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如意
情境教學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場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深化理解,促進表達,提升其語文素養(yǎng)。該教學法的核心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最終目的是感作品所抒之情,明作者所言之志。鑒于文言文表達上的特殊性,在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法,效果是明顯的。筆者以教學七年級上冊《誡子書》為例,談談情境教學法在文言文學習中的應用。
古人賦詩為文,絕大多數(shù)是為了抒情言志,少數(shù)是要表達對事物的看法。既然是抒情言志,體悟情志就成為學習這類作品的重中之重。方法也很明確:讀、悟、品、寫。具體的過程需要教師根據(jù)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借助圖畫、音樂、視頻等媒介,經由文字之舟,進入作者的內心,撫觸其情感,聽聞其志向。
首先,教師出示課件—— 映階碧草、森森松柏,武侯祠聳立于前,徐徐出現(xiàn)杜甫《蜀相》中的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苯處焼枌W生:詩中寫的人是誰?你有沒有讀過諸葛亮的其他文章?諸葛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一下。教師通過此過程引導學生表達對諸葛亮的已有認知,拉近了學生和作者的距離。
其次,學生進入情境后,教師應及時總結學生發(fā)言,導入課題:諸葛亮的學識和才干,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智慧。但是,我們今天不談他作為蜀國丞相治國理政的鞠躬盡瘁,也不談他作為軍事家指揮千軍萬馬時的運籌帷幄和神機妙算。我們來談談作為父親,他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一封信——《誡子書》。教師隨之解題:誡,是警告、勸誡。子,本來指子女,這里指其兒子諸葛瞻。書,是書信。進而明確這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帶有告誡意味的書信,這樣就給全文定下了一個父親對兒子諄諄教誨的情感基調。
文言文表達方式獨特,學生初學時讀起來往往“卡頓”,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查文言詞典或者看注釋,讀讀停停,閱讀進展緩慢,所以很容易產生乏味厭倦的情緒,畏難不前。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大膽猜讀,先貫通下去,把握大意,對文章有個整體的感受和認識,再解決佶屈聱牙之處。
猜讀就是憑借自己的語感讀,大膽地讀出字音、斷句,甚至于節(jié)奏、語氣?!墩]子書》全文共五句話,筆者請三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他學生聽有沒有字音和斷句上的問題;不看注釋,猜測句意,并標注疑難的地方。初讀后,學生反饋的信息是:字音問題有“夫”“淫慢”“險躁”等;斷句問題有“夫君子之行”“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等。明確正確讀音和斷句后,學生再自由朗讀一遍,力求正確、順暢、流利。
學生音讀不準,斷句不對,除了知識上的不足之外,也是沒有理解意思。猜讀可以激發(fā)閱讀趣味,幫助學生逐漸擺脫依賴注釋的習慣。比如“夫”,完全可以猜作為“丈夫”或者“男人”,代入句子后發(fā)現(xiàn),不管是“夫君子之行”還是“夫學須靜也”都講不通。有了猜的嘗試,再看課后注釋,“夫”實為發(fā)語詞,讀fú,沒有實在意義,跟句末的語氣詞“矣”“也”一樣,只表示語氣。這個過程使學生的記憶深刻,知識也就掌握扎實了。當學生猜錯時,教師便可以此判斷哪里是文章學習的難點,根據(jù)學生的反映調整教學,給出適切的引導。
學生猜讀并通過注釋加以驗證后,接下來的統(tǒng)整非常必要,即教師的范讀。范讀是情境教學的題中之義,它實際包含了教師對文字傳達出的情感和志向的把握。好的范讀如詩如畫,音韻鏗鏘,又如知音傾訴,密友促膝言志,能夠一下子將學生從知識的理解提升到對情志的初步感受上去。
教師范讀時,應給學生布置任務:掃清字詞障礙,劃分長句停頓處。讀后應強調:隨著歷史發(fā)展,有些字的讀音現(xiàn)已不常見。如“夫”(fū):①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例如漁夫。②舊時稱服勞役的人,例如拉夫。③成年男子,例如大丈夫。④與“妻”相對,例如夫婦。第二種讀音(fú):①文言發(fā)語詞,無實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②文言助詞,表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學生很容易選出課文中的“夫”是發(fā)語詞。通過出示課件,學生猜讀時的疑難處得到全面深刻的解答。
文字的朗讀理解,目的是讀懂它的意思,感受其中的情感。疑難點解決后,讓學生自由朗讀,提醒其注意情感。接著再創(chuàng)設情境:這封家信,不僅后人大加稱贊,據(jù)說當時諸葛亮本人也很自得,并且從中摘錄了兩句掛于書房。根據(jù)你的閱讀體會,你覺得會是哪兩句?為什么?學生自由表達后,教師補充依據(jù):“淡泊”是說諸葛亮不貪圖功名利祿,他曾在《出師表》中表明過心志,直至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打動了他,才肯出隆中。他忠心耿耿,即便對昏聵無能的劉禪也從無二心。他一心北伐,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北伐失敗后,他請求“自貶三等”,仍舊兢兢業(yè)業(yè),終至心力交瘁、積勞成疾,年僅54歲便去逝。本文就是諸葛亮去世前寫的,勸誡兒子“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加之以“非……無以……”雙重否定句式,增強語氣,真可謂嚴肅而又飽含殷殷期盼。最后,讓學生認真臨摹著名書畫家啟功先生的書法《誡子書》,再聲情并茂地配樂朗讀課文。
通讀過后是通譯。遇到困難時學生互相交流,互助釋疑。筆者拎出“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讓學生重點翻譯,建議保留原文的雙重否定句式。通譯環(huán)節(jié)是個過渡,一方面承接對情感的把握,另一方面開啟由情到志的理解。
悟讀的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出示思考問題:①課文闡述的觀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論述的?注意從文中找到依據(jù)。②諸葛亮告誡兒子成才要具備哪幾個條件?在組內交流、組間駁詰的基礎上,教師板書“治學須靜、修身反躁”,作者從正反兩方面論述。成才不僅需要淡泊寧靜的心態(tài),還要有遠大的志向。學生討論遇到障礙時,教師引入諸葛亮在隆中十年隱居生活的故事:他博覽群書,精研前人思想,尤其是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的一些思想。他深入研讀《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寫下《論諸子》。諸葛亮的智慧和韜略,正是他在寧靜淡泊中學習的結果。
讀書至此,筆者又拋出一個問題提升學生的領悟:一個人寧靜淡泊、無欲無求,是否就一定能成才成學呢?其實不然。歷史上有多少隱士,他們逃避現(xiàn)實,隱居山林,而真正成才成學的并不多。用文中的話總結就是“多不接世,悲守窮廬”。為什么會這樣呢?這自然涉及“志”的問題。諸葛亮能夠博覽群書,成才成學,深層的動力是有遠大的志向。他常以管仲、樂毅自比,砥礪苦讀。正是治國理政、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宏圖大志激勵著他成才成學。明白了“志”與“學”的關系,接著,教師讓學生結合自身理解談談受到的啟發(fā),從而內化吸收,師人長處。最后,再拓展今古修身、立志、惜時的警句名言豐富學生的儲備。
文言文學習,讀仍是不二法門,情境教學能夠讓讀的形式豐富多樣,學生入情入境,情理并得:詩畫導入,不僅營造了課堂的氛圍,而且定下了整堂課的學習基調;猜讀激發(fā)趣味,讓學生避開初讀受挫后產生的畏難心理,猜不出或猜錯的地方恰恰是接下來學習的疑難點,一舉兩得;通讀和悟讀是全文學習的重點,必須有好的問題和情境,揆情里引入了諸葛亮的身世,輔助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知人論世,深切感受文字飽含的情感;悟讀則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三步走,一步步讀透作者所闡述的道理,領悟“志”與“學”的關系,談啟發(fā),內化吸收,最后拓展積累警句。因此,情境教學法讓文言文學起來不再枯燥,經過山重水復的“歷險”之后,反而有柳暗花明后徹悟的獲得感?!?/p>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漕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