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羽
落葉歸根,當夏的一樹繁華落盡,光禿枝丫訴說秋的深沉,并做冬的預告,落葉枯黃,散落一地,為春夏的蔥蘢歡歌,為獨屬秋的美麗而鼓掌。誰知,希望就這樣生長。
金秋收獲,往往沉甸甸的,而我卻覺虛無縹緲,了無希望。學習成績也似逆水行舟,停滯不前繼而緩緩下滑。
曹勛詩言:“寂歷秋風晚,閑庭落葉深?!眱簳r小區(qū)后有一片小樹林。到了秋天,便落葉滿地,鋪成金黃故事,后來小區(qū)改造卻將其抹去。我依舊盼望著秋天,盼望著落葉,卻再沒見過那般真實的童話故事。又是一年秋天,我想去尋落葉盛景,也算學習生活之余的調(diào)劑。
行至林深處,靜觀盛景。葉落輕聲,遠望,一眼不盡。落葉將林間小路染上色彩,裹挾著沉淀的黃,深深淺淺,而陽光斑斑駁駁映出一地碎金,于金黃間又有一點未脫的綠色,混跡其中,躲躲藏藏。若非仔細望去,竟是一點也發(fā)現(xiàn)不了。綠色的生機,是希望,原來希望從未泯滅,只是在你逆風而行時深藏。待你發(fā)現(xiàn)它,再鐫刻心中,展翅翱翔。近觀,拾起一片從繁華跌落的美麗,細數(shù)刻在骨血的脈絡,撫摸干枯的脆弱——它鮮活依舊,仍存幾分柔軟。仿佛希望在手中生長,那種綢緞的質(zhì)感,在深秋,依舊。此時,所觀之盛景,令人體會安靜、安然,一種閑適的境界。
秋高氣爽日,落葉獨喃喃。蘇軾曾說:“至言不繁?!笔廊俗非蟾魇礁鳂踊ǖ拿利悺⑾銡?、高潔品質(zhì),我卻獨矚目落葉代表的希望,繁華與碩果。世人常驚奇,落葉怎跟希望沾邊?似乎落葉就是希望的反義詞。的確,它沒有迎春花的討喜,它沒有梅的傲骨,沒有木棉的熱烈,也沒有蓮的脫俗,它只是紅塵中微小的,微小的,一粒塵埃。微小到無人欣賞,無人問津,無人理睬。誰知,希望也曾深藏。
而人又何嘗不如此?于世間,多似一顆微小的塵埃,我們生而為人,一定要活得精彩,即使你極微小,無人欣賞,也要努力向上,生命的意義在于無時無刻不在奮斗,而活著的意義,除了走向死亡,更要在沿途停留,邂逅屬于你的溫暖與美好。每個人都深藏希望,只是有人外露,有人內(nèi)斂。每個人都深藏力量,只是有人在你看得到的地方綻放,有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努力生長。不必去爭奇斗艷,只體會安然,像落葉那樣。
輕踏遍布落葉的林間,聽足下清淺的沙沙聲,聆聽它們的生命樂章,體會落葉的力量,體味紅塵中細小的溫暖與美好,毫不起眼的滿足與安然,希望,就這樣生長。
(指導老師:王建平)
鏈接
至言不繁
出處:宋·蘇軾《與孫運句書》:近見江南老人,年七十二,狀貌氣力如四五十人,問其所得,初無異術(shù),但云平生習不飲湯水耳。常人日飲數(shù)升,吾日減一合,今但沾唇而已。脾胃惡濕,飲少胃強氣盛液行,自然不濕,雖冒暑遠行亦不念水。此可謂至言不繁。
要言不煩也。(《三國志·魏書·管輅傳》裴松之注引《管輅別傳》)
意思是說話行文要簡練不煩瑣。
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jīng)》)
用辭簡要而表達的意旨豐富,述事淺近而曉喻的意思深遠。
妙論精言,不以多為貴。(宋·歐陽修《六經(jīng)簡要說》)
高妙的論述和精粹的言辭,都是簡要的,繁多是不足貴的。
文簡而意深。(宋·歐陽修《論尹師魯墓志》)
文辭簡約而意旨深遠。
言淺而思深,意微而詞顯。(清·薛雪《一瓢詩話》)
語言淺近而思想深刻,意旨幽默而文詞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