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新
武漢市光谷實驗中學校長,湖北省校長協(xié)會初中分會秘書長,湖北省第二批“荊楚教育名家”成員,華中師范大學等高校研究生兼職導師,國內“幫教育”的倡導者,著有《為何而教》《教育是幫的藝術》《幫教育:一位校長對教育的理解》等書。
對于人類來說,生活是生命的活動,是生命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生存而采取的行動,涉及價值、意義和幸福感。生命的久遠和生命活動的無限,讓我們總是無法準確地描述生活或定義生活。
在我看來,生活在形式上是一種活動或場景,在本質上是一種感覺,一種求真、求善、求美的感覺。所以,倘若你理解了生活,你就會發(fā)現,課堂本身也是一種生活。課堂生活作為生活的一種,應當具備生活的基本特征,所以,求真、求善、求美也是課堂生活的核心。
課堂生活作為一項活動,會涉及課堂中的所有事件和元素,如課堂教學、課堂紀律、課堂作業(yè)甚至課桌、門窗、座位等,還有各種情緒和學習氛圍,而人是其中的核心。因為沒有人的參與,活動就不會發(fā)生。課堂不是教室,而是教室里的活動,甚至會是教室外的活動或場景,比如第二課堂、生活課堂、社會課堂等。
課堂本是一種生活,其源于生活也為了生活,但當我們將視線移向當下大部分中小學的校園時,可能會發(fā)現,課堂上只有書本、作業(yè)和考試,難以聽到歌聲、笑聲、讀書聲。
課堂與課程是相關聯(lián)的。有什么樣的課程,就有什么樣的課堂。當光谷實驗中學的“幫教育”朝向一種“看得見”的生活實踐教育時,我們更相信“課程即活動”的課程觀,強調課程和課堂的核心指向人,指向人的成長。事實上,“幫教育”更強調“只要能讓教育發(fā)生,一切皆課程”的課程觀。
我們提出“課堂生活”的概念,其實是在強調將課程和課堂作為一種生活,關注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關注的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當下的幸福感,而不是過度的訓練和試卷上唯一的答案。這正如菲利普·W.杰克遜在其《課堂生活》一書中所說的“教育進步的路徑更像是蝴蝶的飛行軌跡,而不是子彈的路徑”一樣——子彈的路徑是直奔結果的,蝴蝶的飛行才有一路的風景。
在課堂上,教師要相信知識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給學生成長的動力,讓其能夠自發(fā)自主地學習。而這種成長動力,一定是基于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層面的升華和改變,是一種“心靈的轉向”。
杰克遜在其《課堂生活》一書中提出了“隱形課程”這一概念,意味著隱形課程會在課堂上發(fā)生,并會指向教室內外的環(huán)境與活動等。教室環(huán)境會影響課堂氛圍,這種氛圍事實上也是一種課堂生活?!耙驗榻淌也粌H僅是指教學樓上那一間間房子,教室更重要的指向是知識,是真善美,是生命的成長。一間教室有多大,不是取決于那一間房子的空間有多大,而是取決于教室里每個人的夢想有多大?!?/p>
當我們如此去理解一間教室,教育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師在課堂上便會聽到更多生命拔節(jié)的聲音。人是追求意義的動物,人更關心的不是“是什么”而是“為什么”,并且為意義而戰(zhàn),累并快樂著。所以,我們才會意識到,今年“如期的六月”校園活動的標題并不重要,重要的應當是標題下的文字:“卓越樓前,烏桕樹下,春天把花開過就告別;夏荷出水,六月如期,而今我們留戀又等待。我們將告別八年級,我們將進入九年級,我們要歌唱這如期的六月。”這些文字會讓教育更好地發(fā)生。
如何讓教育發(fā)生和讓教育更好地發(fā)生,是隱形課程所關心的,更是“幫教育”所關心的,而生活總能給人以啟示。所以,無論是校園活動還是課堂活動,倘若教育沒有發(fā)生,就不會是校園生活和課堂生活,而且我們還要繼續(xù)追求讓教育更好地發(fā)生。
責任編輯/曹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