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忠莉
摘要:在小學基礎階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語文學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在此基礎上優(yōu)化語文課堂的教學。本文即是在闡述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重要性的基礎上,從鍛煉學生的語言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三個角度出發(f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策略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素養(yǎng);教學策略
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促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要進行優(yōu)化,如果教師如果不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很有可能不能滿足當代教學的需求。對于語文教師而言,要改變教學的單向性,而是注重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提升,加強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從整體上而言,無論是語文知識的學習還是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都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真正主動的開展學習活動。
一、開展游戲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小學生都比較喜歡貪玩,所以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其就可以從游戲教學的角度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在引導學生開展游戲教學時,教學老師一定要提前做好設計,特別是要注重挖掘游戲與課文內(nèi)容之間的關聯(lián),繼而以此導入,面向?qū)W生展開趣味性的游戲教學方式。
例如,在教學"曹沖稱象"一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從游戲化的角度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興趣。首先,教學老師可以提前準備好石頭大象、水盆、天平、砝碼、尺子等工具,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這些材料展開對石頭大象的稱象。當然,不能夠直接通過天平稱量的方式稱量大象的重量,這一點需要提前說明。在向?qū)W生講述清楚之后,教學老師便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嘗試。如果學生有辦法,即可上前嘗試,如果沒有辦法,可以坐在座位上觀察其他學生的表演。在學生紛紛進行各種方法的嘗試之后,語文老師再展開曹沖稱象一課的教學。其實,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已經(jīng)對于曹沖稱象的具體內(nèi)涵進行了了解和掌握。接下來,教學老師即可通過文章講解的方式展開教學。此時,學生對于曹沖稱象的內(nèi)容已經(jīng)駕輕就熟,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成效也就必然能夠得到大幅提高。
二、作業(yè)布置深化理解
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需要通過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共同的知識探索和學習,如此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課堂知識所學,而且還能夠鞏固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但是,傳統(tǒng)的課后作業(yè)布置都是以書面化的作業(yè)為主,學生只能夠在作業(yè)本上寫寫畫畫,這并不利于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對此,教學老師就可以通過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yè)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
例如,在教學"鐵杵成針"一課之后,教學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嘗試鐵杵磨針。這種作業(yè)布置方式極為鍛煉學生的內(nèi)心,而且還能夠使得學生真正認識道"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深刻內(nèi)涵。很多時候,教學老師只是通過嘴巴陳述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固然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所學文章內(nèi)容的學習和理解,但是并不深刻。通過生活化的作業(yè)實踐則不同。當然,教學老師也未必一定要讓學生磨鐵杵,也可以讓學生找一些比較細的鐵絲進行打磨,看看把它磨成針需要多長時間,這樣也同樣能夠加深學生的知識學習和體會。
三、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加強師生間互動交流
得益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促使當前教育教學領域也能夠依靠這些技術來開展更加趣味化和多樣化的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作為語文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緊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得到有效的集中,從而教師也能夠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更加順利地與學生完成更好的互動過程。
例如,在教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時,語文老師就可以放下課本,通過將語文知識內(nèi)容制作成為動畫片的方式展開教學,如此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夠使得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工作比較輕松。首先,語文老師要將課文教學內(nèi)容完全融入到動畫片當中,然后引導學生欣賞動畫片,并且根據(jù)動畫片展開教學。在教學時,語文老師先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語文老師再隨后提出自己的語文知識見解,這樣一來,自己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展就會變得更具針對性,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成效也就會因此而得到提高。此外,語文老師在開展多媒體教學時,要注重多媒體教學與學習興趣的結合,動畫展示僅是一種方法,更多的多媒體互動教學策略還需要語文老師的自主探索。
四、設置問題引導自主學習程序
小學語文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就可以通過問題設計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性的思考和學習。很多時候,并不是小學生不愿意進行思考,而且他們沒有掌握進行思考的有效方法。對此,語文老師就要加強自身的語文教學引導工作,讓學生跟隨著自己的思路進行語文知識的有效性學習,繼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我們家的男子漢"一課時,語文老師就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說說,什么是男子漢?"學生對于男子漢的認識其實就是他們心目當中的英雄,所以大家說什么的都有。由此可見,學生對于男子漢的認識已經(jīng)發(fā)生了偏差。對此,語文老師就要加強課堂教學引導工作,讓學生正確認識男子漢。在學生對于男子漢形成正確性的理解和認識之后,語文老師便可以從知識教學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工作進行引導。老師:"同學們,你們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后,知道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什么樣的故事內(nèi)容了嗎?"教學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主要故事內(nèi)容進行總結。這個問題屬于整體性的問題引導,而且學生的閱讀學習也是需要先從整體進行認識。接下來,語文老師便需要從文章具體內(nèi)容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引導,讓學生對于這篇課文的具體細節(jié)入手,比如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作用是什么等,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進而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最終語文知識思維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多樣化教學的應用將影響著學生是否能夠集中精力將影響著學生的語文興趣點。教師只有真正將它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去,才能夠保持學生興趣,給予學生適當壓力,帶著學生更加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收獲豐富的知識認識,并有效提升自身的基礎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策略[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22,42(01):105-107.
[2]耿會娟.淺議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21(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