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睿,練瑤瑤,方 方
(1.東華大學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上海 200051;2.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上海 200051;3.現(xiàn)代服裝設計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051)
超過三千多年歷史的黎錦堪稱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非遺黎錦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類共有的寶貴文明財富。國際上對于非遺圖案的研究多為紋樣所屬類型分析和調研,并通過創(chuàng)意設計將現(xiàn)代設計趨勢與傳統(tǒng)相結合,尋求適合非遺手工藝的發(fā)展方法,實現(xiàn)民間藝術的傳承。文獻[1]以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和IDT(innovation diffusion theatre)方法為理論基礎考察消費者滿意度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典型紋樣進行新設計主題分析、新材料開發(fā)、新花樣制作,產生了豐富的瑤繡創(chuàng)意設計。文獻[2]分析了民族圖案品牌的產學合作案例和推廣案例,將歷史、傳統(tǒng)和哲學的故事包含在產品中進行設計開發(fā)實現(xiàn)經濟效益。
自1987 年起,在研究黎錦圖案藝術特點時多對圖案形態(tài)的抽象性進行分析,指出黎錦圖案基于幾何形態(tài)變形。作為中華民族璀璨的織錦之一,有學者將黎錦與廣西壯錦[3]和臺灣高山族服飾圖案[4]進行比較分析,指出不同民族構圖、紋樣的異同。但從族源、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角度探析的文獻缺乏系統(tǒng)的整理和數(shù)據(jù)支撐。文獻[5-6]指出黎錦圖案構圖的2大特點:一是主體圖案突出,二是主體圖案以人紋為主。文獻[7]從黎族5 大方言支系出發(fā),比對各方言地區(qū)圖案特征,研究黎族典型紋樣。文獻[8]使用Author ware 軟件展示黎錦圖案。為更好的傳播非遺黎錦紡染織繡技藝,眾多學者在圖案研究基礎上結合室內[9]、家居[10]、產品[11-12]、平面設計[13]進行圖案再設計。文獻[14]將黎錦紋樣應用于包裝設計中。在將非遺黎錦和其他藝術互相交融時常會就典型紋樣進行二次加工,此過程中未考慮黎族人所采用的創(chuàng)作方式,以及是否會破壞黎族圖案本身內涵和少數(shù)民族文化根基,能否得到黎族當?shù)厝恕⒎沁z傳承人的認可尚未可知。
綜上,黎族圖案是黎族世代對常見的動植物、生產生活場景、神話傳說、祖先崇拜等,運用創(chuàng)意思維對其進行簡化變形而形成的。其中蘊含了黎族人的道德觀念、藝術審美[15]等文化特征。學者們從人類學[16]角度對黎錦圖案反映的民族文化和祖先崇拜進行了詳盡解析,而關于黎錦圖案本身的構圖、題材,與其他民族織錦的比較分析,運用黎錦圖案進行再設計的研究少有數(shù)據(jù)理論支撐。因此,深入黎族五指山多個地區(qū)采集黎族紋樣并結合收集的圖案圖片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研究黎族人的圖案選擇、圖案組合習慣規(guī)律。為非遺傳承人或黎錦相關研究者在圖形表達上提供一個范式,傳承和傳播黎族文化。
黎語中“pan”,意為花紋,特指黎錦。豐富多樣的圖案背后傳遞出來的不僅僅是黎族人的審美情趣,更是世世相傳的黎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內涵。黎族世代有著對祖先的崇拜,認為萬物有靈。
以實地調研拍攝的圖1為例,闡釋人紋、蛙紋、龍紋間的圖案的相似性,并對圖案背后的含義進行探究。從圖1細節(jié)可分辨出,3種圖案構成形式均以組合菱形為基礎創(chuàng)作形態(tài)。通過人紋的四肢、裝飾可判斷出人物的動態(tài),或是叉腰或是和器物結合表達生產生活的場景;蛙紋的腳蹼結構不規(guī)則、形態(tài)更大,且有的會將腳蹼概括為三角形狀;龍紋會有對于爪子的刻畫,分叉更多,更規(guī)整。且蛙紋和龍紋多會與幾何紋樣搭配。
圖1 人紋、蛙紋、龍紋的區(qū)別(筆者攝)Fig.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 pattern,frog pattern and dragon pattern(photo by the author)
對人紋的背后的原始信仰與民族心理進行探究。文獻[17]按照蛙紋的形態(tài)特征將人紋命名為“蛙姿人形紋”。對此,對市級非遺傳承人陳達谞老師深度訪談得知:圖案本身具有相似性,刨析內涵卻各有不同。人紋于黎族而言其實質是“神”,黎語讀“din”。而“人”在黎語中讀“ao”。黎族人作為古代先越的一支,黎族先祖相信萬物有靈,自古有雷公、灶神等傳說,一旦人做了違背道德或是不好的事情會遭受到雷神的懲罰。而過世的人的靈魂會化生“祖先”。因此,人們穿著有人形紋樣的服裝則能祈求“祖先”保護和驅邪的這種民族群體意識則沿襲至今,也成為黎族代表性的紋樣。因此人紋不僅是一種裝飾圖案,更是黎族人世代承襲的民族信仰。青蛙繁殖力強,因此蛙紋意味著多子多福[18],蘊含生殖崇拜[19]。且黎族人多將青蛙和雷神聯(lián)系起來,有祈福求雨之意。
黎族圖案的創(chuàng)作都是基于日常所見所聞,圖案創(chuàng)作解讀如圖2 所示。概括使用腰機織布的黎族婦女剪影,得到基本形體;歸納邊緣使形體左右對稱,富有裝飾性;提取形態(tài)特征,即帶著頭巾的頭部、織布的手部動作、繃布的腳部,在三角形或是四邊形的基礎上變形得到一個上下均衡的抽象圖案。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香蘭、省級傳承人黃雪英、黃翠花和市級傳承人陳達谞深度訪談后得知:黎族圖案的組合和構成方式在保證民族圖案基礎特征上,隨社會發(fā)展有所改良,并結合年輕人喜好與時代特點適當變形和創(chuàng)意設計。且不同的織就者對同一種圖案的細部特征會因為自己家族的口口相傳和不同的生活經驗、喜好等各有特點,具有主觀性。
圖2 黎族圖案創(chuàng)作解讀Fig.2 Interpretation of Li nationality pattern creation
2.2.1 民族融合提升漢字紋使用
黎錦的圖案傳承不是單一乏味的、重復的,更體現(xiàn)出時代印記。例如改革開放時期,漢族和黎族交融,具有時代感的宣傳標語也被運用黎族服飾上。而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加強了對于民族多樣性的重視和保護,不乏美好含義的漢語詞匯在黎錦中得到運用,如圖3所示。
圖3 漢字紋Fig.3 Chinese character pattern
2.2.2 組合畫面?zhèn)鬟_豐富寓意
單個圖案通過組合可以敘述故事情節(jié)和生活場景。深入五指山黎族聚居區(qū),以陳達谞等多位傳承人共同織就的黎錦長卷單面織錦為例,整幅黎錦由9幅畫面構成,展示了黎族人日常生活。依次為“開天辟地”“萬物復蘇”、漁獵圖、農耕圖、豐收圖、舞蹈圖、婚禮圖、“繁衍生息”“和諧自然”。以往黎錦圖案多用于筒裙或作為服裝下擺小片的裝飾,運用范圍小,組合方式受限。多將人紋和其他動植物簡單組合,缺乏故事性?,F(xiàn)代非遺傳承人在黎錦圖案創(chuàng)作時會考慮多幅畫面間的銜接,借助圖案組合和畫面順序傳達黎族人特有的傳統(tǒng)習俗和自古崇尚自然的思想。
圖4 為舞蹈圖,描繪了為慶祝豐收,每年的農歷三月三,黎族盛裝歌舞,祈盼來年好兆頭的歡慶場面。
圖4 舞蹈圖Fig.4 Dance pattern
圖4 畫面中除了攜手舞蹈的人還有象征愛情的甘工鳥和成雙成對的蝴蝶,表達出對生活的贊美,對勞動的熱愛,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叭氯睘槔枳鍌鹘y(tǒng)節(jié)日,黎語為“孚念孚”。宋代史籍《桂海虞衡志》云:“春則秋千會,鄰峒男女裝束來游,攜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日作劇。”就描述了這一天黎族人民對歌、舞蹈的場景。
圖5展現(xiàn)出黎族原生態(tài)的婚禮圖景。
圖5 婚禮圖Fig.5 Wedding pattern
圖5 是根據(jù)《清代黎族風俗圖》的描述:兩情相悅的黎人經過納聘后,男家姑丈會攜男主至女家,女父母令女蒙被而出,男即負女于背,家中的女眷便跟隨在旁。此后便組成新的家庭,此所謂“宜其室家”。婚禮時新郎身著華服,騎馬走在接親隊伍前面。新娘盛裝打扮,帶上頭飾坐于轎中,身旁是自己的姐妹。為了表達出婚禮喜慶熱烈的氣氛,畫面中的所有人物都是盛裝,佩戴耳環(huán)、頭飾。
為直觀地展示黎錦圖案分類方式和使用頻次,根據(jù)文獻[20-23]對圖案含義、來源、技法等進行詳細的收集梳理和數(shù)理統(tǒng)計。將五大方言,即哈方言、杞方言、潤方言、美孚方言、賽方言作為一級分類目錄,按照人紋、動物紋、植物紋、器物紋、幾何紋樣、漢字紋六大類對黎錦圖案進行整理,探究圖案的組合方式、構成方式。
在采集時關注變形和改良的圖案,最終獲取圖案總計335個。各個題材采集的具體數(shù)量見表1。
表1 五大支系六大類圖案數(shù)量統(tǒng)計Tab.1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patterns in the six categories of the five branches 單位:個
在紋樣題材的數(shù)量上,按從大到小依次排列,動物紋占收集紋樣的42.39%,如魚紋、鳥紋、蜘蛛紋、牛紋等;人紋占收集紋樣的25.76%,變化型人紋作為黎錦中的主體紋樣通常會輔以多種多樣的裝飾,依照頭部、身體特征能夠判斷性別,在組合方式可以多個人物上下重疊或共用一個部位,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幾何紋樣占收集紋樣的20.30%,由波浪等作為裝飾元素豐富畫面;器物紋占比6.57%;植物紋占比3.28%;漢字紋占比1.79%,富含美好祝福的漢語詞匯被運用到織錦中??梢娎枳鍖游锛y和人紋的運用最廣,占比最多。
3.2.1 組合方式
黎族圖案的組合方式有對稱和重組2種,對稱分為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左右上下;重組分為適當變形、上下重組及單個紋樣搭配裝飾紋樣。經過重組的圖案更富有變化,體現(xiàn)黎族婦女織錦時的巧思。在335 個圖案基礎上就清晰度較高的120 個進行分類,如表2所示。五大方言的圖案使用對稱組合的為83個,其中左右對稱占比68.67%;重組的為37個,重組多為單個紋樣搭配裝飾紋樣,占比48.65%。
表2 圖案組合方式統(tǒng)計Tab.2 Pattern combination methods 單位:個
圖案構成方式統(tǒng)計見表3。在67 個圖案中使用二方連續(xù)的占比為88.06%,二方連續(xù)使黎錦圖案更富有節(jié)奏性。以簡單幾何線條的花卉或是簡化人紋等經過連續(xù)排列,互相穿插并層層遞進,展現(xiàn)黎錦圖案的規(guī)整又富有節(jié)奏的特色。四方連續(xù)整體感更佳,如圖6所示。
圖6 圖案構成方式圖例Fig.6 Pattern composition legend
表3 圖案構成方式統(tǒng)計Tab.3 Pattern composition 單位:個
3.2.3 外形框架
黎錦圖案外形框架會依照紋樣形狀有所不同。按照外形的線條數(shù)量分為從三角形依次到六邊形和不規(guī)則共7 種,如圖7 所示。85 個圖案中,長方形運用最廣,占比47.06%。如表4所示。
圖7 圖案外形框架圖例Fig.7 Pattern outline frame legend
表4 圖案外形框架統(tǒng)計Tab.4 Pattern outline frame 單位:個
黎錦圖案豐富多樣,由于腰肌幅寬有限,黎錦一般寬30~40 cm,長2 m。根據(jù)有無主體紋樣將黎錦圖案分為2 種排列方式:一是中部有主體紋樣,兩側為裝飾紋樣;二是無主體紋樣,均為細小的裝飾紋樣。如圖8所示。
圖8 2種黎錦排列方式Fig.8 Two ways of arrangement in Li brocade
3.3.1 紋樣尺寸
由于織錦長度基本在2 m,且圖案大小根據(jù)畫面內容和主題各有不同,橫向的單元圖案尺寸不做討論。測量多幅織錦幅寬均值為33 cm,其中,抽象花卉或幾何裝飾窄邊在0.7~1.1 cm 之間,占幅寬約3%。簡化的動植物紋樣則在2~4 cm,占幅寬的6%~12%。主體紋樣的寬度則根據(jù)圖案的大小在12~25 cm不等,占比為36%~75%。
3.3.2 主體紋樣排列方式
主體紋樣的構成主要有二方連續(xù)和獨立紋樣。采集國家級傳承人劉香蘭的筒裙(圖9),使用Adobe Illustrator 繪制出主體紋樣意匠圖。其排列方式為左右對稱的二方連續(xù)紋樣。為突出主體紋樣,色彩上一般為黑色底紋,主體紋樣多為紅色,裝飾紋樣則使用黃色和綠色。主體紋樣為獨立紋樣則會綜合使用各種動物紋和人紋或器物紋豐富畫面。如圖10所示。
圖9 組合人紋(筆者繪制)Fig.9 Combined human pattern(drawn by the author)
圖10 牧牛圖Fig.10 Cattle grazing pattern
3.3.3 裝飾紋樣排列方式
中部主體紋樣輔以裝飾紋樣的排列主要是較小的幾何紋搭配簡化的動物紋、簡化人紋、植物紋。如圖11 所示,黎錦以中軸線為基準上下對稱得出示意圖。依據(jù)紋樣尺寸對裝飾紋樣標記,將抽象花卉或幾何裝飾窄邊定義為A,簡化的動植物紋樣為B。黎錦裝飾紋樣由A、B 交替構成,依次記作A1、B1、A2、B2 等。取對稱軸以下的黎錦為最小單元裝飾紋樣,圖11 中裝飾紋樣的排列方式可分別概括為AB、ABABA、ABABA。
圖11 裝飾紋樣的排列方式IFig.11 Arrangement of decorative patterns I
均為裝飾紋樣組成的織錦重點突出黎族傳統(tǒng)染制技藝,色彩古樸自然,多使用鄰近色搭配,協(xié)調統(tǒng)一,裝飾紋樣排列方式如圖12所示。圖12(a)使用技藝繁雜的絣染技法呈現(xiàn)不規(guī)則變化,搭配線條間隔;圖12(b)采用傳統(tǒng)植物染紗線織就,色澤古樸,織錦兩側配窄邊幾何圖案,典雅細膩;圖12(c)則由幾何圖案、抽象花卉、簡化的蝴蝶、喜字組成,以紅色為主配以少量彩色點綴,喜慶和諧,用于婚禮。
圖12 裝飾紋樣的排列方式IIFig.12 Arrangement of decorative patterns II
本文通過分析黎錦圖案的演變規(guī)律和文化內涵、組合方式,得出以下結論:
1)黎族圖案傳達出黎族先祖崇拜,且人紋、蛙紋、龍紋等典型紋樣具有相似性。在演變過程中隨時代運用漢字紋,借助組合畫面綜合表達獨特的黎族生產生活情況和民族觀念。
2)深入研究組合規(guī)律,6類紋樣中動物紋和人紋的運用最為頻繁,在收集的337個紋樣中占比分別為42.39%和25.76%;組合方式有對稱和重組2種,其中左右對稱使用最多,遵循對稱美法則,體現(xiàn)黎族審美;圖案構成上多為二方連續(xù),富有節(jié)奏感;外形框架上,黎錦母體圖案外形框架依照紋樣形狀改變,長方形外形框架的適用性更強。用于織錦中有2 種搭配方式:一是中部主體紋樣輔以裝飾紋樣;二是由細小的裝飾紋樣穿插構成。
黎族歷史悠久,只有語言而缺少自己的文字。為了使民族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得以延續(xù),黎族人通過在織錦上織繡紋樣的形式記錄和傳承其文化。黎錦圖案不僅內涵豐富,更是一種文化符號。深入剖析黎錦圖案的組合方式和演變規(guī)律,挖掘圖案背后的文化內涵,有利于補充和完善黎錦圖案理論,可以有效避免毫無文化根基的黎錦創(chuàng)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