?,敿永偬匾栏接诟赣H,因此她獲得了相對輕松的生活,“我父親留下一筆相當(dāng)?shù)募宜健薄;谶@種生活經(jīng)驗,她在發(fā)現(xiàn)衣柜里來路不明的首飾時也欣然接受:“首飾!貴夫人也可以戴著它……我只要有這副耳環(huán),看上去馬上就變了樣子,你年輕美貌,算得什么?”出于對男性財力所象征的“輕松生活”的向往和渴求,即便“他(浮士德)空許了一切天福,她們卻覺得心滿意足”。在瑪加蕾特接受浮士德所贈首飾的那一刻起,她的絕對“他者”身份就通過依附性被外化放大了。當(dāng)浮士德出于滿足情欲的需求誘騙她時,瑪加蕾特?zé)o法透過這些華美的首飾看見背后的陷阱,她篤信:“殷勤送禮來的人,絕不是壞人?!泵贩扑固匾詰蛑o的口吻形容瑪加蕾特被母親收走首飾時的情態(tài):“她六神無主,她簡直不知所措,思念首飾,晝夜不分。尤其思念送首飾的人?!爆敿永偬卣娴摹坝绕洹彼寄钏褪罪椀娜藛??實際上,瑪加蕾特作為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無論如何也無法通過首飾對素未謀面的男性產(chǎn)生愛情,她思念這個人,完全基于“送首飾”這個因素?,敿永偬貙Ω∈康伦畛醯目誓?,更確切地說是她對成為“貴婦人”的渴望。在“擅長拉皮條”的瑪爾太夫人的鼓勵與引誘下,瑪加蕾特從偷偷佩戴首飾到與浮士德幽會結(jié)合,最終一步步走向了墮落的深淵。
三、自由:負(fù)罪與贖罪的自欺困境
薩特認(rèn)為,自由往往通過苦惱表現(xiàn)出來,因此主體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遭遇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境時,會主動尋求某種自欺性的出路,波伏娃認(rèn)為這種自欺性在女性身上尤為明顯。在社會大眾尤其是男性的目光中,女性具有某種神秘主義的內(nèi)在——女祭司、密涅瓦、土地、海洋都隱喻了女性的性征。這種“向宗教性”助推了女性在困境中的自欺傾向,并具體表現(xiàn)為“虔信”?!叭耸乐械哪腥藦母旧险f也是一種動物,他的肉體遲早會滅亡,他也無法獲得永恒的價值……女人崇拜男人,男人崇拜天主,如果女性依附于天神,那么她就能與男人平等甚至獲得高于男人的地位?!爆敿永偬鼐褪且晃弧膀拧钡呐裕璧略凇陡∈康隆分胁恢挂淮螐?qiáng)調(diào)過她對天主的忠誠:梅菲斯特在初遇時就評價她“神父也說她無罪可言……這姑娘真正清白無辜”;她在與情人的幽會中也時時表達(dá)自己的基督信仰,當(dāng)浮士德表現(xiàn)出對天主信仰的無謂態(tài)度后,她立刻說“這可不行,必須要信”;她扯下花瓣預(yù)言愛情,但這種行為實則帶有某種“神讖”意味。因此,瑪加蕾特在遭遇浮士德的背棄,在面對好友莉思辛對未婚先孕的譴責(zé)時,自然而然地選擇向圣母、天主懺悔告解,以其“虔信”尋求“贖罪”。當(dāng)然,《浮士德》的末尾,瑪加蕾特的確成功獲得了天主的寬恕,但值得深思的是,“贖罪”的前提是瑪加蕾特的“負(fù)罪”,她的罪行真的得到了解除嗎?她究竟是得到了完全的解脫還是陷入了更深的自欺困境?
(一)無法解除的負(fù)罪
歐洲詩歌中不乏信仰得救的女性形象,如引導(dǎo)但丁游歷天國的貝雅特麗采、召喚彼特拉克走向詩歌最高峰的勞拉。不同于這些女性形象,瑪加蕾特是以“贖罪女”的身份來到天國的,天主饒恕她罪行的前提是她的行為被判定為有罪。在此維度上,無論天主是否饒恕她,她犯下的殺母、殺嬰的罪行始終存在?,敿永偬氐母绺缤邆愅⒃谂R死前說:“即使天主能對你恕罪,你也要不齒于人類。”作為同胞哥哥的瓦倫廷無法理解瑪加蕾特的苦衷,對女性失貞抱有最大的惡意,這客觀上反映了社會大眾對女性犯罪的看法——女性的罪行是不可饒恕的。因此,無論從宗教邏輯還是社會輿論的角度出發(fā),瑪加蕾特的罪行都沒有得到解除。
(二)完全利他的贖罪
帶著不可饒恕的罪行,瑪加蕾特在面對情人營救時甘于“贖罪”,但這種“贖罪”完全是利他性的。波伏娃認(rèn)為:“女性由于自己的罪,釋放出邪惡的自然氣息,贖罪是在一種神圣的狂歡中完成的……殺死她,輪到她們釋放神秘的但有利的氣息。”對于浮士德而言,瑪加蕾特的“贖罪”為他的信仰得救搭建了天梯,但是對于瑪加蕾特自己而言,她在完成“永恒的女性,領(lǐng)我們飛升”的使命后將永遠(yuǎn)背負(fù)罪行,承受浮士德向上的反作用力。“永恒女性由感性形象上升為理性精神的過程中,她們的形象與精神被固化,逐漸在失去自我意識中死亡?!眅瑪加蕾特也許意識到自己的“負(fù)罪”與“贖罪”無法真正得到自由,因此她不斷呼喚求助,陷入自欺的困境:“天父!救救我!我是你的!天使們!神圣的大軍,請保護(hù)我,在四圍安營?!钡撬摹摆H罪”也只是歌德感到愧疚的施舍,宗教無法拯救她的肉體,無法解除她精神的“負(fù)罪”,更無法解決后來女性的愛情悲劇。瑪加蕾特不是那“倒霉的第一個”,也注定不是最后一個。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的視角,以“處境”“他者”“自由”三個維度解讀了《浮士德》中瑪加蕾特的愛情悲劇,最終得出結(jié)論:難以掙脫的生存處境、絕對依附的他者地位、女性“虔信”的自欺傾向,都使得瑪加蕾特?zé)o法自在做出正確的選擇。作為浮士德信仰得救的中介,她背負(fù)著永久的罪行陷入了“贖罪”的自欺困境。在此維度上,瑪加蕾特的悲劇始終無法避免、無法解脫、無法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