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道德與法治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道德與法治課有效地發(fā)揮德育功能,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
一、充分運用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加入了大量插圖,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暢所欲言。如教學“在學校的一天”一課,教材插圖是學生們下課活動的場景:有的學生上廁所,有的跳繩,有的猜謎……很貼近學生的校園日常生活。我讓學生觀察圖片再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們積極投入,發(fā)言踴躍。我引導學生輪流發(fā)言,培養(yǎng)他們的秩序意識,并鼓勵說得好的學生到講臺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們用心聆聽的習慣,使學生學會尊重他人。
二、設計體驗游戲,豐富課堂活動
在教學“路上的安全標志”一課時,首先,我?guī)ьI學生一起認識了各種安全標志。接著,我設計了游戲場景:把膠帶紙貼在地板上當作人行橫道線,用卡片制作“紅綠燈”和“禁止通行”“彎道小心”等警示牌。隨后,我讓一部分學生當司機,一部分學生當行人,分小組在教室玩游戲。學生興致勃勃,很快熟悉了很多交通法規(guī)。游戲過后,我組織學生討論“在生活中家人是否遵守了交通法規(guī)”,不少學生說到了家庭成員的不文明行為。最后,我讓學生擔任家里的交通法規(guī)宣傳員,遇到家人不遵守交通法規(guī)時要及時制止?!巴嬷袑W”是很貼近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這堂課在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組織競賽活動,檢驗學習成果
因為可以看課件,可以玩游戲,還可以拿到教師準備的小獎品,現(xiàn)在,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充滿熱情,但如何檢測學習效果呢?我采取了課堂小競賽的方式,把考核的目標按類別分成幾個小比賽,用比賽活動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第一個比賽是“我是認路的小蜜蜂”,比賽形式是“畫路線圖”。每個學生在教師發(fā)的白紙上畫出從家里到學校的路線,上面有標志性的建筑或道路名稱,還有紅綠燈,這就把一、二單元所學知識整合起來,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完成了知識檢測。第二個比賽是“我是整理小能手”,比賽項目有“整理書包”和“系紅領巾”,比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樣的競賽活動不僅檢測了課堂教學效果,還鞏固了學生的知識。
總之,我們要認真鉆研教材,改變簡單、表淺、枯燥的授課模式,從教師單方面的說教走向師生雙向平等的交流,探索法治意識形成、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規(guī)律與機制,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新時代公民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