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古人傍水而居,遠離了水便無法生活,所以史前文化大都產(chǎn)生于大河邊。我們山東半島的土著居民,歷史上稱東夷人,最早以射獵為生。山東丘陵在早期樹林、草叢、水源都很豐富,自古以來各類動物很多,諸城出土有恐龍骨骼,高密膠河流域南曲村附近多次出土猛犸象化石、各種動物的骨骼,并有完整猛犸象牙化石,現(xiàn)存高密博物館。
東夷很早就具備涉獵的本領,夷拆開就是大和弓。據(jù)史書記載,東夷是黃帝長子少昊和伏羲氏的后代,而考古發(fā)現(xiàn)東夷文化要比史書記載早得多。幾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原始東夷人生活在沂源溶洞里,靠采集、獵魚為生。大約10萬年前,隨著種群擴大,沿沂河、沭河逐日而下,慢慢擴展到山東中部、東部,《山海經(jīng)》里就記載了我們東夷的“夸父追日”的傳說。東夷早期有著對太陽的崇拜,太陽俗稱三足烏、金烏,早期的畫像里都是圈內(nèi)一鳥,如馬王堆漢帛畫;還有直接用鳥代表太陽的,如漢磚上“后羿射日”故事。東夷這種鳥的圖騰,很可能源自最早對太陽的崇拜,慢慢演化來的。大約1萬年前,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東夷人開始了定居生活,采集打獵、馴養(yǎng)家畜、種植作物。再到8500年前,逐漸形成了族群,這些族群經(jīng)過長期的定居生活,都掌握了一定的生活能力,除了傳統(tǒng)的木器、石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了燒制陶器的技巧,這是人類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進步。
陶器是用黏土作原料,經(jīng)800℃—1000℃高溫燒制而成,隨著史前人類工藝的不斷完善和成熟,成型方法有泥條盤筑法、輪制法、捏塑法、模制法等,材質(zhì)出現(xiàn)了紅陶、彩陶、黑陶、灰陶、白陶、硬陶、釉陶等。在器形方面,各國、各地區(qū)都有一個由器形簡單、器類少到復雜多樣的發(fā)展過程。從器物的造型看,除以幾何體為主外,還有人形、動物形、植物形或某種工具形(如仰韶文化所見船形壺)等。常見的器形有罐、缽、盆、碗、釜、鼎、豆、盤、杯、瓶、鬲、大口尊、缸、勺、鬶、觚、背壺、尖底瓶、鏤孔高柄杯等。從用途上可分為烹飪器(罐、釜、鼎、甑、鬲、斝等)、飲食器(缽、碗、豆、盤、杯等)、汲水器(罐、尖底罐、背壺等)、燒水器(罐、鬶、盉等)、貯器(罐、甕、缸、大口尊等)。其中同一功能、同一器類,又有多種不同造型,而不同地區(qū)、不同考古學文化或同一考古學文化不同時期(早、中、晚),其造型也各異。
濰河流域地區(qū),目前出土最早的陶器出自寒亭的前埠下文化遺址,屬后李文化,距今約8500—7500年。而高密境內(nèi)出土的最早的陶器是大汶口文化時期,距今約 6500—4500年,濰河流域、膠河流域都有該時期文化遺址。大汶口陶器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發(fā)展為輪制陶器,出現(xiàn)了硬質(zhì)白陶,高密境內(nèi)出土的若干陶器極具該文化時期的特色。
大汶口時期陶器
山東博物館藏有大汶口紅陶獸形壺(圖1),高21.6厘米,長22.4厘米。此器具1959年出土于泰安大汶口遺址,為夾砂紅陶酒器,近似豬形,背部有弧形提手,尾部有注水口,可受水,嘴可出水。整體打磨光滑,光潤亮澤,腹部鼓起加大容積,四足聳立方便加熱。造型美觀,既有對動物的模仿,又有實用價值,顯示了史前人類別具匠心的藝術構思和極高的藝術水平。紅陶獸形器現(xiàn)為山東博物館十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隨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養(yǎng)殖業(yè)的繁盛,貧富差距日益明顯,而用象征財富的豬、狗陪葬也日益盛行。富人的墓葬里,整豬、整狗、豬頭、豬下顎都是常見的陪葬品,膠州三里河遺址一大汶口墓葬里豬下顎骨多達32個。豬、狗不但是財富的象征,也和當時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所以在各種陶器上出現(xiàn)它們的形狀也就不足為怪了。
大汶口文化時期黑陶豆(圖2),高密博物館藏,高14.2厘米,口徑20.2厘米。泥質(zhì)黑陶。淺盤,盤口沿外折,高圈足,足上有鏤孔,通常成偶數(shù)組合。豆是早期的一種盛食器,高圈足上面的陶盤常常用來盛放肉或其他食物。后期發(fā)展為木制、青銅制,青銅豆常常作為禮器,用來祭祀。
大汶口文化時期黑陶杯(圖3),高密市博物館藏,高14.1厘米,口徑7.8厘米。泥質(zhì)黑陶,長高頸,口呈喇叭形,扁鼓腹,底下收,小平底,長高頸設計的弧度,適合于用手抓握,外形美觀,講究實用。
大汶口文化時期黑陶高柄杯(圖4),高密市博物館藏,高17.3厘米,口徑8.1厘米,底徑7.1厘米。高柄杯,飲酒器,為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晚期新出現(xiàn)的器形。細泥質(zhì)黑陶,侈口,折腹,細高柄,柄鏤空雕刻三角形紋,下附覆碟式杯座,器表無釉,面烏黑發(fā)亮,胎薄而質(zhì)地堅硬,體現(xiàn)了一種單純質(zhì)樸的極致之美,具有極高的藝術性。這種高柄杯的形制也一直沿用至今,目前社會上仍在廣泛使用。
龍山文化陶器
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4000年,這個時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相當發(fā)達,家畜、家禽的數(shù)量增加,羊的數(shù)量增加最為明顯。它繼承了大汶口文化在石器制作上的工藝,同時開始制作大量的骨器,制玉工藝開始興起。陶器方面,龍山文化的蛋殼黑陶和拋光白陶最為典型,它們是龍山文化制造業(yè)最為成熟的代表,達到了史前制陶工藝的巔峰。
龍山文化白陶鬶,高密市博物館藏,高33.4厘米,最大寬14.4厘米,厚12.9厘米。鬶作為燒水容器,既實用又美觀。長頸,三足,口如鳥喙,朝天上揚。腹部有凸弦紋。東夷人崇尚鳥圖騰,把自己喜愛的鬶做成各種各樣的禽鳥形象,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鬶是原始先民用來燒水的容器,以三足鼎立的穩(wěn)定性原則為基礎,創(chuàng)出三個袋形錐足,具有增加受熱面積以縮短烹煮時間的作用。
龍山文化時期單柄黑陶杯(圖5),高密市博物館藏,高13.5厘米,口徑8.7厘米,底徑8.5厘米,腹徑11.1厘米。蛋殼黑陶的典型器具,聲如鐘,硬如瓷,陶胎薄如雞蛋殼。胎薄而且均勻,顏色單一純正,三足鼎立。部分器壁隱約可見快輪旋轉時形成的細密細弦紋。
岳石文化時期
岳石文化距今約3900—3500年,出土以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為主。相比于龍山文化,它在生產(chǎn)力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制陶業(yè)上卻有了滑落。較之龍山文化陶器,岳石文化陶器更加古樸典雅、厚重實用,實用性增強,觀賞性不足。這一時期的陶器主要有尊、子母口罐、三足笢、卷足笢、豆、壬、鼎、岔、杯及大量蘑菇狀鈕的器蓋。一些泥質(zhì)陶器上還繪有朱色圖案,也有用紅、白、黃多彩兼施的云紋彩繪陶。甗,岳石文化時期的主要炊器,數(shù)量奇多,已發(fā)現(xiàn)者多為腰以下部分,完整者甚少。
岳石文化陶尊(圖6),高密膠河流域發(fā)掘出土,尊是一種盛酒器,后來逐漸發(fā)展為禮器。此尊,器身上有兩道圓弧,保存完好,是高密地區(qū)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岳石文化完整器,極其難得。
岳石文化蘑菇形鈕蓋殘片(圖7),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若干殘片,尚未修復。蘑菇形紐蓋是岳石文化的指征性器類之一,造型特征為頂部有空心或?qū)嵭哪⒐叫渭~,子母口。
周 代 陶 器
周代距今約3000—2500年,社會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大量使用青銅工具,文字已經(jīng)廣泛使用。周代制陶業(yè)更加發(fā)達,以泥質(zhì)灰陶、夾砂灰陶為主。生活用具中,食器主要是豆和簋。周代陶器花紋很少,部分紋飾主要是在成型過程中拍打上的,起成型穩(wěn)固的作用,同時有裝飾效果。
周灰陶豆(圖8),2000年出土于高密市柏城鎮(zhèn)。豆高8.2厘米,口徑 11.1厘米,底徑8.7厘米。材質(zhì)為泥質(zhì)灰陶,深盤,粗短柄,喇叭形圈足,形似高足盤形,狀簡樸而實用。
周灰陶簋(圖9),高13.2厘米,口徑16.3厘米,底徑11.2厘米,2000年出土于高密市柏城鎮(zhèn)李家營社區(qū)。簋是古代中國用于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后來發(fā)展為禮器。此簋為泥質(zhì)灰陶,素面,敞口,斜沿,深腹,口前沿處捏有凸出槽狀流,喇叭狀高圈足。
春 秋 陶 器
春秋陶器以泥質(zhì)陶為主,常見器形有鬲、釜、甑、豆、盂、盤、甕、盆、罐。陶器的造型以平底器和三足器為主,有少量圈足器。春秋陶器紋飾主要是粗繩紋、瓦旋紋。由此可見,春秋時期陶器品種減少,紋飾單調(diào)。
春秋灰陶鬲(圖10),高13.4厘米,口徑11.7厘米,腹徑13.0厘米,高密市博物館藏。鬲是古代的一種炊具,形狀像鼎而足部中空。
戰(zhàn) 國 陶 器
戰(zhàn)國時期,以陶為明器入葬已成習俗,制陶工藝受到漆、銅工藝的影響,陶器品種除灰陶外,以印紋硬陶為主。
戰(zhàn)國帶蓋方耳灰陶鼎(圖11),高25.0厘米,腹徑22.9厘米,高密市博物館藏。鼎最早是一種煮食器,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后來又有了用青銅鑄的銅鼎,慢慢發(fā)展為古人放在宗廟里祭祀的禮器和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直到現(xiàn)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3/07/07/qkimageslcsslcss202209lcss20220904-5-l.jpg"/>
戰(zhàn)國灰陶罐(圖12),口徑13.7厘米,高27.4厘米,最大腹徑23.6厘米,1998年出土于高密市。罐是一種汲水器,早期為泥質(zhì)灰陶,高頸,口沿外侈,略呈喇叭口形狀,圓腹,圓底,腹下部及底滿飾繩紋。
漢 代 陶 器
漢代陶器在自身的社會背景下形成了獨特的特點,無論是在品種、顏色,還是在陶身的圖案上,漢代陶器都顯得與眾不同。
漢云紋彩陶罐(圖13),罐高35.7厘米,口徑18.6厘米,底徑12.2厘米,最大腹徑39.9厘米,高密市博物館藏。此罐敞口,短束頸,溜肩,鼓腹,小平底。腹上部以紅彩繪神獸一周,畫風靈動飄逸,有舒闊之感。漢代人篤信天人感應,靈魂升天,神獸就是作為升天駕乘的工具而出現(xiàn)的繪畫題材,體現(xiàn)了漢代人藝術上的審美觀念和靈魂不滅的心態(tài)。陶罐造型周正,器壁厚薄均勻。
漢雙系硬陶壺(圖14),高33.8厘米,口徑12.7厘米,底徑12.1厘米,腹徑23厘米,1981年出土于高密市井溝鎮(zhèn)。此壺盤口,長頸,鼓腹,圈足。肩置二直耳,耳上帶有“S”形貼塑,胎呈淺紅色,壺的口沿、頸部及肩部各飾有2道刻畫的弦紋,腹部滿飾粗繩紋,極富裝飾效果。此壺造型古樸雅觀,充分體現(xiàn)了當時的制陶技術水平與時代風貌特點。
漢“常飲食百口宜孫子”陶井圈(圖15),高62厘米,口徑88厘米,底徑80厘米,高密市博物館藏。井圈為白陶質(zhì),胎土細膩,形體規(guī)整,井圈上沿飾“家常富貴”框格式篆體銘文一周,外沿唇壁呈棱形,腰間部飾“常飲食百口宜孫子”4行8字銘文一周間隔圓渦紋。此陶質(zhì)井圈充分反映了當時制陶技術的高水平。同類物品存世者,多見殘體碎片,如此完整的,較為罕見,現(xiàn)為國家一級文物。
陶器,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陶器的出現(xiàn)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fā)展史上開辟了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