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臺
長期以來,網上充斥著爸爸帶娃的段子和視頻,有哄孩子睡覺把自己哄睡著的,有把孩子捉弄哭的,有把孩子端在懷里當沖鋒槍的……要么比孩子還貪玩,要么比孩子還粗心,好像都在證明爸爸不適合帶娃。其實,只要換一個角度,就會發(fā)現(xiàn)——
不被妻子承認的帶娃高手,輕松治愈了兒子的厭食癥
和我住在同一個小區(qū)的張女士和曹先生是一對吵鬧夫妻,天天拌嘴,卻不翻臉,好像就圖個熱鬧。一個周末,兩人在小區(qū)的魚池邊吵得不可開交,見我經過,拉住我給他們評理。
“我教妻無方,您別笑話?!辈芟壬鷵屜雀鏍睿八霾钜恢?,我在家辛辛苦苦帶孩子,又當?shù)之攱?,孩子沒病沒災的,結果她回來還是埋怨我,您說我冤不冤?”
“呸!”張女士氣不打一處來,“你有個當?shù)臉幼訂??昨晚我回到家就發(fā)現(xiàn)不對勁兒,龍龍吃飯狼吞虎咽的,像是三天沒吃飯。一問,龍龍告訴我,他不說餓,爸爸就不做飯,吃飯的時候,爸爸根本不喂他,還搶著吃!您給評評理,一個4歲的孩子,哪里搶得過他一個大老爺們兒。更可怕的是,只要過了飯點兒,龍龍再餓也得不到吃的?!?/p>
曹先生理直氣壯:“我小的時候,我爸就是這樣帶我的。你看,現(xiàn)在我長得膘肥體壯!”
張女士背過臉去,看樣子快氣哭了:“以后我再也不相信你了。再出差,我把龍龍送到我媽家,絕不讓他再受虐待!”
我打手勢阻止曹先生繼續(xù)拱火,問張女士:“龍龍以前不是厭食嗎?吃一頓飯要兩個小時,現(xiàn)在怎樣了?”
“孩子飯都吃不飽,哪里還有厭……”張女士突然止住,怔怔地眨眨眼,“就是啊,好像不厭食了呀!”
曹先生得理不饒人:“哪里有什么厭食癥,明明是他親愛的媽媽慣出來的毛??!”
張女士想反駁,卻一時語塞。
我對張女士說:“現(xiàn)在明白了吧,曹兄沒有虐待孩子,他是帶娃高手哩!”
曹先生連忙沖我作揖:“老弟你放過我吧,有你這一捧,我以后就甩不掉龍龍這條小尾巴了,哪還有時間下棋,哪還有時間釣魚,哪還有時間……”
我笑著挖苦:“對,曹兄千萬別耽誤自己玩,龍龍成長這件事不著急的,等十年再說吧?!?/p>
趁他們沒有回過神來,我匆匆告辭離去。
爸爸的力量感、冒險精神,會讓孩子的身體得到更充分的鍛煉,促進大腦的發(fā)育……但我們討論爸爸帶娃的優(yōu)勢,不是要證明媽媽帶娃有劣勢
第二天,張女士和曹先生到我家拜訪。
曹先生進門就道歉:“昨天對不起了,我那樣說是開玩笑的,龍龍的成長是我家的頭等大事,我不能做玩物喪志的爸爸,請老弟多指教?!?/p>
張女士接過話頭:“我聽人說,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究竟是不是真的?”
我告訴他們,那是美國耶魯大學持續(xù)15年跟蹤調查研究的成果,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學習成績往往更好。
“這只是階段性研究?!蔽医忉?,“爸爸帶孩子確實有一定優(yōu)勢,但絕不只是有利于孩子的智商發(fā)展?!?/p>
“真的嗎?還有哪些優(yōu)勢?”張女士很興奮。
“確切地說,爸爸和媽媽一起帶孩子是最佳方式?!蔽疫B忙糾正,“我們討論爸爸帶娃的優(yōu)勢,不是要證明媽媽帶娃有劣勢,只是想證明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p>
我告訴他們,爸爸帶娃至少有五個方面的優(yōu)勢。
第一,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性格。
由于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不同,爸爸帶孩子可能不夠細心,但更加隨意、大膽,不會過多限制孩子,這就給孩子提供了更大的成長空間,讓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更大程度的激發(fā)。
爸爸的力量感、冒險精神,會讓孩子的身體得到更充分的鍛煉,促進大腦的發(fā)育,并形成開朗、自信、勇敢、堅毅等內在品質。
和大大咧咧的爸爸一起玩,孩子的天性能得到充分釋放,負面情緒也能得到宣泄,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尤其對于0~6歲認知發(fā)展關鍵期的孩子來說,玩耍、游戲就是他們最好的學習課堂。因此,爸爸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非凡。
第二,有利于孩子智商發(fā)展。
媽媽陪伴孩子的方式更多是講故事、玩室內游戲、唱歌等,而爸爸更喜歡打球、跑步等運動。因此,爸爸更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運動的好習慣。孩子大腦發(fā)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受充足的外來刺激,孩子活動多了,外界刺激就多,智商自然會發(fā)展得更快。
更重要的是,爸爸習慣將問題拋給孩子自己解決,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媽媽總是主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相比,更有助于開發(fā)孩子的智力。
第三,教會孩子規(guī)則與自律。
媽媽帶孩子往往以情感為導向,而爸爸往往以理性為導向,注重教導孩子守規(guī)矩、養(yǎng)成好習慣,從他律一步步走向自律。
一般來說,媽媽在執(zhí)行規(guī)則時容易心軟,看孩子難過、發(fā)脾氣、撒嬌,可能會妥協(xié),次數(shù)多了,孩子便會輕視規(guī)則,一次次地打破規(guī)則。爸爸執(zhí)行規(guī)則時,通常態(tài)度更堅定,情緒更理性,有利于孩子建立規(guī)則意識,自覺遵守規(guī)則。
美國兒童教育專家做過相關調查,中學輟學的青少年中,有71%來自沒有父親的家庭;青少年自殺人群中,有63%來自沒有父親的家庭;有72%的青少年殺人犯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因此,給龍龍立規(guī)矩、執(zhí)行規(guī)矩這兩件事還是交給曹兄比較好?!蔽夜膭?。
曹先生一拍大腿:“好!惡人讓我來做!”
第四,有利于孩子形成獨立性與責任感。
相比于媽媽的無微不至,爸爸的狠心也是一種教育的智慧。爸爸放手讓孩子做事,孩子各項能力能得到鍛煉,身心會獲得成長,也能增強獨立性和責任感。
此外,爸爸自身的責任感,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這種責任感,不光體現(xiàn)在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上,更直觀地體現(xiàn)在家庭之中。一個靠譜、有責任感的爸爸,是孩子最好的學習范本。
“對!”張女士大聲叫好,沖曹先生扮鬼臉,“看你以后還做不做甩手掌柜!”
第五,有利于引導孩子強化性別認同。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爸爸參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性別認同以及成年后的婚戀幸福有積極影響。對女孩子來說,她需要通過爸爸來認識男人,長大后不容易被欺騙;男孩子則需要從爸爸身上學習怎樣做男人,對其未來維持穩(wěn)定的婚姻大有裨益。
張女士故作驚訝地對曹先生說:“沒看出來呀,你還有可能成為帶娃高手呢!”
“只要你敢于放手,他就有可能成為帶娃高手?!蔽艺f,“你們兩位,養(yǎng)育孩子各有優(yōu)勢,只有雙方都承擔起責任,通力合作,互為補充,龍龍才能成長得更好。”
告辭時,張女士由衷地說:“今天我感覺特別輕松、幸福,因為,以后帶娃不是我的獨角戲了!”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