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在初中歷史教學育人過程中依據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育設施更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從而學生以更好的姿態(tài)融入歷史信息化課堂教學中。初中歷史學科包含我國歷史進程中重大歷史事件和史實,系統(tǒng)介紹世界乃至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社會發(fā)展趨勢,在“互聯網+”視域下將歷史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對于學生了解世界以及我國的歷史發(fā)展形成良好的歷史時空觀,培育良好的歷史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初中歷史;教與學
一、引言
初中歷史作為學生歷史學習的起步與過渡階段,需要有效教學方法的引導。歷史課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其理論講述過程較為枯燥,加之需要教師利用“互聯網+”背景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領學生高效學習。教師以信息化教學方式帶動學生學習進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教學技術優(yōu)勢幫助學生了解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從而幫助學生牢建歷史知識體系,推進初中歷史教與學的實效性發(fā)展。
二、“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初中歷史教與學探索的重要性
(一)教育的本質要求
“互聯網+教育”視域不斷發(fā)展,不斷完善,當今教育越來越朝素質教育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對學生的教育與教學不僅僅局限于帶領學生認識書本表面知識,而是引導學生能夠體會知識背后蘊藏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身綜合素養(yǎng),利用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學就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拓展知識思維,帶領學生思考知識背后的情感價值,從而以更高的素養(yǎng)武裝自己,不斷學習與前進。
(二)豐富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課堂中合理引入互聯網教學,使歷史知識以及史料娓娓道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傳統(tǒng)式教學的生硬與乏味,通過信息化教學加深學生對于特定歷史知識的印象與理解,充分利用學生短時記憶,讓學生在對互聯網延伸的知識感知與感悟中理解歷史與史料,讓學生在信息化教學視角中更好地獲得課堂參與感,獲得歷史思維與能力的綜合發(fā)展。
(三)更新教學方式,推進教師教學工作
在“互聯網+教學”視角下推進初中歷史教學,能夠讓歷史教學有效擺脫以往傳統(tǒng)教學方式,使歷史教學不拘泥于傳統(tǒng)框架,以更加新穎、活潑的方式展開,真正使歷史課堂教學方式得到更新,更加符合教育教學改革,讓教師以“互聯網+教學”視角分析教材,充分把握教材,以新穎獨特教學方式將歷史知識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減輕歷史教學推進中的難度,有效推進教師的教學工作,推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教育背景下初中歷史教與學探索中出現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僵化,“互聯網+教學”技術未運用好
教師是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的主體,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教師教學理念僵化,教學方法死板不懂革新,甚至有教師不想接受科技力量,不去運用信息化技術教學,多媒體教學技術形同虛設,違背了最初教學目標與原則,學生在老套教學模式下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歷史知識。
(二)學生互聯網技術運用意識缺乏
提高學生的互聯網技術運用意識就是初中歷史教學展開的源泉力量,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初中生認為自己處在考試與學習的壓力之下,好好學習基礎歷史知識就夠了,不用運用科技手段來了解更多知識,更好的學習資源。他們忽略了當今教育培養(yǎng)歷史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未認識到教育的本質。學生互聯網技術運用意識缺乏,從而在課堂中無法與教師進行學習研究。
(三)教學中過度關注學生成績忽視互聯網教學的合理運用
信息化教學作為初中歷史教學重要、有效的教學方法,受到當前很多教師的重視,值得肯定的是,在教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下,信息化教學得到了一定的運用與發(fā)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傳統(tǒng)式教學方式仍占據主要地位,受升學考試影響,教師過度關注學生成績與課標任務,忽視了整個歷史教學中互聯網信息化教學的合理運用,不能將信息化教學模式與教學任務整合,在教學過程中也缺乏相關史料的補充與解釋,使教學過程缺乏說服力與實效性,教學空洞僵化,教學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將史料教學與教學過程相結合。
四、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初中歷史教與學的探索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教學模式
教師應從自身出發(fā),做好課前準備的同時在課堂上高效的引導帶領學生,為“互聯網+”技術教學模式的應用創(chuàng)造條件。以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從“古代印度”為例,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古代印度文明,首先教師做好教學規(guī)劃,合理運用教學工具,運用自身經驗與知識制作“互聯網+”課件。教師在“互聯網+”課件制作中應當融入圖片、短視頻、紀錄片等多種形式,以本節(jié)學習內容為例,教師根據本節(jié)課課本內容,以課本為依據為學生搜集有關古代印度文明的真實的史料故事,比如視頻、圖片、詩集文字等,所搜集的故事內容要具備一定的可信度,并且能夠真正讓學生進行理解。在本節(jié)課開始時,教師播放“互聯網+”課件,在課上為學生展示教師自己提前搜集好的相關故事,課本對于古代印度文明的相關知識介紹是有限的,教師需要在課本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背景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史料故事展示與補充,通過相關真實史料故事的補充,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學習古代印度的興起與發(fā)展,更加全面地認識古印度的種姓制度,了解佛教的興起與傳播。通過多樣化的信息化教學讓學生從更加全面且可信的角度理解課本所給知識,將真實的歷史故事與課本內容相串聯,增加知識的融會貫通,促進學生高效的學習進步。
(二)培養(yǎng)學生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意識
以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5課“文藝復興運動”一課為例,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概況,由于文藝復興時期史料內容范圍極為廣泛,因此教師在開始本節(jié)課教學時,應當提前做好文藝復興運動相關史料的搜集與研究,運用信息化教學視角對文藝復興運動進行分析與把握,教師要做好充分的研究,探索如何能夠更好地通過互聯網信息化教學融到將要學習的歷史知識中,在信息化教學研究中教師要與教材相聯系,要與文藝復興興起背景、內容等史實相聯系,在信息化教學研究與備課中尊重史料的真實性,不能通過捏造等方式進行教學,并利用互聯網信息化背景便捷高效地為學生搜集但丁、莎士比亞等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相關故事以及人物簡介,做好拓展延伸的教學研究工作。在本節(jié)課開始時,教師通過信息化教學導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引導學生恰當認識史料、理解史料,在為學生拓展但丁、莎士比亞的史料信息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向學生解釋:“同學們,我們對知識的拓展學習,離不開發(fā)達的互聯網,接下來讓我們運用互聯網技術來更深入地了解文藝復興吧!”由此學生跟隨教師瀏覽互聯網關于文藝復興人物的故事以及史料延伸,更好地推進學生的歷史學習,利用“互聯網+教育”背景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課堂,有效推進歷史教學的實效性,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意識。
(三)善用微課推進歷史教學
隨著互聯網信息化背景的發(fā)展,微課以其自身根據學習者認知規(guī)律進行碎片化教學的優(yōu)越性在初中歷史教學設計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由于學生在各方面存在差異,僅僅依靠教師講解可能不能最大限度地、高效地推進教學任務開展,因此教師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利用微課短視頻的方式推進歷史教學。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一課的教學時,由于本節(jié)課內容知識較為廣泛,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根據“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教材內容運用“互聯網+”技術背景制作5-8分鐘的微課短視頻,并在微課短視頻制作過程中引入與內容相關的且具有趣味性的圖片、動畫等進行輔助,以及在微課短視頻中融入其他相關史實史料進行知識拓展,以便學生能夠通過微課短視頻故事化教學更好地理解重難點知識。在本節(jié)課堂開始時,教師首先為學生播放自己提前制作好的微課短視頻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通過微課短視頻讓學生初步了解本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為學生提供一個大致的方向,讓學生通過微課短視頻在腦海中形成初步印象,并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根據微課短視頻對于本節(jié)課“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并在講解過程中穿插微課短視頻的播放,讓學生在教師講解與微課短視頻的相結合中進行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在信息化短視頻與教師講授的合理利用中推進學生歷史知識的學習,更好地發(fā)揮教學的積極作用,推進歷史課堂發(fā)展。
(四)重視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聯網信息化教學
學生始終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在歷史教學過程中也應當重視學生自身對于史料的分析與解讀,讓學生融到信息化教學中去,在互聯網信息化教學的切身參與中推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fā)展,發(fā)揮歷史教學的最大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6課“搜尋新航路”一課時,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新航路開辟的主要內容,教師首先引導學生以教材為主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將學生分為幾人一組的學習小組,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合作中讓學生根據已經學習的有關新航路開辟的內容進行整合,讓學生嘗試運用信息聯系整合的方式把新航路開辟的過程進行描述,或者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自主搜集關于新航路開辟的史料內容以故事化的形式進行敘述,要求學生在進行故事化整理新航路開辟有關內容時,要注重史料運用的真實性,要尊重史實,并運用活潑靈活且具有連續(xù)性的方式將知識進行整合。教師要在學生小組合作中跟進觀察與指導,在跟進指導中有效解決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遇到的難題,在小組合作結束后,教師請每個小組派代表走上講臺為大家講述本小組梳理的新航路開辟的故事,教師要及時從中發(fā)現問題,為學生進行指正并讓學生在聽取其他小組成果時及時進行思考與反思,并在小組展示環(huán)節(jié)結束后進行評比,看看哪個小組整合的故事能夠更加全面的涵蓋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以及是否能夠脈絡清晰地將新航路開辟的過程闡釋清楚,通過這樣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知識信息化整合的方式讓學生在交流與探討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印象,通過聽取他人整理的故事進行反思與總結,使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信息化教學中,通過切身參與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所學知識,以更加新穎的方式進行學習研究,更能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作業(yè)時可以高效地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來更好的監(jiān)督管理學生,比如在背誦某一知識點時,有學生就會因此作業(yè)是背誦作業(yè)而產生懈怠心理,不去積極完成作業(yè),由此教師就可以很好地借助互聯網技術優(yōu)勢,規(guī)定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將背誦的視頻傳送到微信平臺或者班小二等學習平臺上供教師檢查,這很好地解決了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問題,也很好地利用了“互聯網+”信息化教學。
(五)注重聯系生活實際,推進信息化教學研究
“互聯網+教學”背景與初中歷史教學相結合的同時應當注重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歷史情懷的培養(yǎng)在生活實際中真正得到體現,真正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以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為例,本節(jié)課主要任務是學習唐朝安史之亂及安史之亂后唐朝的衰敗滅亡,教師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教學模式向學生介紹唐朝衰敗直至滅亡的原因及其后續(xù)影響,并引導學生與今日中國的發(fā)展相比較,讓學生認識到國家繁榮興盛的重要性,并讓學生談談通過唐朝的衰敗滅亡能夠從中學到什么,能夠吸取怎樣的教訓。通過歷史與當今現實生活相連,能夠讓學生吸取歷史教訓,感慨中國的繁榮發(fā)展,將歷史經驗應用到現實生活的發(fā)展中來,讓學生的家國情懷得到抒發(fā),家國情懷理念得到培養(yǎng),從而在注重聯系生活實際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推進信息化的教學研究。
(六)以互聯網信息化教學帶動學生進行課外研討實踐活動
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適當地走出課堂的局限更能夠發(fā)揮互聯網信息化教學的靈活性與趣味性,教師以互聯網信息化教學引導學生熟知課本知識后帶領學生進行課外研討實踐活動,從而更好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感悟。以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為例,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我國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以及甲骨文的發(fā)展,教師在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后,可以帶領學生到當地博物館進行參觀研學,參觀青銅器,真真切切讓學生感受我國燦爛的青銅器文明,到博物館中切身體會甲骨文的發(fā)展變化,體會我國古文字文明。讓課本知識變得活靈活現,不再空洞無趣。通過歷史課外博物館研學活動,能夠激起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心與文化認同感,從而讓學生很好地體會到了歷史知識背后的情感價值觀。
五、結束語
在當前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越來越得到重視,信息化教學以其自身多方面的優(yōu)越性對于學生歷史思維以及歷史能力等多方面的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下,對初中階段學生教學與培養(yǎng)方面更加嚴謹,這就要求教師真正推進教學,探索出推進歷史教學的合理方式。值得肯定的是,隨著初中歷史課堂實踐深入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學對于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作用,不斷實踐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合理性應用中依然存在著問題與不足,因而需要教師等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深入探究與反思完善,在不斷探究與反思中尋找真正能夠實現促成教學的方法,更加合理有效推進歷史教學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從而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加良好的教學體驗,真正推進學生歷史能力發(fā)展。
作者單位:宿雅賓??? 甘肅省臨洮縣第四中學
參? 考? 文? 獻
[1]盛倩.??“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方式轉變探索[J]. 寧夏教育,?2021(06):43-44.
[2]黃月華.?“互聯網+”背景下優(yōu)化初中歷史教學策略研究[J]. ?中學教學參考,?2020(10):75-76.
[3]王峰.??“互聯網+”背景下優(yōu)化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方法分析[J]. 新課程,?2021(33):143.
[4]陳甲酉.?“互聯網+”視域下優(yōu)化初中歷史教學策略[J]. ?家長,?2020(2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