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宇
經(jīng)過十多年的努力,我撰寫的《講好真話》一書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現(xiàn)已列為湖北省委宣傳部與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科共建項目,榮獲湖北省社會公益出版專項資金獎勵項目,2021年4月第四次印刷。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光明網(wǎng)、學習強國和《中華讀書報》《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北京日報》《解放日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領導科學論壇》《黨員生活》等多家媒體予以報道、評論,湖北省委黨校將該書列為學員讀書會的品讀書目,已有單位將該書作為黨建活動的輔導讀物,邀請作者交流互動。
2022年2月新春佳節(jié)前,我將第四次印刷本寄給了96歲高齡的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榮譽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首任會長方漢奇先生。這是我第二次送書給他。
第一次送書是在改革開放30年之際,我出版了《我們說了些什么——一個新聞學教授的歷史回眸》(武漢大學社,2009年出版)。方先生在回信中寫道:“贈寄大作已拜讀,深感是一部密切聯(lián)系社會實際、業(yè)界實際和作者個人實際的好書。頗多亮點、頗見卓識、極為感佩?!?/p>
對于方先生,我是上世紀80年代大學畢業(yè)分配到長江日報工作后慢慢開始知道的,但真正接觸和認識他卻是在2001年我調(diào)入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任教后。2005年5月,時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的吳延俊在聞一多的故鄉(xiāng)湖北黃岡組織召開了“第二屆全國新聞學博士生教育研討會”,邀請了新聞學前輩方漢奇等人,我有幸參加。第二天,在曙光初升、鳥語啁啾的清晨散步中,我遠遠看見一位個子不高的白發(fā)老人腰板筆直、步履有力地在方形的場地上走著圈圈。我加快腳步向他靠攏,這是我第一次與方先生近距離接觸——他滿頭銀絲,臉色紅潤,透過扁方形白色的鏡片,清晰可見他和藹可親、炯炯有神的目光。方先生出生于廣東普寧,雖然走南闖北,因長期在北京生活卻說出了帶有京味的普通話,那聲音洪亮帶有磁性,一板一眼、娓娓而談,聽著就是一種知識和力量的享受。
我向方先生介紹了自己幾年前才從長江日報調(diào)入大學擔任新聞系主任,以及在高校工作的情況,怎樣搞好新聞教育還在摸索中,對如何開展博士生教育更是知之甚少。方先生鼓勵我結(jié)合新聞實踐,教育學生更好地掌握新聞傳播理論。同年9月,第四屆“世界華文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我隨學院組團參加了會議與方先生二次相見。2007年5月,“新聞傳播前沿問題學術研討會”由南京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方延明組織召開,我又一次參會與方先生有了更多的接觸與交談。至今,我還保存著當時的合影照片。有了這樣的交往,我在2009年出版《我們說了些什么——一個新聞學教授的歷史回眸》時,就想到了給方先生寄書求教。
《我們說了些什么——一個新聞學教授的歷史回眸》與方漢奇先生的題詞
該書回眸了1978—2008年,我國經(jīng)歷了以階級斗爭為綱轉(zhuǎn)向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現(xiàn)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和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等重大變革,其間還伴隨著知識經(jīng)濟浪潮、網(wǎng)絡媒體革命和政治體制改革,影響是深遠的。作為這個時代的參與者和見證人,我以一個新聞學教授的責任感,用紀實的方式,在書中回眸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民主進程中發(fā)生的重大變革、一代知識分子的思考、典型的新聞事件以及媒體對此的評論。方先生收到寄書后在回信中寫了上述鼓勵贈言。
2022壬寅虎年到來前夕,96歲的中國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錄制了短視頻,向中國臺灣98歲的新聞學大家李瞻拜年。幾天后,李瞻委托女兒錄制視頻回復,表示感謝并送上新春祝福。這個由現(xiàn)任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方先生的弟子王潤澤教授精心策劃的海峽兩岸“云端大拜年”,通過王教授的微博“潤澤無聲”于1月25日過小年時發(fā)布的短視頻,一經(jīng)發(fā)出,即被刷屏。兩位老先生通過視頻隔海回首往事,細數(shù)超過七十載的情誼,共約百歲再聚首,這則視頻讓廣大網(wǎng)友深受感動,紛紛點贊,我也是其中一位。于是,我當天就用特快專遞送上我寫的《講好真話》一書第四次印刷本,給方先生祝福。
十多天后,在與王潤澤教授的微信交流中才知道這次“云端大拜年”是她的策劃。我當即給王教授發(fā)微信,請學生幫忙將此次策劃整理成典型案例,收入即將修訂的國家規(guī)劃教材《新聞報道策劃》一書中。在交談中順便告訴她,我給方先生寄了書。后來她在微信中告知,方先生家里年前收到各地的信物特別多,都由小時工摞到一起了,說過幾日她到方先生家辦事時再幫我辦一下。2月12日,王教授給我回了微信,并轉(zhuǎn)發(fā)了一幅先生為我題詞的照片:“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 題贈振宇老師 方漢奇”,后面還蓋了一個紅色印章。我好生高興和感謝,感謝王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次為朋友之托盡心盡力,感謝方先生在喜事連連的緊湊時光還不忘滿足我這位上行忘年交的心愿。但是,我細細一看,發(fā)現(xiàn)題詞沒有落款時間。我躊躇再三給潤澤微信:“能否請先生補上?”王教授回了一個“OK”的手勢符號。2月16日,收到由中國新聞史學會聯(lián)席秘書長鄧紹根教授兩天前到郵局幫忙寄出的快遞。我急迫地拆開快遞,里面有張用2月10日出版的《香港文匯報》包著的先生題詞的條幅,展開一看,文尾補寫了時間“2022年2月”的字樣。
方先生的題詞引用的是毛澤東1957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在會上說:“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我們希望一切同我們共同奮斗的人能夠勇敢地負起責任,克服困難,不要怕挫折,不要怕有人議論譏笑,也不要怕向我們共產(chǎn)黨人批評建議?!岬靡簧韯?,敢把皇帝拉下馬’,我們在為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而斗爭的時候,必須有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在共產(chǎn)黨人方面,我們要給這些合作者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保ā睹珴蓶|選集第五卷》,第412頁,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出版)
《講好真話》與方漢奇先生的題詞
方先生是一位“信仰共產(chǎn)主義”的老戰(zhàn)士,他從事了70多年的新聞史研究。他認為,在研究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原則,既要反對“左”的也要反對“右”的思想影響。2017年秋,方先生榮獲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他宣布捐出100萬獎金,助力新聞史研究工作。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接見了方漢奇等老教授、老專家。第二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報道社會反響時,在新聞中再次采訪了方先生。方先生送我“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題詞,是他一生從事學術研究的寫照,更是對我的鞭策和鼓勵。
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發(fā)表意見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為它是一切的基礎。”(陳力丹著《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詞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24頁。)能否講真話,怎樣講好真話,是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內(nèi)容。今天,我們不能一味鼓勵“想到就說”,而是力求“想好了再說”,提倡“講好真話”。講真話好,講真話難,唯有難才需要我們大家都去努力實踐:要有新聞的敏銳和理論的深刻,能在發(fā)現(xiàn)問題或問題端倪時快說真話;要在人們趑趄不前、囁嚅而言時敢說真話;要在人們能說真話時說好真話;要將真話時常掛在嘴邊長說真話(謠言說了十次都成了真話,真話不長講也可能會成為假話);要在講了真話后被實踐證明是不正確或錯誤后認真改錯。講真話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能夠做的地方和時間做起,比如從我們時??吹胶吐牭降膱蟾妗⒀葜v和主持人的空話套話刪去開始,講符合當時當?shù)厍闆r且具有個性特征管用的真話來。
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進程中,我們有必要在全體民眾中提倡和獎勵講真話,提高講真話的表達藝術和技巧;反對講假話,批評和懲罰講假話,建立一種良好政治生態(tài)的輿論環(huán)境和管理體制。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是新聞的力量所在。新聞工作者是發(fā)布新聞、傳播信息的專門職業(yè)工作者。堅持新聞的真實性,講真話,道實情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準則,媒體人應該成為講真話的先鋒和楷模。寫作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的過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將銘記先生的教導,努力做一個唯物主義者,在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進程中,以積極審慎的態(tài)度,以鍥而不舍的精神,說一點自己能夠說,說得好的話,做一點自己能夠做,做好的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時間則最終檢驗著認知與實踐的是非功過和真?zhèn)蝺?yōu)劣。祈望閱讀本書的讀者朋友們更多更真切的批評和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