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淺探

2022-06-11 00:27王歡
大學·課外閱讀 2022年7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

摘? 要:課程思政是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抓手,是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新手段。法律翻譯人才培養(yǎng)是推進涉外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法律翻譯的課程思政建設至關重要。打造法律翻譯課程思政,應當首先從六個方面探討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所涉及的問題:為什么、是什么、誰來做、何時做、何處做以及怎樣做。思考這些問題有助于厘清對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認識,明確其目標和手段,指導法律翻譯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切實推進中國涉外法治建設。

關鍵詞:課程思政;法律翻譯;涉外法治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21-0126-04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017年,教育部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要求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專業(yè)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全面提升課程育人質量,“課程思政”因此首次被寫入教育部文件。2020年《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發(fā)布進一步強調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體系,并就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要求、內容重點、教學體系等具體內容做出詳細部署。教育部針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從政策到實踐的一系列舉措說明,課程思政從2014年開始的萌芽期,經過多年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已經到了走向深化、系統(tǒng)化的關鍵期[1]。

一、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

課程思政服務國家建設,關系到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養(yǎng)、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崛起,以及國家長治久安等重大問題[2]。落實到涉外法治建設上,就是要通過課程思政培養(yǎng)涉外法治人才,滿足新時代對外開放和涉外法治建設的實際需要。涉外法律事務中,法律文本的翻譯往往是首要工作,因而涉外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中,專業(yè)的法律翻譯人才不可或缺[3]。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不僅可以強化從事涉外法律工作者的法律翻譯能力,更能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他們形成對當代中國和外部世界的客觀認識,進而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自覺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向世界“翻譯中國”。

鑒于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性,本文以問題為導向,從六個方面探討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所涉及的問題:1.為什么(why);2是什么(what);3.誰來做(who);4.何時做(when);5.何處做(where);6.怎樣做(how)。探索這些問題有助于厘清對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認識,明確其目標和手段,并切實指導法律翻譯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要素

(一)為什么(why)

“為什么”是關于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和原因。這一問題緊扣新時代教育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一些學者認為鑒于人本身的完整性,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因此育人工作也應當是全面而整體的,從這個層面來看,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能靠自己“包打天下”[4]。況且在實踐中,由于其他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發(fā)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育人合力未能形成,也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5]。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界對“課程思政”展開了熱火朝天的討論和探索。

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原因就在于,法律翻譯處于法學和外語語言研究的交叉地帶,天然具有豐富的育人元素和資源。對法學教育而言,學生需要學習借鑒其中非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法學知識,比如法律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先進的法學理論知識和優(yōu)秀的法治文明成果等,但對于涉及資本主義等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內容,則要注意甄別,用馬克思主義法哲學分析法律現(xiàn)象和法律問題[6]。外語教育則一直是中西方意識形態(tài)交鋒的高地,學習外語就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外來思想和價值觀,如果不能客觀看待中西方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傳統(tǒng),便很容易產生國家意識淡薄、文化自信不足等心理,從而動搖廣大青年的思想根基[7]。法學課程、外語課程和思政課程都涉及意識形態(tài)領域,三者共同的指導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因此開展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不僅契合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還能夠完成價值塑造,落實育人目標,為國家涉外法治建設輸送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且熟練使用外語、通曉涉外法律知識和法律文化、具備法律口筆譯技能的復合型國際化人才。

(二)是什么(what)

“是什么”是對法律翻譯課程思政進行定義和解讀。有學者從課程思政總體的角度出發(fā),歸納了當前學界關于“課程思政”的概念歸屬,包括“課程類型說”“教育理念說”“思政方法說”“教學體系說”“實踐活動說”以及“多重屬性說”六種典型論說[8]。部分學者則立足于法律英語這一特殊用途英語,認為法律英語不是單獨的一門課程,而是一個學科方向,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開放的學科體系[9]。法律翻譯作為法律英語的一部分,當然也擁有獨立的學科體系,然而鑒于翻譯活動和法律活動的高度實踐性,“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可以進一步理解為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法學、外語語言專業(yè)課程的教育實踐活動,具有交際性、廣泛性和實踐性這三大基本特點。

法律翻譯課程思政的交際性主要體現(xiàn)為法律翻譯是發(fā)生在法律領域內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無論是涉外司法實踐還是文字翻譯轉換都少不了與外國語言和外國法律文化的溝通交往,而法律翻譯課程思政著力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法系間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能力,這也是為了使其能在未來的涉外法律實踐中實現(xiàn)既定的交際目的。法律翻譯課程思政的廣泛性體現(xiàn)在兩個維度:狹義來看,法律翻譯僅指憲法、法律法規(guī)、判決書、各類合同、法學著作等法律文本的筆譯服務以及涉外庭審、涉外仲裁等的口譯服務;從廣義看,法律翻譯除上述翻譯服務外,還涉及不同法律淵源、法律傳統(tǒng)、法律文化、法律思維以及法律邏輯間的交流互鑒。而法律翻譯課程思政的實踐性則體現(xiàn)在法律翻譯課程應當契合當前涉外法律實踐的需求,解決涉外法律實務中的實際問題,其中各類參與者必須積極投身實踐,學習者在實踐中促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教育者在實踐中推動課程設置的進一步優(yōu)化,組織者在實踐中檢驗課程結果的有效性。

(三)誰來做(who)

“誰來做”解答的是什么人參與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本研究認為法律翻譯課程思政是一種實踐活動,那么這一動態(tài)過程中的參與者就顯得極為重要,主要包含三類。

法學、語言學教育家以及相關研究者要參與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法律翻譯離不開法律和語言這兩大基礎學科,因此這一類參與者的主要任務就是探索學科交叉點,為學科發(fā)展制定方針、目標和計劃,將國家層面的課程思政戰(zhàn)略進行分解并提出融入法律翻譯教育實踐的辦法。這一類參與者既包括國家法律翻譯教學大綱的制訂者、編寫者和教材(包括規(guī)劃教材、推薦教材、統(tǒng)編教材)的審定者、教育評估者,也包括中國法律翻譯研究者,還包括教材的編寫者。他們主要來自國家機關、高校、出版社、雜志社等機構。

法律翻譯教學管理者以及教育者要參與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專業(yè)的管理者需要制定、修改并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科學合理設置課程。而教育者則不僅限于教育機構人員,還包括從事一線涉外法律服務的實務人士。管理者和外語教師主要從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是非觀,提升其文化認同;而實務人士則可以憑借其豐富的從業(yè)經驗,在真實案例的教學分析中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促進其不斷提升政治素養(yǎng),并激發(fā)其代表中國與世界交流溝通的遠大理想。三者相互合作、互學互鑒,既能提升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水平質量,也有助于培養(yǎng)專業(yè)對口的法律翻譯人才,防止出現(xiàn)法律翻譯教學與法律翻譯實踐對法律翻譯人才素質要求不一致、課程內容應用性不足等現(xiàn)象,并且真正將價值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教育目標。

法律翻譯課程學習者更要參與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各類學校的學生是主要力量,也包括對法律翻譯有興趣、有需求的學習者。他們是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終閱卷人,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效果好壞和成功與否直接反映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法律翻譯課程學習,是否滿足法律翻譯課程思政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否能夠幫助他們切實解決涉外法律服務中遇到的若干問題,是否能夠助力他們在中國涉外法治事業(yè)中發(fā)光發(fā)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何時做(when)

就育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沒有休止符;就語言而言,外語學習研究何時都談不上晚。在中國當下的發(fā)展周期內,高層次的涉外法治人才和法律翻譯人才缺口巨大,能夠將中國特色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成果轉換為國際社會聽得懂、易于接受的中國故事、中國聲音,從而在國際談判桌上熟練運用外語闡釋國家政策、維護國家利益、擴大國際話語權的高端人才更屬鳳毛麟角。因此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更要從此時此刻做起,響應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所強調的“加強涉外法治工作、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的號召,大力培養(yǎng)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為我國下一個發(fā)展周期做好人才儲備工作。

(五)何處做 (where)

簡單來說,“何處做”這一問題的答案是處處都要做。具體而言,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既要在課堂上展開,也要在課堂外延伸;既要在理論上深入,也要在實踐中驗證;既要在學校里探討,也要在社會上摸索。要根據(jù)法律翻譯的學科特點和教育要求,不能把教學內容僅停留在課堂上校園里,而要將其與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去國內外事部門、涉外執(zhí)法司法機關、涉外法律服務部門以及國際立法機構、司法機構、仲裁機構、調解機構、法律服務組織、法學學術組織里接觸更廣泛的涉外法律內容,直接融入國際法律事務的工作環(huán)境,熟悉相關流程和程序,了解掌握實務操作技術和方法,做到涉外法律知識與國際法律實踐的無縫銜接,切實提高學生的涉外法律事務應用能力。只有學校社會共同發(fā)力、培養(yǎng)人才,讓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實處,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的育人功能,進而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性、針對性,增強我國涉外法治人才的國際競爭力,加快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yǎng)的學科體系、培養(yǎng)體系和保障體系建設。

(六)怎樣做(how)

“怎樣做”這一問題既是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前進方向,也是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具體實施路徑。開展法律翻譯課程思政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課程教材的質量和時效性,結合國際法律實踐及前沿法律案例,編寫體現(xiàn)中國特色和發(fā)展需要的專業(yè)教材和案例教程;其次要注重更新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科學規(guī)劃法律英語復合人才的培養(yǎng)方案,培養(yǎng)學生在涉外法律實務中的問題解決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拓展法律翻譯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途徑。只要教育者能夠堅持讓專業(yè)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這一基本點,就應當鼓勵他們開發(fā)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采用百花齊放的教學方法,開展靈活新穎的教學活動。

以法律翻譯課程為例,通過講授英美法律制度,讓學生了解西方法律淵源、法制發(fā)展和法律體系,以史為鑒,思考我國建設法治中國道路上應當借鑒的經驗和教訓。通過教授法律術語翻譯和合同翻譯等實務課程,使學生掌握精準傳達法律含義、實現(xiàn)對等法律效果的技巧和方法,助力我國涉外法律文本和國際條約的起草翻譯等活動。通過司法案例研讀,強化國際法律實務教學,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對外斗爭的本領和能力,激勵其以語言為矛、以法律為盾,向外介紹中國法治理念,對內堅持中國法治建設。除了創(chuàng)新課程內容之外,也要積極創(chuàng)新課程形式和教學活動形式,比如開展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展示、演講、模擬法庭辯論等,或是帶領學生參觀體驗真實庭審、談判、會議活動等,將思政元素融入法律翻譯教學的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和各階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法律翻譯課程的吸引力。

三、結語

上述內容涉及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六個要素,主要聚焦在“是什么”“誰來做”和“怎樣做”三個方面,這是因為“為什么”“何時做”“何處做”這些問題已有較多學者做出了回答,有相對比較明確和公認的解答。但也必須承認,上述六個要素之間互相聯(lián)系、不可分割。相對來說,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是什么”和“怎樣做”的討論還在初級階段,而大部分學者對“誰來做”的探討僅限于教師隊伍,卻忽略了法律翻譯實踐活動中社會實務人士所獨有的經驗和貢獻??梢灶A測的是,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什么”的討論仍會方興未艾,學界會逐漸認識到在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中實務人士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并嘗試鼓勵高校中的教師隊伍和從事涉外法律服務的實務人士攜手合作,構建高校社會思政建設共同體,為“怎樣做”這一問題探索新路徑,畢竟從本質上來講,法律翻譯課程思政是一種教育實踐活動。

當前我國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huán)境、涉外事務日益復雜,貿易沖突和政治爭端頻發(fā),國際社會中的合作與博弈最終都需要走向法治化的道路。在中國進入新發(fā)展階段之際,加快推進涉外法治建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涉外法治人才培養(yǎng)對推進涉外法治建設具有基礎性、戰(zhàn)略性、先導性、保障性作用,只有不斷加強涉外法治人才培養(yǎng),才能適應新時代我國涉外法治建設需求,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推進法律翻譯課程思政建設就是在此背景下,著力培養(yǎng)一支政治立場堅定、專業(yè)素質過硬、善于破解實踐難題,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善于參與國際合作競爭的一流涉外法治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 王卓. 課程思政對外語專業(yè)課程建設的導向性與媒介性[J]. 山東外語教學,2021,42(01):59-68.

[2] 黃國文,肖瓊. 外語課程思政建設六要素[J]. 中國外語,2021,18(02):1+10-16.

[3] 李小峰. 論“卓越法律人才”視閾下的法律翻譯人才特點及培養(yǎng)策略[J]. 教育評論,2014(02):15-17.

[4] 劉建軍. 課程思政:內涵、特點與路徑[J]. 教育研究,2020,41(09):28-33.

[5] 趙繼偉. “課程思政”:涵義、理念、問題與對策[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9,17(02):114-119.

[6] 時顯群. 法學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04):59-60.

[7] 肖瓊,黃國文. 關于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考[J]. 中國外語,2020,17(05):1+10-14.

[8] 唐德海,李梟鷹,郭新偉. “課程思政”三問:本質、界域和實踐[J]. 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20(10):52-58.

[9] 張法連. 新時代法律英語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機制探究[J]. 外語教學,2018,39(03):44-47.

(薦稿人:田力男,中國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MTI教育中心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

作者簡介:王歡(1998—),女,碩士在讀,中國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
高校思政課程的現(xiàn)狀與改革措施研究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
“專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y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課程思政理念下英漢口譯教學改革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