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哲
許多皇帝會留下“祖訓”(圖/網(wǎng)絡(luò))
中華傳統(tǒng)法律文化博大精深,誕生了多種法律形式,如律、令、科、比、格、式、詔等。除了這些由國家制定和實施的硬法之外,中國古代還存在大量的家規(guī)族約、行業(yè)條規(guī)等軟法。硬法施行于天下所有臣民,故有“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之諺,而軟法則一般僅對特定的群體有效。無論硬法與軟法,似乎只有皇帝不受任何法律約束,這也符合一般人對專制王朝的認知。可是有一種特殊的法律,就算皇帝也必須謹慎遵循,這就是皇家祖訓。依法理而言,皇家祖訓是家規(guī)族約的一種,當屬軟法無疑。可是它所規(guī)制的對象主要為皇帝,內(nèi)容大多關(guān)乎國家大政方針,有著超越皇權(quán)的實施保障,效力遠高于一般的硬法,可謂軟硬兼具之法。在眾多皇家規(guī)訓中,康熙皇帝的《庭訓格言》別具一格。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之后,儒家思想成為中華文明的正統(tǒng)思想,綿延兩千多年。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也被歷代王朝所尊崇。傳統(tǒng)中國是一個宗法社會,家是溝通個人與國家之間的橋梁,是維持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紐帶,是“修、治、平”能否實現(xiàn)的關(guān)鍵所在。因此,古人非常重視治家,皇家尤為甚焉。
古代的許多皇帝,特別是開國之君,往往會留下許多“祖訓”“祖宗家法”,用來訓導后世子孫和臣民。比如宋太祖趙匡胤的“太祖誓碑”,明太祖朱元璋的《皇明祖訓》,就是如此。不過站在今人的視角審視歷史上的皇家祖訓,其內(nèi)容大多與政治相關(guān),距離普通民眾的生活太過遙遠。再加之許多皇家規(guī)訓言辭深奧,莊嚴肅穆,與國家法律無異,反不如民間規(guī)訓那樣通俗親切,很難吸引現(xiàn)代人的目光。
清軍入關(guān)后,模仿中原王朝建立起了一系列典章制度,其中就包括了為本朝已故皇帝編纂實錄的制度。在編纂實錄的同時,清廷還會為已故的皇帝編纂一部《圣訓》,大致就是模仿《貞觀政要》等政要體史書,分門別類地記載已故帝王的言行事跡,作為家訓來教導后繼之君。根據(jù)清朝定制,皇帝每天都要學習前朝《實錄》《圣訓》,從中汲取營養(yǎng),用來修身治國。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對其父康熙帝尊崇備至。到了晚年,更加敬佩和追思。此時,清廷編纂康熙朝《實錄》《圣訓》的工作已近完工。六十一年的歷史,可謂鴻篇巨制,巨細靡遺。用雍正自己的話講,“矞矞皇皇,盛矣大矣”。面對這些成果,雍正帝仍感遺憾。他動情地說:“朕曩者偕諸昆弟,侍奉宮廷,親承色笑。每當視膳問安之暇,天顏怡悅,倍切恩勤,提命諄詳,巨細悉舉。其大者如對越天祖之精誠,侍養(yǎng)兩宮之純孝,主敬存誠之奧義,任人敷政之宏猷,慎刑重谷之深仁,行師治河之上略,圖書經(jīng)史禮樂文章之淵博,天象地輿歷律步算之精深,以及治內(nèi)治外、養(yǎng)性養(yǎng)身、射御方藥、諸家百氏之論說,莫不隨時示訓。遇事立言,字字切于身心,語語垂為模范……朕四十年來,袛聆默識,夙夜凜遵,仰荷纘承,益圖繼述。追思疇昔天倫之樂,緬懷叮嚀告誡之言,即歷歷在心,尚洋洋其盈耳?!庇纱丝梢姡滴醯墼谌粘I钪惺肿⒁鈱⒆觽兊慕虒?。這時的他,不再是威嚴高貴的皇帝,仿佛一位尋常人家的父親。口中的話,皆是望子平安、成才的肺腑之言。
想到這里,雍正帝召集誠親王允祉等兄弟們,共同回憶當年父皇的教導,把這些話記錄下來,最終會萃成編,名曰《庭訓格言》。這里的“庭訓”,借用了《論語·季氏》篇中孔子庭中訓導兒子孔鯉的典故。眾所周知,《論語》也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們追述先賢言行之作,從這個角度講,《庭訓格言》之成書與《論語》有異曲同工之妙。康熙帝與孩子們幾十年來的談話何止千萬,多年之后,孩子們已不能回憶完全。這部書只是記載了二百四十六則康熙帝語錄,雍正帝感到十分慚愧,自責道:“以今所記,揆昔所聞,僅存什一于千百,闕略甚多,實深愧悚?!北M管如此,雍正帝仍然給予此書極高的評價,“然而是編也,文辭精要,意旨深長,茍能引申而擴充之,則片言能含眾義,只字可括千言。雖卷帙簡約,而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道,罔弗兼該。”
與皇帝實錄只是藏之秘府,僅供皇帝閱覽不同,《庭訓格言》是向天下公開出版。從此神秘莫測的宮廷生活,尋常百姓也能管窺一二,了解皇家的教子育兒之道。乾隆年間編纂《四庫全書》,將此書全文收錄,并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皆《實錄》《圣訓》所未及載者。”也就是說,這部書還有獨特的史料價值。《庭訓格言》語言樸實,情真意切,是一部“小生活大道理”之作,即使是目不識丁的普通百姓,也能聽懂其中的道理。故而問世之后,受到了廣泛好評。治家有方的晚清名臣曾國藩,就極為看重《庭訓格言》的價值。他教育兒子們,“書不在多,但以圣祖之《庭訓格言》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p>
《庭訓格言》雖然內(nèi)容豐富,但畢竟仍是一部家訓,因此修身齊家之道占據(jù)了書中的很大篇幅??滴醯蹣O好讀書,經(jīng)常為孩子們傳授自己的讀書之道。他曾對孩子們說:“朕八歲登極,即知黽勉學問……及至十七八,更篤于學,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誦讀;日暮理事稍暇,復講論琢磨。竟至過勞,痰中帶血,亦未少輟”,以此來勉勵皇子們勤勉學習。在康熙帝的身體力行之下,勤奮讀書成為清朝皇家的一道森嚴家法。乾隆朝大學者趙翼在軍機處值班時,就曾親眼目睹這一景象,他感慨道,“本朝家法之嚴,即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古。余內(nèi)值時,屆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時部院百官未有至者,惟內(nèi)府蘇拉數(shù)人往來。黑暗中殘睡未醒,時復倚柱假寐,然已隱隱望見有白紗燈一點入隆宗門,則皇子進書房也。吾輩窮措大,專恃讀書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全玉之體,乃日日如是?!?/p>
康熙帝熱愛西學,當時西方先進的數(shù)理化等自然科學知識,他都有所涉獵,并且成績斐然。周圍的人都佩服康熙帝的成就,可他卻向孩子們道出了其中辛酸,“爾等惟知朕算術(shù)之精,卻不知我學算之故。朕幼時,欽天監(jiān)漢官與西洋人不睦,互相參劾,幾至大辟。楊光先、湯若望于午門外九卿前當面睹測日影,奈九卿中無一知其法者。朕思己不能知,焉能斷人之是非,因自憤而學焉。今凡入算之法,累輯成書,條分縷析,后之學此者視此甚易,誰知朕當日苦心研究之難也?!狈矡釔圩x書之人,大多會面臨理論與實踐這道千古難題。對此,康熙帝也向孩子們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道理之載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變?nèi)f化,其端無窮。故世之苦讀書者,往往遇事有執(zhí)泥處,而經(jīng)歷世故多者,又每逐事圓融而無定見。此皆一偏之見。朕則謂當讀書時,須要體認世務(wù);而應(yīng)事時,又當據(jù)書理而審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孝治天下是歷代王朝的立國之本,康熙皇帝對孝道的理解也十分英明。他對孩子們說道:“凡人盡孝道,欲得父母之歡心者,不在衣食之奉養(yǎng)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歡心,其可謂真孝者矣?!碑斎?,父慈方能子孝。從《庭訓格言》中,經(jīng)常能看出作為父親的康熙帝對子女的關(guān)愛之情,傾盡所有地向孩子們傳授自己的生存之道,祈盼他們平安健康。比如他曾告誡子女,“大雨雷霆之際,決毋立于大樹下。”“出外行走,駐營之處最為緊要,若夏秋間雨水可慮,必覓高原,凡近河灣及洼下之地斷不可住。冬春則火荒可慮,但覓草稀背風處,若不得已而遇草深之處,必于營外周圍將草刈除,然后可住?!薄拔业葧r居塞外,常飲河水。然平時不妨,但夏日山水初發(fā),深當戒慎。此時飲之,易生疾病。必得大雨一二次后,山中諸物盡被滌蕩,然后潔清可飲?!?/p>
當然作為一國之君,康熙帝少不了向孩子們傳授治國安邦之道。比如在立法與執(zhí)法的問題上,康熙帝告誡孩子們要以身垂范,法律方能落到實處。他曾以自己戒煙舉例道,“如朕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從。即如吃煙一節(jié),雖不甚關(guān)系,然火燭之起多由此,故朕時時禁止。然朕非不會吃煙,幼時在養(yǎng)母家,頗善于吃煙。今禁人而己用之,將何以服之?因而永不用也?!惫湃顺Vv“為君難”,康熙帝對此亦感慨萬千,有時候也會向孩子們訴苦。今天的人們恐怕很難想象,處理過無數(shù)棘手軍國大政的康熙帝,最令他痛苦的政務(wù)竟然是處理司法案件,特別是審理死刑案件。他說,“世間事甚不如意者,莫過于決斷秋審一事。夫殺人之人,理應(yīng)償命,但為人君者,于殺人之事,必以哀矜之心處之。故朕每理秋審之事,無一不竭盡心力而詳審之也?!碑斎?,對于一般司法案件,康熙帝也是一絲不茍,甚至卷宗中的文字、翻譯錯誤,都要一一親自改正,《庭訓格言》中對此有詳盡敘述。法律與道德是法學研究與實踐中永恒的課題,缺少道德滋潤的法治不可能取得成功。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結(jié)晶的《庭訓格言》,對于今天的軟法之治仍有很高的鏡鑒價值。案頭放置一本,常讀常新,回味無窮。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