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王明智,李春雨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1.功能檢查科;2.腦電圖室,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臨床最常見的癡呆類型,以認知障礙、精神行為異常、社會生活功能減退為主要臨床癥狀,是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1]。資料顯示,我國是癡呆患者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且AD 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加強防治非常有必要[2]。目前,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EEG)廣泛應用于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及病情評估方面,具有方便快捷、無創(chuàng)、價格低廉等特點,可對患者腦電波進行定量分析,準確反映大腦功能狀態(tài)[3]。研究發(fā)現(xiàn),AD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腦功能損傷,從而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及腦電波異常。基于此,本研究嘗試探究EEG 檢查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AD 患者認知功能的關聯(lián)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經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2 例AD 患者,其中男40 例,女52 例;年齡52~82 歲,平 均(66.58±6.67)歲;病 程1~7 年,平 均(5.06±0.90)年。均行EEG 檢查,根據(jù)EEG 檢查異常波形嚴重程度分為輕度組(n=25)、中度組(n=40)和重度組(n=27)。
納入標準:①參照《2018 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二):阿爾茨海默病診治指南》[4]診斷為AD;②無顱腦嚴重創(chuàng)傷史、手術史、腦卒中病史;③精神疾病患者,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④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已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伴有心腦血管疾病者;②惡性腫瘤患者;③血管性癡呆患者;④血液系統(tǒng)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患者;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
1.3.1 EEG 檢查方法 入院當天采用德力凱數(shù)字化多功能腦電圖儀(購自上海聚慕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對患者進行EEG 檢查,參照說明書放置頭皮電極、耳電極,以耳電極作參考,進行單極及雙極導聯(lián)記錄10~20 min,時間常數(shù)0.3 s,高頻波70 Hz,走紙速度30 mm/s,測定并記錄α 波、β波、θ 波、δ 波。EEG 檢查異常波形嚴重程度判定標準:①輕度異常。α 波頻率減慢,節(jié)律不穩(wěn)定或不規(guī)則β 波活動增多、波幅增高,θ 波活動增加;②中度異常。α 波節(jié)律完全消失或明顯減慢,被θ波取代,或較多散在δ 波活動,或左右明顯不對稱;③重度異常。背景以δ 波/θ 波節(jié)律為主,頻率、波幅均不規(guī)則,或出現(xiàn)廣泛性周期性波、α波、持續(xù)低電壓或電靜息狀態(tài)等[5]。
1.3.2 量表評估方法 采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6]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7]評估患者認知功能。MMSE分值范圍0~30 分,27~30 分為正常,<27 分則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分值越低認知功能越差;MoCA分值范圍0~30 分,評分<26 分可判定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得分越低認知能力越差。采用改良巴氏指數(shù)(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8]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范圍0~100 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采用神經精神科問卷知情者版(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Questionnaire,NPI-Q)[9]評估患者精神行為癥狀,分值范圍0~36 分,分值越高精神行為癥狀越嚴重。
1.3.3 實驗室指標檢測方法 入院當天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以3 500 r/min 轉速離心處理5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研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①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認知功能(MMSE、MoCA 評分)、MBI、NPI-Q 評分及血清神經因子(NGF、GFAP)水平。②分析EEG 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患者認知功能、MBI、NPI-Q 評分及血清神經因子水平的相關性。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22.0 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SNK-q檢驗,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相關系數(shù)模型。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MMSE、MoCA 評分、MBI 及血清NGF 水平均較中度組、輕度組低,且中度組低于輕度組,NPI-Q 評分、血清GFAP 水平均較中度組、輕度組高,且中度組高于輕度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資料、認知功能、MBI、NPI-Q 評分及血清神經因子水平比較
經Spearman 相關顯示,EEG 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AD 患者MMSE、MoCA 評分間存在負相關關系(P<0.05)。見表2。
表2 EEG 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分析
經Spearman 相關顯示,EEG 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AD 患者MBI 評分間存在負相關關系,與NPI-Q評分間存在正相關關系(P<0.05)。見表3。
表3 EEG 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MBI、NPI-Q 評分的相關性分析
經Spearman 相關顯示,EEG 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AD 患者血清NGF 水平間存在負相關關系,與血清GFAP 水平間存在正相關關系(P<0.05)。見表4。
表4 EEG 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血清神經因子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AD 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退行性病變,其病因、患病機制復雜,具有不可逆轉、進行性發(fā)展等特點,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控制病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10]。
目前,臨床評估AD 患者病情主要依賴于臨床癥狀及神經功能量表,MMSE、MoCA 均為常用量表,在反映患者認知功能損傷程度方面具有良好應用價值[11]。但臨床實際中,量表評估存在較大主觀性,難以科學全面對病情進行判定。EEG 比較客觀理想,可對大腦神經元的異常放電進行定量分析,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EEG 有助于指導AD 疾病的評估和治療[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EEG 檢查異常波形為重度AD 患者的MMSE、MoCA 評分明顯低于中度和輕度患者,且中度組低于輕度組,進一步通過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EEG 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MMSE、MoCA 評分呈負相關。說明隨著AD 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加重,其腦電波異常程度逐漸加劇,表現(xiàn)為EEG 檢查異常波形加重。提示通過EEG 檢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D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情況,從而對患者病情進行判定。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隨著EEG 檢查異常波形嚴重程度的增加,AD 患者血清NGF 水平逐漸降低,血清GFAP 水平逐漸升高。其中NGF 是一種神經營養(yǎng)因子,具有維持神經元生長、存活、分化及損傷后再生的作用,且水平升高可促進神經元生長[14]。GFAP 是一種星形膠質細胞的標志蛋白,能特異性標記星形膠質細胞的活化情況,而星形膠質細胞對中樞神經細胞的生長、修復有重要作用,其修復活性越強說明神經系統(tǒng)損傷越嚴重,表現(xiàn)為GFAP 水平升高[15]。由此可見,EEG 檢查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AD 患者神經系統(tǒng)損傷情況密切相關,神經系統(tǒng)損傷越嚴重,引起的異常波形也越明顯。此外,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了EEG 檢查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AD 患者精神行為癥狀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相關性,結果發(fā)現(xiàn)患者EEG 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MBI 評分呈負相關,與NPI-Q 評分呈正相關。其原因可能在于隨著異常波形嚴重程度的增加,患者神經系統(tǒng)損傷程度加重,從而增強患者精神行為癥狀,導致日常生活能力降低。
綜上所述,AD 患者普遍存在腦電波異常,通過EEG 檢查異常波形嚴重程度與患者認知功能密切相關,且與患者神經系統(tǒng)損傷情況、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為癥狀間存在明顯關聯(lián)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