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豐楠
摘 要:1950年代到1970年代吳魯芹經(jīng)歷了從訪美學(xué)者到工作定居的美國生活,此期間他筆下的美國人形象各有側(cè)重點,具有差異性,呈現(xiàn)出五十年代認同肯定,七十年代更為中肯客觀的特點。這與他身份視角轉(zhuǎn)變、當(dāng)時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中華文化身份的認同密切相關(guān)。吳魯芹始終以“自我”為出發(fā)點,通過對“他者”進行觀察去感知美國人的民俗文化,從而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美國人形象。
關(guān)鍵詞:旅美華人文學(xué);吳魯芹;美國人形象
中圖分類號:I20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677(2022)3-0039-06
吳魯芹具有極強的文字掌控能力,散文中流露出對周邊生活獨到的觀察,從1950年代以交換學(xué)者的身份初到美國,到1970年代從美國新聞總署退休,美國的所見所感帶給他很多創(chuàng)作靈感,他用幽默詼諧的筆調(diào)在許多散文中描繪了在美國生活的點滴感悟。
1950年代吳魯芹著有散文集《美國去來》(1953)和《雞尾酒會及其他》(1957),六十年代封筆直至七十年代重新投入散文創(chuàng)作,出版了《師友·文章》(1975)和《瞎三話四集》(1979)兩部散文集。在這些文章中或記錄了他在美國的見聞、或感慨生活中的雜感、或表達對師長友人的追憶、或記錄生活瑣事趣事趣聞。從政客文人到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美國人出現(xiàn)在他的散文中,他筆下不同時期呈現(xiàn)出的美國人形象也存在差異,這與他視角和當(dāng)時的國際環(huán)境變化以及吳魯芹“他者”的身份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一、1950年代美國人形象
50年代吳魯芹受美國國務(wù)院邀請前往美國參觀訪問,此時期塑造的美國人形象偏向正面,表達了對他們的認同和贊賞。
(一)熱情與疏離并存
《美國去來》由1952年吳魯芹赴美三個月期間的見聞感想集結(jié)而成。開篇便能感受到吳魯芹對于美國的仰慕,“美國是近代歷史上的一件奇跡,在不到二百年的歲月中,她能弄到宇宙之內(nèi),無有出其右的地位”①,于是基于這樣的崇拜視角,吳魯芹自嘲是“鄉(xiāng)下人”,初到美國感受到了美國人的熱情和樂于助人,消除了他身在異鄉(xiāng)的焦慮。
吳魯芹看到的美國家庭,丈夫以愛妻子為榮,主婦們不僅獻身家庭還熱心社會事業(yè)。美國女性身材健美舉止優(yōu)雅大方,對丈夫體貼關(guān)懷,待客周到。在吳魯芹的筆下,美國人物的性格都是外顯的,無論是政治人物還是平民百姓。艾森豪威爾當(dāng)選后毫不掩飾興奮“急于去和塔虎脫握手言歡”,塔虎脫敗選“頗為垂頭喪氣”②。美國人習(xí)慣表達愛意,女人從不吝惜自己的贊美,男人不掩飾對妻子的愛,民眾也在言語間處處展現(xiàn)對國家的熱愛與驕傲。在《美國人》一文中在國外盛氣凌人回到美國境內(nèi)面對海關(guān)卻低聲下氣的美國人,有人批判他們富有張揚卻無知,吳魯芹為其鳴不平,認為不能以偏概全。吳魯芹眼中的美國人“同我們一樣,各自有其缺點,但通盤來說,很可愛,他們極易與人相處,也極樂與人相處,他毫不保留地讓你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他的生平,他的憧憬,他的愛和憎。有人批評美國人天真,無涵蓄,也許就是為此?!雹蹍囚斍圻€談到了美國人其實也有缺乏耐心的時候,但這種不耐心體現(xiàn)在過度熱情,“他們對陌生人的信任,是很足以令人驚訝的,談不上幾分鐘,就是知己,無話不談了”④。很顯然,此階段吳魯芹眼中的美國人即使有缺點,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卻也是長處。
但美國有些習(xí)俗吳魯芹卻是排斥的,首當(dāng)其沖的便是參加雞尾酒會。吳魯芹自稱“懶散”,不喜參加社會上的集體行動卻又不便拒絕,通常只能“從俗”⑤。在《雞尾酒會》一文中吳魯芹用幽默輕松的筆調(diào)對雞尾酒會這種社交活動表達了不快。雞尾酒會是美國傳統(tǒng)的招待客人方式,是一種自由放松的酒會。但對于吳魯芹來說卻并不然,他稱參加雞尾酒會是“大受罪事”⑥,實則在給與會者提供機會結(jié)識權(quán)貴名媛的機會,陌生人之間是疏離且毫無意義的客套,空洞的閑談只是浪費時間,不小心說錯話亦容易得罪人。他認為“壓根而不是什么有情趣的集會,它是一種集體的自我懲罰”,還覺得“雞尾酒會不是一種摩登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種摩登的‘送命辦法”⑦。吳魯芹嘲諷了美國人喜好舉辦此類看似光鮮亮麗實則空洞虛無的活動,在宴會上的人群中游走,與各式人攀談,懷著結(jié)識權(quán)貴的目的,觥籌交錯間并感受不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摯,展現(xiàn)的只有虛無和疏離。
(二)追求民主平等講求實用
在《政治篇》中,吳魯芹旅美至芝加哥期間恰逢選舉前期,被美國民眾參與政治的熱情以及“忠于自己,尊重別人”的核心信念所震撼。在《小病、小賬》中吳魯芹談到美國盛行給小賬,吳魯芹認為:“世界上最民主,最講個人尊嚴的國家便是小賬最盛行的國家,而美國就是一個小賬鼎盛的國家?!雹嘟o小賬與階級尊嚴的高低貴賤無關(guān),即便是侍者份內(nèi)之事在美國人的眼中也是勞煩他人,小賬便是一種答謝的方式。人與人之間或許財富、學(xué)識、才能上有所差距,但“他們面對高官巨商,談笑風(fēng)生,毫無自卑感”、“擦皮鞋的與顧客互相說些俏皮話,彼此大笑不已;聽到飯館里鄰座向侍者要一樣什么東西,先說對不起,再則連聲道謝”⑨。美國人交朋友不以身份和財富為前提衡量,陌生人間常常極具親切感一面如舊。對于批評這樣的交友方式并不深入長久的聲音吳魯芹的態(tài)度是不以為然,他更看重此交友模式積極的一面,認為可以迅速消除距離感。在美國的社交場合即使不是重要的人物也不會被忽視,這樣的舉動不僅傳遞了善意和溫暖,更重要的是讓人覺得自己是被重視與尊重的。市長與廚師稱兄道弟,新聞處長將司機介紹給賓客,吳魯芹帶讀者看到的是一個毫無階級觀念、“民為貴”平等的社會。
在《中西小宴異同志》一文中談及了宴席之上中西的差異。西方人較為直接,至少提前一個星期送出請?zhí)?,幾日不見無回音便要詢問,如對方不能赴約便轉(zhuǎn)而邀請他人。受邀時,國人不會承諾過早以留有回轉(zhuǎn)的余地,通常會深思熟慮一番再作應(yīng)答,吳魯芹稱之為“成熟而婉轉(zhuǎn)”。⑩然而西方人注重自身享受,收到請?zhí)ǔ纯袒貜?fù),且不食言,若同一日被多方所邀請,會秉持先來后到的原則,不會“趕集”,在吳魯芹看來是“不大通人情,不大懂世故”{11}的表現(xiàn)。宴會餐桌上西方人也講求實用,雖以酒待客,但根據(jù)客人喜好和酒量自行選擇,推杯換盞間的祝福也是較為隨意。比起華夏兒女的慷慨待客之道,西方人的宴席寒酸了許多,主人招待客人更傾向于“各自為政”和“自掃門前雪”。{12}席間談話的內(nèi)容并不十分深入,更傾向于閑談,話題輕松日常多變。雖對于不善言辭的人來說應(yīng)付得很辛苦,但由于互動感強,席上之人都能隨時參與其中。《約會》一文中吳魯芹再次帶讀者看到美國人有原則的一面,“照西方習(xí)俗,未先約會好,不得冒冒失失投刺求見,即有約,亦是準時來會,準時告辭,到時人亦毋用端茶碗,盡可直說”,{13}登門者是何人何意也許都已了然,美國人喜歡見面前預(yù)約,主人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和喜好規(guī)劃見客時間,是對雙方時間的尊重,也是追求高效率的體現(xiàn)。9DFD329F-1745-4B52-A7FF-7E21086F462B
二、1970年代美國人形象
70年代吳魯芹已經(jīng)在美國工作定居多年,對美國社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知,此時期的美國人形象有正面也有負面形象,評價更為客觀。
(一)批判與反思
《瞎三話四集》于1979年出版,收錄了吳魯芹在報刊雜志中發(fā)表的文章,對一些所見所聞發(fā)表評論抒發(fā)雜感?!稇烟厥录寄分校⑽募覒烟嘏u資本嚴重影響了新聞的獨立與自由,干預(yù)刊物之亂象。吳魯芹欽佩于懷特敢于批判的精神,因為美國是“有錢說話就響亮的資本主義國度”{14},資本主義制度金錢至上的核心觀念深入人心。他將懷特先生塑造成為敢與富可敵國的大公司對抗的英雄形象,有憂心刊物的情懷,有文人的氣節(jié),也有面對大公司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在這篇文章的結(jié)尾,吳魯芹用了“不是夢幻”{15}作為小節(jié)標題,在受資本操控的年代,懷特憑借一己之力使刊物的自主權(quán)免遭破壞,老先生敢于批評的精神使吳魯芹很受觸動,亦表達了對懷特先生的敬佩。
《閑談洋“圣賢書”──減一》中的芝加哥大學(xué)校長赫欽斯博士也是位敢于批判善于反思的人,他批判高等教育好似工廠,學(xué)生畢業(yè)即成品出廠,但他們并不具備理性思考的能力,只會憑微弱的技能賺薪水,更談不上有學(xué)問,這并不是赫欽斯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他放棄做律師,“改走繞大彎子”{16}獻身教育業(yè),提倡代表文化傳統(tǒng)的“圣賢書”運動,填補道德和精神層面的匱乏。校長是一座學(xué)校的靈魂人物,筆墨間不難看出吳魯芹對赫欽斯的治學(xué)主張的贊同,他用“欲挽頹流還孔墨”{17}強調(diào)了推行“圣賢書”運動困難重重?!懊绹说牧?xí)慣是求變心切,新校長上任一如新官上任……可能就把傳統(tǒng)燒掉了一部分了”{18},也為歷任校長更迭使芝加哥大學(xué)沒能將讀圣賢書的傳統(tǒng)保留下而惋惜。赫欽斯博士不迎合市場需求堅持從根本改善教育環(huán)境,注重培養(yǎng)學(xué)生學(xué)習(xí)傳統(tǒng)文化,堅持人文教育,吳魯芹筆下一位知其難行其艱,心系教育值得敬佩的校長形象躍然紙上。
(二)墮落與急躁
吳魯芹在《不中聽的話》一文中嘲諷了美國的郵政系統(tǒng),郵資貴卻服務(wù)差。由于郵政工作人員的消極怠工,頻頻導(dǎo)致信件“冬眠”、“打盹”誤事。雖然在工作上糊涂,但在信資漲價方面美國人卻毫不含糊,吳魯芹不否認美國是“講求效率、注重改革”的國度,美國人將改進服務(wù)掛在嘴邊,但終究“改來改去還是換湯不換藥”{19}。美國大城市的居民們被狗屎氾濫所困擾,“唯獨遛狗時就把禮儀忘得一干二凈,……他的愛犬在你門前草坪上方便起來,他毫無歉意,就揚長而去。”對此吳魯芹表示無奈,養(yǎng)狗卻不加以教育,任由“人狗打成一片”,稱是美國人“咎由自取”{20}。
吳魯芹在《“眉批”美國文“市”》一文中對美國的文人和讀者進行了批判。在海明威和??四问攀篮?,美國文壇后繼無人,美國人便“著了慌”{21}。不是每位作家都能如海明威一般早早便有所成就,“至于美國人等大作家那副急相,那是他們的民族性,改不了的”{22}。吳魯芹評價“美國人是最缺乏耐性的民族,等了幾年就覺得長夜漫漫”{23},調(diào)侃文壇大亨逝世后美國人的想法是“最好立即有人補上去,他們覺得每個四年最好就產(chǎn)生幾條新的飛毛腿,正好趕上下一屆的奧林匹克”{24},因此三十五歲之前還無所成就的作家便不被美國人抱有期待。吳魯芹批判美國人沒有耐心,批評家和出版商心急尋找“替補‘大亨遺缺的人”,文壇大亨于美國人而言仿佛只是個頭銜,“過四年好壞總有一個替身”,“最好能像汽車零件,報廢之后,附近加油站的技工立刻就可換上新的”。{25}見到舉世聞名的大作家逝世便焦急尋找接班人,作家邁勒急功近利被控告抄襲也不以為意。余光中對吳魯芹有這樣的評價:“諧趣里寓有對社會甚至當(dāng)?shù)赖闹S喻,雖然也不失溫柔之旨,但讀書人的風(fēng)骨卻隨處可見?!眥26}此處吳魯芹用“意志似亦欠堅”、“他的遠景是頗不樂觀的”、“他似乎總定不下心來”、“他會不會寧愿讓藝術(shù)在一旁啜泣,踉踉蹌蹌地墮入文‘市中的大小陷阱”{27}來指摘邁勒身為文人不思進取自我墮落的行為。無疑,吳魯芹實際想要傳達的是邁勒只是美國文市的蕭條下作家們的縮影。他們無法沉下心去創(chuàng)作卻頻繁亮相電視節(jié)目,從而忽視了本職不自知,“還沾沾自喜,他埋首創(chuàng)作的興趣就低了”{28},究其原因,因為作家也是美國人,他們也同樣沒有耐心。
三、不同時期美國人形象的差異及成因
吳魯芹50年代和70年代所創(chuàng)作的散文中塑造了大量的美國人形象,這些美國人各具特色,更加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涵。50年代和70年代呈現(xiàn)的美國人形象各有側(cè)重點,存在差異性。
(一)視角的轉(zhuǎn)變
美國向來重視面向國際宣傳國家形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美國加強了對外的宣傳活動,1942年6月成立戰(zhàn)時信息署(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 OWI),隔年,戰(zhàn)略情報局成立(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OSS)專門負責(zé)海外的宣傳活動。{29}戰(zhàn)后撤銷戰(zhàn)時信息署,設(shè)立國際新聞與文化事務(wù)辦公室(Office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Affairs)負責(zé)海外宣傳,對應(yīng)的海外宣傳站分支機構(gòu)為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在華設(shè)立的站點就包括臺北美國新聞處,通過新聞、廣播、圖書報刊和電影等媒介方式進行宣傳。{30}1949年吳魯芹來到臺灣后在大學(xué)任教,1951年就職于臺北的美國新聞處擔(dān)任撰述。美蘇冷戰(zhàn)爆發(fā)后,1953年成立美國新聞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USIA)。{31}吳魯芹1962年赴美講學(xué),后來就職于美國新聞總署直至1979年退休,他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都與美國密不可分。
50年代吳魯芹筆下的美國人是熱情開朗的,他們善于表達、追求民主平等。美國人做事待人接物有原則,雖然有些習(xí)俗和行事風(fēng)格在中國人看來不太懂人情世故,但正是講究實用和注重自我享受的表現(xiàn),展現(xiàn)了吳魯芹眼中美國的先進和包容。70年代他筆下的美國人善于批判和反思,敢于批評指正改善現(xiàn)狀,不僅是平民,總統(tǒng)也富有包容心,善待犯錯的下屬。但此時期他筆下的美國人缺點也很明顯,呈現(xiàn)出自私、不負責(zé)任和急功近利的特點。9DFD329F-1745-4B52-A7FF-7E21086F462B
對于美國人相同層面的評價在50年代與70年代呈現(xiàn)出差異,同樣是關(guān)于美國人的耐心,在50年代吳魯芹眼中的美國人熱情且樂于助人,即使沒有耐心也是由于過于熱情導(dǎo)致,可見此時期的美國人即使是缺點也是優(yōu)點。而在70年代吳魯芹評價美國人是“最沒有耐心的民族”,這個階段對美國做出了公正的評價,缺點即是缺點。另外在關(guān)于看待美國人追求平等這件事情上吳魯芹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轉(zhuǎn)變,50年代的作品中展現(xiàn)了美國人交朋友不以財富和身份地位為考量前提、市長與市井小民稱兄道弟、政府辦公建筑無條件為民眾開放,吳魯芹深深被美國人追求平等的精神所感染。70年代的文章中他對美國人所謂“平等”的真實性產(chǎn)生了質(zhì)疑,《死、訃聞、墓碑》一文中談到阿靈吞國家公墓中,美國故總統(tǒng)和上將的墓葬規(guī)格遠超士兵,如若為真,那么便沒有做到真正的人生而平等,上流社會與平民百姓之間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美國人口中的平等便只是表面功夫卻沒有深入骨髓。
50年代吳魯芹受邀去美國,接觸政要的機會場合居多,尤其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美國去來》,與其說是散文集不如說更像是一本美國形象的宣傳手冊,用仰視的角度看到了美國光鮮亮麗進步平等的一面,也可以說,這時期的吳魯芹是帶著使命來到美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使德國和日本的經(jīng)濟遭到摧毀式的重創(chuàng),美國經(jīng)濟雖遭到微小破壞卻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機會,是當(dāng)時國際格局中絕對的“霸主”。50、60年代臺灣整體社會對于美國都有較高的評價,掀起“西化”、“親美”、“崇洋”的時代潮流{32},以留洋美國為傲。{33}與此同時,吳魯芹作為美國新聞處的顧問,對美國的先進繁榮的面貌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最初帶著崇敬的心理來到美國,便將自身置于“鄉(xiāng)下人”的位置。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此時期吳魯芹筆下的美國人都是積極正面的形象,雖有缺陷,但無傷大雅,反而顯得真實。
70年代吳魯芹已經(jīng)在美國工作定居多年,隨著對美國了解的深入,散文中的美國人物形象更加具體豐滿。他的散文中多了許多與普通人之間的互動以及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更能客觀清晰地評價美國人。此外,在此時期臺灣地區(qū)與美國的關(guān)系陷入冰點,吳魯芹筆下的美國人開始出現(xiàn)負面形象。他批判了資本主義國家利益為重,指出美國的郵政系統(tǒng)郵資貴工作人員卻時常怠惰,為此郵政首長面對民眾的憤怒無懺悔之意。有些美國人養(yǎng)的狗在他人門前草坪方便,狗主人毫無歉意。舉世聞名的大作家逝世后美國人便焦急尋找接班人,一些作家追名逐利無心寫作,沉迷亮相美國節(jié)目提高知名度,如此急功近利便是美國人的縮影。雖有批判,但更似隨筆所至,缺少對美國底層人民的描寫,也沒有對絕對陰暗面的揭露??偟脕砜?,50年代吳魯芹對于美國更多的是認同,70年代更為中肯,身份和國際環(huán)境的轉(zhuǎn)變使得50年代與70年代吳魯芹散文中的美國人形象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
(二)“他者”的觀察
“異”可以表示自己所不了解的一切,與“異”相對的是自己,“異”也表示用自己的價值標準去衡量自己所不了解的人、事、地點等。{34}也就是說“異”指不同于“自我”的人、事、物,在“自我”文化眼光的關(guān)照下“異”作為一種“他者”存在。{35}吳魯芹出生在上海,在大陸成長后來到臺灣地區(qū),到美國以后,美國對于他來說便是“他者”,看待“他者”的同時是以“自我”為出發(fā)點。吳魯芹接受的是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教育,這樣的成長背景始終影響著他對于美國人習(xí)俗和觀念的接受。
談到中西方宴席中各式差異,吳魯芹稱其“非我族類”、“與我們大異其趣”。宴請賓客時中華文化講究來者是客,要盡主人之所能用最好的食材招待客人,美國人卻簡單得多。中國人酒文化深入骨髓,吳魯芹將敬酒勸酒灌酒的習(xí)俗稱為“利他主義”,美國人的各盡所能乃是“利己主義”,相比之下華人招待客人實在顯得“過于熱心”?!端?、訃聞、墓碑》中他評價外國的墓碑比華夏之邦簡單得多;《博士和博士銜》中提及我國先秦時期就有了“博士”一稱,不僅時間上遠遠早于西方,且類別廣泛多樣,“我們實在是先進國家”{36},不難看出吳魯芹始終在用中國人的文化心態(tài)去看待與接觸美國的文化習(xí)俗。
《“眉批”美國文“市”》中論及美國的文市急躁的風(fēng)氣:“今天為小說著急的美國人若是能領(lǐng)略我們‘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格言,就不至于有這種急相了。”{37}可見吳魯芹的觀念中有些事急不得,尤其是讀書人的事。吳魯芹愛讀也愛寫小品文,大概受到了林語堂的影響,林語堂提倡小品文既有英國散文家的幽默也繼承了晚明散文家的直抒性靈,{38}應(yīng)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diào)。{39}受到西方隨筆(Essay)影響,吳魯芹的筆風(fēng)閑散幽默。{40}他自嘲也嘲人,自稱“沒有詩人的氣質(zhì)”、“是個俗人”,在生存面前書并不能排在生活的首位,坦承談道“我手邊的錢,若僅夠糊口,一定先買大餅,次及典籍”{41}。即便如此字里行間還是難掩他對書的喜愛,雖囊中羞澀買書少,相對讀書也少,但都“斤斤計較”{42}精讀細讀。張佛千評價吳魯芹是一位具有很高的中英文學(xué)造詣的散文大家,{43}雖自嘲“懶散”,調(diào)侃自己客座教授的講學(xué)經(jīng)歷是“馬戲生涯”{44},但吳魯芹嚴于律己,謹記老師教誨,使用韻律嚴謹,“深怕一個字平仄之不當(dāng),使全局受窘”。{45}也正是由于他對待寫作的認真態(tài)度和文人的傲骨,就不難理解為何對于美國作家迫于生計以抄襲獲得知名度的行為吳魯芹批判起來毫不留情。
美國人凡事講求效率,重視時間規(guī)劃,若說是優(yōu)點,卻也不盡然。沒有提前預(yù)約的會面讓主人覺得困擾,這樣的習(xí)俗在吳魯芹看來少了“最難風(fēng)雨故人來”{46}的溫馨和驚喜?!妒r間──省了又怎樣》中也體現(xiàn)了吳魯芹對待“快”的態(tài)度,傳聞肯尼迪總統(tǒng)通過“快讀”的培訓(xùn)后成績顯著提高,吳魯芹評價道“我要讀的東西不能快”,“快就是進步,省時間就是好事,實在是大有商榷余地的”{47}。對于引進美國快餐文化,吳魯芹表示一旦吃飯變成了“一種手續(xù)”{48}究竟是否是好事尚待驗證,中西習(xí)俗不同不必盲從跟風(fēng),呼吁人們要有所判斷和思考。
吳魯芹接受的是儒家傳統(tǒng)教育,他驕傲于中華文化,對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有深深的認同和自信。對他而言,中美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他用華人為人處世的方式和價值觀標準衡量美國人的民俗文化行事風(fēng)格,他的中華文化身份對于美國人形象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審視美國人的同時,國家與民族間的文化沖突在碰撞中塑造了他散文中的美國人形象。9DFD329F-1745-4B52-A7FF-7E21086F462B
四、結(jié)語
吳魯芹的散文用輕松幽默的筆調(diào)展現(xiàn)對周遭事物獨到的觀察和看法。由于工作性質(zhì)和生活經(jīng)驗,無論是50年代還是70年代,他的散文中都融入了大量美國人形象,甚至可以說美國人與吳魯芹的散文密不可分,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
50年代吳魯芹受邀去美國,進步的印象先入為主,此時的吳魯芹帶著先進的目光看待美國的一切,他對美國人稱道贊賞。美國人的熱情洋溢、善于表達以及不懈地追求平等自由的精神感染著他,懂得尊重他人享受生活遵守原則的觀念無一不在震撼著他。70年代國際環(huán)境變化,吳魯芹也已在美國工作定居多年,此時的他活動場域更豐富,觀察美國人的角度更多。他清晰看到美國人的缺點,對于美國人的評價也更加中肯,并有了不能盲目崇洋的反思和呼吁,不過雖有批判但點到為止并不深入。
總的來說,吳魯芹筆下的美國人形象與他自身的經(jīng)歷有分不開的關(guān)系,在建構(gòu)美國人形象的同時是從華人的道德情感和思想觀念出發(fā)看待美國人。大量的美國人建構(gòu)了吳魯芹散文中美國社會文化的空間,豐富了吳魯芹散文的內(nèi)涵。
①②③④⑨ 吳魯芹:《美國去來》,臺北:洪范書店有限公司1953年版,第12頁,第121頁,第132頁,第128頁,第121頁。
⑤{36}{37}{44}{45} 吳魯芹:《師友·文章》,臺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頁,第169頁,第120頁,第183頁,第55頁。
⑥⑦⑧⑩{11}{12}{13}{41}{42}{46} 吳魯芹:《雞尾酒會及其他》,臺北:傳記文學(xué)出版社1975年版,第10頁,第18頁,第61頁,第29頁,第31頁,第34頁,第103頁,第68頁,第73頁,第103頁。
{14}{15}{16}s{17}{18}{19}{20}{21}{22}{23}{24}{25}{27}{28}{47}{48} 吳魯芹:《瞎三話四集》,臺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版,第94頁,第102頁,第110頁,第109頁,第118頁,第69頁,第71頁,第115頁,第119頁,第115頁,第120頁,第115頁,第122-123頁,第122頁,第15頁,第16頁。
{26} 余光中:《愛彈低調(diào)的高手——遠悼吳魯芹先生》,須文蔚編:《臺灣現(xiàn)當(dāng)代作家研究資料匯編61》,臺南:臺灣文學(xué)館2014年版,第148頁。
{29} 胡騰蛟:《從心理戰(zhàn)到公共外交:美國對外宣傳戰(zhàn)略及機制的嬗變(1945-1965)》,《歷史教學(xué)問題》,2018年第3期。
{30} 翟韜:《戰(zhàn)后初期美國新聞處在華宣傳活動研究》,《史學(xué)集刊》,2013年第2期。
{31} 石瑋:《美國新聞處在華活動研究》,上海大學(xué)傳播系2013年博士學(xué)位論文,第25頁。
{32}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臺灣文學(xué)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臺、港雜志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xué)報》,2012年第52期。
{33}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xué)史》,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347頁。
{34} [德]顧彬:《關(guān)于“異”的研究》,曹衛(wèi)東編譯,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版,第1頁。
{35} 向憶秋:《論1980年代以來臺灣旅美作家筆下的美國形象》,《雨花》2017年第14期。
{38} 夏志清:《文章一如其人》,見吳魯芹:《師友·文章》,臺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頁。
{39}{40} 須文蔚:《吳魯芹評論與研究綜述》,須文蔚編:《臺灣現(xiàn)當(dāng)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61》,臺南:臺灣文學(xué)館2014年版,第66頁、第67頁。
{43} 張佛千:《讀其文不知其人,可乎?》,見吳魯芹:《余年集》,臺北:洪范書店有限公司1985年版,第12頁。
(責(zé)任編輯:黃潔玲)
A Study of the Images of Americans in the Essays
Written by Wu Luqin in the 1950s and the 1970s
Zou Fengnan
Abstract: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 Wu Luqin lived in America, turning from a visiting scholar to someone who resided and settled there. During that period, the images of the Americans he wrote about were many-sided and different, in a way that it was more affirmative about them in the 1950s and more objective and pertinent in the 1970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his identity vision,of the international circumstances, and his identity as a Chinese. Consistently, Wu Luqin, with his ‘self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in his observation of ‘the other, felt about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Americans, creating many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Americans.
Keywords: Literature of Chinese sojourning in America, Wu Luqin, images of Americans9DFD329F-1745-4B52-A7FF-7E21086F46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