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起
粽子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于一體,是亦糧亦菜的美食,?也是易于真空或冷凍保存的“儲(chǔ)備物資”。本文主要介紹幾款具有食療功能的粽子。
原料:赤小豆、薏米各50?克,?粳米、糯米各200?克。
做法:所有食材浸泡半天,瀝干水分后包制,煮至熟糯,即成。
小貼士:可健脾理濕。
原料:粳米、糯米各200?克,蠶豆瓣50?克,調(diào)味料適量。
做法:將兩種米浸泡半天,瀝干后放入蠶豆瓣和調(diào)味料,拌勻后包制,煮至熟糯,即成。
小貼士:可健脾養(yǎng)胃。
原料:五花肉100?克,鵪鶉蛋適量,紅曲粉10?克,粳米、糯米各半,?調(diào)料適量。
做法:先浸泡兩種米,再燒煮紅曲東坡肉和鵪鶉蛋,冷卻后包制成粽子,?煮至熟糯,即成。
小貼士:可補(bǔ)氣益臟。
原料:玉竹、麥冬各15?克,糯米150?克,小米100?克,大棗100?克。
做法:玉竹、麥冬煎汁,備用;糯米、小米洗凈后,倒入玉竹麥冬汁,浸泡約6?小時(shí),加入大棗包制,煮至熟糯,即成。
小貼士:可養(yǎng)心安神。
原料:粳米、糯米各半,靈芝孢子粉10?克,優(yōu)質(zhì)玫瑰豆沙適量。
做法:將靈芝孢子粉與豆沙拌勻,搓成團(tuán),包入浸泡后的兩種米中,煮至熟糯,即成。
小貼士:可增免抗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