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燕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從終身教育的角度出發(fā),這一教育理念是值得提倡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下文簡稱《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課程教學應“引導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體會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科學思維習慣”,這是讓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物理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然而,目前我國高中教學仍然以高考作為主要目標,教育任務的導向十分明確,在高考依然是高中教學主流導向的情況下,課堂教學仍然需要綜合考慮應試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的優(yōu)化發(fā)展,時刻關注學生成績的提升,尚不能夠過度放任學生進行過于自由的探索,而要為學生設定必要的學習目標,在目標導向下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本文將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為研究對象,結合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具體實際,對目標導向下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一、目標導向教學概述
所謂目標導向教學,指的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目標為主線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目標是開展一切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的教學活動以及學生的學習活動都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從而更加具有針對性地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效。一方面,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愈發(fā)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和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對中小學教育思想、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等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是我國教育發(fā)展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因此,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必須要緊緊圍繞新課程改革的整體目標,突出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不斷地強化自主學習和思考探究意識,這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面臨著全新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高考仍然是我國高中教育中不容忽視的目標,對大多數(shù)高中生來說,仍然需要通過提高學習成績來追尋自己心儀的大學。因此,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現(xiàn)階段的教學實際,建立起高考目標導向下的課堂教學與評價機制,努力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成績,從而為其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高考成績夯實基礎。
二、當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設計缺乏宏觀目標指引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去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著“唯分數(shù)論”的目標導向,雖然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長遠的發(fā)展,但也有其積極的一面。由于影響考試分數(shù)的知識點,往往是高中物理學科中較重要的部分、具有必考的價值,以此為參考教師可以輕松地設定宏觀目標,而不必糾結于知識點的主次地位。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中小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學的宏觀目標多元化,一些教師和學生對課堂教學的任務缺乏明確的認知,教學活動沒有具體的目標和指向,導致教學活動空有形式而沒有取得實效。
(二)教學組織缺乏中觀目標導向
從教學實踐情況看,教師在教學組織形式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又必須顧及自身的引領作用,在缺乏成熟經(jīng)驗借鑒的情況下,往往難以組織好課堂教學活動,導致師生互動常常浮于表面。從現(xiàn)實維度出發(fā),高中物理課題目標導向教學機制構建的最大障礙,正是由于教學組織缺乏定向的目標導向,不少教師只能全盤照搬教材上要求的教學形式,或者完全借用在網(wǎng)絡教學平臺或者公開課上學習的他人教學做法,沒有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學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三)教學活動缺乏微觀目標設置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的教學要求特別是教材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人教版等教材內(nèi)容更加注重實踐操作和案例指導,在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點上充實了大量的案例知識,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進行物理知識、規(guī)律等理解,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的領悟力。然而,教材的細化也限制了教師的思維,導致一些教師習慣于按照教材中的內(nèi)容和體例,按部就班地進行講解和說明,而沒有根據(jù)教學實際進行詳略設計、形式改良,微觀的教學目標被嚴格按照教材講解所替代。
三、目標導向下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
《標準》強調(diào),教師應該“致力于創(chuàng)建一個目標明確、主體多元、方法多樣,兼顧教學過程與結果”的教學途徑,結合現(xiàn)狀來看,有必要對教學的目標進行健全完善,構建目標導向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方向明確、目的清晰,能在有限的高中教學時間內(nèi)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
(一)建立宏觀目標導向下的備課機制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首先應體現(xiàn)在課前準備階段,也就是教師的備課。將宏觀的教學目標引入物理備課,構建多元目標導向下的備課機制,可以有效融合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的素質(zhì)教育,兼顧應對高考為目標的應試教育,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務實可行的教學指導。
1.以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對教材進行整體備課。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整體上具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梯次分明的規(guī)律,每個學期、每個單元之間都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例如,高一階段的“摩擦力”與高三階段的“功和內(nèi)能”,就是由運動到做功的遞進關系,如果教師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能統(tǒng)籌兼顧不同階段的知識點融合,而不是單純地按照教材就力學原理來討論摩擦力,那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物理力學與熱力學的知識與關系,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進行知識遷移與融合的興趣,降低高三相關知識點的教學難度,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必須跳出某節(jié)課程來進行課前準備,探索將與其相關的前、后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對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進行整體備課,才能為學生準備好一整套體系完備、內(nèi)容全面的教學指導。
2.以應對高考為目標。對教材進行重點備課。高中與初中、小學階段不同,除了少數(shù)以出國或者保送為目標的學生外,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仍然需要通過參加高考來決定自己的未來命運,因而不能盲目地只追求素質(zhì)教育而忽視了應對高考的能力。特別是對理科生來說,高中物理的教學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是學生能否取得良好高考成績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師必須要將應對高考、提升成績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加強對重要知識點的指導,不斷強化學生對核心內(nèi)容的了解、記憶、領會和運用,使學生對教材要求的教學內(nèi)容全面掌握,并能舉一反三以應對不同的考試題型。以上述的摩擦力為例,教師在講解摩擦力的概念及相關公式后,要重點就摩擦力的方向、大小、效果等知識點進行講解,并結合針對性的例題進行練習,特別是對學生理解存在難度的靜摩擦力問題,要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多準備實驗型和生活型試題,幫助學生感受到靜摩擦力的存在,避免在做題過程中忽略這一重要的力學點而導致錯誤。
3.以綜合提升為目標。對教材進行趣味備課。與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相比,高中學生的學習意識和自覺性都相對比較成熟,并不需要過分地強調(diào)游戲教學或者趣味教學。但從現(xiàn)代教育理念來看,適當?shù)剡M行趣味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專業(yè)知識,緩解學生面對高深、復雜概念或公式時可能產(chǎn)生的畏難情緒,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zhì)。因此,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要適當?shù)卦黾右恍┤菀滓饘W生興趣的背景知識或者趣味故事,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了解相關的知識點,幫助物理天賦不高或者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突破學習困境,促進教學質(zhì)效的顯著提升。仍以摩擦力課程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田徑運動鞋的演變故事,為什么田徑運動員的鞋子不是普通的平底鞋,運動鞋底都有著各種紋路,更專業(yè)的則選用跑釘鞋?因為他們需要通過增大摩擦來增強抓地力,從而提高速度并且防止滑倒。通過這樣的例子,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摩擦力的存在和意義。
(二)建立中觀目標導向下的教學組織
無論是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還是高考應試準備,都離不開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只有明確教學活動的中觀目標,對課堂教學的目標任務進行明確和細化,從學習思維、知識掌握、科學實驗等層面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zhì)的教學指導,使學生在嚴謹而靈活的教學組織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識、領會專業(yè)規(guī)律、增強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
1.以思維塑造為目標、組織情景教學。高中物理學科的課堂教學,其目標首先應體現(xiàn)出對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和思維的塑造,引導學生逐步了解物理學科的內(nèi)涵與實質(zhì),幫助學生認識活動和解決問題,促進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切實提升。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緊緊圍繞思維塑造的中觀目標,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情景教學,使學生在模擬情景中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培養(yǎng)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和理性思維能力,更加扎實地學習和掌握物理知識。尤其是針對相對復雜的電磁學、熱力學等專題,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xiàn)象、思考本質(zhì)、探究規(guī)律的精神,使學生能系統(tǒng)化地認知物理學知識,逐漸形成符合自己認識習慣的物理思維體系。
2.以知識掌握為目標、實施多元指導。應對高考的目標導向,具體到物理課堂教學本身,就是要求學生不斷地掌握更多的新知識,并熟練運用已有知識進行知識延伸或者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實戰(zhàn)能力的提升。對此,教師可以借助PPT演示、短視頻等多媒體課件,進而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上的直播、視頻等資料,對學生展開多元化教學和指導,不斷地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物理知識,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促進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例如,在對“磁場與電荷的作用力”章節(jié)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教材上靜態(tài)的作用力演示圖,轉(zhuǎn)化成為微動畫的方式進行課堂播放,讓學生在動態(tài)中感受到電荷在磁場作用下的變化,從而更加深切地了解電磁學的相關知識與原理。
3.以實踐能力為目標、優(yōu)化實踐教學。實驗課程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了解物理知識、提升實操能力、領會科學規(guī)律等有著積極的作用。在目標導向下,教師對實驗課堂的組織和設計不能滿足于完成教材指定的任務,而要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思考、探索甚至試錯。例如,在“簡單電路”的教學實驗課堂上,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結合教材進行電路設計和實驗后,讓學生自行運用現(xiàn)有的電阻、電線、燈泡等材料進行電路設計,當燈泡出現(xiàn)閃爍、不亮甚至燒壞等現(xiàn)象時,引導學生分析接觸不良、短路等電路故障情形,引發(fā)對電流、電阻等知識的延伸思考。
(三)建立微觀目標導向下的問題導學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zhì)效的提升,既要從宏觀的教學設計和中觀的教學組織方面著手,也同樣需要結合每一節(jié)課程、每一課教材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設計與規(guī)劃,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一堂物理課的微觀目標,就是要明確“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這四個問題,以教學評價作為目標導向的落腳點,為學生從學習目標到作業(yè)目標進行全方位的問題設計,從而對教學活動進行具體引導。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能量守恒定律”時,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讓學生記住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公式,而要構建該知識點的微觀目標,在目標導向下不斷地向?qū)W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索。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先向?qū)W生提出“你覺得自然界能量的總量是保持不變還是動態(tài)變化的?”“人們運動完之后會身體發(fā)熱,這種散發(fā)熱量會導致能量增加嗎?”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吸引到物理課堂教學的核心知識點上,使教學活動更加高效。隨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從“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角度進行思考,在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練習試題,使學生初步學會能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知識鞏固與試題練習適當?shù)馗牧迹缣峁┤舾蓚€涉及能量守恒問題的自然現(xiàn)象或者生活事例,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使學生在共同合作中更加深入地進行思考。最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相對開放的課后作業(yè),如“隨著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全球正在氣候變暖,這是否意味著能量失衡?如果能量依然守恒,那么是哪些能量的減少才能與氣候變暖達成平衡?”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特別是答案中所展現(xiàn)出的知識搜集與深層思考,教師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學習動向,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后續(xù)的教學指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目標導向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加明確的教學指引,使教學活動能在具體的目標下有序開展,進而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nèi)傳授和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總結出學生的學習需求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指導,使學生不僅能更加扎實地掌握物理知識與技能,還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思維方式,幫助學生在物理領域更加長遠地發(fā)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的物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