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穎
摘要:目的研究宮頸癌篩查中行TCT(液基薄層細胞學)+高危型宮頸人乳頭瘤病毒(HPV-DNA)檢測的效果。方法:數(shù)據(jù)采集社區(qū)2019年~2021年參加宮頸癌篩查的婦女3158人,均接受TCT+HPV-DNA檢測,最終篩查結果比較。結果:TCT+HPV-DNA檢測的陽性率高于TCT檢測、HPV-DNA檢測,P<0.05。結論:宮頸癌篩查中行TCT+HPV-DNA檢測可提高疾病確診性,值得推崇。
關鍵詞:TCT;高危型HPV;宮頸癌;篩查價值
現(xiàn)階段較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為宮頸癌,原發(fā)部位為子宮頸處,育齡期女性也高發(fā)年齡段,早期無典型癥狀,隨著疾病發(fā)展到中晚期,部分群體有陰道流血、排液等表現(xiàn),經流行病學顯示,宮頸癌在我國婦科中的患病率為20%,死亡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中第2位,分析病因尚未明,可能與機體感染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有關。研究表明,機體感染HPV向宮頸癌發(fā)展時,至少需7年時間,呈可逆性病變,因此盡早做好疾病篩查很重要。茅小穎證實,目前篩查宮頸癌以TCT(液基薄層細胞學)為主,利用顯微鏡對癌變宮頸細胞直觀顯示,利于盡早明確疾病,但實際檢測時易受外界因素干擾,易有誤診或漏診,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未獲得患者青睞,鑒于此,本文分析宮頸癌篩查中行聯(lián)合檢測的價值,匯總: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本次研究針對目標為社區(qū)2019年~2021年3158例參加宮頸癌篩查婦女,年齡23-65歲,均值(50±1.07)歲。均知情、自愿參與,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①TCT檢測:專用取樣刷采集患者宮頸管鱗柱交界處的疑似病變區(qū)域,在裝有細胞保存液的小瓶內浸入標本,及時送檢,利用液基薄層細胞制片系統(tǒng)進行程序化處理,巴氏染色法進行檢測,結束后晾干、封片即可;
②HPV-DNA檢測:無菌棉拭子插入宮頸口,提取HPV,旋轉5圈、保證力度均勻,取出棉拭子放入無菌試管,擴增處理后,利用定性PCR基因擴增儀完成檢測,根據(jù)相關操作規(guī)定進行雜交、洗膜及顯色,按儀器說明操作,設HPV16陽性對照、陰性對照作為每批試驗。
1.3 觀察指標
陽性結果:以病理檢查為“金標準”,記錄CINⅠ、CINⅡ、CINⅢ、CIS的檢出例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均數(shù)±標準差(),t檢驗。計數(shù)資料構成比[n(%)],x檢驗。檢驗水準P=0.05。
2 結果
2.1 陽性結果
經篩查發(fā)現(xiàn),TCT+HPV-DNA檢測的陽性率高于TCT檢測、HPV-DNA檢測,P<0.05,見表1。
3 討論
有文獻報道,TCT+HPV-DNA檢測用于宮頸癌篩查中具可行性,分析發(fā)現(xiàn):①前者為常見篩查手段,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度,作用原理為:借助顯微鏡對制作薄片的細胞結構清晰顯示,識別并歸類相關細胞,盡早發(fā)現(xiàn)宮頸上皮內瘤病變,實際檢測時以細胞學理論機制為基點,切實檢測宮頸細胞,通過分類判別細胞學,為盡早篩查疾病提供參考;
②機體感染HPV后,疾病進展需經過潛伏感染期、亞臨床感染期、臨床癥狀期及HPV相關腫瘤期,明確是否存在HPV,盡早明確疾病,對病變進展盡早預測有積極作用,可直觀反映HPV感染與宮頸病變間關系,因此聯(lián)合檢測可相輔相成、發(fā)揮各自作用,提高檢測準確度,利于為盡早提供針對性治療方案提供參考,效果較理想。
研究示:TCT+HPV-DNA檢測陽性率高于TCT檢測、HPV-DNA檢測,P<0.05,說明本文與閻臻文獻相似,因此2者檢測可相輔相成,盡早明確疾病情況,為后續(xù)治療提供參考,具實踐價值。
綜上所述:宮頸癌篩查中行TCT+HPV-DNA檢測能準確判斷疾病、提高疾病準確度,利于改善預后效果、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郭軼萍.宮頸TCT與高危型HPV檢測對早期篩查宮頸癌前病變的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21,38(03):331-332.
[2]茅小穎.TCT聯(lián)合高危型HPV檢測在社區(qū)宮頸癌篩查中的意義[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20,27(S1):116-117.
[3]霍紅.高危型HPV檢測聯(lián)合TCT檢查、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20,14(22):58-60.
[4]王艷濤,馬青萍.高危型HPV檢測聯(lián)合TCT檢查、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對宮頸病變診斷價值[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17):2902-2904.
[5]閻臻,李新敏,崔珺.液基薄層細胞學聯(lián)合高危型HPV檢測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J].黑龍江中醫(yī)藥,2020, 49(01):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