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婕佑
作者自畫
我喜愛花,滿院子都是我種下的春天。我認為我和野菊格外的相似,同樣的默默無聞而又不服輸。我熱愛大自然,愿意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我著迷于蘇軾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浸泡在李商隱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遨游在趙師秀的“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我愿意攀登那座名為“夢想”的高山,成為一名作家。
這是去年秋間的故事。
我家門前有一大片田野,每到晚秋,它就是金燦燦的一片,其中還摻雜著幾縷白色,是野菊。
白色的小花在田野里努力向上生長著,不畏風雨,不畏困難。在金燦燦的田野中,這少量的白色是多么的珍貴啊!它是潔白的,它是純凈的,它是懵懵懂懂卻不服輸?shù)摹N覒涯钪瞧咨粫r便會去田野里走走,尋找著那抹白。我喜歡看野菊,我歡喜看繁花。我陰郁于灰蒙蒙的天空和狹窄的小巷,我思念著白色,如同身處陰暗的人等待著星光到來。我望著這片田野,白花與我對語。我了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語言一樣。
我快活地站在那片田野前。度過了一個月,兩個月,我留念于這星星點點的白色。野菊點亮了我心中的那盞燈,野菊為世界增添了一抹色彩,野菊是大自然贈予我的美好。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野菊是自然的子女。
我天天望著田野里野菊的生長。看它怎樣伸開那白如玉般的花瓣,散發(fā)那令人陶醉的馨香,又怎樣漸漸枯萎,跌落到泥土里去,讓清甜的香味與污濁泥濘散發(fā)的腐臭味糾纏不休。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luò),嫩芽。我喜歡任何時候的它,不論是雨聲漸密或是烈陽高照。
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陽光里伸出手去輕輕折下兩朵嬌嫩的小白花,將它移植到了我窗前的小花盆里。我拿野菊來裝飾我這陰沉沉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野菊來比喻純真的感情,我要借野菊來比喻蔥郁的年華。我囚住這野菊如同囚那華麗的金絲雀,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
白色的野菊擺在我案上了,它仍然向陽而生,仍然充滿了活力,并且比在田野里更生機勃勃了。我不禁嘆了口氣,可心中仍有些不安。
每天早晨起來時,我都能看見它的身影。我卻不由得有些失落,將它囚于這花盆之內(nèi),白色的小花仍舊開在我的窗前。它漸漸失去雪白的顏色,花瓣上爬滿了皺紋,變成枯黃,變得嬌弱,好像微風一吹,就會倒似的,這與之前倔強的它截然不同。我漸漸不能原諒自己的過失,把在田野里生長的植物移鎖到黑暗的室內(nèi)。我漸漸為這病損的枝葉可憐,漸漸為這蔫蔫的小白花感到惋惜。雖然我惱怒于它的固執(zhí),絕情,但我仍是下不了決心將它封在這小小的房間內(nèi)。
第二天,我捧著花盆,來到熟悉的田野將野菊又種了回去。離開陰暗的房間,野菊恢復了自由,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再次來到田野邊散步,望著如雪般的野菊,我心中又一次涌起了陣陣快意,只不過這一次,摻雜了愧疚。
不知這次與它見面時,它會怪我嗎?
(指導老師:譚艷萍)
創(chuàng)作感悟
去年秋間回老家的時候,看見了金燦燦的田野,以及那似曾相識的野菊,那抹白忽然間喚醒了我塵封許久的記憶。
曾有一段時間,我格外喜歡花,看見綻放著光彩的花就忍不住摘下來,卻加快了它們的死亡。
忽然想起有許多人,或許曾與我一樣,為了片刻擁有而傷害這小小的生命。
我想以這樣的形式告訴大家,花自然是美麗的,它的花瓣或許讓我們得到了視覺上的滿足,它的香氣或許沁人心脾。但我們都不應(yīng)該因為自己的一己私欲而破壞這份美麗,我們應(yīng)該讓花盛開,而不是摘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