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愷杰
內(nèi)容摘要:田曉菲《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認為,陶淵明是一位對自然充滿矛盾的詩人,所謂“任真自然”的陶氏形象,乃是后人建構。陶氏詩文的確透露出他向往自然又拒斥自然的矛盾心態(tài)。而后世批評家為追求文本穩(wěn)定,通過刪除陶詩異文來建構陶淵明“任真自然”的形象,建立起對陶淵明的權威解釋。但他們鉛正文本的行為,一定程度加劇了文本變異。田曉菲等現(xiàn)代研究者則大膽質(zhì)疑傳世文本,并通過還原歷史語境,追溯作家與文本之原貌。然而,他們在還原歷史語境時,仍需依靠相關文本類群,由此陷入“質(zhì)疑文本”與“信任文本”的悖論之中。
關鍵詞:田曉菲 《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 陶淵明 文本 歷史語境 悖論
陶淵明詩傳世千年,產(chǎn)生頗多異文。如《飲酒》一詩,應作“悠然望南山”還是“悠然見南山”,至今聚訟未休。蘇東坡等文士,多擯棄略帶刻意的“望南山”,選擇淡然無心的“見南山”。大概惟有如此,才契合陶淵明“任真自然”、“無心于巧拙是非”的形象。田曉菲《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則認為,“見”、“望”之爭非惟字句考辯,更是意識形態(tài)論戰(zhàn)[1]。所謂意識形態(tài),據(jù)伊格爾頓之見,即是使人將非必然聯(lián)系視作理所應當,本質(zhì)為“造神運動”。陶淵明在世人眼中,理當“任真自然”,“見南山”便理當是陶氏正文。陶淵明“淡泊真率”的形象,仿佛不容褻瀆之神像。但田曉菲正要做質(zhì)疑者。她考稽舊錄,回到陶氏所處歷史語境中,建構陶淵明形象的另一可能:一位對自然充滿矛盾的詩人。而世人熟悉的陶淵明,依她所見,乃是宋人所造。然而,田曉菲的研究亦有矛盾之處,她似乎在用一批存疑文本去推翻另一批存疑文本。事實上,以上爭議,正是關于人如何同自然、時間等不可抗力斗爭的話題。從陶淵明到傳統(tǒng)批評家,再到田曉菲等現(xiàn)代研究者,每位話題參與者無不處于悖論之中。
一.陶淵明的悖論:向往自然與拒斥自然
《塵幾錄》認為,史籍有關陶淵明之記載,多為俗語套話,故后世對陶氏之了解,大多據(jù)其詩文?!吧贌o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此類詩句筑成后世對陶氏之一般印象。但田曉菲新解文藉,認為陶淵明的隱居生活充滿焦慮。她注意到,陶詩中數(shù)次敘寫“開荒”:“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晨興理荒穢,荷月帶鋤歸”(《歸園田居》)。開荒在六朝并非易事,陶氏卻不以為疲。并且,陶淵明對荒蕪充滿不安:“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炙敝粒懵渫菝А?,“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麻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歸園田居》)“荒蕪”是自然對文明之侵蝕,對荒蕪之厭惡使陶淵明不斷以“開荒”闊大文明疆域。如此對抗自然,與“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之旨頗具反差。
隱居后的陶淵明,亦對時間流逝倍感不安。他感嘆“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于是像同代文人那般以游仙自寬:“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在世無所愿,惟酒與長年。”(《讀山海經(jīng)》)而此處恰有異文為“在世無所須,惟愿久長年”。異文少了美酒,便少了分悠然于世的灑脫,多了分對長生的期切,但這未必不是陶氏真愿。而陶淵明對時間如此敏感,竟源于功業(yè)未竟之焦慮:“日月推遷,已復九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榮木》),“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飲酒》)此則當真不似隱士之語。不過,陶氏一門英才輩出,先祖陶侃更名震江表。置身如此家族,陶淵明為功業(yè)焦慮,不足為怪。
文明歸于丘墟,功業(yè)化為泡影,諸事總歸于“無”?!肚f子》曰:“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薄盁o”,恰是自然之本質(zhì)。陶氏若是“任真自然”,本不當對“無”如此拒斥。除此之外,隱居后的陶淵明未與權貴息交,有時還會主動“乞食”。故如《塵幾錄》所言,陶淵明之隱居,乃是“一個深世故之人對樸素自然生活的向往。”[1]事實上,所有隱居皆是有關人與自然之悖論,皆以復歸自然為名,將文明的釘子楔入自然之中,山水從此因隱者而人化。
二.傳統(tǒng)批評者的悖論:抗拒變異與加劇變異
田曉菲認為,我們所熟悉的陶淵明形象是由后人,尤其是宋人所建構。建構方法之一,便是排抑“望南山”、“惟愿久長年”等有悖自然氣質(zhì)的異文。那么,宋人建構陶淵明之目的何在?
宋代儒學以“天人同構”為要旨。在世界觀層面,宋儒認為萬物源出自然,文學亦是。王禹偁曰:“山川之氣,氣形不自名,故文藻之士作焉?!痹谌松^層面,宋儒不拘利害,追尋天然,并將此觀念形諸筆端,如程顥《秋日》:“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痹诜椒ㄕ搶用妫瑹o論悟道抑或為文,宋儒講求自出機杼、自得其旨。朱熹以“默識心通,自然而得”(《孟子集注》)為成道之法,張琛強調(diào)作詩者“必貴乎自得”(《雙清詩話》)。由此,宋人筑起以自然、自得為法旨的文學觀。而欲宣揚此觀,除卻將其付諸創(chuàng)作,還須以“自然”、“自得”為核心,建構起貫連古今、綿延不絕的文學脈絡。于是,宋人將陶淵明等文壇先賢納入此脈絡,以示自己之文學主張源遠流長。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后》即言:“蘇、李之天成,曹、劉之自得,陶、謝之超然,蓋亦至矣?!彼?,為給文學主張“尋根”,宋人需要一個“任真自然”、“無意于作詩”的陶淵明。
類似現(xiàn)象,史上并不鮮見。例如,宇文所安《他山的石頭記》曾提到,“我們了解樂府和古詩依靠《文選》和《玉臺新詠》,但這兩部選集不僅以自己的標準選錄作品,而且可能為了迎合時代審美而改變了作品原貌”[2]。又如,民國學者曾對鮑照形象加以建構。鮑照在《詩品》中僅列中品,鐘嶸批評其詩“不避危仄,頗傷清雅之調(diào)”。鮑照雖有清新通俗之樂府,卻鮮受矚目,歷代選集少有著錄。然而時至民國,為宣揚通俗文學古今一脈,鮑照樂府被重新發(fā)掘。朱自清《十四家詩抄》選錄鮑照詩十首,其中七首為樂府。胡適《白話文學史》和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也只錄鮑照自然曉暢之作。而那個“不避危仄”的鮑照,也同他的眾多作品一道淡出。
古人如此執(zhí)著于文學尋根,只因篤信文脈千年賡續(xù)。如同陶淵明以開荒抵御自然對文明之侵蝕,世人也靠文字抵御時間對記憶之侵蝕。世人希望,集體經(jīng)驗能永遠流淌于堅比金石的文字里,如同《周頌·載芟》所唱:“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茲?!币惨蛳嘈盼拿}古今如一,傳統(tǒng)批評家認為,今世讀者可跨越時空,憑直覺與古人精神交游。清人盧文弨就曾提及“詩人之情,而忽觸夫己之情”,認為讀者可將一己之情加諸詩人情感之上,達臻“離者忽合焉”(《抱經(jīng)堂集》)之境界。田曉菲也認為,“意會古人的風趣是中國傳統(tǒng)闡釋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這種觀念不承認歷史的局限性,就好像古人和今人在同一時空中?!盵1]
而要保證文脈綿延一致,須與文本的變異性相抗爭,把所謂不合作者“本義”的異文剔除,將版本與闡釋定于一尊。例如,蘇軾稱“于理不通”的異文“最可疾”(《東坡題跋》),必當根除。而歷代解經(jīng)之作,更樂以“正義”、“本義”自詡。田曉菲以為,此乃出于“人們對于穩(wěn)定性有著共通的渴望”[1]。在華夏農(nóng)耕文明中,對穩(wěn)定性之追求則更為熱切。然而,不同時代、不同批評家對“本義”之認識難以統(tǒng)一,終是“各執(zhí)一隅之解,欲擬萬端之變”(《文心雕龍·知音》),以至“解之者不下百家,總無全璧”(薛雪《一瓢詩話》)。人們更以己之見,對傳世文本自加刪改。例如,《唐闕史·韋進士見亡妓》中,“慧心巧思”的妓女都能憑對杜甫本義的理解,隨筆鉛正杜詩抄本。所以,對穩(wěn)定文本的追求,反卻加劇文本變異,恐怕此為傳統(tǒng)批評家不曾料想之悖論。
三.歷史語境主義者的悖論:質(zhì)疑文本與信任文本
有別于傳統(tǒng)批評家,田曉菲以近于“歷史語境主義”的觀念剖判文學。田曉菲認為,所有文本皆不能超越其社會歷史而存在。[1]故而文本研究之正途,應是將其置于特定歷史語境中考察。
歷史語境主義者認為,所有流傳的“歷史事實”都是被建構出來的。海登·懷特區(qū)分了“歷史事件”與“歷史事實”:“羅馬帝國、文藝復興、拿破侖、法國大革命等等,早在任何特定史學家對它們感興趣之前就存在了。但是,相信某個實體曾經(jīng)存在過是一回事,而將它構成為一種特定類型的知識的可能對象完全是另一回事。”[5]“歷史事件”唯有被建構成“歷史事實”,方可作為知識信息傳諸后世。實際上,宋人吳縝已認知,“有是事而如是書,斯謂事實”(《新唐書糾謬》),經(jīng)歷文字重構的事件方為“事實”。而被建構的歷史中,自然有文學之發(fā)展史。所謂文學傳統(tǒng),同樣難逃后世塑形。
建構歷史事實之法是敘事,所謂“事件不僅被記錄在最初的編年框架內(nèi),還必須被敘述?!盵5]而敘事之要在于材料取舍。在海登·懷特看來,被刻意遺漏的事件構成敘事之基礎[5]。如前文所述,宋以后的陶淵明形象建構是以對陶詩異文的取舍完成。又如,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為表現(xiàn)元散曲“清新愉快的風度”,意趣淫靡、時涉猥褻之作被避而不談。再如,章培恒、駱玉明所編《中國文學史新著》,以“人性解放”為文學脈絡,理勝于情之作品往往歸于下品。故而歷來被奉為韓愈代表作的《師說》、《進學解》、《送孟東野序》、《平淮西碑》等文,在章、駱著述中竟存而不論。司馬光《進資治通鑒表》曰:“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睔v代對歷史之建構均出于現(xiàn)實需求。但是現(xiàn)實需求因時而動、因人而異。目的各異的歷史建構與文本增刪,無疑加劇文本異變,作家意圖與作品原貌亦漸趨模糊。
然而,承認歷史的建構性和文本的變異性,不代表歷史語境主義者同解構主義那般,將七寶樓臺拆作殘磚碎瓦,任由后人拼接。他們解構傳統(tǒng)后還將重構文本,追尋作者原意。昆廷·斯金納認為,“身處其他社會的人并不是在提出我們的問題,他們身處的社會是完全不同于我們的社會,他們在提出他們自己的問題”[5]。田曉菲也說,“陶淵明詩是時代的產(chǎn)物,直接訴諸同時代人所關懷的話題。”一代之文本多只針對一代之問題。因此,與其考察文本對后世之影響,“在一堆公認的所謂偉大文本中找尋永恒智慧”,不若回歸文本誕生之語境,“用文本自己理解自己的方式理解文本”[5]。
而欲還原文本歷史語境,則需暫棄“意會”古人之法,在謹遵知人論世的同時,將目標文本置入相關文本組成的話語系統(tǒng)中考察。昆廷·斯金納認為,“所有文本都是一種朝向公共領域的社會活動,我們最終得到的不是某個個別作家的文本,而是話語。要理解其中一個文本就必須同時理解其他所有文本,包括賜予它思想遺存的前代作品”[5]。文本作為“公共活動”,意味著作者意圖并非“私密事件”,其公共屬性使得它可在宏觀語境中被研究者把握。宇文所安亦有類似觀點:“一部作品同時代的話語系統(tǒng)由不同的教育層次所構成,但卻共同擁有一組相同的詩歌意象和題材”,“我們在閱讀詩歌時需要了解那些大語境,沒有那些語境,詩歌就沒有回音。”[2]作家意圖與公共話題間的因緣糾葛,最終表現(xiàn)為文本間普遍存在的血脈聯(lián)系。這便是以文本類群還原宏觀語境,再經(jīng)宏觀語境推敲作家意圖的理論基礎。事實上,將單一文本置于更廣的文本體系中考察,并非創(chuàng)舉。弗萊《批評的解剖》就已提出“只有詩歌能孕育詩歌,只有小說能孕育小說”;解構主義者則根據(jù)“文本是符號自由嬉戲替換的場域”,認為所有文本皆由其他文本拼貼組合。只不過,后現(xiàn)代主義批評強調(diào)文本開放性,而淡化作家意圖;歷史語境主義則依據(jù)文本間的共性,致力還原作家意圖。
然而悖論也由此而生。某一文本的歷史語境,終歸由同類作品、相關史料、前代文獻等文本類群構成。歷史語境主義者一方面對目標文本加以質(zhì)疑,另一方面又因研究需要,對構成歷史語境之文本抱以信任。但是,以田曉菲《塵幾錄》為例,既然陶詩主流文本值得懷疑,《文選》相關作品,《晉書》《南史》等參考史料又豈全然可信?可見,歷史語境主義者潛意識里仍相信文本能克服變異,否則其研究將是空中樓閣、無本之木。田曉菲和宇文所安似也意識到此問題。田曉菲在書中強調(diào),她所重塑的“不那么任真自然”的陶淵明,也只是一種可能性。宇文所安也曾無奈地說,根據(jù)文本構筑起來的歷史語境也只是“想象的王朝”,“歷史主義的解讀也難以臻于完美”。到頭來,他還是反對“用歷史語境抹殺文學作品的不確定性與多義性”[2]。接近作者、還原文本的行動,終究回到解構權威、開放文本的老路上。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黃虞。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保ā顿浹蜷L史》)當陶淵明借古人遺著神游虞夏之世時,會否想到,千載之后有人試圖還原他所處的歷史語境?其實,所有還原歷史語境的努力,本質(zhì)仍是以現(xiàn)代話術代古人立言。歷史語境主義者對于“文本中永恒的智慧”缺乏興趣,但他們還是在自覺與不自覺的間隙中,擔起傳承文脈之任務。開荒南野也好,著書立說也好,釋讀古籍也好,人類文明即是如此,在矛盾中與自然、歲月做著永恒斗爭。
參考文獻
[1]田曉菲.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7:12-33,107.
[2]宇文所安.他山的石頭記[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24,268.
[3]海登·懷特,著.陳新,譯.元史學——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想象[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5-7.
[4]海登·懷特,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nèi)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xiàn)[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14.
[5]昆廷·斯金納.國家與自由[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7-21.
(作者單位: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