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偉,李琳琳,王樂,尹衛(wèi),王永紅,灑威,梁健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tài)與高原農(nóng)牧業(yè)國家重點實驗室,青海 西寧 810016)
大蒜(Allium sativum L.)屬于蔥科(Alliaceae)蔥屬(Allium),具有其特有的酸臭味,味辛辣,是一種淺根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1]。大蒜的蒜頭、蒜葉和花薹均可食用,大蒜可作調(diào)料也可入藥,是著名的食藥兩用植物[2]。大蒜起源于中亞和地中海地區(qū),至今已有約5 000年的歷史[3]。大蒜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磷、鉀、胡蘿卜素、VC和VB2,營養(yǎng)價值高。通過對其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蒜及其分解產(chǎn)物有抑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降血脂、抗氧化、抗腫瘤和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4-8]。
大蒜油又稱為大蒜素,是指大蒜破碎以后,蒜氨酸通過內(nèi)源蒜氨酸酶的作用而形成的一種淺黃色油狀有機硫化物[9],具有抗菌、抗病毒、降糖、降脂、抗腫瘤、保護心腦血管健康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廣譜的生物學活性[10-12]。目前,對大蒜油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種,如超臨界流體提取[13-15]、水蒸氣蒸餾法[16-18]、有機溶劑萃取[19-20]等。其中超臨界流體提取法雖然得率高,有效成分損失少,但工藝復(fù)雜、操作困難、成本較高;有機溶劑萃取法雖然穩(wěn)定性較好,但純度較低;而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大蒜油試驗裝置簡單、成本低、穩(wěn)定性好、操作性強,大蒜中的蒜氨酸在經(jīng)活化蒜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能發(fā)生酶水解反應(yīng)生成大蒜素,出油率高。本試驗利用水蒸氣蒸餾法優(yōu)化提取大蒜油,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通過響應(yīng)面分析確定最佳提取工藝[21-22]。以期為大蒜油的進一步開發(fā)與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和理論參考。
大蒜樣品為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tài)與高原農(nóng)牧業(yè)國家重點實驗室種植,蔥科蔥屬紫皮大蒜。所用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小型粉碎機(KC-130):浙江武義鼎日用金屬制品廠;分析天平(FA1004):上海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低噪音無油空壓機(TYM):蘇州市同一機電有限公司;低溫恒溫槽(SDC-6):南京新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揮發(fā)油提取器:北京新科實驗室有限公司。
1.2.1 工藝流程
大蒜去皮→洗凈→加水搗碎→酶解→水蒸氣蒸餾→油水分離→大蒜油
1.2.2 操作步驟
備料:將新鮮大蒜去皮,洗凈備用。
粉碎:將干凈去皮大蒜加入粉碎機粉碎成蒜泥,加入120 mL去離子水混勻(蒜泥∶水=1∶2,體積比),制成大蒜勻漿。
酶解:精確稱取60.0 g大蒜勻漿,置于圓底燒瓶中,50℃水浴條件下酶解3 h。
蒸餾:通入水蒸氣,蒸餾時間2 h,收集餾出液。
分離:將餾出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收集下層純凈的大蒜油。
提?。喊匆欢ǖ妮腿囟?、萃取時間、蒸餾水體積浸泡發(fā)酵4 h后,連接揮發(fā)油提取器進行提取,收集大蒜油提取物。
大蒜油得率X/%=(m2-m1)/M×100
式中:m2為萃取后試管及油的質(zhì)量,g;m1為萃取前試管的質(zhì)量,g;M為樣品質(zhì)量,g。
精確稱取60.0g大蒜勻漿于圓底燒瓶中,以萃取溫度(15、25、35、45、55 ℃)、萃取時間(2、3、4、5、6 h)、蒸餾水體積(120、240、360、480、600 mL)為影響因素,分別考察各因素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
分別選取對大蒜油得率影響較大的萃取溫度(A)、萃取時間(B)、蒸餾水體積(C)為考察因素,采用Design-Expert 8.0.7.1軟件中Box-Behnken中心設(shè)計模型設(shè)計三因素三水平響應(yīng)面試驗,以大蒜油得率為響應(yīng)值,通過結(jié)果分析得出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大蒜油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和方法。試驗設(shè)計因素編碼及水平見表1。
表1 水蒸氣蒸餾法萃取大蒜油中心組合設(shè)計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in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for extraction of garlic oil by steam distillation
使用Office 201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Origin 2018軟件進行單因素作圖,利用Design Expert 8.0.7.1軟件進行響應(yīng)面試驗的相關(guān)設(shè)計、方差分析及響應(yīng)曲面的處理。
2.1.1 萃取溫度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
萃取溫度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見圖1。
圖1 萃取溫度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yield of garlic oil
由圖1可知,隨著萃取溫度的升高,大蒜油得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當萃取溫度為35℃時,大蒜油得率達到最高值,為0.476%。這是由于萃取溫度升高加劇了水蒸氣分子和大蒜油分子的運動速度,從而使大蒜油得率升高;當萃取溫度高于35℃時,大蒜油得率明顯下降,這是因為溫度較高時,大蒜油不穩(wěn)定,發(fā)生了分解,轉(zhuǎn)化成小分子物質(zhì),從而使大蒜油得率下降。因此,選擇最佳萃取溫度為35℃。
2.1.2 萃取時間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
萃取時間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見圖2。
圖2 萃取時間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yield of garlic oil
由圖2可知,隨著萃取時間的延長,大蒜油得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當萃取時間為5 h時,大蒜油得率達到最高值,為0.477%;當萃取時間大于5 h時,大蒜油得率趨于下降,分析可能是隨著時間的延長,大蒜油穩(wěn)定性下降,大蒜油得率開始下降。因此,選擇最佳萃取時間為5 h。
2.1.3 蒸餾水體積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
蒸餾水體積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見圖3。
圖3 蒸餾水體積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volume of distilled water on yield of garlic oil
由圖3可知,隨著蒸餾水體積的增加,大蒜油得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當蒸餾水體積為480 mL時,大蒜油得率達到最高值,為0.482%。這可能是因為溶劑增加后,該體系內(nèi)的蒜泥與溶劑之間的固液相濃度差隨著容積率的增加而增加,從而使大蒜油得率上升;當蒸餾水體積大于480 mL時,大蒜油得率趨于緩慢下降。因此,選擇最佳蒸餾水體積為480 mL。
2.2.1 響應(yīng)面試驗設(shè)計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chǔ)上,利用Design Expert 8.0.7.1軟件,對水蒸氣蒸餾法萃取大蒜油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多元回歸擬合,對試驗結(jié)果進行響應(yīng)面分析,響應(yīng)面試驗設(shè)計與結(jié)果表見表2,響應(yīng)面試驗方差分析表見表3。
表2 水蒸氣蒸餾法萃取大蒜油試驗設(shè)計與結(jié)果Table 2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of extracting garlic oil by steam distillation
表3 水蒸氣蒸餾法萃取大蒜油擬合二次多項式模型的方差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for the fitted quadratic polynomial model for extraction of garlic oil by steam distillation
續(xù)表3 水蒸氣蒸餾法萃取大蒜油擬合二次多項式模型的方差分析Continue 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for the fitted quadratic polynomial model for extraction of garlic oil by steam distillation
根據(jù)表3回歸方程方差分析可知,試驗所選擇的模型F值為61.31,模型P小于0.01,失擬項P為0.0665,差異不顯著,說明模型試驗擬合良好,誤差小,操作可信,回歸極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用此模型對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大蒜油進行分析和預(yù)測。大蒜油得率與各因素間的二次多項回歸方程為X=0.48+0.004 25A-0.015B+0.002 75C-0.017AB+0.004AC+0.006 5BC-0.075A2-0.062B2-0.098C2。從P值的大小可以看出,A2、B2、C2對萃取效果影響極顯著,B、AB對萃取效果影響顯著,A、C、AC和BC對萃取效果影響不顯著。各因素對大蒜油萃取率的影響由大到小順序為萃取時間(B)>萃取溫度(A)>蒸餾水體積(C)。
2.2.2 萃取溫度與萃取時間對大蒜油得率交互作用分析
萃取溫度和萃取時間的三維圖和等高線圖見圖4。
圖4 萃取溫度與萃取時間對大蒜油得率的交互影響Fig.4 Interactive effects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 on garlic oil yield
由圖4可知,等高線圖是橢圓型,說明萃取溫度和萃取時間交互作用較強,影響顯著;由圖4的三維圖可知,萃取時間的三維圖較陡,說明萃取時間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顯著,萃取溫度的坡面比萃取時間的坡面陡,說明萃取溫度的二次項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較大。
2.2.3 萃取溫度與蒸餾水體積對大蒜油得率交互作用分析
萃取溫度和蒸餾水體積的三維圖和等高線圖見圖5。
圖5 萃取溫度與蒸餾水體積對大蒜油得率的交互影響Fig.5 Interactive effects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distilled water volume on garlic oil yield
由圖5可知,等高線圖近似圓形,并且三維圖較平緩,說明萃取溫度和蒸餾水體積交互作用不強,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不顯著,蒸餾水體積比萃取溫度的坡面陡,說明蒸餾水體積的二次項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較大。
2.2.4 萃取時間與蒸餾水體積對大蒜油得率交互作用分析
萃取時間和蒸餾水體積的三維圖和等高線圖見圖6。
圖6 萃取時間與蒸餾水體積對大蒜油得率的交互影響Fig.6 Interactive effects of extraction time and distilled water volume on garlic oil yield
由圖6可知,等高線近似圓形,并且三維圖較平緩,說明萃取時間與蒸餾水體積交互作用不強,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不顯著,蒸餾水體積比萃取時間的坡面陡,說明蒸餾水體積的二次項對大蒜油得率的影響較大。
根據(jù)Box-Behnken響應(yīng)面分析可知,大蒜油提取最佳工藝條件為萃取溫度47.34℃、萃取時間5.25 h、蒸餾水體積482 mL。在此條件下大蒜油得率預(yù)測值能夠達到0.493%。從實際出發(fā),將各因素數(shù)值校正為萃取溫度35℃、萃取時間為5 h、蒸餾水體積480 mL。用此條件進行3次重復(fù)的驗證試驗,獲得大蒜油得率均值為0.482%,說明預(yù)測值與實際值具有較好的擬合性,同時也證明了回歸模型的可靠性。
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藝為萃取溫度35℃、萃取時間為5 h、蒸餾水體積480 mL,在此條件下,大蒜油得率高達0.482%,為大蒜油的進一步開發(fā)與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和理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