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惟,李 培,嚴 瑾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科技論文摘要是對論文研究工作的高度濃縮和凝聚,在展示學術價值、提升學術影響力、促進學術成果交流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英語為非母語的國內科研工作者而言,撰寫一篇表達精準、邏輯嚴謹且符合國際權威科技期刊寫作范式的高質量英文摘要,是科技論文在審稿、錄用、發(fā)表、檢索、轉摘、引用等國際學術旅行中的通行證,更是學術成果在國際學術舞臺展示的重要基礎[1]。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學術體裁,論文摘要可以幫助“讀者有效的定位、處理和組織論文核心價值和信息”,更是“讀者判斷繼續(xù)閱讀全文還是放棄的重要依據(jù)”,因此在學術語篇話語研究中占據(jù)核心地位,引起了學術界廣泛關注[2-4]。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論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裁分析”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罢Z步”的概念最早由Swales在研究語類分析時提出,定義為用于實現(xiàn)連貫交際作用的語篇或修辭單元[2]。以Swales和Bhatia為代表的學術用途英語學派,提出了經典的“四語步”模型(IMRD),即:Introduction(介紹)、Method (方法)、Result(結果)和討論(Discussion),在學術語篇分析和寫作教學中廣為人知,“對世界范圍內的語言教學產生深刻影響”[5-7]。早期的研究認為,摘要寫作的通用的技能和語言形式往往是相同的,即使不同學科文本的語法、功能或話語結構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也不足以使得特定學科論文文本在宏觀模式上產生變化[8]。IMRD模式被證實在諸如化學工程、結構工程、環(huán)境工程、電子工程、體育科學等不同學科論文摘要中廣泛存在[9-12]。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術界逐漸意識到IMRD模式并不總適用[11]。例如:“介紹語步”在動物科學論文摘要中是非必選的[13];計算機學科論文摘要按“兩語步”或“三語步”模式來組織[14];而材料學論文摘要遵循“方法—結果—討論”的“三語步”寫作范式[15]。為進一步精細化探索科技論文語篇構建的深層次交際功能和修辭結構,Swales 進一步提出了“語步(Move)—文步(Step)”語類結構分析模式,包含“確立研究領域”“確立研究地位”和“占據(jù)研究地位”三個步驟的“層次動向法”,即CARS(Create a Research Space)模型[16-18]。“文步”是“語步”功能的導向性體現(xiàn),反映的是作者展示語步信息優(yōu)先順序,是對語步表達信息的進一步展開。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學科學術論文的“語步—文步”序列也存在較大差異。比如,生物類SCI收錄論文引言中頻繁出現(xiàn)文步“定義新興科技術語”和“闡述理論基礎和研究價值”[19];文學類國際知名期刊摘要的“語步—語階”序列與實證類論文不同,文步(研究對象)是必須的,其余文步(闡明現(xiàn)有研究、研究步驟、研究空白)等則為可選項[20]。綜上所述,作者撰寫摘要時,應該牢固樹立學科意識,且充分考慮到學科特點對寫作范式的影響。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圍繞不同學科論文摘要的研究證實,不同學科中存在體裁差異,不同體裁中反映學科差異,而這些差異是學科性質和特點所導致的。摘要的寫作風格和語篇結構,甚至語言特征受到了學科文化和特征的深刻影響。國內外已有關于能源科學[4]、計算機科學[14]、材料科學[15]、文學[20]、農業(yè)科學[21]、等離子物理學[22]、光學[23]等特定學科的摘要研究。然而,學術界較少關注地質學領域的體裁分析[24],有關巖礦類論文摘要的系統(tǒng)研究,尚未見報道。本研究從巖礦類學科特點的角度出發(fā),系統(tǒng)考察巖礦類國際權威期刊論文英文摘要的宏觀語步結構和微觀文步特征,歸納該學科論文摘要的寫作范式,為國內相關領域學者發(fā)表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提供借鑒。
本研究自建巖礦類國際期刊論文英文摘要小型語料庫,語料選取自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間4個國際高學術影響力的巖礦類權威期刊,分別是Lithos、Journal of Petrology、Contribution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和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雜志。本研究對每個期刊各隨機選取25篇研究性論文(非綜述論文)的英文摘要,共計100篇?!豆こ痰刭|學報》編輯部郭靜蕓的研究證實這類規(guī)模的語料庫足以對地質類論文摘要進行系統(tǒng)分析[24]。為保證研究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我們研究樣本的選取遵循以下的原則:
(1)通過咨詢多位巖礦領域的專家和審稿人,所選取的期刊均為SCI收錄,為該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國際一流刊物。
(2)根據(jù)影響因子和期刊引用報告,所選取的期刊均為2020年中國科學院JCR期刊分區(qū)“地球科學”大類中1區(qū)或2區(qū)期刊,影響因子在3.2~4.3之間。
首先,我們對100篇巖礦類論文英文摘要逐一進行宏觀語步分析,根據(jù)“四語步”模式(IMRD)進行語步劃分和標注,統(tǒng)計摘要中的語步結構、語步共現(xiàn)(摘要句子具體由哪幾種“語步”組成)和語步出現(xiàn)順序。其中“四語步”具體如下。I語步:主要是介紹研究背景、研究問題、研究目的或研究重要性等(縮寫成M1,下同);M語步:主要是指研究方法,包括數(shù)據(jù)資料收集、研究所用的儀器設備、研究步驟和過程,研究采用的理論模式或者分析過程等(M2);R語步:主要是指研究結果,包括主要數(shù)據(jù)展示、研究發(fā)現(xiàn)或驗證結果等(M3);D語步:一般涉及研究成果總結、評價、科學理論意義或對實踐的啟發(fā)參考等(M4)。接著,我們采用基于“語步—文步”語類結構分析的“層次動向法”,逐一對摘要各個語步進行詳細的微觀文步出現(xiàn)頻率進行分析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總結歸納巖礦類論文摘要的寫作范式。最后,我們以1篇2019年11月發(fā)表在Lithos上的論文英文摘要為范例,全面揭示巖礦類學科特點對摘要體裁結構的影響。
表1是100篇巖礦類論文摘要的語步結構、語步共現(xiàn)和語步出現(xiàn)順序的統(tǒng)計結果。M3語步存在所有摘要中(100%),為必選語步。摘要中最重要的內容正是通過M3語步來闡述研究結果或核心觀點,這是摘要體裁“推銷性”的功能屬性[25]。此外,M1語步和M4語步出現(xiàn)頻率也高達84%和92%,為重要語步;而M2語步則相對弱化(63%),為可選語步。即使在存在M2語步的摘要中,多數(shù)作者也僅僅是一筆帶過,甚至將M2語步雜糅或嵌入到其他語步中。在語步共現(xiàn)規(guī)律方面,巖礦類論文摘要以完整的四語步模式“M1-M2-M3-M4”為主,占總篇數(shù)的61%;其次是三語步模式(38%),三語步模式主要是以“M1-M3-M4”為主;僅存1篇二語步模式,為“M3-M4”。筆者認為,巖礦科研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巖礦類論文摘要獨特的宏觀語步結構特征。巖礦類學科研究主要是以地球各個圈層及其時間演化在淺地表的巖礦響應為基礎,發(fā)現(xiàn)有爭議或研究空白的地質科學問題是第一步,研究工作緊緊圍繞該科學問題,擬定區(qū)域地質背景和地質演化歷史,這些重要信息需要M1語步來傳達。研究人員實施野外地質測量和地質采樣,并完成室內巖相學、巖石地球化學等研究工作,這些方法相對傳統(tǒng)和成熟,具有一定的通識性,且?guī)r礦類論文對讀者的學科背景知識有較高的預設,以致摘要中M2語步所占篇幅很少或雜糅/嵌入到M1和M3語步中一并論述。接著,作者集中呈現(xiàn)所獲取的樣品成分或結構數(shù)據(jù),這是論文的核心工作,主要通過M3語步來實現(xiàn),使得M3語步成為必選語步。最后,論文落腳點在于研究結果如何為成巖成礦模式等科學問題提供理論/實驗支撐、啟發(fā)或建議,需要通過M4語步來傳達?;诖?,我們歸納出與巖礦科研特點相適應的摘要宏觀語步結構,即:摘要體裁具有典型的“四語步”寫作模式并主要采用順序闡述的方法,即:M1-M2-M3-M4,但M2語步相對弱化,如例1所示。
表1 巖礦類國際期刊論文英文摘要中的語步結構、語步共現(xiàn)和語步順序規(guī)律
例1 Appinite-granite suites commonly occur within collisional orogenic belts,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to monitor lithospheric evolution and the geodynamic processes involved [M1].This paper presents geochronological, mineralogical,and geochemical data for the Eocene (similar to 50 Ma) Pengcuolinappinite-granite suite [M3(含M2信息)], which is the first such suite to have been found in the southern Lhasa Terrane, southern Tibet [M4].
就語步出現(xiàn)順序而言,巖礦類摘要的宏觀語步結構上主要采用順序闡述的方法,循環(huán)和逆序的方式較少見。其中,語步順序出現(xiàn)(即“M1-M2-M3-M4”或“M1-M3-M4”)為 86篇,循環(huán)出現(xiàn)為11篇,逆序出現(xiàn)為3篇。少數(shù)作者在摘要中,采用“M3-M4”為循環(huán)單元的語步循環(huán)或采用“M4-M3”的逆序語步,是為了強調研究成果或者突出論文核心觀點。
(1)“背景”語步的微觀文步特征。
我們對84篇含有M1語步的論文摘要進行細化和分析,并標注出M1語步的5個文步,分別是:M1S1——介紹當前主題,M1S2——回顧過往研究,M1S3——闡述研究目的,M1S4——概述研究內容和M1S5——提出研究問題或假設,然后統(tǒng)計了5個文步出現(xiàn)的篇數(shù)和頻率(表2)。M1S1文步占比最高,達83%,為必選文步;M1S3文步和M1S4文步也分別高達71%和62%,為重要文步;而M1S2文步和M1S5文步在巖礦類摘要中并不流行,僅為35%和7%。對巖礦研究而言,作者首先要告知讀者的是特定區(qū)域的地質背景或地質演化歷史等研究主題,通過M1S1來闡述區(qū)域地質巖礦記錄信息,使得M1S1為必選語步且位于論文摘要的開篇。從研究范式來看,作為一門地質野外調查與實踐極強的學科,巖礦科研研究傾向于傳統(tǒng)的因果分析和小樣本分析,為相關科學問題提供理論或實驗支撐。因此,科研工作的研究目的顯得尤為重要,反映在摘要寫作上,即多數(shù)摘要的M1語步中含有M1S5文步。作者針對研究目的,展開研究內容的論述。M1S3文步的交際功能是概述研究內容或強調工作的重要性,進而建立論文的中心議題,從而引起國內外同行學者的關注。M1S3文步中經常會雜糅或嵌入M2語步,這是因為闡述研究內容的同時中會捎帶總結論文的研究方法。因此,在背景語步中,“語步-文步”的“層次動向法”線性排列關系為:M1S1+M1S3+M1S4。例2是1篇典型的具備“M1S1+M1S3+M1S4”圖式結構的摘要M1語步部分,很好的反映了巖礦類論文摘要對該語步核心交際目的和語篇功能的要求。
表2 介紹語步中各文步出現(xiàn)的篇數(shù)和頻率
例2 The West Kunlun Orogenic Belt (WKOB)carries key information ab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Proto-Tethys Ocean [M1S1].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ly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WKOB and to unravel the process of the Tarim assemblage to Gondwana [M1S3],we report field observations, petrography, ages,chemical and Sr-Nd-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newly identified Cambrian mafic and granitic intrusions in the MazarTerrane-Tianshuihaiterrane(MZT-TSHT) at the interior of the WKOB [M1S4].
(2)“方法”語步的微觀文步特征。
一般而言,M2語步的主要交際功能是承上啟下,將讀者注意力快遞從研究背景遷移到現(xiàn)有研究中來。我們對包含M2語步的63篇摘要逐一研究,標注出M2語步的兩個文步:即M2S1——介紹研究對象和M2S2——描述研究方法。從表3的M2語步的文步頻次統(tǒng)計結果可知,含有M2S1和M2S2文步的摘要分別占總篇數(shù)的94%和43%。從前文可知,受學科特性的影響,巖礦類論文摘要的M2語步論述很少,且往往存在語步雜糅。劉輝等人研究證實各學科群和學科在語步和文步的選擇上均存在明顯區(qū)別,也證實了方法語步的體裁結構具有典型的學科性[26]。因此,巖礦類論文摘要M2語步的交際目的,用單語步來或者以語步雜糅/嵌入的方式來實現(xiàn)即可。
表3 方法語步中各文步出現(xiàn)的篇數(shù)和頻率
(3)“結果”和“討論”語步的微觀文步特征。
表4總結了M3語步的兩個文步出現(xiàn)的篇數(shù)和頻率。M3語步的兩個文步分別是:M3S1——描述主要研究結果和發(fā)現(xiàn)和M3S2——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巖礦科研的核心是呈現(xiàn)所獲樣品的成分或結構表征數(shù)據(jù),因此,所研究的100篇巖礦類論文摘要中全部包含M3語步,且主要通過M3S1文步傳達。也有高達68篇摘要會進一步通過M3S2文步來探討數(shù)據(jù)意義,挖掘數(shù)據(jù)內涵,總結數(shù)據(jù)規(guī)律,為相關科學問題提供理論或實驗支撐。巖礦類論文摘要M3語步交際功能的實現(xiàn),需要通過“M3S1+M3S2”組合完成。
表4 結果語步中各文步出現(xiàn)的篇數(shù)和頻率
100篇摘要中,有92篇摘要包含M4語步。M4語步主要包括:M4S1——總結研究結論,M4S2——對研究進行評價和M4S3——研究建議或啟示三個文步。表5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三個文步出現(xiàn)的頻率分別為70%、38%和15%。其中,M4S1文步是整個M4語步的統(tǒng)領文步,也幾乎是必選文步,主要語篇功能是幫助讀者把握研究結論或成果,這也是研究工作的落腳點。M4S2文步則是在M4S1文步基礎上的升華,用于針對性的對研究結論進行評價(包含研究結論為相關科學問題如何提供科學論據(jù)或支撐等內容),進一步彰顯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提升研究地位,從而增加讀者閱讀全文的興趣,擴大論文傳播力。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M4S2文步所占比例還不是很高。筆者建議國內巖礦領域學者在摘要M4語步部分可采用“M4S1+M4S2”圖式結構,先總結再評論,以提升研究工作的影響力(如例3所示)。反之,如果同時缺失M4S1文步和M4S2文步,將導致讀者需要詳細閱讀整篇論文才能完全探明研究工作的結論、意義和目的,增加閱讀難度,喪失閱讀興趣,失去了摘要應該具有的交際功能。也有少數(shù)論文直接用M4S2來實現(xiàn)M4語步功能,在對研究工作評價的過程中,引導讀者自行總結提煉出研究結論。
表5 討論語步中各文步出現(xiàn)的篇數(shù)和頻率
例3 The successive decrease of average bulkrock Mg#values for the xenoliths fromspinetrich clinopyroxenite (0.81) to hornblendite (0.73)and gabbro-diorite (0.44), the enrichment of LILE the depletion of HFSE with characteristic negative Nb anomalies, the high La/Nb ratios,and the enrichment of LREE in the hornblendite and gabbro-diorite xenoliths [M4S1]suggests that these rocks formed from a highly fractionated hydrous calc-alkaline parental melt in a subduction setting [M4S2].
綜上所述,巖礦類國際期刊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的“層次動向關系”可歸納為“M1S1+M1S3+M 1S4”+“M2”+“M3S1+M3S2”+“M4S1+M4S2”。
我們以1篇2019年11年Zhang等人發(fā)表在Lithos(2019,344-345:122-133)上 的 論 文 摘要為例(例4),揭示巖礦類論文摘要的宏觀語步結構和微觀文步特征。該摘要共有9句話,222個單詞。從宏觀語步結構來看,該具有典型的IMRD“四語步”寫作模式,并采用順序方法展開論述,且將M2語步嵌入到M1語步中。從微觀文步特征來看,摘要的第1~3句話為M1語步和M2語步,作者開篇先介紹研究主題(M1S1),即“大型火成巖省中的高Ti和低Ti熔巖系”;接著,點明研究目的(M1S3),即“澄清兩者的起源”。隨后,作者闡述了為達到研究目的本論文所開展的研究內容(M1S4),即“對橄欖石和橄欖石熔體包裹體進行地球化學研究”。同時,作者在M1S4文步中嵌入了對研究對象(包裹體)/研究方法(地球化學方法)的相關描述。摘要的第4~7句話為M3語步,作者先通報了主要研究結果和發(fā)現(xiàn)(M3S1),即“橄欖石熔體包裹體的Ti/Y比值范圍從低Ti到高Ti”和“熔體包裹體的Sr-Pb同位素組成和微量元素比值范圍有限”,進一步討論或解釋了研究成果(M3S2),即“低Ti和高Ti熔巖具有相似的成分來源”。隨后,作者又通報了另一個主要研究結果和發(fā)現(xiàn)。摘要的第8、9句話為M4語步,作者先總結了研究結論(M4S1),即“不同深度和程度的熔體融合可產生連續(xù)變化的Ti/Y比值”,最后對研究進行了評價(M4S2),即“熔融程度和壓力對部分熔體的Ti含量和Ti/Y比有較大影響”。通過對這個范例的分析,我們可清晰的觀察到國際巖礦類權威期刊巖礦類論文摘要的寫作范式:①宏觀結構上遵循IMRD“四語步”寫作模式;②微觀文步上按“M1S1+M1S3+M1S4”+“M2”+“M3S1+M3S2”+“M4S1+M4S2”的層次動向順序展開論述。
例4 [M1]High-Ti and low-Ti lava series occur simultaneously in many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LIP) [M1S1]; However, their origins remain debated [M1S3].[M1+M2]To address this issue [M1S3], we performed a detailed geochemical study of olivine and olivine-hosted melt inclusions from the Dali picrites [M2]in the Emeishan LIP [M1S4].[M3]Although the Dali picrites lavas have a limited range of whole-rock Ti/Y ratios (similar to 356-404; Wu et al., 2018),olivine-hosted melt inclusions have Ti/Y ratios that range from low-Ti to high-Ti (213-741) [M3S1].[M3]The Sr-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trace element ratios (e.g., Nb/U and Nb/La) of the melt inclusions have a restricted range and display little correlation with Ti/Y ratios [M3S1], indicating that the low-Ti and high-Ti lavas share compositionally similar source [M3S2].[M3]Trace element mass balance modeling of the Emeishan lavas indicates a mantle source comprising similar to 84% peridotite from the lower mantle, similar to 15% recycled MORB, and similar to 1% pelagic sediment[M3S1].[M3]Modeling results for the Emeishan and Karoo LIPs show that partial melts formed at greater depth in the mantle have higher Ti contents and Ti/Y ratios than those formed at shallower depths [M3S1].[M4]Mixing between melts formed at different depth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partial melting can produce the continuous range of Ti/Y ratios observed [M4S1].[M4]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partial melting degree and pressure on the Ti content and Ti/Y ratio of partial melts [M4S2].
本文以體裁分析理論為依據(jù),系統(tǒng)分析了100篇國際巖礦類期刊英文論文摘要的體裁結構,探討了學科特點對宏觀語步結構和微觀文步特征的影響規(guī)律,總結歸納了巖礦類論文摘要的寫作范式及主要特點。(1)在宏觀語步結構方面,巖礦類論文摘要具備比較完整的IMRD四語步結構,但方法語步相對弱化。摘要一般采用順序語步展開論述。(2)在微觀文步特征方面,介紹語步I采用“介紹當前主題+闡明研究目的+概述研究內容(M1S1+M1S3+M1S4)”的層次動向關系;方法語步M一般弱化處理,常通過單文步、語步雜糅或嵌入的形式來展開;結果語步R,則采用“描述主要研究結果+對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進行討論(M3S1+M3S2)”的圖式結構來實現(xiàn)其語篇功能;討論語步D,包含“總結研究結論”和“對研究進行評論”兩個文步(M4S1+M4S2)。國際巖礦類期刊論文摘要的主流寫作范式,既能夠很好地完成摘要的語篇功能和交際目的,又符合巖礦科研的學科特點。本研究豐富了科技論文摘要的實證研究,為巖礦工作者撰寫高水平學術論文摘要,提高論文命中率和傳播影響力,提供了有利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