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
摘要:漢語史上表“思念”這一概念的詞主要有“思”“念”“懷”“想”。通過對語料的歷時調查發(fā)現,先秦至西漢時期表“思念”義以“思”為主,“想”于西漢時期出現;直到唐宋時期,“思”仍占“思念”義主導地位;元明清時期“想”與“思”競爭,“想”成為表“思念”義的通語詞。在現代漢語方言中,“想”在南北方均有使用,且分布較廣,“思”“念”“憶”僅在南方地區(qū)使用。
關鍵詞:“思念”義;共時;歷時
“思念”是“對已離別或不再有的人、事物,心中一直顧念,希望見到的一種情感取向”。[1]漢語史上表“思念”義的詞主要有“思”“念”“懷”“想”。①關于“思念”語義場中詞的更替和發(fā)展,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成果。種俊娥[2]和錢慧[3]從“思念”義出發(fā),根據各詞語法搭配情況進行辨別,關注點在共時層面,沒有探討其歷時演變。
本文認為已有較多研究關注不同時期的共時描寫,缺乏從歷時的角度對該語義場詞語更替演變的深入探討。本文嘗試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歷時演變與共時分布相結合的方法考察“思念”語義場的發(fā)展變化。
一、先秦至西漢
先秦時期表示“思念”義的核心成員詞為“思”和“懷”,但“思”的用例遠超過“懷”?!澳睢碧幱凇八寄睢绷x邊緣,“想”之“思念”義于西漢時才出現,且用例不多。
“思”本義為“思考”?!墩f文·心部》:“思,容也。”“思念”由“思考”引申而來。在語義上,“思”凸顯[程度:一般]要素,前面常出現具體的時間名詞短語加深“思念”程度,如“三日”“三年”等;對象上多表示對人、物的懷念。從語法功能上看,“思”多為及物動詞,賓語為具體名詞,也有少數用例賓語為抽象名詞。如:
(1)懷弗聽,曰:“吾思父,不能顧矣?!保ā秶Z·楚語下》)
(2)今趙孟相晉國,以主諸侯之盟,思長世之德。(《國語·晉語》)
《說文·心部》:“懷,念思也。”段注:“念思者,不忘之思也?!薄皯选北怼八寄睢敝黧w多為人臣、百姓。在語法上只有及物動詞的用法;語義上表達對人或事物長時間的思念,凸顯[時間:持續(xù)性]要素,主要表示對抽象事物的思念,表對人的思念時側重于有德行的人。
(3)是以賢者榮其名,而長老說其禮,民懷其德。(《呂氏春秋·紀》)
《說文·心部》:“念,常思也?!闭Z義上“念”表示對人和事物不間斷、反復的思念,凸顯[時間:持續(xù)性][程度:強][結果]這三個要素?!澳睢眴斡帽怼八寄睢倍喑霈F在《詩經》中,可直接加“思念”對象。既可以是抽象事物,也可以是具體的人。如:
(4)念彼共人,涕零如雨。(《詩經·小雅·小明》)
“想”本義為思索、思考?!墩f文·心部》:“想,冀思也?!薄痘哿找袅x》卷二十五“想得”注引《玉篇》云:“冀,謂心有所希求也。”可見,“想”是心中抱有希望,有目的地進行思索、考慮?;谛睦砩系南嗤ㄐ?,“想”由“思考”引申出“思念”?!跋搿痹谡Z義上凸顯[時間:短暫性]要素?!跋搿北怼八寄睢弊钤绯霈F在西漢時期,出現頻率不高。
(5)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漢·李陵《答蘇武書》引自《漢語大詞典》)
二、東漢至魏晉
這一時期,“思”占主導地位,在南北方文獻中均有大量用例,可知“思”為該時期表“思念”義的通語?!澳睢眱H次于“思”?!八肌薄澳睢睒嫵傻碾p音詞數量較先秦時期有所增加?!皯选薄皯洝碧幱凇八寄睢绷x的邊緣,用例以北方文獻為主?!跋搿钡挠美欢?,以南方文獻為主(見表1)。如:
(6)人想王荊產佳,此想長松下當有清風耳。(《世說新語·言語》)
(7)晝夜想念,情不能已。(南朝蕭齊求·那毗地譯《百喻經》卷四)
“思”的語法功能不斷完善,可作定語,如“思鳥”“思士”等,還可受“追”“不”“頗”“咸”等副詞修飾。“思”的搭配對象比較復雜,其后出現的具體事物較西漢時范圍明顯擴大,且新增兩個雙音詞“思戀”“思慕”。如:
(8)人鬼忿毒,咸思劉氏。(《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9)聽樂不樂,食旨不甘,思慕之心,未能絕也。(《淮南子·本經》)
(10)別有王孫公子,遜遁容儀;思山念水,命駕相隨。(《洛陽伽藍記》卷2“正始寺”)
“念”在東漢時期主要集中于東漢佛經文獻,常表示在心中思念佛、道等,因此在搭配上更偏向抽象事物。魏晉“念”的語義范圍擴大至故鄉(xiāng)、山川等,出現雙音詞“感念”“憶念”,且語法功能有所發(fā)展,出現不及物動詞用法,還可受“不”修飾。如:
(11)朝常念道,晝常念德,暮常念仁,既無一事矣。(《太平經·壬部》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
(12)又室家見戮,不念子胥,可復北面乎?(《資治通鑒·漢紀》)
“想”的用例較先秦時期有所增加,并發(fā)展出及物動詞的用法,但“思念”的對象比較單一,限于具體的人。在搭配上,組成雙音詞“想念”。
這一時期“懷”的語義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是側重對具有某種品格之人的懷念。語法上,“思念”的對象可以不出現,發(fā)展出不及物的用法。如:
(13)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苦寒行》)
三、唐宋時期
據統(tǒng)計,唐宋時期“思”在“思念”語義場仍占主導地位,且多為單獨使用;“念”次之;“懷”“想”的用例有所增加,且“懷”使用地域有向南方發(fā)展的趨勢,但不明顯(見表2)。
“思”變化不大,以單用為主,且多是出現在書面語較強的文獻中?!澳睢钡摹八寄睢睂ο筮M一步抽象化,賓語出現與時間、恩情有關的抽象名詞。如:
(14)鳴蟬游子意,促織念歸期。(《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想”這一時期表“思念”義[程度:一般]這一要素凸顯,賓語范圍擴大,包括人、故鄉(xiāng)、家鄉(xiāng)的風月、故國等。如:
(15)撫枕愁華鬢,憑欄想故鄉(xiāng)。(《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全唐詩》卷286)
四、元明清時期
這一時期,“想”的用例激增,成為“思念”義的主導成員?!八肌薄澳睢钡氖褂妙l率有所下降,表“思念”義多以雙音詞為主。二者處于向構詞語素過渡階段。“懷”表“思念”義仍以單獨使用為主,為“思念”義的邊緣成員(見表3)。
據表3可知,“懷”的使用范圍縮小至長江流域,在本文所考察的北方代表性文獻中,無一例“懷”,而南方代表性文獻中“懷”使用頻次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紅樓夢》中“懷”皆為襲古。在語體上,“懷”多出現在書面語中,帶有一種典雅之風。同時,南方“思”“念”的使用頻率已超過北方,并且多以雙音詞的形式出現,但仍有單用表“思念”義的情況。如:
(16)思念舊國,何日忘之!(《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想”在此時期發(fā)展迅速,南北方均有大量用例。不僅用量遠遠超過“思”“念”,而且搭配對象日趨豐富,語法功能不斷完備?!跋搿奔瓤蓡伪怼八寄睢?,也可組成雙音詞如“想念”“想慕”等。當“想”強調“思念”這一動作在時間上的持續(xù)性,前面會加上“終日”“日夜”等時間狀語。在搭配上,“想”的賓語多以人稱代詞為主。
(17)你見了他,且莫說師父有難,只說師父想你哩,把他哄將來。(《西游記》第三十回)
五、“思念”義的共時分布
根據《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及《中國語言地圖集》,現代漢語方言主要用“想”“念”表示“思念”?!跋搿痹谀媳狈骄惺褂?,且分布較廣,說明其確為通語詞。“念”基本都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qū),集中分布在廣東、福建,以粵語、閩語使用最多,吳語和贛語次之?!八肌薄皯洝眱H出現在廣東、福建二地,集中于客家話和閩語。“懷”未見使用(見表4)。
根據漢語“思念”義詞的共時分布情況,從歷史演變角度可做出如下解釋。
“念”在唐宋以前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區(qū),唐宋之后有逐漸南移的趨勢。這與當時的政治背景有關,“唐中期粵北大庾嶺的開通以及后來的安史之亂使得贛粵成為北方移民南下的新通道”。[4]元明清時期,南方地區(qū)“念”的使用頻率超過北方地區(qū)。
“想”在現代漢語方言中分布點部分與“念”“思”重合。此外,“想”在北方地區(qū)還有分布點,可知“想”有很強的生命力。元明清時期政治中心雖然在北方,但全國的經濟重心在南方,尤其是“珠三角”,經濟繁榮,商業(yè)發(fā)達。這為“想”北上成為通語提供了條件,且“想”所出現的題材多是口語性較強的小說?!八肌弊鳛橥ㄕZ詞向南隱退至東南沿海一帶,加上山脈的阻隔,地區(qū)相對比較封閉,語言也具有存古性,“思”便保留在粵語中。
六、結語
唐宋以前,“思念”語義上一直是“思”占據主導地位,“思”在語義上搭配對象范圍最廣,語法功能也日趨完善;“念”緊隨其后,可以表示對抽象事物的思念,語法上有及物與不及物的用法;“懷”處于“思念”義邊緣,特指對有高尚品格之人的思念;“想”的“思念”義出現較晚,使用頻率和用法都處于發(fā)展階段。唐宋時期,“思”的變化不大;“念”的搭配對象進一步抽象化;“懷”書面語色彩濃烈;“想”的語義范圍擴大,為后來與“思”競爭做準備。元明清以后,“想”的語法功能逐漸完善,成為“思念”義的主導詞;“思”“念”處于向構詞語素過渡的階段,多以雙音詞形式出現;“懷”更多出現在書面語中。“想”在現代漢語方言中為通語詞;“念”因政治變動、人口遷移,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因地理位置的緣故,閩語、粵語具有存古性,“思”得以保留至今。
注釋:
①參見王鳳陽(2011:819)“思 想 懷 念”條。
②括號外為出現總次數,括號內為雙音節(jié)數量。
參考文獻:
〔1〕陳平.古漢語心理動詞詞義演變研究:以《世說新語》和《南齊書》為例[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2〕種俊娥.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狀態(tài)心理動詞概念場研究:以《搜神記》和《世說新語》為例[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5.
〔3〕錢慧.先秦心理動詞語義演變研究:以《詩經》《荀子》為例[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16.
〔4〕王洪君.兼顧演變、推平和層次的漢語方言歷史關系模型[J].方言,2009(3):20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