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華,池艷艷,徐 淑,陳炳旭
(1.廣州市南沙區(qū)東涌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服務中心,廣州 511453;2.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植物保護研究所,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華南果蔬綠色防控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植物保護新技術重點試驗室,廣州 510640)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種原產(chǎn)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的雜食性昆蟲,寄主植物多達300余種,是玉米等糧食作物的重要害蟲,具有分布范圍廣、寄主多、遷飛快、損失重等特點[1-3]。自2019年1月入侵云南后,截至2021年初已在我國26個省、市或區(qū)發(fā)現(xiàn)其蹤跡,涵蓋三分之二以上玉米種植區(qū)[4-6]。廣東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適于周年種植玉米,這為草地貪夜蛾的周年發(fā)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目前我國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還是以化學農(nóng)藥為主,但是化學農(nóng)藥的大量使用易引起害蟲抗藥性和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微生物農(nóng)藥是指以細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動物或經(jīng)基因修飾的微生物活體為有效成分,防治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源農(nóng)藥[7]。與化學農(nóng)藥相比,微生物農(nóng)藥具有環(huán)境友好、無化學殘留、專一性強、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等優(yōu)勢。本試驗于2020-2021年開展了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和球孢白僵菌3種微生物農(nóng)藥對廣東地區(qū)草地貪夜蛾的田間防效試驗,旨為草地貪夜蛾的綠色防控提供科學依據(jù)。
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江西新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億 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湖南澤豐農(nóng)化有限公司);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山西綠海農(nóng)藥科技有限公司);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美國富美實公司)。
試驗地點設在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鐘落潭鎮(zhèn)農(nóng)戶玉米地。試驗地土質(zhì)砂質(zhì)壤土,有機質(zhì)較豐富,偏酸性,肥力中等。2020年玉米品種為金豐10號,10月2日移栽;2021年玉米品種為華寶8號,5月28日移栽。分別在2020年10月22日和2021年6月17日,采用3WBD-16B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佛山市順德區(qū)合利植保器械有限公司)于草地貪夜蛾卵孵化盛期至低齡幼蟲期(1~2齡)均勻噴霧施藥 1次,用水量900 L/hm2。
試驗設11個處理,即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40、50、60 g/666.7m2,10億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75、150、225 g/666.7 m2,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50、100、150 g/666.7 m2,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 g/666.7 m2,空白對照:不施用殺蟲劑。每處理4次重復,每小區(qū)50 m2,隨機區(qū)組排列。
藥前及藥后1、3、7 d調(diào)查草地貪夜蛾活蟲數(shù),每小區(qū)5點取樣,每點連續(xù)調(diào)查20株玉米,共計調(diào)查100株玉米上的草地貪夜蛾活蟲數(shù)。
所有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 DPS統(tǒng)計軟件及其 Duncan新復極差法在5%水平上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田間防治效果計算公式如下:
2年試驗結(jié)果如表1所示。從2020年的試驗結(jié)果可看出,施藥后1 d,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劑量為40、50、60 g/666.7 m2時,其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效分別為 25.38%、30.27%和35.81%;10億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 75、150、225 g/666.7 m2處理的防效分別為20.65%、25.55%、31.63%,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50、100、150 g/666.7 m2處理的防效分別為 18.72%、24.63%、37.03%,對照藥劑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 g/666.7 m2的防效為46.76%。雖然3種微生物農(nóng)藥的防效均顯著低于對照藥劑,但其高劑量的防效均在30%以上。施藥后3 d,所有處理的防效均有所上升,尤其是 20億 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60 g/666.7 m2、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50 g/666.7 m2和 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的防效分別升為66.13%、71.81%和78.33%。施藥后7 d,藥劑防效達最高,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40、50、60 g/666.7 m2,10億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75、150、225 g/666.7 m2,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50、100、150 g/666.7 m2和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的防效分別為76.40%、84.74%、90.42%、64.34%、74.77%、80.91%、67.06%、76.76%、82.79%、90.36%。其中劑量為60 g/666.7 m2的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的防效與 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無顯著差異, 10億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225 g/666.7 m2處理和 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50 g/666.7 m2處理的防效顯著低于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但均在80%以上。
表1 3種微生物農(nóng)藥對廣東玉米草地貪夜蛾的田間防效
續(xù)表1
從2021年試驗結(jié)果可知,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50、60 g/666.7 m2,10億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150、225 g/666.7 m2和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50 g/666.7 m2的藥后1 d防效(32.26%、39.92%、30.50%、37.59%、32.09%)均高于30%。藥后3 d所有處理的防效顯著升高,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50、60 g/666.7 m2和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50 g/666.7 m2的防效均高于60%。藥后 7 d,3種微生物農(nóng)藥的防效分別為 77.66%、84.45%、91.78%、68.33%、74.97%、82.83%、70.14%、78.89%、84.04%,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50、60 g/666.7 m2,10億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225 g/666.7 m2和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50 g/666.7 m2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60 g/666.7 m2的防效與對照藥劑 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的防效(92.47%)相當。
本研究于2020年和2021年測定了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10億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和 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對廣東地區(qū)玉米草地貪夜蛾的田間防治效果,結(jié)果表明3種微生物農(nóng)藥對草地貪夜蛾的藥后1 d防效較低,速效性一般,而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50、60 g/666.7 m2,10億 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225 g/666.7 m2和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50 g/666.7 m2藥后7 d具有較好的效果,其中 20億 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60 g/666.7 m2的防效(90.42%、91.78%)與對照藥劑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的防效相當。
2年試驗中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50、60 g/666.7 m2對草地貪夜蛾表現(xiàn)出較好的效果,其藥后7 d防效2020年分別為84.74%、90.42%和2021年分別為84.45%、91.78%,這與阮贊譽等[8]、太一梅等[9]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張海波等[10]用 10億 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800倍液處理玉米草地貪夜蛾3 d和7 d的防效僅為34.45%和 57.12%,李釗等[11]報道了 10億 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75 mL/666.7 m2對草地貪夜蛾藥后3 d、7 d防效達89.09%、93.64%。本研究中該藥劑劑量為75 g/666.7 m2時,藥后3 d和 7 d防效分別為 37.67%、64.34%和 41.70%、68.33%,該結(jié)果與張海波等[10]的結(jié)果較為相近,而與李釗等[11]的結(jié)果差距較大。究其原因,可能是與施藥時期、施藥器械、藥劑來源及試驗地區(qū)有關。
廣東地區(qū)是草地貪夜蛾周年發(fā)生區(qū),發(fā)育歷期短,繁殖快,世代重疊,因此控制好廣東地區(qū)草地貪夜蛾種群數(shù)量尤為重要。在草地貪夜蛾卵孵化盛期至低齡幼蟲期施藥時,若草地貪夜蛾種群密度低,可使用20億PIB/mL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50~60 g/666.7 m2、10億PIB/mL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225 g/666.7 m2、100億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50 g/666.7 m2進行防治;當種群密度高時,可將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球孢白僵菌與其他速效性較好的化學殺蟲劑搭配使用以減少化學農(nóng)藥使用量,延緩草地貪夜蛾抗藥性上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