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嘉
在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讓人發(fā)愁的時刻——考試沒考好,愁!假期都要過完了,作業(yè)還設寫完,愁!說起這個“愁”啊,原本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能讓人不開心的東西??稍诠湃四抢?,愁卻被賦予在一些具象事物上,比如天上的一輪明月、漁船上的一盞燈火、山間的一株茱萸。在他們筆下,愁成了形象、生動的東西。
明月是愁
如果提到明月,你會想到什么?是中秋節(jié)的月餅還是奔月的嫦娥?如果你問李白這個問題,他會告訴你,明月讓他想到了被貶他鄉(xiāng)的摯友——王昌齡。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郎西。
注釋
楊花:柳絮。
子規(guī):杜鵑鳥。
龍標:標題中的“龍標”指今湖南洪江市,詩中的“龍標”代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職之地的名稱來稱呼一個人。
與:給。
在唐玄宗天寶年間,王昌齡因為種種原因,從江寧(南京)被貶謫到龍標。身為王昌齡的好友,李白聽到這個消息時心急如焚,一籌莫展。在古代,不像現(xiàn)在這樣人們可以立刻拿起手機打電話、發(fā)微信,給朋友一些安慰。于是李白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其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一句,李白將自己對王昌齡的擔憂和思念,寄托給天上的月亮。他始終相信,明月會帶著他的擔憂和思念,與好友王昌齡一路相伴。
天上的月亮也曾讓詩人王涯想起分隔兩地的妻子。“不見鄉(xiāng)書傳雁足,惟看新月吐蛾眉”,望著天上的月亮,王涯多希望能像古代傳說那樣,突然看見大雁的腳上系著妻子的信??!只可惜不見鄉(xiāng)書,只見新月,詩人只能對月懷人。這一個“惟”字,道出了王涯思念妻子的無奈與惆悵。
燈火是愁
除了明月,古人還會把愁賦予燈火。你看,那艘穿越千年的小舟上坐著的人,是張繼,他正伴著漁船上的燈火發(fā)愁呢。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名聲到客船。
注釋
楓橋:在今蘇州。
夜泊:夜間把船??吭诎哆叀?/p>
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唐代安史之亂的爆發(fā),讓整個國家戰(zhàn)火紛飛、動蕩不安,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無數(shù)文人墨客只能被迫離開家鄉(xiāng),來到相對平靜的江浙一帶避難,這其中,就包括了張繼。
寒冷的秋夜,途經(jīng)寒山寺的張繼徹夜難眠,孤獨地坐在小舟上。此刻,他無心欣賞夜景,伴著漁船上那盞光芒微弱的燈火,他或許在思念家鄉(xiāng),或許在思念親友,又或許在感嘆自己的孤獨寂寞。我們不難想象他心中之愁,郁結難抒。
張繼筆下,燈火是愁,這是他在借景抒情。同樣借景抒情的還有宋代詩人葉紹翁。他在《夜書所見》中,描寫了自己在一個秋夜的所見所聞?!笆捠捨嗳~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比绻f前兩句中“秋風吹動梧桐葉的聲音”觸動了旅途中詩人的鄉(xiāng)愁,那么后面兩句中,“提著燈籠,搬開石頭抓蟋蟀的孩童”那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舉動與詩人的離愁別緒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曾有人評價:“以無知兒女之樂,反襯出有心人之苦,最為入妙?!弊詈蟮摹盎h落一燈”則是隱喻詩人羈旅天涯,借景傳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愁。
茱萸也是愁
如果你對咱們語文課本上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還有印象,就應該記得,在古代,重陽節(jié)有一個特別的習俗——“插茱萸”。沒錯,在王維的筆下,茱萸也是愁。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釋
九月九日:農歷九月初九,即重陽節(jié)。
山東:此處指華山以東。
異鄉(xiāng):他鄉(xiāng),外鄉(xiāng)。
異客:作客他鄉(xiāng)的人。
倍:更加。
提起重陽節(jié),大家一般會想到:在秋高氣爽之際,登高、賞菊、吃重陽糕……“插茱萸”這個古代的習俗,倒是很少有人去探究。茱萸在古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植物,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那天插茱萸,可以起到辟邪、祈求吉祥的作用。
當年,王維漂泊他鄉(xiāng),正逢重陽佳節(jié),觸景生情。但是他并沒有直接寫“我”是怎樣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而是反過來想象遠在家鄉(xiāng)的兄弟們在登高時插著茱萸,相互送上.祝福,卻唯獨少了自己的場景。這里,一株小小的“茱萸”,承載著多少無法言說的鄉(xiāng)愁。
除了茱萸,古人還會用其他植物來“寄愁”?!鞍沤恫徽苟∠憬Y,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用芭蕉和丁香來表達無法解開的相思之愁;“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則用那綿延不絕的綠草來表達絲絲縷縷的離別之愁…
古人拿來寄愁的事物還有很多,比如李煜就曾寄愁于“春水”——“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無窮無盡的長江水來表達滿腔的愁與恨;馬致遠寄愁于“夕陽”——“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夕陽緩緩落下,飄零天涯的游子開始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你還知道哪些事物可以寄愁?找一找,讀一讀,用筆記錄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