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秀
以往教科書上都這樣指出:萎縮性胃炎腸化是癌前病變。由此讓不少確診為萎縮性胃炎腸化的患者痛感時日不多,一些患者為此患上了抑郁癥。所謂腸化指患者發(fā)生萎縮性胃炎后,因為分泌的胃黏液減少,胃黏膜層在自我修復過程中通過杯狀細胞分泌黏液。由于此類細胞和小腸、大腸杯狀細胞形態(tài)接近,所以稱之為腸上皮化生,簡稱腸化。
萎縮性胃炎的誘發(fā)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理性因素,只要人年老體衰,均可能患病;二是病理性因素,如由于生活方式、感染Hp、遺傳、藥物、人體免疫等導致的萎縮。從萎縮性胃炎演變成胃癌,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一個緩慢發(fā)展的長期過程。只要在異型增生時期管控住,即可得到逆轉;即使無法逆轉,也可以保持其不再發(fā)展,實現(xiàn)治療目標。
萎縮性胃炎患者病情大致向兩個方向發(fā)展。其一,胃黏膜腺體的增殖中心在致癌因子作用下,未分化細胞產(chǎn)生基因突變,其中腸型基因開放,向著腸型細胞分化;持續(xù)演變就會變成胃癌。其二,由于胃黏膜腺體萎縮或壁細胞數(shù)目下降,壁細胞受到破壞,腺體萎縮,分泌胃酸下降,導致胃內(nèi)pH值上升,腺體頸部干細胞朝腸黏膜方向分化,直到變成異型增生甚至胃癌。當然,此進程十分緩慢,約10~15年,部分患者一輩子都沒有變化。
事實上,輕度萎縮者癌變率極低,10年癌變率不足1%。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清除病因之后,甚至變成0。腸化癌變率亦極低。不典型增生方稱得上真正的癌前病變,應給予密切的監(jiān)測與管控。
萎縮性胃炎每年癌變率平均為0.1%,腸化的每年癌變率為0.25%,輕中度異型增生每年癌變率達到0.6%,而重度異型增生每年癌變率高達6%,表明胃癌風險由于病程的發(fā)展而持續(xù)增加。
對于輕度異型增生及其之前階段的萎縮性胃炎患者,經(jīng)過規(guī)范治療后一些患者可以實現(xiàn)逆轉。所以,單一的萎縮性胃炎無須多慮。
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目標是清除病因、改善癥狀及緩解胃黏膜組織學狀況。對于Hp陰性、無癥狀患者,不需要采取專門的治療措施;而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尤其是并發(fā)上皮內(nèi)瘤變患者,則要防止惡變。目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病變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方法。
1.輕中度萎縮性胃炎的治療原則。有癥狀的,清除幽門螺桿菌,去除病因,實施針對性治療;無癥狀的,除菌后積極隨訪;重度萎縮往往并發(fā)腸化或不典型增生,參見以下治療原則。
2.腸化。完全型腸化、輕度腸化,治療原則與單一的萎縮性胃炎相同;不完全腸化,應每年開展一次以上的胃鏡+病理檢查。
3.不典型增生。輕中度不典型增生,需根除幽門螺桿菌、改善生活方式,進行針對性治療,半年復查1次胃鏡;重度不典型增生(即高級別上皮內(nèi)瘤變),應馬上開展手術或內(nèi)鏡下切除治療,術后亦應定期胃鏡檢查及復查幽門螺桿菌。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并非一定要達到逆轉,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首先,重度萎縮及中重度異型增生患者無法逆轉。其次,大多數(shù)輕度萎縮、腸化患者,部分年紀較大的患者,則無須逆轉,控制住不任其發(fā)展即可。
需要且可以逆轉的萎縮性胃炎患者要滿足如下條件:年紀較小、輕度腸化、輕中度萎縮??茖W治療包括如下措施:①關鍵措施:根除幽門螺桿菌(Hp)。根除Hp感染可以管控、延緩及減輕腸化及胃黏膜萎縮的嚴重程度,同時可以改善胃黏膜組織學狀況,最終實現(xiàn)逆轉。②針對性治療:如治療消化不良,就用消化酶;提供胃動力,就用莫沙必利;黏膜發(fā)生損傷,就用黏膜保護劑等。此外,最好定期復查。③改良生活方式:戒煙限酒、準時定量用餐,少吃煙熏、腌漬、燒烤類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放松心情等。④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等。如維生素C、維生素B、大蒜素制劑、葉酸、多種維生素等,均能改善萎縮性胃炎的組織病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