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若琦
外婆家在江蘇徐州,當(dāng)?shù)赜幸豢钪嘟鞋敽,敽且环N咸粥,在字典上根本查不到它,可見其獨特的地域性,但它是滲入徐州百姓骨髓的飯食。
瑪糊,也稱麻糊,諧音“馬虎”,可是烹制起來一點兒也馬虎不得。粥里除米面外,還有青菜、花生米、黃豆、粉絲、豆皮,以及胡椒粉、八角、大蔥、香油、香菜等。粉絲要用紅薯粉做的;花生米要把皮搓掉軋碎;豆皮要薄如紙的,并且要切成韭菜葉寬,3厘米長;大蔥,要切成碎花;生姜,要用隔年的老姜,并且要剁成細末;黃豆則要那種小粒的,須提前鹵好備用。
烹制時,先將八角、花椒等炸香撈出,再將剁碎的花生米放進鍋里,炒至發(fā)黃,放蔥花、姜末,然后加水,放豆皮、粉絲、青菜等。青菜,最好是野薺菜和毛白菜。我最喜毛白菜,撕碎了有一股讓人極為舒坦的清香。將粉絲、花生、豆皮煮熟后,把面粉打成糊狀攪進鍋里,煮幾滾,即可出鍋。
瑪糊稠而香,可飽腹又可暖身,既是飯,也是湯。喝時,要順碗沿兒喝,嚕嚕呼呼一喝,滿嘴滿喉的香爽。文史大家顧頡剛先生是徐州的女婿,他品嘗完瑪糊后,對其評價頗高,“徐州又有一種漿,稱為麻糊,系花生米、大米、青菜、面粉、豆干絲、茴香數(shù)種合煮者,加鹽,味甚香,佐餐,甚不劣?!?/p>
這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羹不知溫暖了多少人的心!過去,喝瑪糊是街頭巷尾的一景。攤前人來人往,絡(luò)繹不絕,都喜歡坐在馬扎上或蹲在地上,一人抱著一個碗,只聽那呼嚕呼嚕音,嗓子眼即開始發(fā)癢,撩人食欲。一邊喝一邊扯閑話聊天,當(dāng)是一份難得的口福之歡。
外婆居住的小區(qū)里有一個瑪糊攤子,料足,味好,用徐州話來說那是“杠稠”,能掛碗。碗里的粉絲和花生米尤其多,一筷子抄起來,像抄面條般?;ㄉ啄徒?,且越嚼越香。每天早上,無論什么時候去,都有人排隊等待。有人在攤子上喝,有人拿碗拎鍋買回家喝。有時喝不上了,外婆就說:“瑪糊不能常喝,喝多了,人會越來越馬虎!”以此來打消我沒對排上隊的不滿。
喝瑪糊,可搭配肉合。肉合是以肉糜和粉絲做餡兒,用面皮包起來,下油鍋炸兩三分鐘做成的。因油溫高,肉合炸得酥脆,吃起來不油膩。
肉合最好的吃法是夾雞蛋。即待五成熟時,在肉合上撕開一個小口,把雞蛋往鍋臺上一敲,將蛋液打入肉合里,蛋液即與里面的餡融在一起。出鍋后,又酥又香。
徐州瑪糊鋪子給人的感覺是大隱隱于市,門面都很小,或是連個門頭都沒有,多以鋪子所在的地方命名,如黃河新村瑪糊、二道街瑪糊、大馬路瑪糊等??墒侵灰愀艘惶崞?,當(dāng)?shù)厝硕贾赖赇佋谀膬?,哪怕是第一次去,也能找到地方。為此,不惜從其他地方專程來喝一碗瑪糊的食客不在少?shù)。
瑪糊是市井間的吃食,卻蘊含了世俗的生活情趣,讓人感受到濃厚的鄉(xiāng)土風(fēng)味和獨特的生活滋味。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