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蘿卜”當地域形象代言的,著實不多,安徽樅陽可能是個例外。樅陽與桐城本是一縣,地域形象本質上是文化?!皹骸弊忠娪凇对娊洝ば⊙拧?,《靈臺》云:“虡業(yè)維樅,賁鼓維鏞”;“蘿卜”見于《詩經·小雅》,《信南山》云:“中田有廬,疆埸有瓜?!?/p>
李平真先生有部恢宏絢爛的佳蔬文化大著——《中國的蔬菜:名稱考釋與文化百科》,對276種中國蔬菜作以文化解讀,“蘿卜”是開篇“第一蔬”。蘿卜原產于中國,栽培史達三千余年,寫作“蘿卜”不過數十年。
上古時期的蘿卜即叫“廬”,也作“蘆”。許慎《說文解字》稱:“蘆,蘆菔也?!?古時“盧”與“廬”相通用, “盧”指“飯器”,繁體字“廬”由“廣”與“盧”兩字上下加合而成,指建筑物里備有盛飯的器具,組成簡易的家居,即房屋。沒有蘿卜,這個家可能就維持不下去。
秦漢時期,《爾雅·釋草》將單音節(jié)“蘆”變成雙音節(jié)“蘆肥”;漢代采用諧音,將“蘆肥”衍生為“蘆菔”,或“蘆服”;唐代“蘆菔”音變?yōu)椤叭R菔”,又作“萊服”或“來服”——“蘿卜”就算正式定名了。唐、五代時期,“萊菔”的俗名是“蘿蔔”。
“蔔”,諧音“?!保∠槿鹬?。元代《農桑輯要》《農書》等農業(yè)經典著作,蘿卜都被寫作“蘿蔔”,明代《本草綱目》亦寫作如此,蘿卜的名稱用字基本固定。但中國疆域遼闊,方言眾多,蘿卜仍被稱為“蘿蔔”“蘿葡”“羅蔔”“羅服”“勞蔔”“蘿瓝”“蘿瓝瓝”“蘿貝”“蘿北”或“蘿白”。直至今天,樅陽人仍管“蘿卜”叫“蘿北”“蘿白”的,讓外地人聽得一頭霧水。
樅陽曾有個婦孺皆知的人物,大名劉東雄。此人乃沿江地區(qū)的一個匪首,在各種勢力間叛服無常。解放軍南下,劉東雄跑了,后來成了實業(yè)家。有幾個作家對劉東雄傳奇很感興趣,一寫到其諢號都是“劉小拉瓜”。不禁讓人倒吸口涼氣,天底下哪有這種“瓜”的?
“拉瓜”的本字是“菈遝”,說白了就是蘿卜,漢代文獻中有記載。樅陽大蘿卜白白凈凈,上面的須根顯得胡子拉碴,這就叫“邋遢”?!袄e”也是“邋遢”的意思,哪有土匪衣冠楚楚的?
在物質極端貧乏的時代,易栽種、產量高的蘿卜,對于人類有“救命之恩”。北宋鄂州崇陽(今湖北崇陽)知縣張詠,引導鄉(xiāng)民種蘿卜,幫助饑民度過了災荒。民間感念張詠的功德,將蘿卜稱作“張知縣菜”。張詠做過禮部尚書,死后追贈左仆射(丞相),蘿卜又被稱作“張相菜”。樅陽民間則傳說:曹操八十萬大軍下江南,一時軍糧匱乏,靠樅陽大蘿卜度過一劫。否則,哪還勞煩諸葛亮演一曲“借東風”?
樅陽大蘿卜享譽四方,據說是與曹操有關。但是,不是所有樅陽的蘿卜都叫“樅陽大蘿卜”。樅陽附近皆產蘿卜,品質大致相同;唯以距樅陽七里之七里頭所產者為尤佳。七里頭的土壤,較其他各地種蘿卜為相宜,故其產品,體大味美,樅陽附近,每年蘿卜產額甚大,營此業(yè)者甚多,先則大量收買,貯于麻布袋內,然后運到安慶、蕪湖、南京等地銷售。據聞只需消息靈通,慎重從事,即能贏利甚豐云。
樅陽民間認為:七里頭的蘿卜挖出之后,必須拿到江心洲沙灘埋七天。這番操作后,取出來的蘿卜才是正宗的“樅陽大蘿卜”,生吃如水果,切片曬干后入口,嘎嘣生脆,口齒留香。很多地方把這叫“蘿卜干”,樅陽人叫作“勞葡夾”。地方文化,不是三年五載就能煉成的。
樅陽七里頭的蘿卜,為什么要在沙灘埋七天?文化需要儀式感,地里拔出一根就塞嘴里,那不叫“蘿卜”,而叫“菈遝”。
章憲法:作家,明史學者,著有《明朝大敗局》《明朝大博弈》《海上大明》《文狀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