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孫氏武學“三階”論

2022-08-02 07:52李子蔚
少林與太極 2022年5期
關鍵詞:孫氏拳術三階

◎李子蔚

在《拳意述真》一書中,有多處從不同角度專門論述孫氏武學初、中、高三個階段基礎理論的文字,筆者將它們統(tǒng)稱為“三階”論。它們分別是:三層道理、三步功夫、三種練法、三種形態(tài)、三層火候、三層呼吸、三種用法、三重境界等。

筆者之所以列一個表格,不僅僅是為了方便、直觀,更重要的是,在初、中、高每一個階級上,八個方面都是相互密切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余思既然文武一道,則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三種境界論,于武者對武道的追求亦有借鑒意義。

經(jīng)過筆者校對增刪和加標點以后的“李氏點校版”《拳意述真》,全書計有30883字(連同目錄和標點,不含增補的標題),其中第四、五、六章三派前輩“述真”之言有21859字。然而八處八個方面三階理論闡述就達4435字,占全書總字數(shù)的14.4%,達到七分之一;占“述真”之言的20.3%,超過兩成。這尚不含其他零星涉及的以上諸方面內(nèi)容的文字。

不僅如此,三階論還是孫氏武學內(nèi)勁論、太極一氣論、中和論、道藝論、體用論、三體論、四象論、交手論、三拳合一論等重要理論的基石。換言之,三階論是孫氏武學的基礎理論。

三階論在孫氏武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對八個方面的三階論分別略而述之(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本文涉及內(nèi)容太多,而篇幅有限,原則上只引述原文,基本不做解釋和論證,特別需要者除外)。

一、三層道理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是道教內(nèi)丹術修煉的三個階段。孫祿堂先生把內(nèi)丹術之理引入內(nèi)家武學體系中,將拳術與丹道之功結合起來,稱之為拳術的三層道理。這是“拳與道合”最基礎的體現(xiàn)?!板憻捫误w與筋骨之功,丹道是靜中求動,動極而復靜也;拳術是動中求靜,靜極而復動也。其初練之似異,以至還虛則同。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學也。”

(一)煉精化氣

1.何謂“煉精化氣”?

“丹道有最初還虛之功,以至虛極靜篤之時,下元真陽發(fā)動,即速回光返照,凝神入氣穴,息息歸根;神氣未交之時,存神用息,綿綿若存,念茲在茲,此武火之謂也;至神氣已交,又當忘息,以致采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起火、進退、升降、歸根;俟動而復煉,煉至不動,為限數(shù)足滿,止火,謂之坎離交媾,此為小周天。”小周天就是丹道的第一階段,用的是武火,為煉精化氣。

三階論的基本內(nèi)容見下表:

孫氏武學“三階”論基本內(nèi)容簡表初階 中階 高階 備注 出處三層道理 煉精化氣 煉氣化神 煉神還虛 道體 述郭云深先生言(以下三步功夫 易骨 易筋 洗髓 武體三種練法 明勁 暗勁 化勁 武用三種形態(tài) 外方 內(nèi)圓 渾然無間 道用 孫祿堂先生注三層呼吸 調(diào)息 息調(diào) 真息(停息) 道體 郭言五則、述宋世榮先生言三則三層火候 武火 文火 火候純 道體 郭言十三則三種用法 有形有相之用 有聲有名有形無跡之用簡稱“郭言”)一則、四則無形無相無聲無臭之用 武用 郭言七則三重境界 足踏水底 足浮水中 足履水面 武體 述郝為楨先生言一則成大事業(yè)大學問的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道體 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注:1.“備注”部分為孫氏武學在初階、中階的粗略分法,分為武藝與道藝、體與用,即武藝之體、武藝之用道藝之體、道藝之用——分別簡稱為武體、武用,道體、道用。高階則武道體用不分。2.最后引用王國維先生關于“成大事業(yè)、大學問的三種境界”之說,概況武者對武學三階的追求。

2.小周天循環(huán)路線

內(nèi)氣運轉的小周天過程,是指內(nèi)氣從下丹田開始,經(jīng)下鵲橋,逆督脈而上(陽升),過尾閭、夾脊、玉枕三關和上丹田,經(jīng)上鵲橋,沿任脈而下(陰降),經(jīng)廉泉、華蓋、玉堂、中丹田(膻中)、神闕,復歸于下丹田,周流運轉,循環(huán)不息。

3.孫氏武學的小周天功夫

以孫氏武學而言,三體式和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的無極式、太極式就是小周天功夫。

(二)煉氣化神

1.何謂“練氣化神”?

“大周天之功夫,無非自無而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虛而積累,皆呼吸火候之變化。文武剛柔,隨時消息,此皆是順中用逆,逆中行順,用其無過不及中和之道也?!贝笾芴旃Ψ蚓褪堑さ赖牡诙€階段,用的是文火,為煉氣化神。

2.大周天循行路線

大周天是在小周天階段基礎上進行的。內(nèi)丹術認為,通過大周天,使神和氣密切結合,相抱不離,以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由于它的內(nèi)氣流行,除在督任二脈外,也在其他經(jīng)脈上流行,范圍大于小周天,故稱為大周天。

3.孫氏武學的大周天功夫

孫氏武學的三體式,練到和順自然的程度,就由小周天功夫轉化為大周天功夫。當然,這時把拳中某個動作或其過程中的某個形態(tài)定型成靜止狀態(tài)(也就是通俗所謂“樁功”)來練,也是大周天功夫。暗勁行拳練法,也是大周天功夫。

需要說明的是,“明勁”的初期行拳實際上不能算小周天功夫,更不是大周天功夫。但明勁階段練至能夠不期然而然地合于避三害、守九要的規(guī)矩之后,則為武火小周天功夫。至于功夫入于暗勁甚至化勁階段后,偶爾采取明勁練法,也仍然為武火小周天練法。

(三)煉神還虛

1.何謂“練神還虛”?

煉神還虛是內(nèi)丹功法的高級階段,是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進入完全的性功,以返回先天。通過煉氣化神這一關后,便進入丹道修煉的高級階段。這一修煉過程不同于初關的“有為”、中關的“有無之交”,而是行持“無為”之法,入大定功夫,內(nèi)觀定照,乳哺溫養(yǎng),練就純陽之神。

2.孫氏武學的“煉神還虛”

孫氏武學三拳演練之時,手足動作“皆不要用力,并非頑空不用力,周身內(nèi)外,全用真意運用耳。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nèi)之氣,所用亦不著意;亦非全不著意,意在積蓄虛靈之神耳?!边@是化勁階段的練法,也就是孫氏武學的煉神還虛。

(四)在三層道理的基礎上,還有最上乘的丹道之功——煉虛合道

1.何謂“煉虛合道”?

煉虛合道為丹道修煉之最上一乘,又稱粉碎虛空或虛空粉碎,為內(nèi)丹修煉的終極目標。道教認為,進入虛空境界的時候,如果有執(zhí)著心,依然沒有擺脫“有為”法度,應該進一步破除執(zhí)心,連虛空也一并忘記而沒有跡象,這樣才能最終與本真之大道合為一體。

2.孫氏武學的“煉虛合道”

“用功練去,不要間斷,練到至虛,身無其身、心無其心,方是形神俱渺、與道合真之境。此時能與太虛同體矣!”孫祿堂先生引注前人詩:“道本自然一氣游,空空靜靜最難求,得來萬法皆無用,身形應當似水流?!边@首詩最能說明與道合真的境界。

“練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亦與丹道煉虛合道相合也?!边@里說的是三拳演練的境界,也就是練“體”時的境界。

補充說明:以“用”而言,“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則是在化勁階段(對應道藝的“煉神還虛”)便有的用法。

3.由“煉虛合道”引申去

從丹道學的“煉虛合道”引申開來,孫氏武學實際上有四層道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步功夫:易骨、易筋、洗髓、“脫胎”;四種練法:明勁、暗勁、化勁、“無勁”。

進一步引申開來,還有四種形態(tài):外方、內(nèi)圓、渾然無間、無形;四層火候:武火、文火、火候純、無火;四層呼吸:調(diào)息、息調(diào)、真息(停息)、無息;四種用法:有形有相之用、有聲有名有形無跡之用、無形無相無聲無臭之用、無用之用;四重境界:足踏水底、足浮水中、足履水面、足浮霧上。

4.對八個方面四階的總括

筆者把以上四階總括為“四境”——氣境(初階)、神境(中階)、虛境(高階)、道境(至高階)。關于“道境”,筆者以蘇軾的《行香子·清夜無塵》來比喻:“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長琴,一壺酒,一溪云。”

與之相對的,未曾習武修道和剛接觸武道的人為“血境”。因為他們所用的皆是血氣之力,成語“血氣方剛”即指此意。

由于道境絕少有人企及(近代以來只有李洛能、董海川、武禹襄三位宗師和孫祿堂先生自己等極少數(shù)的人功臻此境),因此孫祿堂先生只按初、中、高三個境界來闡述,至高境界雖在文中也有涉及,但并沒有獨立出來。筆者深知當世更是無人能夠企及,但作為理論探索,也算是為后來者樹立一個前行的航標吧。

二、三步功夫

“丹道有三易……拳術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拳術三易——易骨、易筋、洗髓,即拳術的三步功夫。

三步功夫與釋家和武家有關?!拔暨_摩大師,傳下易筋、洗髓二經(jīng),習之以強壯人之身體,還其人之初生本來面目。后宋岳武穆王擴充二經(jīng)之義,作為三經(jīng):易骨、易筋、洗髓也。將三經(jīng)又制成拳術,發(fā)明此經(jīng)道理之用?!?/p>

“因拳術有無窮之妙用,故先有易骨、易筋、洗髓,陰陽混成,剛柔悉化,無聲無臭,虛空靈通之全體。所以有其虛空靈通之全體,方有神化不測之妙用?!?/p>

在《國術源流之管見》一文中,孫祿堂先生也寫道:“梁武帝時,達摩東來,慮其徒眾未諳動靜相養(yǎng)之道,于是著‘易筋’‘洗髓’兩經(jīng),內(nèi)外交修,為強健身體之初步,否則禪寂枯坐易滋流弊。繼之者,分剛柔兩派,而少林、內(nèi)家之拳自茲始矣。”

雖然菩提達摩創(chuàng)易筋、洗髓二經(jīng)之說未必完全準確,但二經(jīng)形成與釋家有關是無疑的。岳飛教練士卒的殺敵之技是形意拳的萌芽也應該是可信的。

(一)易骨

1.何謂“易骨”?

“易骨者,是拳中之明勁、煉精化氣之道也。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于丹田之內(nèi),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規(guī)模鍛煉,練至六陽純?nèi)瑒偨≈?,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nèi)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勁之功盡、易骨之功全、煉精化氣之功亦畢矣!”

2.作用

“練之以筑其基,以壯其體。骨體堅如鐵石,而形式氣質(zhì),威嚴狀似泰山?!?/p>

3.由來

“岳武穆得‘筋、髓’兩經(jīng),復闡發(fā)‘易骨’之功用,命名曰‘形意’。”

(二)易筋

1.何謂“易筋”?

易筋者,是拳中之暗勁、煉氣化神之道也。

2.作用

“練之以騰其膜,以長其筋。其勁縱橫聯(lián)絡,生長而無窮也?!睂O祿堂先生注:“俗云:‘筋長力大’。”

3.由來

“少林始于達摩之易筋、洗髓兩經(jīng)。至有宋岳武穆,始有形意拳之名,即易筋之作用也,謂之形意?!?/p>

(三)洗髓

1.何謂“洗髓”

洗髓者,是拳中之化勁、煉神還虛之道也?!笆菍祫啪毜街寥嶂另?,謂之柔順之極處,暗勁之終也。柔勁之終,是化勁之始也。所以再加向上功夫……是謂之化勁、煉神還虛、洗髓之功畢矣!”

2.作用

“練之以清虛其內(nèi),以輕松其體。內(nèi)中清虛之象,神氣運用,圓活無滯;身體動轉,其輕如羽?!睂O祿堂先生引注:“拳經(jīng)云:‘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意也?!?/p>

3.由來

見上。

(四)脫胎

孫祿堂先生在自己的“述真”之言——《拳意述真·練拳經(jīng)驗及三派之精意》一文中寫道:“自己體察內(nèi)外之情形,‘人道’縮至甚小,消除百病,精神有增無減。以后靜坐亦如此,練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術與丹道是一理也?!边@段文字充分表明,孫祿堂先生已功臻道境,脫去凡軀,成就了“仙胎”。

三、三種練法

“拳術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勁、暗勁、化勁也?!泵鲃?、暗勁、化勁即拳術的三種練法。

(一)明勁

1.何謂“明勁”?

“明勁者,拳中之剛勁也,即煉精化氣、易骨之道也?!?/p>

2.明勁練法

“練之總以規(guī)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p>

3.明勁是小學之道

“進退起落,左轉右旋,形式有間斷,故謂之小學?!?/p>

4.以書法(用筆)喻明勁

“練形意拳術,頭層明勁,垂肩、墜肘、塌腰,與寫字之功夫,往下按筆意思相同也。”

(二)暗勁

1.何謂“暗勁”?

“暗勁者,拳中之柔勁也,即煉氣化神、易筋之道也?!?/p>

2.暗勁練法

⑴總體原則

“拳中所用之勁,是將形、氣、神合?。ㄉ窦匆庖玻ㄒ膬?nèi)之仿宋體部分為孫祿堂先生注文或引注,下同——筆者注)。”“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圓通活潑而不可滯?!薄皠側岷弦唬瑒幼黛`妙,一任心之自然?!?/p>

⑵具體練法

兩手之勁:

①“兩手往后用力拉回,內(nèi)中有縮力。其意如拔鋼絲。”

②“兩手前后用勁,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回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其意如撕絲綿。”

③“又如兩手拉硬弓,要用力徐徐拉開之意?!?/p>

④“兩手或右手往外翻橫、左手往里裹勁,或左手往外翻橫、右手往里裹勁,如同練鼉形之兩手,或是練連環(huán)拳之包裹拳。拳經(jīng)云:‘裹者,如包裹之不露?!?/p>

⑤“兩手往前推勁,如同推有輪之重物往前推不動之意,又似推動而不動之意?!?/p>

兩足之勁:

“兩足用力,前足落地時,足跟先著地,不可有聲,然后再滿足著地,所用之勁,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后足用力蹬勁,如同邁大步過水溝之意。兩足進退,明勁、暗勁兩段之步法相同,惟是明勁則有聲,暗勁則無聲耳?!?/p>

3.暗勁是大學之道

“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nèi)外如一,循環(huán)無端,形式無有間斷,故謂之大學。”

4.以書法(用筆)喻暗勁

“二層練暗勁,松勁、往外開勁、縮勁,各處之勁,與寫字提筆意思相同也;頂頭蹬足,是按中有提、提中有按也?!?/p>

5.明勁與暗勁之間的關系

“先練明勁而后練暗勁,即丹道小周天止火再用大周天功夫之意。明勁停手,即小周天之沐浴也;暗勁手足停而未停,即大周天四正之沐浴也。”

(三)化勁

1.何謂“化勁”?

“化勁者,即煉神還虛,亦謂之洗髓之功夫也”“腹內(nèi)空空洞洞、渾渾淪淪、無形無象、無我無他之境”“陰陽混成,剛柔相合,內(nèi)外如一,謂之化勁”“‘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是化勁、練神還虛之用也”。

2.化勁練法

“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極處,暗勁之終也。丹經(jīng)云:‘陰陽混成,剛柔悉化,謂之丹熟’。柔勁之終,是化勁之始也。所以再加向上功夫,用煉神還虛,至形神俱杳,與道合真,以至于無聲無臭,謂之脫丹矣。拳經(jīng)謂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是謂之化勁、煉神還虛、洗髓之功畢矣!”

“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著力,專以神意運用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guī)矩仍如前二種不可改移。雖然周身動轉不著力,亦不能全不著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

3.以書法(字體)喻化勁

“三層練化勁,以上之勁,俱有而不覺有,只有神行妙用,與寫字之隨意作草書者意思相同也。”

4.化勁與明暗勁之間的關系

“練化勁者,與前兩步功夫之形式無異,惟所用之勁不同耳。所練之時,將手足動作,順其前兩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并非頑空不用力,周身內(nèi)外,全用真意運用耳。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nèi)之氣,所用亦不著意;亦非全不著意,意在積蓄虛靈之神耳。”

5.注意事項

化勁不等同于“劃勁”?!盎瘎耪?,與練‘劃勁’不同。明勁暗勁,亦皆有劃勁。劃勁是兩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謂之短勁。如同手往著墻抓去,往下一劃,手仍回在自己身上來,故謂之劃勁?!?/p>

(四)無勁

“再練亦無勁,亦無火,謂之煉虛合道。以致行止坐臥,一言一默,無往而不合其道也。至此無聲無臭之德至矣。”

四、三種形態(tài)

與三種練法相對應的外方、內(nèi)圓、渾然無間三種形態(tài),是筆者據(jù)孫祿堂先生引注及其文意命名的。

(一)外方

在郭云深先生所論關于明勁的文字之后,孫祿堂先生引注曰:“拳經(jīng)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薄巴夥健敝纱硕鴣怼?/p>

“方”,指明勁練法,動作必須合乎規(guī)矩,手足動作整齊劃一。此階段拳勢開展,棱角分明,動作有間斷,因此外形有方之象。“正其中”,指以外形動作引導體內(nèi)散亂之氣,使之與力相合,以氣使力,形成“氣力”,也就是明勁。

(二)內(nèi)圓

在郭云深先生所論關于暗勁的文字之后,孫祿堂先生又引注曰:“拳經(jīng)云:‘圓者以應其外’,即此意也?!薄皟?nèi)圓”之名由此而來。

“圓者以應其外”,指暗勁階段,一改明勁階段的“以外導內(nèi)”而為“以內(nèi)引外”,內(nèi)里神氣舒展、圓通活潑,內(nèi)勁貫通,則拳術動作自然合乎規(guī)矩。此即“內(nèi)圓外方”之意也。

(三)渾然無間

車毅齋先生有言:“諸形皆無,萬象皆空,混混淪淪,一氣渾然,何有太極、何有形意、何有八卦也?”“渾然無間”據(jù)此而得名。

在郭云深先生所論關于化勁的文字之后,孫祿堂先生復又引注曰:“拳經(jīng)云:‘三回九轉是一式’,亦即此意也?!?/p>

“三回者,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即明勁、暗勁、化勁是也。三回者,明暗化勁是一式。九轉者,九轉純陽也,化至虛無而還于純陽,是此理也?!?/p>

三回九轉,練就純陽之氣、純陽之體,拳之外形動作逾練逾小,逾練逾圓活精巧,三拳勁力合一,無有太極形意八卦之分,內(nèi)里正氣浩然,至大至剛。此時有“外圓內(nèi)方”之象,此即化勁之真意也。

(四)無形

化勁階段雖說“諸形皆無”,但畢竟還是有形跡可尋。至道境則形跡全無,似乎連“本我”都“消失”了,是真正的無形無相無我無他之境。

五、三層呼吸

“丹道始終全仗呼吸。起初大小周天以及還虛之功者,皆是呼吸之變化耳。”

“拳術調(diào)呼吸,從后天陰氣所積,若致小腹堅硬如石,此乃后天之氣勉強積蓄而有也??傄粑?nèi)巫匀?,用真意之元神,引之于丹田,腹雖實而若虛,有而若無。此理即拳中內(nèi)勁之意義也?!?/p>

與三層道理等相對應,呼吸亦有三層:調(diào)息、息調(diào)、真息(停息)。

(一)調(diào)息

1.何謂“調(diào)息”?

又稱“調(diào)整呼吸”,指運用意識,通過調(diào)整呼吸使意氣相合,以后天之氣換取先天之氣。調(diào)息為煉精化氣之理。

2.孫氏形意拳的調(diào)息

“第一層練拳術之呼吸,將舌卷回,頂住上腭,口似開非開,似合非合,呼吸任其自然,不可著意于呼吸。因手足動作合于規(guī)矩是為調(diào)息之法則,亦即煉精化氣之功夫也?!?“‘三害’莫犯,‘九要’不失其理。手足動作合于規(guī)矩,不失三體式之本體,謂之調(diào)息?!?/p>

3.內(nèi)丹術調(diào)息與拳術調(diào)息的區(qū)別

“靜坐功夫以呼吸調(diào)息;練拳術以手足動作為調(diào)息。”

(二)息調(diào)

1.何謂“息調(diào)”?

呼吸調(diào)適也。與調(diào)息著意于外不同,息調(diào)是著意于丹田之內(nèi)呼吸。雖也有形,只是形于內(nèi)而已。這是煉氣化神之理。

2.孫氏形意拳的息調(diào)

“第二層練拳術之呼吸,口之開合、舌頂上腭等規(guī)則照前,惟呼吸與前一層不同。前者手足動作是調(diào)息之法則,此是息調(diào)也。前者口鼻之呼吸,不過借此以通乎內(nèi)外也;此二層之呼吸,著意于丹田之內(nèi)呼吸也,又名胎息。是為煉氣化神之理也?!薄捌鹇溥M退皆合規(guī)矩,手足動作,亦俱和順,內(nèi)外神形相合,謂之息調(diào)。”

(三)真息(停息)

1.何謂“真息”?

“呼吸似有似無,與丹道功夫陽生至足,采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之時,呼吸相同。因此似有而無,皆是真息,是一神之妙用也?!睂O祿堂先生引注:“《莊子》云:‘真人之呼吸以踵’,即是此意,非閉氣也?!?/p>

2.孫氏形意拳之真息

“第三層練拳術之呼吸,與上兩層之意又不同。前一層是明勁,有形于外;二層是暗勁,有形于內(nèi);此呼吸雖有而若無,勿忘勿助之意思,即是神化之妙用也。心中空空洞洞,不有不無,非有非無,是為無聲無臭,還虛之道也?!薄耙陨眢w動作旋轉,縱橫往來,無有停滯,一氣流行,循環(huán)無端,謂之停息,亦謂之脫胎神化也。”

(四)無息

“再練亦無勁,亦無火”。無火即是無息。

六、三層火候

“火候”是內(nèi)丹術用語,指的是呼吸與心意(具體詳細區(qū)分,則呼吸為風,心意為火)。與三層道理、三層呼吸等對應的火候亦有三層:武火、文火、火候純。

(一)武火

1.何謂“武火”?

武火指練功中用意重緊急運之謂。與文火相對而言?!督鹣勺C論》:“緊重謂之武火?!庇梦浠饡r須配合舐吸撮閉四訣?!逗-倐鞯兰芬浴皧^迅精神,驅(qū)除雜念”為武火之要,采藥及昏沉時需用武火?!缎悦缰肌罚骸拔吹玫r籍武火凝之。”

“丹道有最初還虛之功,以至虛極靜篤之時,下元真陽發(fā)動,即速回光返照,凝神入氣穴,息息歸根;神氣未交之時,存神用息,綿綿若存,念茲在茲,此武火之謂也?!?/p>

2.孫氏形意拳的武火

“形意拳術,頭層明勁,謂之煉精化氣,為丹道中之武火也?!?/p>

(二)文火

1.何謂“文火”?

心意輕微,綿綿相照,溫和細密,呼吸純?nèi)巫匀?,為文火。《金仙證論》說:“微緩謂之文火?!薄爸辽駳庖呀?,又當忘息,以致采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起火、進退、升降、歸根;俟動而復煉,煉至不動,為限數(shù)足滿。”這是丹道小周天中的文火。大周天則是純粹的文火練法。

2.文火與武火的區(qū)別

武火的火力強,文火的火力弱,用武火聚氣稱為“武練”,用文火溫養(yǎng)稱為“文烹”。

孫氏形意拳的文火:“第二層暗勁,謂之煉氣化神,為丹道中之文火也?!?/p>

(三)火候純

1.何謂“火候純”?

比文火更純粹的火候之謂,但不易用語言表達。茲引《性命圭旨》中把孔子一生三個階段比喻為三層火候的言論來說明之:“發(fā)憤忘食,孔子之武火也(青少年時代——筆者注);樂以忘憂,孔子之文火也(中年時期——筆者注);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者,至誠無息而火候純也(老年時期——筆者注)?;鸷蚣儯蟮こ?,而作圣之功畢也。”

修為達于“火候純”境地,在道教曰成仙,在釋教曰成佛,在儒教曰成圣。

子蔚論曰:吾輩文道、武道中人,不羨仙佛,不求成圣,能成為一個德才兼?zhèn)涞馁t者,于愿足矣!

2.孫氏形意拳中的火候純

“三層化勁,謂之煉神還虛,為丹道中之火候純也?;鸷蚣兌鴥?nèi)外一氣成矣。”“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真意就是火候純。

(四)無火

“再練亦無勁,亦無火,謂之煉虛合道?!?/p>

七、三層用法

“形意拳之用法,有三層:有有形有相之用,有有聲有名有形無跡之用,有無形無相無聲無臭之用?!?/p>

(一)有形有相之用

“拳經(jīng)云:‘起如鋼銼,落如鉤竿;未起如摘子,未落如墜子。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松;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膽上如風響,起落似箭躦。進步不勝,必有膽寒之心。’此是初步明勁、有形有相之用也?!?/p>

拳之起、躦、落、翻俱要清晰,起落躦翻均要迅速,要如箭似風,起是打,落也是打。手起氣亦起,手落氣亦落。所以起落躦翻既有形也講氣,要形隨氣騰、形動氣發(fā),內(nèi)中意動即真氣已動,內(nèi)外一氣,力注四梢,才能發(fā)勁整齊,動作迅速,才能追風趕月,將人放出。

(二)有聲有名有形無跡之用

“到暗勁之時,用法更妙?!鹚品埖翘?,落如霹雷擊地。起無形,落無蹤,起意好似卷地風。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之中望為高,高之中望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躦,一寸為先。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打破身式無遮攔?!耸嵌桨祫?、形跡有無之用也?!?/p>

有形無跡的用法。內(nèi)外一氣,順乎自然,起不見起,落不見落,打起落就像水中浪花翻滾,毫不停息,無處不是打,無時不是打。

有形無跡,說的是似乎有形跡,又似乎沒有形跡,介于有形跡和無形跡之間,故名之曰“有形無跡”或“形跡有無”。

(三)無形無相無聲無臭之用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節(jié)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S時而發(fā),一言一默,一舉一動,行止坐臥,以至飲食茶水之間,皆是用?;蛴腥颂?、或無人處,無處不是用。所以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此皆是化勁、神化之用也?!?/p>

拳術的高級階段,拳無拳,全身無處不是拳;意無意,行止坐臥皆真意。有敵來襲,能于無意之中隨手、隨身、隨勢化而擊之。

(四)無用之用

修為至道境,已經(jīng)徹底滅除了爭勝之心,不再追求拳術之用。但犯者亦莫能勝之。此即無用之用也。

八、三重境界

三重境界論來自郝為楨先生對太極拳練體三個階段境況的描述。筆者將其概括為:足踏水底、足浮水中、足履水面。練太極拳的三重境界,同樣適用于形意拳、八卦拳,對應于三層道理、三層呼吸、三種火候等。

(一)足踏水底

“初層練習,身體如在水中,兩足踏地,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此言身在水底,水的阻力大。此時動作沉澀,難以流暢。

以孫氏形意拳而言,為明勁(煉精化氣、易骨)階段的感覺。

以孫氏八卦拳而言,為定步八卦階段的感覺。

(二)足浮水中

“第二層練習,身體手足動作,如在水中而兩足已浮起不著地,如長泅者浮游其間皆自如也?!贝擞魃碓谒?,浮游自如。

以孫氏形意拳而言,為暗勁(煉氣化神、易筋)階段的感覺。

以孫氏八卦拳而言,為活步八卦階段的感覺。

(三)足履水面

“第三層練習,身體愈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時之景況,心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氣稍為一散亂,即恐身體沉下也?!睂O祿堂先生引注:“拳經(jīng)云:‘神氣、四肢總要完整,一有不整,身必散亂,必至偏倚,而不能有靈活之妙用?!创艘庖病!?/p>

此言足行水面,神氣不敢有絲毫散亂。此種狀態(tài)正合李亦畬先生的太極拳“五字訣”:心靜、身靈、氣斂、勁整、神聚。

以孫氏形意拳而言,為化勁(煉神還虛、洗髓)階段的感覺。

以八卦拳而言,為變步八卦階段(即孫氏八卦拳獨有的八卦變掌階段)的感覺。

(四)足浮霧上

拳之道境,身無其身,心無其心,一片神行,飄飄欲仙,如同騰云駕霧一般。但云太高,以云為意蘊容易讓人陷入癡妄,還是以漂浮在田野禾苗上的低矮的薄霧去感悟比較合宜。

此時何有太極、形意、八卦之別,只有如臨仙境,一片神行矣。

從上文不難看出,本文雖名為“三階論”,但實際上是“四階論”。因此,筆者請有心的愛好者幫助本人重新制作一個“孫氏武學‘四階論’表”,越詳明越好,如何?

拙文雖然拉雜臃腫,然言猶多有未盡之處。請讀者朋友依據(jù)《拳意述真》并結合拙文自行揣摩可也。

補充說明:孫氏武學中還有三體、三拳、三教、三節(jié)、內(nèi)三合、外三合、三元、三達德、三害、體之三中、用之三中、練拳三要、勾股三角等與“三”數(shù)有關的概念,然而這些概念,其內(nèi)容三部分之間要么是平行關系,要么一體關系,與本文所述拳術武藝或道藝的體與用之三個不同層次階段的含義完全不同,因此不在本文討論之列。部分內(nèi)容另文有專論或它文已有論及。

猜你喜歡
孫氏拳術三階
拳術論
心魔
心魔
三階行列式計算的新方法
追愛就要厚臉皮
巧填三階幻方
三階幻方有妙用
兇手叫門露馬腳
淺談長拳教學中教學方法的應用
三階微分方程理論