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天蓮
摘要:教師、學校、社會、家庭是學生生存、學習、成長的因素,都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四者之間如果有不同的價值取向,行為標準,教育目的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從而影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在這幾者中,教師的教育思想明確,教育手段集中,在對學生的教育中起主導作用。
關鍵詞:榜樣、愛心、集體力量、情感、內心世界。
用榜樣與形象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用愛心撫慰學生的心靈。用社會的現實讓學生良好人格得以養(yǎng)成。
一、樹形象、做榜樣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的良好性格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一生。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很多,可以說是朝夕相處。不論是課堂還是課余,我們教師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比如:我在兩操(早操和課間操)時都站在學生隊伍前面,與學生一道做操,像一名學生一樣認真地完成每一個動作,并且從不間斷的和學生一起做。在我的影響下,我的學生做操比其他班的學生認真。這樣以身作則,給予了學生一個榜樣。
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教師應該在學生面前盡量做到民主、平等、公正、真誠、體諒、寬容等。要讓學生看到這些良好的形象,使學生看在眼里學在心里,從而走上一條健康發(fā)展的道路。比如:一次,我的一支極珍貴的鋼筆在講臺上丟失了。這支筆是我讀師范時的畢業(yè)紀念品,對于我來說很有紀念意義。據班上學生反映,筆被我班上的一名學生偷了。有好事的學生把筆都從他的書包里翻出來。當時我在班上說了一句話:同模同樣的筆很多,大家不要以為是他偷的,不要見風就是雨。說句心理話,當時我就可以斷定這支筆一定是我的。因為這支筆是我們師范畢業(yè)時定做的,上面刻有班名。我們縣僅只有我這支,怎么會有同樣的呢?事后,我向這位學生借這支筆來看,又詢問他,的確是他偷的。于是,我單獨對他進行教育:偷東西是不對的、以后不能再偷了------講了許多道理。我并且和他協(xié)商了一個“秘密”:在班上處理這件事。第二天上課時,我對全班學生說,筆不是他偷的,同樣的筆很多。后來,這名學生各方面都變得很優(yōu)秀。我把一種寬容大度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用言行去感染每一位學生。教師良好的性格形象可以創(chuàng)造和維持一種舒適而有動力氛圍。只有在良好的榜樣與形象氛圍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得到健康成長。
二、獻愛心
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品德發(fā)展。情感是激發(fā)人的心理活力并使之產生行為的驅動力,特別是真摯的情感能推動人去追求、去奮斗、去拼搏。同時人與人之間的愛是相互的。教師對學生奉獻自己的愛心,會激起學生心靈深處的那份真誠的心。? ? ? ?常聽許多教師埋怨,現在的學生讓人茫然不知所措。表揚不是、批評不是、處罰更不是。俗話說: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我們應該以慈母般的愛心,采用生動有效的教育方式,去撫慰教育方式,去撫慰學生的心靈,而不是用粗暴的行為去征服學生。
去年,我所教的班級中有一名學生不僅學習差(每科只能考二、三十分),而且調皮搗蛋,打架斗毆,真令人頭疼。他的家長要求轉學,希望改變環(huán)境來使他有所改變。對于老師來說,這樣的學生走了,簡直是如釋重負。我卻對家長說(學生也在場):孩子不是差,而是太貪玩。如果他認真學,一定是個人才,因為他本身很聰明。最后,我把這名學生留下了。學校、老師、學生都認為我很“傻”,這樣的“佛”應該送走。沒想到,經過這件事后這名學生變化很大,一年后,成為了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愛心能征服一切,而歧視和粗暴會毀滅一切。愛心能喚起孩子美好的心靈,同時能塑造一個個健康、純潔的靈魂。
三、集體塑造學生
有的家長會說:“我家的孩子從一上學就開始懂事了很多”。這說明了什么呢?那就是環(huán)境、集體的力量在改變著孩子。我們做老師的就應該抓住集體的力量,去感染學生。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集體、關心集體;要善于觸動學生的集體感;要讓學生知道集體是什么?要讓學生明白:集體是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家,同學就是兄弟姐妹;同學們在一起學習、游戲、談心,一起進步、快樂、相互傾訴,這是多么有意義的事。
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集體氛圍,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比如:學習互助,優(yōu)生幫助后進生;困難互助,大家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獻愛心;煩惱互助,誰有不順心的事,大家一起去鼓勵他等等。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人。狼群造就了“狼孩”,人群造就了人。學生健康的性格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來塑造。集體就是塑造孩子們的最佳環(huán)境。
四、引導學生走進社會生活中去
人是社會的人,社會創(chuàng)造了人的一切,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我們做老師的要結合社會現實,把社會中的真、善、美、丑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識別,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具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
前不久我上了一篇課文《第一次抱母親》這篇課文講的是母親生病了,做兒子的去醫(yī)院看護母親,在給母親換床單時,第一次把母親抱起來。本來兩課時就把課上完了,但是,我又用了一節(jié)課來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我問孩子們,你們還記得小時侯父母是怎樣抱我們的嗎?父母是怎樣用小勺舀起飯放在我們的小嘴巴里的嗎?平時在家里,你是怎樣對待父母的?一節(jié)課讓學生討論了許多生活的問題。孩子們都在積極發(fā)言,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有的興奮、有的沉思、有的滔滔不絕。從談話中可以看出,已經對他們的心靈進行了一次“洗禮”。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永遠是而且僅僅是學生的支持者、幫助者、合作者。一個生活習慣不好的人,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今天讓我們的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明天讓好習慣成就社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